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番紅花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孩子剛出生,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她的部落格,當時正焦頭爛額於尿片與奶瓶混亂中的我,彷彿窺見了一線生機,原來當媽媽也可以這樣優雅從容不慌張,那是多令人嚮往的母親樣貌。而她的文字是如此溫柔有見地,用獨特的觀點與思維,教養出兩個令人稱羨的孩子。於是我邀約,她動筆,促成了第一本書《看得遠的,就是好母親:建立你自己的教養格調》。


(當時,番紅花的兩個小孩

幾年下來,她一路溫婉而堅定地持續筆耕,走出了更大的格局,除了陸續出版的幾本書外,她的文字更散見於《國語日報》《親子天下》《主婦聯盟》《高鐵雜誌》等處,受到更多讀者信賴與肯定。也積極參與各種公共事務,曾受邀為公共電視紀錄片撰文介紹宣傳、年終為遊民烹煮餐宴、擔任主婦聯盟講師、為知名的有機食材便當「原味廚房」規畫菜單……很少看見如此認真、自我要求如此嚴格的作者,從那些分享裡,不難發現她的用功與改變。她的觀點愈發深刻,但文字卻愈發懇切親和。

熟稔之後漸漸發現,原來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她擔任了十餘年的高階行銷主管,那是資訊不斷更新,時效分秒必爭的時尚產業,所以養成了她大量閱讀,理性思考的習慣。不管是書籍、報章雜誌、網路……她都用心理解每一則新聞與文章背後的深意,再轉化為教育的養分,帶回給孩子。原來,母親真是一個家庭裡的靈魂,她所主導著的精神與態度,將影響孩子會有多寬廣的視野。

這次推出的新書《教室外的視野:小學六年的母親札記》裡談的,就是關於這些。小學時期是孩子成長最快速的六年,他們從事事仰望依賴,變成偶爾青澀彆扭,但也時有成熟發言的矛盾小大人。這六年也是依偎在父母身邊最後的幾年,很快的,他們將展翅飛翔,而身為父母,我們該教給孩子哪些人生必備技能,才能放心地放手呢?

兩個孩子已經分別就讀高中與國中的她,清楚了解這些父母的焦灼與擔憂,於是用她最溫柔的同理,消化整合了多元資訊,再以清晰的說明,讓每一位父母都能依循著嘗試,為自己的家庭寫下各式多采的視野。

(女兒娜娜在友人家切鳳梨。@番紅花臉書

她可以藉由一篇金鶴米的報導,延伸出孩子對生態、對地理的真實理解,她不紙上談兵,而是真真切切地帶著孩子走到田野,親眼看看小白鶴,感受農人們對生態與環保的深刻情意,因而,那些襯著故事種植出來的米,便真實觸發了孩子內心的感動,也因此對自然、對食物更顯珍惜。

談到飲食,她可以浪漫地提到自古生物都是以餵養為親職的始端,我們又如何能忽視飲食對孩子的重要性。也可以理性地分析一個國小學童一天需要多少熱量,蛋白質與澱粉該如何搭配以使營養均衡,這樣看似極端不同的資訊與陳述,卻可以在她動人的文字裡完美結合,驅動了閱讀者實作的動力。

她也熱愛科普、運動,因為那帶給孩子的正是教室裡最缺乏的,還有金錢觀、閱讀習慣、獨立自主……這些未來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能力,遠勝過課堂裡追逐的分數。透過這樣的學習,必定更加快樂深刻。她用愛,翻轉了家庭教育。

「所有那些我與孩子在形體與時間上溫暖相擁的片片刻刻,最後都只成為我人生的收藏。」番紅花這麼說。

的確,身為父母,我們與孩子相擁的時刻分秒珍貴,彷如沙漏,一日日從指間流過,倏忽成為過去。幸好,我們還有現在。


〈談談孩子與種子〉/番紅花

孩子如何靠熟背去記住臺灣各種水果的種子數量呢?這題目測驗臺灣最常見的四樣水果,幾乎可說是最受歡迎的送分題,但如果孩子日常吃的水果,都是父母已去核切片送到他面前,他從未或甚少看過一整顆木瓜的真實剖面,那麼他很可能誤以為木瓜天生就是沒有種子的吧。

有一次我讓孩子帶一整顆蓮霧到學校當課後點心,為了盡可能完整保留蓮霧的維生素C以及清甜的滋味,所以我沒有為孩子先切好水果片,我想,就讓他下課後直接拿起蓮霧啃,挺方便的。沒想到幾個同學湊近看他吃蓮霧,突然驚聲說,哇原來蓮霧是有種子的喔?

同學們的反應令我的孩子大感驚訝,平常同學們搞不清楚他便當盒裡的青菜是菠菜或萵苣也就罷了,但他們畢竟吃過那麼多年的蓮霧,卻渾然不知蓮霧有種子。想來是因為他們從小就食用慣了大人費心準備好的現成水果切片,父母體貼殷勤地削去蒂頭、果皮和種子,卻造成孩子生活常識的單一與匱乏。

其實對孩子來說,認識種子,想像種子去了哪裡又是怎麼去,帶他們到花市買泥土、種子、肥料、盆缽回家親手栽種,這些都是既有趣且蘊含諸多生物觀察行為的 事,如果再搭配適合孩子閱讀的經典繪本如《胡蘿蔔種子》和《一顆種子的旅行》,讓他透過文字閱讀和實體手作,甚至走路去探索住家附近公園和山林小徑的各種 植物種子,從家裡的書架、餐桌延伸到屋外大自然的任一處,想要深入認識種子,並不困難。.....(全文)



番紅花新作《教室外的視野》,談身教,談家事,談收心操和提筆寫信這回事.....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