close
商品編號:02900195

母湯喔!說話得罪人,你卻不知道

その言い方は失礼です
作者 吉原珠央
譯者 謝敏怡
出版日 2021-08-01
定價 $290
優惠價 79折 $229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好心辦壞事,無心得罪人,是最不划算的人生失誤!
直率和白目,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如果不注意,那些無意間傷人的話將會破壞你的工作和人際關係!

「你看起來好累喔!」「平常有空要運動運動。」「哎呀,我遲到了!」「你好棒喔!」
這些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居然會讓你得罪人卻不自知!?
原本的好意關心,聽在人耳裡卻是多嘴無情。
自以為的做自己,看在人眼裡卻是蠻橫無禮。
這是因為我們的有禮都成了無體。
本書帶你留意那些無意識的不恰當言詞,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感與機會!
言行不失禮,是CP值超高的人生提升技巧!

當你感到疲憊時,聽見「你看起來很累耶」「你氣色看起來好差」,
你覺得對方是真的關心你、擔心你嗎?
如果你跟別人有重要約會,對方遲到了卻只說「哎呀,我遲到了!」「我走錯路了」,
你覺得他真的有感到抱歉並努力想挽回信賴嗎?
又或者,你也從以上例子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因為沒禮貌,許多人在毫不自知的狀況下,喪失了許多工作上的機會;
因為沒禮貌,許多人在自以為好心幫忙時,傷害了身邊的人;
因為沒禮貌,許多人在不知緣由的情形下,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本書作者是專做企業培訓的形象顧問及表達與溝通技巧專家,她以多種情境舉例,讓你知道:

1. 常見的失禮言行有哪些(你會大吃一驚,因為都是你常說的話、常做的事),該如何避免?
2. 碰到言行舉止失禮的人該怎麼回應,以減輕壓力並保護自己?
3. 如何成為打遍天下無敵手、值得信賴的有禮貌人士?
4. 遠距工作時代,應該注意哪些線上會議禮節與重點?

◎這些話最好不要說

「你看起來很累」➡避免外在的描述,可以問:「你最近是不是很忙,沒睡好?」
「你應該要多運動」➡在不了解他人生活習慣的情況下,應避免多餘的揣測。
「好可憐喔」➡這句話只顯得高高在上,一點安慰的作用都沒有。
「就跟你說」➡只是想強調自己是對的,毫無說服力可言。
「我很閒,一起喝杯茶吧」➡也許你只是想表達可以約在對方方便的時間,但「很閒」的說法非常失禮。
「大家都在做」➡人家是為了得到你的肯定,沒必要潑冷水。
「我遲到了」➡這只是說明狀況,不是道歉。

【作者簡介】吉原珠央
形象顧問,專業為表達與溝通技巧。除此之外,也以獨創的「從體驗中學習」理論,在日本全國各地舉辦各種企業培訓和演講活動。
同時,亦是以零負擔為概念的美妝保養品牌「PURA Tokyo」經營者。
著有《38個方法,讓你成為「想繼續跟你來往」的大紅人》《44個方法,讓你成為「想和你多聊聊」的人》《成為可以自由選擇的人》《不說「我」,別人才聽你的》《成為Power Woman的方法》《40個簡單習慣,讓你成為「能抓住人心的女人」》《貼心小習慣,讓你人見人愛》等書。

譯者  謝敏怡
台灣台北市人,曾任職於媒體與日商,現居日本名古屋。喜歡大自然與老街巷弄,最近的興趣是做料理抒解壓力。譯有《換個工作,更好嗎?》《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強習慣》《一言逆轉》《暗黑技術》等。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2900195
ISBN:9789861756165
EISBN:9789861756172
208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當個有禮貌的人   

