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說話者的修練之路:探索表達背後的身心奧祕,用真誠的溝通連結彼此

Chapter 2 缺一不可:溝通表達的關鍵心法〉

媒體很喜歡用「三」這個數字來提問,比方說:「如果漂流到荒島只能帶三樣東西,你會帶什麼?」伴侶之間也愛挖坑給彼此跳,像是:「我和你媽同時掉到海裡,你會先救誰?」這類老派但危險的送命題。在此溫馨提醒,就算對方面帶微笑,也務必謹慎作答。

寫這本書時,出版社朋友問我:「溝通表達最重要的三個關鍵是什麼?」這題也很難回答,可想而知,溝通表達需要注意的事情絕不只三項,我快速在腦海回顧許多對話場景,試圖找出交集,發現「好奇心」(Curiosity)、「連結」(Connection)和「真誠」(Sincerity)缺一不可,更細膩的延伸是「帶著善意的好奇心」、「找尋彼此的連結」,以及「發自內心的真誠」。

▍發自內心的真誠

二○二二年七月,日本知名花式滑冰運動員羽生結弦在記者會正式宣布退役。這位深受全球觀眾喜愛、滑冰競技場上的王者,身段柔韌似柳,每次上場,優美又充滿力量的精湛演繹,必獲得滿堂喝采。他得過兩屆冬奧花滑冠軍及無數大賽的殊榮,因此當他宣布不再參加比賽時,許多人感到驚訝、不解與遺憾。

※「花式滑冰王者」羽生結弦的言談風格

我也是他的眾多粉絲之一,看過他所有演出影片;因為是媒體寵兒,當然也看到不少他接受採訪的畫面。發現羽生結弦不只能在滑冰場上透過肢體展現豐沛的情感,談吐表達也很能打動人心。舉那次「現役引退」記者會為例,首先他非常周到,對一路以來支持他、願意尊重他內心想法的粉絲朋友,以及把他的(退役)決定傳遞出去的媒體記者,表達深深的感謝。

他誠懇表示,如果有些人因為他的決定而感到難過,或不想再看到他滑冰:「我會很傷心,但即便如此,今後我會更加努力,讓大家覺得還是想看羽生滑冰、很值得欣賞,還希望大家一直支持我。」大方表明自己有些緊張,但聲音依然溫柔,眼神依然堅定。

回顧每次記者會開場,羽生結弦一定會先感謝所有人,也會坦承自己訓練和賽季很辛苦。二○一一年,日本東北發生嚴重的三一一大地震,海嘯及地震也波及他的家鄉仙台市。他不僅排除萬難繼續練習,隔年如期參賽,並與其他選手參加多場冰上表演,好增加民眾對地震受災者的捐助金額。

「這一年對我們來說十分難忘,因為是發生大地震的一年。我們花滑選手也少了幾個可以使用的訓練冰場,賽季剛開始時非常艱辛。但是,多虧所有人的支持,我才能有這樣的表現。……今後我會全心全意,為大家展現更精彩的表演。」他在自傳《蒼之炎》分享的人生經驗和心情,沒有華麗辭藻,只是單純講述他所知道的現況,充滿感性,最後帶出希望。

羽生結弦體現了我認為溝通表達最不可或缺的另一項關鍵特質,那就是「發自內心的真誠」。

▍以「真實」為前提,保持內外一致

《當和尚遇到鑽石》這本以《金剛經》智慧法則為底蘊的暢銷著作中,解釋了何謂「在言語上真誠」,是指你說出來的話讓他人對某件事物產生的印象,必須跟你對這件事物所產生的印象是一致的。比方你對自家公司的產品並不認同,但對外還是宣稱這東西有多好,多值得購買,那麼講出來的話就不真誠。

謬讚、過譽、討好,都不是真誠的言語表達,因為並非打從心底認同;運用話術來操弄人心、操控與論、顛倒是非,更不是真誠的言語表達,因為出發點遺漏了愛。真誠的人,眼裡有光,話中有愛,而「愛」裡面該要有一顆「心」。言不由衷,說出違心之論,交談結束後容易感覺不舒服,久而久之,會跟真實的自己距離愈來愈遠。

「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真誠,而一如夜晚跟隨白天,接著你就不會對任何人虛假。」四百年前莎翁筆下《哈姆雷特》的普羅紐(Polonius)如是說,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也這麼認為。

 

