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你的煩惱,身體有解:釋放壓力,驅散焦慮,了解多重迷走神經的第一本書

〈序章 擺脫不了煩惱的人們〉

0-3 煩惱是一種掙扎

「掙扎」是什麼意思?

字典上的解釋是指「彼此對立,互不讓步,相互敵視」和「內心存在著相反的動機、欲望、情感,而不知該如何取捨」。這樣的解釋似乎基於一項前提:相反的事物彼此對立,其中一方是正確的、正義的,其他都是錯誤的。

前面曾提到「實用書發揮不了作用的情況」。我也提過,有些人一看到有人無法實踐實用書所提供的「正確方法」,就會歸因於當事人自己有問題、缺乏能力、性格不正常,像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想做」「因為他們沒有幹勁」「因為他們不是真的想改變」或「因為他們根本不具備執行能力」等。

 

掙扎是一件壞事嗎?

事實上,一個人有不想做事、提不起勁、不想改變、無法百分之百發揮能力……的時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雖然每個人的「這種時候」有程度上的差異,但應該是任何人都會遇到的吧?

至於「既想做,又不想做」「雖然不想做,但還是嘗試看看」「既想堅持下去,又不想再堅持」「雖然不想堅持了,但仍想再堅持下去」……像這樣的掙扎,每個人也都應該經歷過。

儘管這些掙扎是任何人都有可能陷入的,但當我傾聽患者的煩惱時,卻經常觀察到,「掙扎是一件壞事」的想法正在折磨著他們。他們認為,這種「既想做,又不想做」的態度很差勁;或是覺得自己應該要乾脆一點,要做就做,不做就不做。然而在我看來,用這種方式思考,只會讓煩惱加劇。

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可能都曾因為自己的掙扎,而遭到他人批判或指責。因為有這樣的經驗,自然會想盡快擺脫掙扎的狀態;更何況,掙扎本身就是件很讓人痛苦的事。因此,想(盡快)做出非黑即白的選擇,是再合理不過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你很可能會認為「除非我能擺脫掙扎,否則解決不了問題」,但這種想法反而讓自己更痛苦。認為「除非擁有快刀斬亂麻的明確意志,否則無法解決問題」的人,事實上也不在少數。

舉個例子。

「我在YouTube看到一部影片,裡面提到,上午散步有助於憂鬱症治療,所以我一直想讓自己能在早上出門散步,但真的很難做到……果然是因為我意志薄弱,所以才沒辦法持之以恆吧? 我該怎麼強化自己的意志力才好呢?」

常有患者問我類似的問題。

患者原本的目的是「改善憂鬱症」,但不知不覺中,問題被偷換成「自己的意志薄弱」,自己的想法也變成了「如果我不強化自己的意志力,就無法持之以恆地在早上散步,也無法治好我的憂鬱症」。

這讓他無法看見自己還有其他選擇,像是「即使沒有堅強的意志力,也能讓憂鬱症獲得改善」或「即使不在早上散步,依然能治療憂鬱症」的可能。

硬要說的話,「雖然憂鬱症沒有好轉,卻能過著幸福的生活」或「雖然患有某種疾病,卻能過著安穩的日常」,這樣的可能性絕對存在。

「必須改變掙扎中的自己,才能解決某個煩惱」的想法,常常會如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為我們帶來痛苦。問題是,我們真的能斬釘截鐵地說「掙扎就是有問題」,因此「必須擺脫掙扎才行」嗎?

 

掙扎的本質是什麼?

「既想改變,又不想改變」「雖然不想改變,但仍想改變一下」「雖然不想做,卻還是做了」「雖然想做,卻停了下來」……像這樣的掙扎是如何產生的?

在臨床心理學上,有時會用「潛意識」來解釋,像是「可能是你的潛意識不想改變」或「也許是你的潛意識想這麼做」。但各位是否覺得,這種方式會給人一種「我們心裡存在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的感覺?

