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走到希望之地
內容簡介
★ 什麼是你內心深處永遠不會放棄的追尋?
★ 《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陪我走到世界盡頭》作者史密特又一感人力作,一個從悲傷走向希望的故事。
★ 國寶級作家黃春明、劇場導演李立亨 感動推薦
什麼是你內心深處永遠不會放棄的追尋?
薩德遠走他鄉,追逐著一個希望、一個夢想,
不僅為了家人,還有他一直無法忘情的萊拉……
他能否走到希望之地,抵達心中的天堂?
我名叫薩德˙薩德,阿拉伯文的意思是希望˙希望,
英文的意思是悲傷˙悲傷。
一週內、一小時內,甚至一秒之間,
我的真實人生狀態都能從阿拉伯文的意思滑落成英文意思。
青年薩德在大學法律系的課業,因美伊戰火而中斷,母親建議他離開家鄉巴格達,好為家人的經濟解困,也為他自己爭取自由、贏得未來。別無選擇的薩德,決心前往他與愛人萊拉共同嚮往的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的天堂。
這個在父親口中被稱為「我的血中血、肉中肉、星空之盈輝」的青年,如何能身無分文地越過千山萬水,走向希望之地?
他如何迎戰暴風雨、於船難中脫險、躲開鴉片走私商的引誘、對美人魚們的搖滾樂歌聲充耳不聞?他如何擺脫那個獨眼獄卒的暴行、如何掙脫西西里島上那位金髮女神的愛慕誘惑?
薩德就像現代尤里西斯,然而和歸鄉的尤里西斯不同的是,薩德的希望在他方,而不在那個他無可選擇的家鄉;相同的是,薩德和尤里西斯一樣,都對心愛的人有著堅定不移的深情。
這部悲中帶喜的小說,以薩德和他那辭藻華麗、充滿哲思的過世父親的對話為主軸,鋪陳出他追尋希望的旅程。透過本書,史密特這位充滿魅力的說故事大師,也對現今局勢提出質疑:國界,真的是區隔我們身分的那道防線嗎?或僅是阻隔我們夢想的最後一道屏障?
作者介紹
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
法國知名小說家和劇作家,一九六○年出生於法國里昂,曾就讀於音樂戲劇學院,擁有法國高等師範學院哲學博士學位,對哲學家狄德羅特別傾心。十六歲參加學校戲劇社的演出,發現自己的寫作天分。
史密特是個不可多得的早發多產的法國作家,創作領域廣泛,從戲劇、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歌劇的翻譯、哲學論文等,他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傳至全球三十多個國家,也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和舞台劇。
在短篇創作方面,他以童年與宗教為主題,創作了「不可見系列」,目前出版了四本著作:《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二○○六年與《小王子》《聖經》《三劍客》等共同入選法國《閱讀雜誌》民眾票選「改變一生的書籍」書單)、《被收藏的孩子》(榮獲二○○五年Rotary文學獎)、《陪我走到世界盡頭》(榮獲二○○四年萊比錫讀者大獎和柏林「引人入勝」獎),以及《密勒日巴》(二○○六年比利時Scriptores Christiani獎),前三本中文版皆由方智出版。
一九九三年的戲劇作品《訪客》獲得莫里哀三大獎項,奠定劇作家的地位,此劇也成為馳名國際的經典戲劇。二○○一年所有劇作榮獲法蘭西學院戲劇獎。
他同時也是一位小說家,一九九四年以《利己教派》一書榮獲最佳小說獎,而二○○○年出版的《琵拉特福音》則真正奠定他暢銷小說家的地位,此後他的每部長篇小說都登上法國暢銷書排行榜。
作者個人網址:http://www.eric-emmanuel-schmitt.com/
◆譯者簡介 / 林雅芬
法國法蘭西康德貝桑松大學法語教學碩士,現為台灣南部各大專院校法語講師。熱愛法文翻譯與教學工作,職業生涯最大願景:桃李滿天下,譯作滿書架。
翻譯作品有《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陪我走到世界盡頭》《被收藏的孩子》《一顆種籽的祕密生活》《活活燒死》《腹作用決定你80%的免疫力》等書。
Email address:fen1218@ms17.hinet.net
規格
ISBN:9789861751702
頁數:296,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751702
各界推薦
導讀
誰來陪我走到世界盡頭? / 李立亨
出生在巴格達的薩德‧薩德,名字的阿拉伯意思是希望‧希望,英文意思則是悲傷‧悲傷。就像這個悲傷家族(或希望家族)姓氏所顯示出的雙重意義,《為你走到希望之地》讓我們看到悲傷,也讓我們看到希望。
法文原名《來自巴格達的尤里西斯》的這本書,就像書名所暗示的,是一本關於旅程的書。同時,某種程度上,它又跟哥德《少年維特的煩惱》,或鹿橋的《未央歌》一樣,也是一本描述主角情感與心智「轉大人」歷程的「成長小說」。
戰爭來了,大家都開心了,煙火也放了。但是,他的幸福也結束了
薩德跟初戀女友萊拉,衷心期待美伊大戰可以改變這個國家的停滯與苦痛。戰爭來了,大家都開心了,煙火也放了。但是,美軍進入巴格達的這一天,火箭砲打中了萊拉的家。
薩德大大的希望,瞬間陷入大大的悲傷。他在那個夜晚,必須,也一定得變成大人。然而,誰來陪他走到世界盡頭呢?
