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改變學習方式,就能改變人生:價值3600萬的超效學習法

02
╳學習要以「完美」為目標
○學習要以自己定義的「完成」為目標

經常有人問我:

「有沒有那種『絕對不會出錯』的學習方式?」

但我想告訴大家的,反而是「『保證會出錯』的學習方式」。各位知道是什麼嗎?

答案就是「追求完美」。

我在〈前言〉提過,完美主義是你再怎麼追求,都追不到盡頭的。

但是人的時間有限。一旦開始追求完美,到最後反而什麼也做不到,還往往會因此失去自信。

因此,我想送給各位一個詞彙,就是「完成主義」。

請大家從「完美主義」轉換成「完成主義」。

明確掌握自己要完成的這幅拼圖到底長什麼樣子,然後只專注在能拼出這個模樣的每一片之上,徹底學習。

這種說法可能會讓大家聯想到準備升學或證照考試時,常被提醒要注意「出題趨勢和對策」。不過,這種方法對於拓展視野、實現夢想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想告訴大家一個非常戲劇化的真實故事。

有一款叫做《星露谷物語》的電腦遊戲,玩家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打理已然荒廢的農場;有點像是任天堂發行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那樣。

然而事實上,這款遊戲是一位男性透過自學,光憑一己之力開發出來的。

他的名字是艾瑞克.巴隆(Eric Barone)。

他受到日本遊戲《牧場物語》的啟發,在大學專攻程式設計,立志成為遊戲製作人。

現在若想製作一款大型遊戲,數億圓資金和數百人組成的開發團隊已經算是最基本的配備了,但艾瑞克卻從頭到尾一手包辦。他對自己的構想就是這麼有信心。

不過,這可說是一項有勇無謀的挑戰。

除了程式設計,他還需要進行其他作業:作曲、像素圖繪製、音效設計、寫腳本……一般來說,要由各領域專業人士負責的部分,他都得一肩扛起。因此,艾瑞克先是想像自己要達成什麼目標,再思考該怎麼做才能達標。

換言之,即便是自學,他也不是劈頭拿起工具書就讀,而是決定好自己想在遊戲裡表現什麼,再揀選出完成這些東西所需要的元素,然後一口氣學到好。

這是一個「運用所學」「觀察範例」「重新建構」的過程。

他並沒有去找工作,花了整整五年,潛心投入遊戲製作。

最後,他的努力有了回報。

這款遊戲在二○一六年發售後,很快便創下全球熱銷三百萬份的紀錄。評論家也對這款遊戲的美術設計予以盛讚,後來,艾瑞克更以億萬富翁的身分名列「《富比士》傑出青年榜」(Forbes 30 Under 30,《富比士》雜誌每年會選出三十位三十歲以下的傑出青年領袖)。

各位對這個故事有什麼想法?

艾瑞克的成功,在於他腦中一直都有遊戲的「完成品」。因此,他不但沒有掉入完美主義的陷阱,並能進行精準的自主學習,最終名利雙收。這可說是最理想的實用學習典範。

請各位務必效法這種學習心態。

如果是學生,可以不必拘泥於校內考試的成績,只要以志願學校的歷屆考題為核心,專注研讀就好。

如果是社會人士,可以不必拘泥於學問體系,只學習與自身工作的輸出技能有關的部分。

如果覺得自己就要無法抵擋「完美主義」的誘惑,不妨想想艾瑞克的壯舉。

工作上也是,為了想到一件任務做到完美,不知不覺花費太多時間,結果怎麼做都做不完。

這種時候,請各位要把「完成主義」放在心上。

舉個例子,假設有A、B 兩人,A 秉持的是「完美主義」,B 則秉持「完成主義」,兩人都做了同樣的工作。

A 因為無法達到完美,結果中途便拋下工作,或乾脆放棄挑戰。接著又跑去做另一件不相干的工作,還投入新的企畫案,但同樣遭到完美主義波及,沒能做出成果,只好不斷更換職務。

另一方面,B 的完成度雖然只有50%,但他認為「目前的自己頂多只能做到這個程度」,所以暫時保持「現階段已完成」的心態。

雖然第一次的完成度只有一半,但第二次時,他專注在尚未順利完成的50%,並成功改善了這50%裡的一半(25%)。

如此一來,第二次的完成度就是「一開始做好的50%」+「第二次進行的50% × 後續改善的50%」,等於:50% + 50% × 50%=75%。

第三次,他專注在尚未改善的那25%,又改善了其中的一半(12.5%),得到了87.5%的完成度。

這樣不斷重複下去的結果:

第一次:50%。
第二次:75%。
第三次:87.5%。
第四次:93.75%。
第五次:96.875%。 

即使每次都只改善了50%,卻能越來越接近完美。

因此,從結果來看,完成主義反而更能讓自己接近完美。

相反的,完美主義會讓我們無法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不肯將自己努力的成果公諸於世,自然也無法帶來任何貢獻,最終黯然收場。

不以完美為目標,而以完成為目標。
這才是讓結果接近完美的最佳方法。

 

11
╳只要學習方法正確,一開始就能樂在其中
○學習方法再怎麼正確,一開始都會備感艱辛

「完全聽不懂。」
「老是錯同一題。」
「學習成效不穩定。」

這些都是剛開始學習的人會碰到的問題,並因此承受非常大的壓力。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想拋開書本偷懶,或想嘗試其他學習方法。

請放心,會感覺到痛苦,就證明你的學習方式是正確的。

二○一三年,以美國康乃爾大學神經科學家納森.斯普恩格(Nathan Spreng)為首的研究團隊,調查了學習造成的大腦變化。他們分析了在三十八項研究中所拍攝的學習前後腦部影像資料,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模式。

每個人剛開始學習時,都會頻頻受挫,接著重新來過。這個過程需要的是一步一腳印的踏實努力。在這個階段,活躍的腦部區域是「背側前扣帶迴皮質」(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它的功能是留意並迴避錯誤。

但隨著學習的進展,這些區域的活化程度會慢慢下降,讓人就算不特別留意,也能按正確的順序迅速進行。

在這個階段,活躍的腦區變成了後扣帶迴皮質(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左側頂下小葉(inferior parietal lobule)。這些部位掌管的是發呆時的腦部活動。

當這裡變得活躍時,就能在手指靈活動作的同時,想起以前學過的東西,還有餘裕想像接下來的後續。

所謂「有天分的人」,可說是能迅速跳脫「費心避錯」狀態的人。

所有人都是透過學習來改造自己的大腦。

只要不放棄、反覆學習,大腦就會形成新的迴路;就算是一開始覺得艱澀的內容,也會變得輕鬆就能理解。 

請各位相信這一點,克服學習之初進度遲緩的陣痛期。因為不管是誰,剛開始學習時,都是備感艱辛的。


21
╳人們容易記住「條理分明的內容」
○人們容易記住「亂七八糟的內容」

「我的筆記都整理得很漂亮,成績卻差強人意。」

「我都用歸納得很仔細又好懂的參考書,卻沒辦法全部記住。」

你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實在很讓人受不了對吧。

接下來,就要為各位揭開這種神奇現象的謎底。

二○○八年,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畢約克(Robert Bjork)博士發表了一項超乎想像的研究結果。

他讓一百二十名受試者觀看由十二位畫家繪製的多幅畫作,接著再做記憶力測驗,看他們能記得幾幅畫。這時,將受試者分成兩組,以不同的方式觀看畫作。

A組:觀看依作畫者分類、整理好的作品。
B組:觀看不依作畫者分類、隨機排列的作品。

結果,觀看「隨機排列」畫作的B組,反而能更正確記住看過的作品。

為什麼會這樣呢?

畢約克博士認為,將要學習的各種東西混在一起,能讓學習者試圖分辨其中的共同點和差異。這種做法會比單純只看同一類的東西,更能深入理解要學習的事物。

話說回來,現實世界非常複雜,許多五花八門的要素全都混雜在一起。意思是說,我們的大腦是為了解決「亂七八糟」的綜合問題、應用問題,才會變得如此發達。

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也應該刻意安排「亂七八糟」的部分。

比方說,不要一天只念一科,而是每天都念個幾科,過一段時間就換下一科,最後再用筆記本整理出自己在所有科目裡弄錯的部分。

再怎麼說,參考書或影音教材在本質上仍是商品,無論如何都會整理得條理分明,所以請大家盡量動手混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吧。

 

29
╳正式考試前,要提升動力
○正式考試前,要提高課題的分析力

「最後就是要靠氣勢! 

正式考試前,很多人都會這麼想。俗話說「狗急跳牆」,人生有時候確實需要靠氣勢。

但這麼做真的有用嗎?