第1章        你沒意識到的無禮言行

不要對別人說「你看起來很累」
不要隨便對人說「你應該要多運動」
「好可憐」是一種上對下的態度
「話太多」反而錯更多
即便你很有興趣,也不要講個不停
文章越長,緣分越短
不對勁的感覺,就是沒禮貌
對方的「沒禮貌」,是磨練自己的機會
面對失禮的人,這樣保護自己
相親時,不要「做自己」
別人說的話,總之先全部聽進去
如果你是店員,不要只會說「賣完了」
那些片面斷定,沒在聽人說話的人們
不要隨便把別人當成「夫妻」
不要說自己的先生是「我家老爺」
有沒有「教養」,一句話就知道
他人的讚美有一半是體貼

第2章        越沒禮貌的人,越認為自己是對的

「就跟你說」,這樣說話讓人很不愉快
不要自以為跟客戶是朋友不要不看場合問私人問題
在大家面前糾正他人,「自以為是」的那些人
在大家面前擔心別人,「神經大條」的那些人
拜託別人卻又不講清楚的人都是時間小偷
拜託人的方式讓你原形畢露
「我很閒」這種邀約方式很不OK
想像對方有多忙
請五秒內點好咖啡
鍛鍊你的時間感覺
開口閉口「說真的」,這跟強迫他人沒兩樣
「大家都在做」,這話超級沒禮貌
聊天時間點超差的人
問題越多,評價越低
問題越長,越沒常識
要「協調」,不要「強調」
「我遲到了」不是道歉
聽到「好棒喔」,要提高警覺 

第3章        有禮貌的人打遍天下無敵手

你能為「後面的人」設想嗎?
NG的指路方式
做個能夠「超前部署」的人
在乎那些細微末節的小事
讓人瞬間充滿幹勁的魔法話語
認識的人來了,馬上站起來
「同理心」最能打動人心
不善解人意者的共同點
適時聽別人發發牢騷
別忽略不對勁的感覺
搞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貴人
「表達能力」越來越重要!
溝通就是投資 

後記 用禮貌溫暖世界

看更多

試閱

不要對別人說「你看起來很累」

你會對身邊的人,例如朋友或同事,不經意地說出「你看起來很累耶」「你看起來很憔悴」這種話嗎?說這些話時要多小心,尤其是對女性。

即使對方臉色蒼白、好像就要倒下去,身體明顯不舒服,也不是開口說「你看起來很累」的時候。這時你該說的是:「你坐下來休息一下比較好」,向對方伸出援手才對。

如果說「你的頭髮亂了」,對方馬上就能整理頭髮;但指出對方「你看起來很累」「你看起來很憔悴」,一點幫助也沒有。

而且,如果你一早就對人說:「你看起來很累耶」,讓對方一整天都在「原來我一臉疲倦啊⋯⋯」的情緒中度過,反而會讓對方更累。

朋友曾告訴我不少實際發生的故事。

有位從事行政工作的二十多歲女性說:「工作上往來的業務對我說:『妳好像比上次見面的時候還累耶』,讓我很驚訝。」因為那個時候她並沒有感到疲倦,卻因為對方的一番話而沮喪,「原來我看起來一臉憔悴啊⋯⋯」。

另一位擔任業務的三十多歲女性則表示:「當公司的男同事對我說:『妳看起來很憔悴』的時候,讓我覺得被冒犯,因為那句話跟『妳看起來很蒼老』,是一樣的意思。」

四十多歲的男工程師跟我說:「我總是睡眠不足,一直坐在電腦前工作,因此當同事說:『你看起來好像有點憔悴』時,雖然高興不起來,但有時會覺得自己是有人關心的,雖然也要看對象是誰。」

醫療從事人員的朋友也告訴我,曾有一位剛出院的七十多歲男性很憤慨地說:「被人說『你看起來很憔悴』,就跟『你看起來病懨懨的』一樣傷人。怎麼可以對人說『你看起來很憔悴』呢?」

任何人都會因為「你看起來很憔悴」,而心情複雜、沮喪和受傷,所以說話必須多加謹慎。

如果有人對四十多歲的我說:「吉原小姐怎麼看起來有點憔悴啊?」我會這樣聯想:「憔悴=沒精神=沒元氣=蒼老」。

如果那時候的我越有精神,反而越容易感到沮喪,「咦,我明明很有精神,別人卻覺得我看起來很憔悴!可能我看起來很蒼老吧⋯⋯」。

對於產生皺紋、皮膚鬆弛、脂肪和肌肉等外在因素容易發生改變的四十歲以上女性,應該很多人跟我有相同的感受吧?