〈Chapter3    互為表裡:影響言語表達的身心奧祕〉

▍擺脫「自動導航」的言語人生

二○二二年元旦,我人在臺南,眼前景色昏暗,因為才凌晨四點半。周圍都是戴口罩的陌生人,偶爾傳來交頭接耳的聲音,大家目標相同,正在等待迎接新年的第一道曙光。

順便介紹當時我所在的確切位置「二寮觀日亭」,這裡是以位於「低海拔」就能看見美麗日出和雲海而聞名。

犧牲一晚沒睡果然值得,清晨六點多,靜謐的天幕出現動靜,猶如上古神獸沉睡千萬年後終於甦醒,偌大身軀緩緩舒展開來,呈現神祕的漆黑、靛藍,交疊粉紅幻彩。我捨不得眨眼,深怕稍不留神,就會錯過壯闊雲海鑲上金邊,渾圓澄黃的太陽倏然浮現的瞬間。

所有人早就準備好了,舉起手機(或相機)一陣騷動,過沒多久,天光漸亮,人潮逐漸散去,四周又安靜下來。欣賞日出的感覺很魔幻,彷彿躍入量子世界,時間與空間彷彿不存在,萬物不分你我,令人欣喜又敬畏。

接受完曙光洗禮,我感覺被上帝輕吻了額頭,人生充滿希望,踏著輕快的步伐,慢慢走回搭車地點。突然,有處景象吸引我停下腳步,其實也沒什麼,只是一片雜亂草叢中,矗立一根老舊的交通標誌,斗大寫著「慢」這個字。電光火石之間,我的大腦「中梭狀迴」(Mid-Fusiform)區域活躍起來,立刻辨識出「慢」的表面字義。接下來,我憶起曾被朋友揶揄做決策慢得像蝸牛,也意識到自己常被責任感和不安全感驅策前行,有時候事情一多,整個人會從優雅的莫札特C大調小奏鳴曲變成荒腔走板的〈大黃蜂的飛行〉,呼吸比平常短淺,聲調急促上揚,同樣的內容會重複講好幾遍。

經過「內在小劇場」輪番上演,大腦發送訊號,使我再度拿起相機,拍下眼前這個畫面。

那次元旦過後,我開始在一些演講和授課場合,分享這張「慢」照片,並且問臺下聽眾一個問題:「請回想一下,從早上起床到現在,你還記得說過哪些話嗎?」

臺下一片靜默,紛紛閃避我友善探詢的眼神,有些人歪著頭,努力想從記憶資料庫撈出些什麼。我鼓勵大家:「不用緊張,只要分享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兩句話就好。」

坐在前排右側的短髮女士率先打破安靜的氛圍:「我每天早上的臺詞都一樣,叫老公孩子起床刷牙洗臉換衣服,每個人都要三催四請,累死我了!」謝謝這位女士,身為講者,總是很感謝願意第一個發言的聽眾。

全身穿戴潮牌的年輕人朝氣蓬勃接著說:「我出門遇到鄰居有跟他打招呼,我還稱讚他的領帶很好看。」

大家陸續分享自己說過的隻字片語,現場氣氛愈來愈熱烈,有如瓦斯爐上燉煮的湯,漸漸冒出沸騰的泡泡,傳出濃郁溫暖的香氣。當然,還是有人什麼也想不起來。

接下來我又問:「你們說那些話的時候,有注意到自己的語氣嗎?比方叫孩子起床的時候,聲調是高亢還是低沉?跟另一半溝通,喉嚨肌肉和臉部表情是緊繃還是放鬆?可以感受到當下的心情嗎?」原本活潑歡快的泡泡又沉寂下來。

※認識「自動導航模式」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除非參加靜心止語營或扁桃腺發炎),但通常不記得自己說過哪些話,更遑論「覺察」說話時的身心狀態。前一分鐘才點完餐(老闆,不要加辣不要香菜),隨口敷衍鄰居關心你為什麼還單身(我很享受目前的生活),下一秒大腦就鎖上記憶,說過的話有如晨間朝露,一下子就從忙碌的生活消失無蹤。這很正常,每天要面對的人事物何其多,除非經過刻意練習,否則很難敏銳留意當下的身體感受和情緒,腦中莫名出現又閃退的那些念頭究竟是怎麼回事?而這一切又如何影響最後說出來的話,還有影響職場表現、人際關係和自我評價。

