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鍛造:一生受益的自我心理學,重新領悟生命八大任務,邁向圓滿
Mission 6生命第六任務 我真能擁有愛嗎?── 親密或孤寂
人能離開自我中心嗎?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權威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作自己的手足對待或競爭,然後複製和父母手足相處的行為與外界人際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例如,父母權威而嚴厲,便自然地認為老師權威而嚴厲;若是父母放任而溺愛,也會感覺不需尊敬老師,甚至忽視他;在與同儕相處上,習慣要求或指揮父母的人,對待同儕也會有相似的行為,若是必須順從、乖巧地聽從父母的孩子,在同儕團體裡也很習慣順從和安靜。在手足關係方面,和兄弟姊妹的感情狀況是敵對、競爭、緊密、結盟,同樣會帶進和同儕相處的關係裡,會相互支持幫忙或是相互剝奪和侵占。
畢竟「社會」是更大的客觀存在環境,一定比我們個人的家庭來得更多樣化和多變性,不是所有在家庭慣用的互動模式都無往不利。可能有時會讓你備受打擊、爭議,或是遭受忽視、攻擊;有時會讓你經歷到質疑,也會讓你直接承受慣性行為的不良後果。因此,到了更大的社會環境,我們會開始修正、學習「社會化」歷程。「社會化」主要是發展有利於在社會與人相處共事的更多技巧、更多認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有些人漸漸會把重點放在角色扮演和關係中的表面演出,認為社會似乎更重視表面呈現,不深究內容內涵,因此將各種粉飾、包裝和各種營造形象的手段及花招視為「社會化」,以致許多人將「社會化」和「虛假、偽裝」畫上等號。
確實,在社會上要做到真誠待人、一致的內外表現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我們尚未成熟獨立為安穩健全的自我前,「自我」仍會停留在幼兒未成熟、未獨立分化的狀態。且受童年經驗制約所造成的「受損自我」進入社會運作後,本能地就會投射大量的自卑情結或自我誇大(膨脹)作用,引發各種神經症和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非成熟性的防衛機制),包括:反向、合理化、隔離、理想化、分裂及扭曲。
這些神經症的防衛機制以潛意識的發動為來源,無意識地在社會性的人際關係裡展現各種對抗和攻擊驅力,使人很難意識和面對內在自我與外界互動之間的動力,就更難清楚真實想要呈現的自我究竟為何?包括:動機、意圖、情感、意願及所選擇的行為,都受這些神經症防衛機制干擾,在現實情境下要做出正確且理性的判斷、客觀分析和合乎邏輯的決策,實屬難事。於是,社會成為眾人的幻象場,盡情投射各自的早年傷痛和生存焦慮,難以真正地在社會上建立雙向良性互動和合作性的夥伴關係。
我們在無意識中所做的選擇,會發展及決定我們獲得的經驗;事情發生的情況也是我們在無意識中選擇後的結果之一,很難避免一次次的負面經驗複製、重演和再現。
親密坦白的關係能支持我們走向成熟自我
親密關係或信任依靠的友情關係,是我們走向成熟自我的一個通道和轉化中途站。畢竟熟悉及耳濡目染的社會化歷程中,每一個人的社會職場或社群關係會讓他成為更分裂、歪曲的存在,還是會讓他更趨向整合和平衡性的自我,很難斷定及全面進行條件控制,究竟被社會情境影響成什麼樣的一個人?成為什麼樣的社會身分和角色?誰都說不準。
因此,親密關係或信任依靠的友情關係,就成了我們能夠在如此詭譎多變的社會人際環境中,保有接觸真實自我,也接納面對各種面貌的我—包括二元分裂及對立的我,一個浮現和露出頭角的機會,當中有各種自私、無私的、精神及享樂的,還有性欲及著重靈性經驗的成分,在成熟、負責任、努力、認真的面貌下,同時也浮出幼稚的、不顧道德的、恐懼又勢利的,衝動且攻擊的。那些我們呈現在對外社會,以主流價值認定為好的面貌,例如正向的、激勵的、樂觀的、積極的、幽默的、有魅力的、溫暖的、勤快的……卻可能在親密關係或信任依靠的友情關係裡忽隱忽現,甚至完全當機,轉向另一端的陰暗模式,把自己隱藏、迴避及否認的面貌在親密及信任的關係裡,一覽無遺,毫不保留地呈現。