我認為「你看起來很憔悴」「你看起來很累」,這些話一點價值也沒有,沒必要特地跟對方說。

即使對方真的看起來很疲倦,讓人擔心,也不需要用那種強化一臉憔悴印象的話,可以問問對方:「最近有沒有好好休息?」「你最近好像很忙,身體還好嗎?」「最近都還好嗎?」等,才是溫柔體貼的表現。

因為對任何人來說,「你看起來很憔悴」「你看起來很累」這些話一點幫助都沒有。

對方看起來越憔悴,越需要可以溫柔地給予支持的人。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不要隨便對人說「你應該要多運動」

請想像一下這樣的畫面,你想消除疲勞、放鬆一下,所以去做了按摩。

按摩結束時,幫你按摩的師傅跟你說:「你的肩膀和脖子很僵硬、很緊繃耶。腳也腫腫的,有水腫的現象。最好每天做伸展運動、適度運動一下喔。」

身體累不累,當事人最清楚。對別人說「你最好要○○」,只是讓人心煩而已。

其實我每天都會做點簡單的伸展運動,不先問我的情況,就全面否定我的努力,會讓人覺得你一點也不想了解我。

只要謹慎地詢問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深入了解,應該就可以大幅減少「你最好要○○」這種自以為是的發言。

只要先詢問對方的生活習慣,就可以避免提供不必要的資訊和建議給對方。

「你一定要試試看這個!」提供對方真正需要的資訊,這種建議才具有價值。

「肩膀或脖子僵硬,來按摩的都是缺乏運動的人」,在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下與客人相處,只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懶得跟人溝通,下次根本不會想指定這位師傅。

「您平常有做些什麼來維持健康嗎?」「您喜歡運動嗎?」,詢問客人的生活習慣之後,對比較注重健康、有在運動的人給予肯定,例如:「哇,這個習慣很棒耶」「您有這種觀念非常好耶」,當客人覺得自己備受肯定,就會更有幹勁,這樣也能贏得對方的信賴。