先說個故事給大家聽。

二○一五年九月十九日,日本橄欖球壇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奇蹟:在世界盃橄欖球賽中,日本擊敗了世界強隊南非。

過去日本對南非的戰績可是十六連敗,而南非曾經贏得兩屆世界盃冠軍,可是強隊中的強隊。誰也沒有料到,日本竟能中止連敗紀錄,除了「奇蹟」,還真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詞。

締造這場奇蹟的,是日本代表隊總教練艾迪.瓊斯(Eddie Jones)。而艾迪在日本代表隊所做的改革之一,就是比賽前的打氣儀式。

當時,正式上場前,全體球員會聚在更衣室內大聲吆喝、含淚為彼此加油打氣。

艾迪很乾脆地廢除了這項傳統。

因為他認為,在長達八十分鐘的比賽中,這種一時的熱血激昂根本沒有意義。

艾迪冷靜地問全體球員:

「你們希望自己在比賽開始後一小時是什麼樣子?」

這個問題幫助他們找出了全新的策略。比賽開始後六十分鐘,兩隊都會露出疲態、速度變慢,雙手擒抱的位置會變高,威力也會減弱。因此,艾迪想出一個具體的訓練方式。

一、透過肌力訓練緊實全身肌肉,提高瞬間爆發力。

二、延攬曾在格鬥比賽中扳倒各國魁梧選手的綜合格鬥家高阪剛為教練,讓球員熟練低位擒抱的技巧。

艾迪提升的,不是球隊的「精神狀態」,而是課題的「分析力」。

正式面對課題當天,實際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什麼?

為了克服這個關鍵,應該做什麼準備?

經過深思熟慮後,在前方迎接他們的就是奇蹟。

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

以下三個問題,請各位務必對自己提問:

一、正式上場當天,我需要處於什麼狀態?
二、正式上場時,什麼狀況最難熬? 
三、需要做什麼訓練,才能克服它? 

回答這些問題前,請先盡可能在學期剛開始時,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內寫完考古題,或安排一個接近正式上場的狀況來演練一下。

這麼做,或許可以讓你發現自己意想不到的弱點。

比方說,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體力根本撐不完全場,這時候,可以增加模擬測驗的演練次數。如果你發現,自己到最後還是無法寫完考卷,並因此感到驚慌失措的話,建議可以試試下一篇所提到的方法。

能逐漸克服自己弱點的學習方式,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法。

學習時,請經常將上面三個問題銘記在心。

奇蹟總會降臨在最勇於面對現實的人身上。

 

37
╳不擅長的領域,要靠團班學習;擅長的領域,則要個別學習
○不擅長的領域,要靠個別學習;擅長的領域,才要靠團班學習

「自學」好呢,還是「團班學習」比較好?

這是在線上課程發達的現在才會面臨的選擇。

「只要看YouTube,想學的東西幾乎都學得到。」「不不不,還是現場教學最好。」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

我曾以徒弟的身分拜師學藝、與師父同住一個屋簷下修行;也曾使用導入最新科技訂做的速讀/速聽程式,體驗過各式各樣的學習型態。

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是否擅長該領域。

如果自學就能精通的話,當然就沒有必要去上課了。

不過一般來說,父母多半傾向於讓孩子去知名的大班制補習班,和其他學生一起上課、加強不擅長的科目。

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

一九七七年,文化心理學先驅海柔爾.蘿斯.馬庫斯(Hazel Rose Markus)進行了一項相當獨特的實驗。

她以「準備其他實驗」為名義,請四十五名受試者換上指定的服裝。此時受試者需要做出兩種不同的動作。

A組:做自己擅長的動作(例如穿鞋、綁鞋帶)。
B組:做自己不擅長的動作(例如打西裝領結)。 

更衣環境也有三種類型:

一、獨立的更衣室,裡面沒有任何人。
二、在房間角落更衣,會有人在旁邊看。
三、有人背對著更衣處,正在修理東西。

結果非常有趣。

在一個空間裡,人們如果能感受到其他人的視線,擅長的動作就會做得很俐落,不擅長的動作反而會做得很慢。

即使在第三種更衣環境「有人背對著更衣處,正在修理東西」也一樣。

只要與他人共處一室,人們就會產生某種緊張的情緒,無法保持冷靜。

這種狀態有可能幫助自己拓展能力,但也有可能適得其反。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兩件事:

如果是能自學精通的領域,與他人共同學習,就能磨練得更加出色。因為人類只要感受到別人的視線,就會想做得更好。

但如果是完全不熟悉、不擅長的領域,突然要自己與其他人一起學習,反而有可能會表現失常。這時,透過能反覆重看的教學影片,或是從一對一個人家教開始,效果會比較好。

幸運的是,現在有很多學習APP 或個人家教班,選項變得比以前多元。這個趨勢應該能更加拓展成人進修學習的管道吧。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