身而為人,我們都會出現不自覺的慣性行為反應,在學術上有個說法,稱之為「自動導航模式」(Automatic Pilot)。舉個例子,假使你會開車,對以下經驗肯定不陌生:每天你從家裡出發到公司,打開車門,坐進駕駛座,瞄一眼後照鏡,帥氣用單手操控方向盤,左右腳踩踏煞車及油門,趁紅燈時快速檢查手機看看有沒有人傳訊息過來。所有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最後順利抵達。能夠無比絲滑地做到這一切,大腦的「自動導航模式」功不可沒。

自動導航模式有其好處,說話非常耗能量,如果回應孩子「三百萬個為什麼」都要經過深思熟慮,就算是核電廠,也很快就耗竭了。不需要凡事縝密思考再付諸行動、斟酌每字每句才說出口,可以節省珍貴的心智能量,還有永遠不夠用的時間。感謝老天!上帝在創造人類時,順便加入了那麼棒的演化設計。

遺憾的是,自動導航模式並不完美,它同時帶來「心不在焉」這個副作用。根據研究,人在一天之中,有百分之四十七左右的時間處於心智游移狀態。在此模式下,容易憑藉過往經驗快速做出反應,忽略他人的「言外之意」,對自己與周遭發生的事視若無睹,或渾然未覺。於是,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照本宣科講一樣的話,重複相同的行為。客人明明點了一杯冰咖啡,店員依然問:「你要冰的還是熱的?」兩分鐘後,端出一杯熱拿鐵。類似的情況是不是很熟悉呢?

※心中的言語藍圖

我非常喜歡旅行,從決定出發那一刻起,就開始想像這段旅程,滿心歡喜做準備。除了物色住宿,仔細研究交通路線以及要搭什麼交通工具,好讓旅程更順暢也是一大重點。儘管有紙本地圖和Google Map,我還是很愛開口問路,主要是享受與人交流的感覺。雖然偶爾聽完路人的指引,照著走又回到原點,或岔到其他地方,但沒關係,「隨遇而安」和「不期而遇」都是旅行中珍貴的體驗。

啟程前做好準備,心裡比較踏實,出發後適時核對一下地圖,就不會原本要去巴黎,卻不知怎麼地,最後出現在雪梨。旅行到一半或許會改變心意,調整要去的地方,那也是在思緒清楚、順流(心)所做的判斷。即使迷了路(比方不經意闖入一片金針花海),也因為對這趟旅程已經有些了解,知道目前所在之處距離目標還有多遠,因此能從容欣賞意外的美景,再繼續前行。

因應不同旅行目的,可以選擇適合陪伴自己的交通工具──沒有所謂「最好」的工具,只有當下最適合自己的工具。重點是,你想去哪裡?此刻你在哪裡?有好好享受沿途的風景嗎?

溝通表達猶如一趟趟充滿未知的行旅,如果了解自己的「內在地景」(Internal Geography),清楚知道此時此刻是在什麼場域?跟誰說話?能夠覺察自己和對方處在什麼樣的身心狀態,認知彼此的需求期待,並找出關聯,就能避免輕易陷入自動導航模式,話語就會有方向、有溫度、有力量,安穩降落在你希望抵達的地方。

隨著旅行次數和人生閱歷增加,每趟旅程我還是會做準備,不同的是,啟程後我不再只依賴地圖、緊抓住過往的經驗,而是多看、多聽、多感受內在和外在的風景,與相遇的人事物進行有機的互動交流。

時至今日,每當我忙得團團轉,心裡隱隱焦躁,說出來的話偏離初衷,我常想起那個印著「慢」字的交通告示牌,覺察自己又不小心進入「自動導航模式」了,然後運用一些方法(比方正念呼吸),讓自己慢下來,重新校準方向。

「無論昨天過得如何,明天有其他重要的事,很開心此刻我們聚在一起,請好好享受現在,珍惜這難得的『一期一會』。」近年演講和授課開場,我常有感而發對聽眾這麼說。

想過著更有意識的人生旅程嗎?慢下來,才能清晰看見所有美麗的風景,說出符合心中藍圖的話語。而我,也在路上。

▍投入當下時刻

大安森林公園是我很喜歡的地方,看生態池的烏龜趴在石頭上享受日光浴,松鼠輕快地從這棵樹跳到另一棵樹;小白鷺邁開細長的雙腿,慢慢在草叢行走;五色鳥棲息在樹梢,下一秒突然振翅飛起,眼前的一切非常療癒。天氣晴朗的日子,我會坐在公園長椅或草地上看書、起身散散步,在無預期的某個時刻,大腦突然靈光一閃:「啊哈!」我想到明天演講可以怎麼開場了。

置身美好的環境,做喜歡的事,讓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活在當下」。遺憾現實生活常有很多「不得已」,肚子痛還是必須上班、規畫已久的假期被颱風打亂、某些邀約難以拒絕,還有被老闆指派主持尾牙和上臺簡報(對有些人來說,這些差事根本是「極限挑戰」),想要「法喜充滿」擁抱每分每秒,談何容易?