薩德跟飽讀詩書、用字博雅的爸爸說:「我的幸福也結束了,爸爸。」
那個夜晚過後沒幾天,薩德的爸爸就因為被美軍誤傷而過世。但跟萊拉不同的是,爸爸的魂魄會出現在他面前,繼續陪他成長。不過,也就是為了萊拉,薩德覺得他得離開這個國家。
為了得到可以出國的機會和盤纏,我們跟隨薩德,先是參與了地下恐怖組織的「面試過程」,接著又偷渡到開羅。然後,就在跟聯合國政治難民顧問會面的等待期,嘿嘿嘿,薩德還不得不當起陪舞廳裡的老太婆們聊天的牛郎。
終於可以跟顧問見到面的時候,顧問卻好心好意地告訴他,伊拉克已經被美軍解放,他儘可以放心回國去了。
小說的長處在於可以「呈現故事主人翁承受歲月重擔的演變歷程」
曾經獲得「法蘭西學院戲劇類大賞」的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本身是個作品已被四十餘國劇團演出過的劇作家。他的戲劇寫作能力,自然而然地滲透到寫小說的這一枝筆。
這也使得史密特筆下的場景轉換,充滿自在而輕鬆的流暢感。當被問到寫小說跟寫劇本有什麼差異的時候,他曾做出如下的回應:
「劇本描繪的是單一事件,小說,則是話說重頭的回顧,描繪著主人翁在歲月裡的演變。所以,戲劇沒有持續性,意指一段悲劇時刻或喜劇時刻,是超脫時間軸的一段時間。但是,小說卻能讓我去呈現故事主人翁承受歲月重擔的演變歷程,去描繪故事人物如何變得成熟。正因如此,我的小說要比劇本更樂觀,而我的劇本則較犀利。」
按照史密特的看法,他認為小說的長處,在於可以用針線密密縫出錦繡掛毯,寫劇本的時候,則要讓觀者注意到毯上的花紋斑斕。前者是有過程、有結果,而得有鋪墊與收束,後者則是要直指並凸顯事件本身的重擊。
由是觀之,我們益發可以理解並欣賞,薩德的旅程為何如此曲折漫長。
幸虧有了爸爸的魂魄相伴,我們跟薩德的旅程,才不至於太過孤單
作者明明就是個法國人,但史密特寫起阿拉伯半島跟南歐的人事時地物,卻都活靈活現,讓我們完全信服他書中所言。他時而幽默時而感傷的筆觸,也符合我們對於二十郎當歲年輕人的想像。
薩德後來又去了利比亞(跟著搖滾樂團),去了義大利的西西里島(跟著偷渡集團),去了法國(學習荷馬史詩裡的尤里西斯把自己綁在羊肚的方法,躲在載羊的卡車下),最後,終於到了英國(混在現代舞團裡)。
這些城市、這些團體、這些人,讓我們看到不同文化底下的人,如何看待當下,如何看待此刻的世界。人雖缺席,魂魄卻經常出現在薩德身邊的父親,代替讀者與薩德對話,則使得這本書成了一本非常不一樣的成長小說。
這個別人看不見的父親,穿著睡衣看到太太出現會臉紅,坐船會嘔吐,看到兒子當牛郎,會勸他用想像力轉移心裡的難受。更有趣的是,當他要開始大發議論之前,先說出「薩德,我的血中血、肉中肉啊……」之後,還會被孩子吐槽說:「別來,別嘮叨,別說教。」
曾經當過圖書館管理員的薩德爸爸,實在和我們心目中的阿拉伯父親大相逕庭。雖然,至少《追風箏的孩子》裡情感澎湃卻寡言的父親,似乎比較接近我們的想像,然而幸虧有了他,我們跟隨薩德走上的漫漫旅程,才不至於太過孤獨坎坷。
或許,抱著希望的自己,才是能陪我們走到世界盡頭的良伴吧
成長小說通常都會因為一個事件,讓主人翁驚覺自己的某個缺點或罩門,接著在歷經許多試煉之後,克服或接受了自己所不熟知的這一面。
對愛情、對國家有所迷惘的薩德,最後終於走到了他和萊拉嚮往的英國。雖然,他仍是個沒有身分的黑工,但是他還想鼓起勇氣,抱著希望繼續他的旅程。
史密特可能在溫柔地告訴我們:或許,抱著希望的自己,才是能陪我們走到世界盡頭的良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