「既想改變,又不想改變」的狀態看似矛盾,但只要用「潛意識」的概念就說得通了(感覺上說得通)。有些人會因此被說服,而釋然地想:「原來如此,原來潛意識的自己是這樣想的啊。」只要當事人能接受,當然就沒問題了,甚至可說是能帶來莫大幫助的一套解釋。

但也有些人會想:「潛意識是什麼?未免太嚇人了吧。」一旦知道有「潛意識」這種東西後,反倒讓人變得更不安和困惑,造成他們的困擾。有時候,我們也會形容潛意識是「深層心理」,但聽在某些人耳裡,卻似乎會把它想像成一個「深不見底的世界」。

現在,如果不使用潛意識的概念,而是用「自律神經系統的生理反應」來說明「掙扎」,會發生什麼事呢?以我個人的經驗,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不會令人害怕,也更好理解;還有些人說,因為身體是看得見的,和心靈或潛意識這些抽象的概念不同,所以更容易想像。

自律神經並不是一個不存在的虛構世界,而是實際存在於人體內的系統。由於這些神經是在身體無法意識到的區域工作,所以確實也可以說它和潛意識一樣,是意識無法掌控的。換句話說,我們不妨將「掙扎」視為「多種自律神經正在做出反應的狀態」。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思考方式而已,本書就是要向讀者詳細解說這種思考方式。

 

0-4 從身體獲取解決煩惱的線索

在上一節中,我提議將「掙扎」視為「多種自律神經正在做出反應的狀態」。但這種解讀方式為什麼能幫助我們解決煩惱呢?

如果把掙扎當成「因為當事人太軟弱」或「因為當事人的內心不夠強韌」所導致,我們就會認為解決煩惱的途徑是「提升心理韌性」(導正脆弱的心),或「改善性格/人格」,必須透過當事人的努力才能達成。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假設「掙扎是身體(自律神經)的反應」,就會把「調整身體」或「讓身體變得更好」當成解決煩惱的途徑。有些人認為,比起看不見、抓不到的內心,身體不但直觀可見,也更容易感受,要找出解決之道,似乎也比較容易。

換句話說,本書的宗旨就是提出一個新的觀點,讓各位從身體獲得線索,把身體當成戰友,和它一同前進,從而有機會改善目前的狀態(煩惱)。

 

「從身體獲得線索」是什麼意思?

具體來說,到底該如何做才好呢?

舉例來說,有些人會煩惱:「有時我只想一個人獨處。雖然我覺得自己是個善於交際的人,但有時也迫切渴望拋下一切,遠離家人和朋友,一個人安靜待著。會不會我根本不善交際,只是一直在勉強自己和他人建立關係?」這也可說是一種掙扎。

這種「既想與人往來,又想一人獨處」的想法看似矛盾,缺乏一致性;對於這種煩惱,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有些人可能會說「這個人的個性很奇怪」,或是說「這個人的心理狀態不穩定」,甚至是「他潛意識裡討厭人」。我們無法說哪一個說法才是正確的,對某些人來說,這些解釋裡也可能有令他們安心且有用的素材。

對此,本書的解讀是「身體有時會產生想跟他人愉快交談的反應,有時則會產生想要離群索居的反應」;順帶一提,本書將這種狀態形容成「有時是綠色神經做出反應,有時是藍色神經做出反應」。後面會再為各位詳細說明這一點。

為了維繫生命,身體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就像流水般彼此相續、毫不停歇;而受到不斷變化的環境影響,身體的反應也會不斷改變。

社會的主流觀點認為,性格或人格是「固定的」;說得誇張一點,這種解讀往往讓我們認為「無論在什麼環境裡,我們內心的反應都是固定不變的」。若依這種觀點來看,在兩種彼此衝突且相反的狀態裡掙扎,當然會讓人覺得十分矛盾。但如果把性格或人格想成「容易產生變動的身體反應」,我們就能將「同時身處兩種狀態」視為自然反應,而非針鋒相對的。

