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畢業20年的大學同學會上,好友A.B.C.D.E無心憶起當年種種,有個關鍵事件觸發了眾人共同的傷感(或是在同一瞬間點中所有人的笑穴),但接下來的對話就成了羅生門:
A:我記得當時你和她單獨約……
B:不對吧!絕對是你先打電話給E……後來我才幫你去問……然後C就……
C:哪有!我當時明明還很失落,整件事我最後一個知道,中間根本沒人找我討論。
D:我也記得C有居中幫忙,有一次還半夜三點丟我訊息問我的意見?E也轉述說……
E:這樣講也太傷人了吧!我根本……
我們所記得的,怎麼像是截然不同的事件?
同學會上不經意的話題,卻讓人冷汗直流。20年了,真正的事實早已沉入水底(除非有誰願意公開當年的日記本),每個人都「微調」了回憶中的一點細節,讓整個事件的樣貌變得截然不同。
我們都是無心的,但無意間的「編修記憶」,卻讓事件中的某人受了傷。
這正是《列車上的女孩》暢銷作家珀拉.霍金斯最想解開的人心之謎,也是深藏她創作初心、醞釀多年的題材。
▌不願與自己重複的珀拉.霍金斯
《列車上的女孩》以「移動列車敘事」架構劇情,緊扣女主角瑞秋每天搭乘的兩班通勤列車,以及車窗外的懸疑事件。《水底的妳們》則回歸「定點敘事」,讓事件中的A.B.C.D.E分別現身說法,有如窺探多本不同的日記。關於真相,每位日記主人各有自己「編修」後的版本。
故事中的「定點」,是一條人稱自殺聖地的河流。女主角妮兒.亞伯特正在寫一本書,想為消失在河裡的「妳們」發聲--那些或許是自殺,或「被自殺」,卻無人聞問的女孩。
她逐漸還原「妳們」生前的故事,寫作過程中卻驚訝地發現,身旁許多人的生命中,都曾有一個女孩在這個「定點」出事。包括負責查案的警探、女孩學校的老師、女兒的同學……結果,她自己也成了下一個--書稿尚未完成,她就在河底沒了呼吸。
(《水底的妳們》封面文字採用特殊感溫油墨,較高溫度時書名會隱匿)
有人說,女作家出意外,反而讓未完成的書稿更有機會出版。一個以自殺河流為題材的作家自己消失在河裡?這肯定有賣點⋯⋯不是嗎?
身為讀者,閱讀這些不同的敘事者,就像在窺探一本本不同的日記,該怎麼從這些太刺激的私密留言中,看出事件真相?
▌譯者瞬間變身的秘密武器
為本書陷入工作狂模式的資深譯者蘇瑩文,必須做全台灣第一個看出真凶的人,才能精準詮釋。她準備了秘密武器:《水底的妳們》英文版有聲書,透過聲優(narrators)的演出,強化翻譯過程中對人物情緒的掌控。但哪裡想得到,一本原文350頁左右的書,竟可以錄出10片CD!
不同的「聲優」在章節間切換,讀出各角色的「私密日記」,譯者也一路緊跟字裡行間的線索,等待所有角色的說法「即將接軌」那一刻,閉關時足不出戶,睡眠機制自動調整為兩天睡一次……入戲太深時,甚至使出咒語吟誦大法: OM──OM──OMG,請祢幫幫忙,打通我的任督二脈,讓作者上我身……
回憶,是我們形塑自我的方式,我們靠著昨日積累的一點一滴,建構起此時此刻的人生。然而,大腦從來都不誠實……當每個人都重述了自己的真相,水面上浮現的,只剩下「我們後來告訴自己的版本」。曾經真實的情緒和記憶可能欺瞞,那些屬於過往的故事,很可能摧毀我們此刻的人生--這正是《水底的妳們》在精采的懸疑張力之下,最為迷人的核心。
《水底的妳們》11月全國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