「你的肩膀跟脖子硬梆梆的」「最好多運動喔」等,這些話聽起來好像很擔心對方,但其實一點也不了解對方的心理狀態和生活實態,是缺乏建設性的建議。

「你變瘦了嗎?」「你變胖了喔?」大家都知道這樣問人很失禮,而且就算是家人,彼此也應該多留意表達關心的方式。

我懷孕的時候,曾被不期而遇的朋友說:「哇,妳變好大隻耶」「臉也變得好圓喔」。

我很清楚對方沒有惡意,說得也是實話,但正因為是實話(當時比現在胖十六公斤),才讓那個時候的我很受傷。

當時的我,因為害喜嚴重,連日身心不適,即使對方委婉地說「妳變胖了」,我也完全沒有笑著回應的餘裕。

懷孕期間,女性可能因為荷爾蒙失調而身體不適、情緒起伏大。

所以我跟孕婦聊天時,都只會說「妳的肚子變大了耶」,把焦點放在肚子上。

有些孕婦則是因為害喜沒有食欲,看起來反而變瘦了。

「妳變瘦了耶!」「妳瘦巴巴的,還好嗎?」「為了寶寶,妳要多吃一點啊」,這些話都會對當事人帶來很大的壓力。

除非是百分之百的正面肯定,否則應該沒必要對他人外表的變化多做評論。

你也試著自己整理看看,有哪些針對人外貌的話是沒必要說的。

如果擔心對方,想為對方做些什麼,不須說多餘的話,找出自己可以做的事,然後付諸行動,才是成熟大人應有的作為。

「好可憐」是一種上對下的態度

有些人會對當事人或其家人發生的事情,想都不想就說「好可憐」。

比方說,聽對方說:「之前我的姪女考高中,沒考上第一志願⋯⋯」,就脫口而出「是喔,真可憐」。

「好可憐」這句話,很容易被人解讀成,隱藏著「沒考上高中第一志願的人生真是太悽慘了」的想法。

即使沒有其他意思,「好可憐」這種話,是擅自在對方的未來印上「很遺憾的,你現在非常悲慘不幸」的烙印,我常覺得這真是多管閒事。

對於「沒考上高中第一志願的事實」,聽者沒有資格說三道四,沒立場去評斷別人可不可憐、悲不悲慘。

「好可憐」這句話,不會帶給人同感、陪伴對方的溫暖感覺。

動不動就說別人「好可憐」,片面地評斷他人不幸的人,只會讓人覺得你一副「憐憫他人的我是多麼溫暖體貼啊」的樣子,很自以為是而已。

我過去也曾經被人說過「好可憐」。

我在二十幾歲時,從任職四年左右的公司離職,尋找下一份工作的時候,一位年紀比我小的女性對我說:「珠央一直找不到工作,也還沒結婚,總覺得妳好辛苦,好可憐喔。」

她那番話讓我很不舒服,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從她的角度來看,我可能是個運氣很差、沒錢又沒姻緣的悲慘女人吧。

雖然我知道不必管別人怎麼想,但最讓我吃驚的是,原來她是一個講話絲毫不考慮、不在乎別人感受,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人。

被別人那樣說雖然有點難過,但多虧了她,讓我察覺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我跟那種認為「在人生路上遇到不如意的事而沮喪的人很可憐」的人,絕對合不來。

雖然,「好可憐」有可能是想對別人經歷的低潮,表達感同身受,但是對那種會對工作或他人提出「有工作的人才是幸福的」「沒有工作的人好可憐」「結不了婚的人真悲慘」這類膚淺評論的人,不僅無法深交,也沒辦法輕鬆自在地相處,久而久之緣分自然就會斷了。

向別人訴說辛酸事,對方卻隨便回覆「好可憐」,沒有人開心得起來。要知道,會說「好可憐」這句話的人,同時也有自我滿足的一面。

希望我們在聽到他人心酸難過事的時候,都能夠真誠地感同身受,說出溫暖的話,例如:「那真的很遺憾」「你當時很辛苦吧」「你一定很難過吧⋯⋯」等。

這個時候,如果語氣堅定,再加點抑揚頓挫,可以更貼切地表達你的心情。

但如果是針對「同事或朋友的小孩感冒或受傷」,評論道:「○○一直咳個不停,真可憐。希望他在考試前早日康復。」「○○手指受傷,沒辦法在學校的泳池游泳真可憐,好在現在手指已經好了,太好了。」當對方是第三方、又是小孩時,「好可憐」聽起來就沒那麼奇怪。

如果不知道這句話說出口好不好,就思考在這個情況下,如果別人對我這樣說,我會怎麼想。

當有人罹患疾病或受重傷時,我們理所當然要避免不經思考就說出「好可憐」。

你的話語具有溫暖的力量,能夠為撫慰人心,幫助他人繼續往前走。

讓我們每天把這些溫暖的話,獻給重要的人吧!

不對勁的感覺,就是沒禮貌

在這一個星期,有沒有誰的言行舉止讓你覺得真沒禮貌、令人失望的呢?

