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代宗師」裡宮二爺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你是否也曾想過,這一生會和誰相遇、遭逢什麼關卡,都是你在出生前計畫好的?
30幾年前,正規療法的精神科醫師魏斯博士,在催眠病患時,突然接觸到輪迴轉世,前世今生。這樣的回溯療法,讓魏斯博士和無數的患者體悟到:「只有愛是真的」。
美國New Age代表作家羅伯特.舒華茲,則是深入研究「出生前計畫」,讓遭受苦難的人們理解,人世的種種挑戰(或是俗稱的業障、因果),其實都是自己靈魂的選擇與安排,為的是要學習自己想要體驗的能量或課題,並從中獲得療癒。
靈魂從何而來?所為何來?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愛未央》、舒華茲的《靈魂的出生前計畫》,從靈魂的長河裡,帶我們看見生命來到世界的意義。
也喜歡《小靈魂與太陽》的你,這兩本書更是靈魂的實境探索,理解生命的磨難並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份釋放及成長的禮物。
經典一、一個關於靈魂伴侶的動人故事,魏斯博士《前世今生愛未央》
震驚了魏斯博士與全球千萬人的回溯療法,當回溯前世記憶裡,有嚴重創傷事件時,那麼每回溯一次,負面情緒就會減輕,病人也會學到更多。例如說,儘管白髮人悲送黑髮人,被告知自己才是被孩子選擇、被深愛的那一方;因為醫療失敗而絕望自殺的醫師,理解到重點其實在於「以愛助人」;憶起數世紀前被刺的那一劍,左肩的疼痛慢慢消失。
但是這一次,魏斯博士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驚人的故事。他看到了一對靈魂伴侶似乎就要錯身而過……他該怎麼辦?我們如何認出自己心愛的人?他們也會認得我們嗎?被迫與靈魂伴侶久別之後的重逢,可能是值得等待的經驗,--即使這一等就是好幾個世紀。
這個揪心的故事,是魏斯博士從業來最大的困擾,甚至福斯影業買下改編電影版權。
透過前世今生回溯的案例,魏斯博士也療癒了自己身為醫生、身為父親的挫敗:只有愛是真的。【許瑞云醫師感動推薦】
魏斯博士:
我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在耶魯大學完成醫學訓練後,就到紐約大學附設醫院實習。完成實習後,又回到耶魯大學擔任精神科住院醫師,接著先後在匹茲堡和邁阿密大學擔任醫學院教授。
爾後十一年,我在邁阿密的西奈山醫學中心擔任精神科主任,也在這段期間寫了不少科學論文和書籍章節,學術生涯可謂如日中天。
就在那段期間,凱瑟琳,我在第一本著作中提到的那名年輕患者,走進了我位於西奈山的診療室。她鉅細靡遺地回想起幾段前世記憶,但一開始我並不相信。此外,她在催眠狀態中也有能力傳達超自然訊息。她的出現徹底攪亂我的生活,我再也無法用原先的觀點看待這個世界。
繼凱瑟琳之後,還有許多患者來找我進行前世回溯治療。傳統醫療和心理治療束手無策的病症,經過前世回溯治療後全都不藥而癒。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故事,就收錄在《前世今生愛未央》裡。這是一本關於靈魂伴侶的書,他們因為愛而永遠牽掛對方,一世又一世、一次又一次再續前緣。如何找到並認出自己的靈魂伴侶,以及屆時又得做出哪些扭轉人生的決定,交織成生命中最感人、也最重要的時刻。
命運主宰著靈魂伴侶的重逢。我們一定會遇見自己的靈魂伴侶,但見面之後決定怎麼做,端視自己如何選擇,也完全取決於自由意志。一個錯誤的抉擇,一次錯過的機會,可能演變成難以想像的寂寞與折磨;一個正確的選擇,一次好好把握的機會,就可能讓人感受到深刻的幸福與快樂。
魏斯博士形容,靈魂間的關係就像一棵大樹上無數的葉子,儘管有距離遠近,但你跟每一片葉子都有關係。常見的情況是,即使只有半小時的相遇,你或對方都能學到某個課題。靈魂結緣的方式不是用時間來計算;緣分深淺,是用學到的課題來衡量的。
經典二、我們是為了療癒而來,舒華茲《靈魂的出生前計畫》
談病患照護:學習活在當下,阿茲海默症的出現
愛並不代表你就絕對不會有怨恨或痛苦,而且你不但要去愛他人,也一樣要愛自己,要像照顧他人一樣地照顧自己。你這一世的計畫大致上就是要遭遇某個艱困的狀況,然後讓自己用愛去克服這個挑戰。
為什麼阿茲海默症在這個時代會如此盛行呢?