身體是自然的產物,也會如氣候般呈現不同面貌。比方說,既有整天豔陽高照的時候,也有陰雲密布的時候,更有突然下起太陽雨的時候。自然現象之所以自然,正是因為其複雜性,身體反應也是如此。天氣都能忽晴忽雨或既晴又雨了,一個人既想「和眾人嘻嘻哈哈地相處」,又想「一個人離群索居」,當然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本書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可以將各種言行舉止和煩惱解讀為身體的訊號或反應;了解自律神經系統,則能提供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理解來自身體的訊號」,並與它和睦相處。

 

〈第1章 以紅藍綠重新認識自律神經的運作〉

1-1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概要

前一章跟各位提到幾個重點:一、不要將煩惱或問題的原因歸咎於自己的性格;二、不要被實用書或「正確的解決之道」困住;三、不要執著於改變自己的性格或內心(思考方式與情緒)。

那麼,該往哪個方向走,才能更容易朝解決煩惱之路前進?先說結論,本書所強調的是「調整身體狀態,藉此與問題保持適當距離」。

我會根據一種新的自律神經理論,也就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來說明。

 

和過往的理論有何不同?

大家應該都知道,自律神經分為兩種:「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有些人可能會用「緊張時的神經」和「放鬆時的神經」來記住它們。但本書所介紹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和這兩類神經系統略有不同。

一九九四年,史蒂芬.波吉斯博士(Stephen Porges, PhD)提出了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直至今天,這項理論仍持續修正與發展。它與傳統神經理論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中的「副交感神經」被進一步分為兩種(更精準地說,是「迷走神經」被分為兩種)。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英文是「Polyvagal Theory」,「Poly」即「複數、多重」之意,「vagal」則被譯為「迷走神經」,因此中文可譯為「多重迷走神經理論」。許多讀者可能是第一次聽到「迷走神經」這個詞,但事實上,迷走神經在副交感神經中的占比約為百分之八十,因此對初學者來說,迷走神經幾乎等同於副交感神經。

總而言之,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特色,在於它將自律神經系統視為交感神經與兩種副交感神經(實際上是迷走神經)所組成的系統。這兩種副交感神經分別為: 

‧背側迷走神經複合體(dorsal vagal complex)
‧腹側迷走神經複合體(ventral vagal complex)

我知道這名字很冗長。當我向病人解釋時,許多人都覺得難以理解,聽得一頭霧水。要是也讓讀者有這種感覺,寫這本書就毫無意義了, 所以我用「紅、藍、綠」三種顏色分別代表三種自律神經;除了顏色,書中也會分別用「阿紅」「小藍」「綠綠」來稱呼它們,並加以形象化、擬人化。

我稱這種「用三種顏色來替代三種神經,藉以幫助我們了解身體狀態的語言」為「多重語」。

 

多重語概述

這裡讓我簡單介紹一下做為本書核心內容的多重語。請各位看看是否能揣摩出它們的意象。

紅色(阿紅)是交感神經,是在我們「運動與活動」時發揮作用的神經。當阿紅強烈作用時,就是我們遇到危險、需要「戰或逃」的時候。它是負責「踩油門」的神經系統,當它處在活躍狀態時,也稱之為「主動狀態」。

藍色(小藍)是背側迷走神經複合體,是在「靜止與休息」時發揮作用的神經。當小藍強烈作用時,代表我們因為遇到危及生命的情況,而使身體有如當機般僵住。它是負責「踩煞車」的神經系統,當它處在活躍狀態時,也稱之為「被動狀態」。

綠色(綠綠)是腹側迷走神經複合體,是在我們「身處安全的環境、能感到安心」時發揮作用的神經,也是負責「調節」油門和煞車的神經。綠綠和小藍一樣,都是副交感神經的一員,所以同樣具有煞車的功能;但我們可以說,綠綠是比小藍「更平穩的煞車」;而相較於綠綠,小藍則可視為「緊急煞車」。

無關人類的意志與想法,這三種自律神經都會自動、自發、獨立地運作。

舉例來說,即使有人對你下令「現在讓心跳達到每分鐘一百二十下」或「讓收縮壓保持在一百四十,並在飢餓時讓肚子咕咕叫」,你應該也做不到吧?