我隨便想就可以想到好幾個。

·買東西結完帳的時候,店員瞧都不瞧我一眼,單手把信用卡還給我。

·從上車到下車,計程車司機只對我說了一句「兩百四十元」。

·在載滿人的電梯,我幫大家按「開門」鈕到最後,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跟我說謝謝。

·在網路上看到不認識的人留言說:「多虧了新冠病毒,讓商店變得好寬敞,真棒!」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樣看下來,大家可能會覺得我很小家子氣,而且是個希望付出要有回報的人。

某種程度上並沒有錯(笑)。

我知道自己的度量很小,別人覺得我「斤斤計較」,我也不在乎。

但並不是說度量小很好。我想表達的重點在於,當你不幸遇到把沒禮貌的言行當作是一種習慣的人時,該怎麼做才能冷靜地面對那個不對勁的感覺。

剛才舉的例子,有些人可能不會注意到畫線的地方,或是覺得沒什麼,都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計程車司機有可能只是剛好心情不好,現在回想起來,根本就是不足掛齒的小事,我連對方的臉和聲音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但是,那些因為別人的言行舉止所帶來的不對勁,卻有可能一直掛在心上,久久不散。

對染病而失去性命或是療養中的病患、因為疫情而失去工作的人來說,在對抗疫情艱辛的局面,說出「多虧了新冠病毒」的人,實在沒良心可言。

我認為,像我這種「好像有點沒禮貌」「不要說出那麼令人失望的話」,平時就對周遭言行舉止敏感的人,不只是在意細節、或感到焦躁不安,而是能藉此自我反省,審視自己是不是也對其他人做出了類似的失禮行為。

仔細思考當別人對自己做出沒禮貌的事情時,該如何應對,也可以帶來這樣的好處:不被焦躁或是憤怒的情緒牽著鼻子走,「只要這樣想就行了」,能夠冷靜地面對他人和社會。

如此一來,無論是工作還是私生活都能過得愉快,當別人做出失禮的言行舉止時,也不會被起伏的情緒擾亂心情,得以擁有強健的心理素質。

這種「不對勁的感覺」,就是與人相處時,感受到的不舒服和焦躁感。

如果別人對你說了什麼或是做了什麼,讓你開始思考:「那樣做不太對吧?」「這樣好嗎?」「對方那樣做,好像傷害到我了。」「這樣很好玩嗎?」「我要裝作沒聽到嗎?」的時候,就是不對勁的感覺。

【生活實例】

·在家庭式餐廳,點餐時只說「和風漢堡排」的人

不對勁的地方:為什麼最後不加一句「麻煩你了」或是「謝謝」呢?

·點完餐,等了二十多分鐘才送上餐點,店員面無表情地說了句「您的餐點都到齊了」就離開時,客人心想「打工仔的素質就是這麼低」。

不對勁的地方:為什麼店員不說句「抱歉讓您久等了」,道個歉呢?

也許是店員不懂禮儀,又或者只是那個人的態度有問題,客人卻以偏概全地認為所有打工的人「素質都很差」,這樣的想法不太對。

·人行道寬廣,所以並排慢行,卻沒有人察覺到後面有行人,擋到了別人的路。

不對勁的地方:跟旁邊的人說話時,明明餘光看得到走在後面的人,為什麼不願意說聲「啊,不好意思」,把路讓給別人呢?明明只要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讓雙方有好心情。

連基本的禮貌,「請」「謝謝」「對不起」都不說的人,只要碰到點小事,就會以偏概全地認為「○○的人就是素質低劣」,我認為這種人才是真的有問題。

你出去玩,帶了伴手禮給朋友,如果問朋友:「昨天給你的土產還合胃口嗎?」朋友回你:「啊,我忘了」,你是不是會覺得有點不開心呢?

雖然可能真的只是忘記,但如果換個說法:「啊,不好意思!我想說要好好品嘗,今天準備來好好地享受一下,我吃了之後再跟你分享心得喔!」聽到人家這樣說,應該會很高興吧。

我相信,在團體生活的社會中,一定有人為了不讓別人(包含家人)有不舒服的感覺,而努力忍耐。

雖然接納別人,不情緒化,對他人越寬容會越有智慧;但是像我這樣,越想忽視「不對勁的感覺」,越容易在意得不得了。

如果對不對勁的感覺有所認知,感到「那個行為很沒禮貌」,可以從客觀的角度去觀察,冷靜面對,把對方失禮的行為當作笑話,笑笑就算了。

對方的「沒禮貌」,是磨練自己的機會

這是我跟一位朋友聊天時發生的事情,那位朋友是美妝保養品的老客戶。

聊天時,剛好另一位女性突然說:「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一窩蜂地去做美妝保養品的生意?有這麼好賺嗎?」