最主要原因是,現在的人都活得夠久,久到讓這樣的疾病有機會發生。人在投胎轉世前都會先簽訂一份合約,但是每個人都還是擁有自由意志。所以,儘管這份合約裡寫的是要成為他人的照護者,但這個照護者可以選擇自己是否要離開。
如果一個靈魂想要擁有被他人照顧的經歷,但是在出生前卻無法確定照護者未來的態度,又或者是照護者本身不確定自己會不會留下,那麼緩慢發展的阿茲海默症就能夠提供一個安全的「測試」,藉由過程中的發展來看看這個靈魂想要的經歷能否發生。
很多人在出生前同意要經歷阿茲海默症,是因為這樣的疾病能讓生命簡化到某種程度。一旦你得了這個病,生活中就不再有所謂的計畫了,也不再有過去或未來;你不會再為昨天或明天而煩惱。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很有用的催化劑,而得這個病的意圖就是要去學習如何活在當下。
要記住,你正在照顧的是一個美麗的靈魂。
這份經歷帶給你的禮物是,你能夠看著自己的怨恨、哀傷、憤怒不斷重複出現,而你有機會鍛鍊自己,不讓那些情緒影響你原本健全而充滿愛的言詞和行動。照護者若愈能夠以圓滑、善意、對方可預期的方式去回應阿茲海默症患者,就愈能夠消除他們的恐懼;照護者愈是用恐懼來回應,阿茲海默症患者就愈容易變得更加負面、消極。有時要記住,他們並不是針對你這個人。
很多照護者一想到未來,只希望患者早走一步,這樣才能夠一直照顧到最後。但事情有太多可能了。你的目的是要一直陪在她身邊,所以對你來說最關鍵的是,一旦你下定了決心要用愛來完成這件事,你就要學會信任。如果事情最後無法如你所願,那也一定是有原因的。你非常努力去釋放和平衡你過去的因果,你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請以自己為榮。
▌我們是為了療癒而來
當我們抗拒生命中的任何一面,我們同時也拒絕了療癒的發生。當某一面有了障礙,所有面向都會出現障礙。最終,每一個人生挑戰的目的都是相同的:賜予我們機會去擁抱我們一直在抗拒的東西。而每一個人生挑戰也都會以同樣的方式被療癒:藉由我們了解到自己所想、所說及所做所為具有多大的力量。我們的人生經歷並非由我們的出生前計畫所決定,而是由我們「如何回應」這個計畫來決定。我們的回應創造了我們的經歷,並帶來可能的療癒。
你在這個時刻以肉身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要藉由憶起自己是靈魂的意識覺醒來進行療癒。
希望能幫助你記起你是誰:你是那個浩瀚、聰慧、充滿愛、無所不能、永恆且神聖的本體,而且是你計畫了自己的人生。一旦你愈來愈能想起自己是誰,你就更能清楚地看見,你可以平衡並化解因果,用你需要的方式獲得你需要的療癒。你是自己所有人生體驗的偉大創造者,這些體驗包括你在出生前所計畫的人生挑戰,以及你在此刻和每一個當下所創造出的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