不論是紅色、藍色或綠色,也都是對「某種刺激」所做出的「生理反應」。既然是生理反應,就和性格或人格無關。

 

1-5 試著以多重語描述自己的煩惱

我們在〈序章〉的開頭提到,煩惱的三大主題是「人際關係」「健康」和「金錢」。那麼,我們該如何利用自律神經系統的「三色」概念來描述這些煩惱呢?

當我們「感到煩惱」時,多半處於以下狀態:因擔心或焦慮而坐立難安、無法停止尋找正確答案,並覺得亢奮和煩躁。若用多重語來描述,可說是「阿紅正在運作,因此精力旺盛」,也就是說,「覺得煩惱」並不代表內心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是「神經系統亢奮」。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能在煩惱時陷入另一類狀態:沮喪、悲傷、羞愧、提不起勁、不願與他人交談。若用多重語來描述,可說是「小藍正在運作,使得身體能量較低」。在這種情況下,「覺得煩惱」其實就是「神經系統能量較低」,而不是內心哪裡出了問題。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試著用這樣的觀點去思考:感到煩惱的時候,位居身體主控檯的,很可能是阿紅或小藍。當我們的身體──或說得更準確些──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由阿紅或小藍主導時,我們的心理也會相應地呈現不同狀態。

〈序章〉中,我們還介紹了「掙扎」的概念。舉例來說,「雖然很焦急,但不想採取行動」或「明明不想做,卻莫名覺得亢奮,靜不下來」,乍看之下似乎自相矛盾,但從自律神經系統的角度來看,如果阿紅與小藍同時發揮作用,就有可能導致這種狀態。

 

在日常生活中善用綠綠

在這本書裡,我最想傳達給大家的一句話,就是:「讓阿紅和小藍保持現在的樣子,並在生活中善用綠綠。」

我認為,「不必強行要求阿紅和小藍改變,而是先把身體狀態調整好,再來解決問題」是很重要的一項觀點。我從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獲得啟發,歸納出能調整身體狀態的方法;若用多重語來說明,就是「在解決自己的煩惱前,請以『設法讓綠綠來主導』為優先,並養成習慣」。

 

「調整內心」與「調整身體」

關於「調整身體狀態的方法」,將留待第4章再詳細解說。這裡則是簡單說明什麼是「調整內心」和「調整身體」。

「內心」的定義五花八門,本書所指的是思考和感受。換言之,「調整好內心」就是「整理思考」和「整理感受」。

或許有些人認為,除了「調整內心」,「改變內心」也很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內心」呢?

一般來說,就是將負面思維轉化為正面思維。包括改變思考方式(例如把挫敗視為「一次不錯的體驗」)、把注意力放在好的那面、遺忘、覺察並修正認知偏誤、仔細思考並分析事情為何發展至此、分析得失……這種觀點可能類似於〈序章〉所提到的實用書。

另一方面,調整身體則是先不管思考和感受,專注於肉體的狀態。身體是由許多不同部位組合而成,所以不管要調整身體哪個部位都可以。

例如,透過適度運動和放鬆,調整肌肉的狀態;眼睛或嘴巴覺得乾澀時,就給予一些水分濕潤;要是哪裡髒了,就把哪裡清洗乾淨;如果肚子餓了,就吃點東西;留意自己的呼吸,或做做腳底按摩等。

西方的主流思維是「身心二元論」,也就是「內心和身體是分開的」;東方思維則偏向「身心合一」,也就是「內心與身體是一體的」。事實上,我並不認為將身心分開思考有什麼不好,只是每種想法都會有自己的局限,有行不通的時候,所以我才提出了不同的改善方針。

而「身心合一」的關鍵,就在「自律神經系統」。換言之,我認為只要調整好自律神經(的平衡),就能「整頓身心」。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