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用言語就能治癒人生!《讓奇蹟發生的技術》《即使明日死去也不後悔》

 《讓奇蹟發生的技術:每個感謝,都會回到你身上》

前言
「感謝」是要透過技術取得的

請環視一下四周。 
你應該會發現,自己身邊充滿了許多人事物,對吧?
想買的包包、新款的手機,一直在你身邊、彷彿如空氣般理所當然存在的人。
仔細想想,這些人事物的存在,可以為你帶來相當大的幸福感。
但隨著時間的經過,我們卻把這些事物視為理所當然,要求更多更好,或是又開始追求「尚未擁有的東西」。

「我想要那個!」
「這樣不夠好!」
「如果我有這個,該有多好……」 

人之所以不斷想著「自己未擁有的東西」,是因為「只有物質生活的滿足,才能讓自己獲得幸福」這種想法所造成的。
本書是為了讓有那種想法的你,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不同的思考方式」,幫助你得到幸福而誕生。
未來並非只充滿了「不確定性」,從現在這一刻,直到生命結束之前,有個方法能讓你獲得更多的幸福。
答案就是本書的主題:「感謝」。

◎「感謝思維」能改變一切

「感謝」,也就是「謝謝」這句話,你會在什麼時候使用呢?
被這樣問,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當別人為自己,做了什麼的時候。」
別人為自己做了什麼時,表達謝意當然很重要。
但透過本書,我想讓你了解的是:
在別人什麼都還沒做之前就先說謝謝,也就是「率先」表達感謝。
無論自己有沒有得到好處,率先表達感謝,在你身上便會發生神奇的事情—感謝後,你又會想要再次表達感謝。
「自己沒得到什麼好處,卻要說謝謝,為什麼?」
各位可能會感到很難以理解。
但閱讀本書,你就會知道感謝可以帶來非常大的好處,並學會如何感謝。
我們從小,比方說在幼稚園或是成長的家庭中,大人總是告訴我們「要說謝謝」,我們是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
但長大之後,會那樣教我們的人變少了。
最後的結果就是,把感謝給遺忘了。
而且在不知不覺當中,看不到已經擁有的事物,卻不斷地追求自己沒有的東西,最後失去了幸福。
以下發言,就是這類典型例子的展現。
「只要考進好大學,就能夠進入好公司。」
「開名車、戴名表,才是成功人士的證明。」
「購買有庭院的獨棟房屋,就能獲得幸福。」
但在這種「匱乏思維」之下,就算得到再多,過不久又會開始追求其他「尚未擁有的東西」。
然而,學習「感謝思維」,不但能讓你馬上得到幸福,而且更多的幸福,會受到感謝正面能量的吸引聚集而來。
「話是那樣說,但又沒有什麼好事發生,也沒有值得感謝的事情啊!」假如你現在有這樣的想法,你正是我透過本書,最想對話的對象。
大家會那樣想,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因為我們身處的環境,其實很難以表達感謝。
最大的理由就在於,現代是充滿負面訊息的資訊化社會。
媒體或社群網路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便流傳驚悚的負面訊息以贏得收視率或增加網站流量(當然不是所有媒體都是這樣)。
而受到那些負面資訊所迷惑的人,「匱乏思維」變得更加強固,甚至將之強加到周遭其他人身上。
受到負面思維的影響,負面思考的人變得越來越多。
身處於負面訊息日益增加的社會,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並持續發掘,是需要技巧的。
為避免被那樣的潮流所吞噬,「感謝」是最強的防護後盾。
 

◎最簡單的「感謝」書

雖然「感謝」是一種思維,但我想從不同的角度,提供新的看法給各位。
感謝是一門技術。
只要知道如何使用感謝這門技術,你就會看到截然不同的世界。
而且,你身邊的人事物也會產生變化。學會感謝的技術,你的人生會發生劇烈的改變。
這本書是以所有人為撰寫對象,無論是學生還是長者,男性還是女性,不分年齡與性別都適合閱讀本書。
因此,我盡可能避免極端困難的理論,以及必須付出極大心力的方法,本書僅介紹能夠馬上實踐,且能立即感受到效果的方法。
這本書可以從頭按順序閱讀,也可以從有興趣的部分開始閱讀。歡迎瀏覽目次,從吸引你目光的章節開始閱讀。
那就是你現在最需要的東西。

準備好了嗎?

讓我們打開最簡單的感謝書:《讓奇蹟發生的技術:每個感謝,都會回到你身上》,一起學習感謝的技術吧。
希望本書能幫助你察覺的身邊各式各樣的「感謝」。
這裡請讓我先提筆向各位表達一下謝意。

謝謝。

《即使明日死去也不後悔:38個提問,讓心靈重生的實作筆記》

前言
不犯錯的人生,真的好嗎? 