※身心投入對話的流動

回顧過往,人物訪談是我非常喜歡的工作內容。後來為了寫書教課,慢慢梳理一路以來的職涯回憶,想起曾經為電臺節目和報章雜誌做的人物採訪常受到肯定,但我並不是新聞傳播科系出身,也沒受過FBI讀心術訓練,我只是對每個人說的話、對不懂的事都很感興趣。訪談前我會先做功課,等見到面,就專注跟對方相處。或許因為這樣,對方也對我回以友善的態度,願意多說一些。簡單(誇張)地說,我的人物專訪「毫無技巧,全憑感情」(笑)。身心投入當下時刻,順應對話的流動,尊重彼此,應該是我最能給予的訪談心法了。

當然,人非聖賢,我的思緒也會擺盪在過去或未來。再次以工作為例,多年前,我從駕輕就熟的廣播主持跨足到活動主持,好不容易熟悉主持流程及人物訪談的節奏,又投身教學演講領域,每一項都很有挑戰。坦白說,我常擔心大家是否滿意我的表現,深怕內容不夠精彩。「我能讓現場聽眾覺得不虛此行嗎?」、「分享這個案例適合嗎?會不會太無趣或過時?」類似的旁白就像一隻隻伺機俯衝、攪亂平靜海面的海鷗,不時突襲我的腦海。

很多學員(包括從前的我)上臺前非常容易緊張,大腦自動上演千百種可能出現的災難狀況。等真正上場後,反而就好多了,擔心的事百分之九十九都沒發生。經過一次次的覺察,也累積更多經驗,漸漸地,我回到初心,還是會做好準備,到了現場,就把整個身心融入其中,比方欣賞天花板上那盞漂亮的燈、掛在牆上的畫、手上的麥克風,並且將注意力放在遇到的人身上,不預設「接下來他可能會說什麼話?我該怎麼回答?」、「我要問什麼問題才顯得比較專業?」,而去關心對方正在說什麼?他的語氣現在聽起來如何?他的神情此刻是放鬆的嗎?還是眉頭緊

哈佛頂尖談判專家威廉.尤瑞(William Ury)在《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一書提到:「當我們處於放鬆而機敏的狀態,關注當下,往往就會有最好的表現。」我發現能夠在正式場合穩定發揮的人,除了平日有下工夫,還會敞開心胸去感受及觀察環境,跟遇到的人事物自然互動。當身心進入一種放鬆又清醒的狀態,對方也會感應到這樣的「鬆弛感」,而跟著放鬆下來,彼此就能共創安適和諧的談話氛圍,甚至有機會激盪出改變一生的重要想法。

※凡事「快轉」,反而錯失了人生

活在當下的障礙在於,大家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凡事想求快。舉個明顯的例子,愈來愈多人用比平常快一到兩倍的速度看劇、聽有聲書或Podcast,同時做其他事。有些影片甚至不需要按快轉鍵,本身就已經設定兩倍速。的確,這樣似乎節省不少時間,但聲音快轉會「失真」,無法聽出說話者的真實聲音,以及品味更多情感細節;而且音質會變得尖銳,聽久了並不舒服。試想,追劇或看電影最大的樂趣,是事先知道結局?還是隨著作者鋪陳的每個線索逐一破關,跟著劇中人物跌宕起伏,要來得興味盎然呢?

全神貫注,心會開拓出一個空間,連時間都覺得充裕多了。每次帶領學員閉上眼睛做正念呼吸,結束後我問大家:「你們認為剛剛過了幾分鐘?」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但絕大多數人都表示,在專注呼吸時,感覺時間變得悠長,再度睜開眼睛,像是電腦重新開機,視線和思緒更清楚,心情比較平靜,講話也沉穩順暢許多。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