如果我還是二十多歲,無法立即判斷他人言行失禮與否的話,恐怕會對那位女性說的話感到憤怒:「這個人講話怎麼這樣!太沒禮貌了吧!」而避著不跟她說話。

她所說的「大家」跟「都喜歡」的定義模糊不清,其實根本不需要認真看待。

而且「一窩蜂地」這個詞包含了不經思考的意涵,對不認識的人隨便做出批評,這位女性的品行恐怕也很有問題。

我對她說的話不否定也不肯定,只回一句:「賺到錢的人一定非常努力,我們公司還要多加油。」她「嗯」了一聲,就不說話了。我的朋友很機靈,之後換了個話題繼續聊。

多虧了朋友,讓聊天的氣氛從「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一窩蜂地∼」所帶來的不對勁,回到正常狀態。

當你遇到讓你不舒服的人,有可能只是剛好對方當下的言行讓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已,其實不需要只因為一次不對勁的感覺,就認為對方討人厭或是不想跟他來往。

這裡應該關注的地方在於,你感受到的不舒服感覺,而不是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人。

不對生活中感受到的「不對勁」視而不見,找出背後的原因,然後「我只要對我的價值觀有信心就好」,以此作為原則行動,就是理想的處事態度。

遇到不對勁的事情時,不用硬是假笑;也無須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反應,而驚慌失措;更不需要反應過度而情緒化。

好好地面對不對勁的感覺,把別人的失禮行為,當作是磨練自己的機會。

面對失禮的人,這樣保護自己!

「這個人很沒禮貌」「這個人的發言很有問題」「這想法也太偏激了」,只要你知道什麼是不對勁的感覺,腦袋就可以做出「這個人的想法跟我不同」的判斷,能夠以平常心面對別人失禮的行為。

因此,我建議事先列出「不對勁的確認清單」,幫助自己判斷那個不對勁的感覺。我的確認清單像這樣。

【判斷他人失禮與否的不對勁確認清單】

·被誰?受到什麼樣的傷害?
·感受到敵意的具體內容?
·是否感受到對方的敬意?
·這件事情能夠有自信地說給別人聽嗎?
·心情愉快嗎?

如果都把問題往自己身上攬,「不對不對,他人並不壞」「這次可能只是剛好遇到」「是不是我太脆弱了?」「還是我心胸太狹窄了呢?」,可能會忽略掉自己真實的心情,以及對方的本質。

因此我建議,養成當你覺得對方的言行不太對勁時,就馬上判斷的習慣,「他那樣說的確傷害到我」「那樣的態度,對某某人很沒禮貌」等。

只要找出不對勁的感覺,就可以守住你所重視的價值觀;而且跟對方來往時,保持一定的距離,也可以減輕壓力。

「這個人很沒禮貌,但很有創意,工作上來往時小心點就沒問題。」「這個人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死也不願意道歉,但只要一提出需求,就願意幫忙。」像這樣,清楚掌握他人對自己造成的壓力原因,以及對方的優點,便能夠持續與人來往。

如果是私生活的人際關係,跟說起話來充滿不對勁的人斷絕關係,也許沒差;但如果是職場的人際關係,恐怕沒辦法說斷就斷。

失禮的言行未必「只是碰巧」,不可否認的,失禮的言行有更多時候,暴露了一個人品行和想法的一部分。

所以,好好地處理並面對別人帶給自己的不對勁感,這麼做才是內心平靜過日子的祕訣,不是嗎?

我們只要稍微改變想法,跟別人聊起天來不但沒壓力,也不必掩飾真實的自我,與他人相處起來會更自在愉快。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