人生只要60分及格就好,
盡情玩樂吧。
如果人生能重來,
你想怎麼生活?
在這本書的開頭,
我想以自己的詮釋來介紹擷取自《IF I HAD MY LIFE TO LIVE OVER》(如果人生能重來)的內容。

這是85歲的美國老太太史戴爾(Nadine Stair)的作品。

「如果人生能重來,
我想歷經更多失敗。

肩上的壓力更釋放一些,
讓自己更放鬆一些,
瘋狂的蠢事更多做一些,
活得比現在的人生旅程更有趣一些。

我再也不想擔心過頭了。
要盡量去冒險犯難。
去攀登更多座山巒,
去游遍更多條河川。
還想去吃更多冰淇淋,
豆類減量亦歡。
或許會引起更多問題。
但是,不用想破頭就能排除萬難。
我一路活到85歲,
每天都在意周遭人的想法,
只為了不出紕漏。
當然,也稍稍做過些蠢事。
可是,如果我會輪迴轉世,
更多蠢事讓我躍躍欲試!
不再思考好幾年後的未來,
這個瞬間,只活在現在。」

這是史戴爾老太太85歲時的心境。
試想,不犯錯的生活,真的好嗎?
人生只要60分及格就好,
盡情玩樂吧、盡情享受吧。

人生是為了玩樂而存在!
就是這麼一回事。

實際上在美國做的問卷調查──

「回想你90年的人生,最讓你後悔的是什麼?」之中,
竟然有90%的人回答如下:
「如果能再多冒險一下就好了。」

簡言之,若繼續現在的生活方式,
會在人生最後一天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後悔,
嚷嚷著「我不想死,我不想死」的機率高達九成。

你會後悔:

「再多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就好了。」
「再放鬆一點工作就好了。」
「多跟自己重視的人在一起就好了。」
可是,可是,可是,可是,
你還來得及改變!
如果你現在是30歲,
史戴爾老太太一定會跟你說:
「沒關係,你還有50年。
從今天起抱著重生的心情生活吧。」

她會對50歲的人說:
「沒關係,你還有30年。
桑德斯上校是在65歲創辦肯德基的,
你一定沒問題!」

她會對70歲的人說:
「10年就足以改變人生了。
你還有足夠的力氣做想做的事。」

死亡會質問你:
「繼續活得跟死了沒兩樣也好嗎?」
死亡會質問你:
「你最重視的是什麼?
為什麼你不去面對它呢?」
死亡會質問你:
「帶著對他的不諒解死去也可以嗎?」
「你還沒跟他道謝,就這樣死了也沒關係嗎?」
「自己覺得好就好嗎?」
死亡會用「活著的覺悟」逼問你。
「如何死亡」,
就是「如何生活」。
開始規畫死亡方式,
就是在規畫生活方式。
請你再次思考何謂「極其不幸」。
失去錢財、失去房屋、失去物品等,並非真正的不幸。
因為錢財、房屋跟衣服,都帶不去另一個世界,
我們原先也是身無一物,連貼身衣物都沒穿、一絲不掛地出生於此。
那麼死亡本身,究竟是不是極其不幸呢?
這點也充滿疑問。
例如據說在繩文時代,很多人在30歲左右即死亡。
早死若是種不幸,等同於在繩文時代長達一萬年的和平生活中,
生於該時代的人們都很不幸。
再說,螢火蟲的壽命是成蟲後約三天到十天。
螢火蟲難道都很不幸嗎?
這世間的極其不幸,
是死亡近在咫尺時,
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後悔。
還好,仍有方法能避免這種不幸。
現在,請你想像自己死亡的光景。
想像每個人的人生100%都會到來的、
死亡的那一天……
不要閃躲,好好地面對並想像一次,
你離開身體的那一天。
接著你會發現「真心」。

真心。
究竟,你想怎麼做。
不照著「真心」生活,
就無法擁有不後悔的人生。
「人生的最後一天,抱著何種心情離世最為理想?」
「繼續現在的生活方式,理想的情況會發生嗎?」
「如果不會,你要何時開始改變生活方式呢?」

準備好了嗎?

這本筆記將獻上38個問題作為贈禮,
邀請你走進冒險中,與自己的真心相遇。
你的人生,是由對自己發問的問題來決定的。

這本筆記要問的就是:
「或許明天就死了。你想怎麼度過人生?」
從現在起,為了讓你的人生切換成冒險之旅,
請你先死一次。

「死」是能讓「生」變得最耀眼的開關。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