如果,這是一段具有安全及信任為基礎的親密關係,當中行使的防衛機轉是少的,那隱藏的面貌就會被我們自己瞥見,也被伴侶或友伴經歷到,這使我們有了一個機會去認出和辨識這些面貌之間的關係,它們所呈現的壓抑或否認狀態,以及這些面貌之所以在親密關係中出現可能具有的動機、需求、隱藏和被否認的創傷來源。例如,有人在親密或信任的友誼關係中呈現出平常在社會運作時不太經驗到的非理性、衝動、猜疑及控制面貌。相較於在社會上運作的他既理性又溫和、親切有禮,但到了親密關係中,卻成了非理性控制狂,時常害怕和擔心被背叛,還充滿不可理喻的猜忌。
如果這是一段可以開誠布公的關係,兩人都願意多探索自己一點,也想多透過對方理解另一個人的生命經驗,沒有誰優越於誰的地位,也沒有誰權力大過於誰的問題,僅僅是希望透過一段真誠坦然的關係,讓彼此有機會都能夠趨近自己的完整,也有機會療癒自我的受損(特別是自尊受損、自我價值感低落及自我認同虛弱等問題)。那麼,往內探索及面對自己防衛機制一直拒絕和迴避的早年傷害,說出那些痛苦及可怕的記憶、認出那些痛苦及可怕的經驗如何制約和將自己置放在受害及受苦的位置上,並反覆投射於外在關係中,就會是親密關係中得到愛的接納和理解的過程,能感受到和另一個人沒有防衛的親密和信任,相互的支持及修復,進而與自己也經驗到完整的親密和接納。
然而困難在於人的不成熟防衛機制或是神經症防衛機制皆是相當固著、偏執及難以鬆動的。在自我中心下,人們太相信自己過往的恐懼和驚嚇經驗,也奮力強烈地想避免,腦子裡的運作牢牢抓住過去的可怕感覺,還加上反覆回想加深了反芻的深度,被那些可怕的感覺抓住、困住,怎麼也不相信長大後的自己有能力及能量可以開創新局面,可以學習及重建新的處理方式,特別是與人的親密關係上。
但是,只要有一個機會,不論是短暫或是較長的關係,能讓我們經驗到回到客觀事實的世界,真實地認識自己和另一個人的多元面貌,不再自顧自地對號入座,同時強迫對方擔任自己設定好的生命腳本中的角色,例如自己寫下要當悲劇英雄的腳本,就會把對方扮成加害者和背叛者,指稱對方在關係中都在令自己受害,彷彿自己對關係中的受害或受背叛都是無能為力的,只能反覆受苦,以符合潛意識裡「悲劇英雄」的設定。即使對方在關係裡也有他的狀況、他的劇本、他的各種面貌浮現和他的痛苦和傷害,我們都無力彼此看見和對話,也就難以澄清和提出,進一步地從彼此內心更深處,開啟了解彼此過往生命的深度,成為真的懂對方和自己走到如今究竟背負了什麼、承受過什麼,因而成了親密且具有堅韌的關係。
【主要課題與任務】建立正向有意義的親密關係
成人初期心理社會發展的正面效果,是能組成密切且具有深度信任的關係,亦能和重要他人分享及連結內心真實的情感。
這一段發展歷程最大的障礙,就是童年的依戀關係型態,需要能具有安全且信任的依戀關係、經驗過安穩的情感及生活關照,並和幼年最重要的他人(爸媽或主要照顧者)發展具有親密情感,同時保有個體成長空間,不會被愛和照顧吞噬而感到窒息或退化為拒絕長大的情況,也不會受冷漠和忽視的打擊,而提早感受到被同類拒絕的痛苦,才有機會順利地進入成人期,開展以安全、尊重、信任、支持為情感基底的親密關係。
基本上,童年五歲前和主要照顧者建立的依戀關係品質若是「安全依戀」的話,他在後來其他人際關係上較能發展健康合宜的友好關係;再到成熟後的親密關係時,就能具有成人自處能力、調節情緒、發展健康的身心與人際,和另一個人建立友善關係、和諧相處、良性溝通,營造具有正向情感基礎的關係。
若是兒童時期經驗到的關係形塑的是「焦慮依戀」或「逃避依戀」的模型,那麼在進入具有親密度的關係時,就會自動產生「焦慮」或「逃避」的反應。前者是追討關係、不滿關係卻執著關係,因而產生控制、威脅和勒索的行為;後者則是極度害怕關係的傷害和控制,自動斷掉所有對關係的需求,拒絕接受任何關係的付出或靠近,以保持絕對的獨立自主。當然這種獨立自主不是身心安穩有力量的獨立自主,而是掩飾恐懼、不安和驚嚇的假性獨立自主,其實是封閉及退縮的自我。
你如何自我觀察自己的依戀型態是屬於哪一種模型呢?你可以試著聚焦觀察你安撫自己的方法,通常你幼年時如何被安撫、被對待,就會成為你如今習慣對待自己或安撫自己的方式。
如果你小時候出現情緒不安穩的困難或情感需求時,是以餵食當作安撫,那麼你現在情緒不安穩,需要情感調節時,你就會以食物來做安撫,而不是以情感自我安撫。因此情緒性飲食──類似暴飲暴食,就容易成為你安撫自己和照顧自己的方式。
如果你是被給予物質以轉移情感的需求,那麼你現在就會以購物、依賴擁有物質來安撫情緒。
如果你是被責備和威嚇來制止情緒需求,那麼你現在就會以自責和恐嚇自己抑制情緒、忽略自己的情感需求。
當你有情緒困擾或情感需求時,若都被冷漠和隔離以待,那你也會以冷漠和自我隔離──類似麻木、無感來處理自己的情感需求。
過去你能被好好理解需求和回應的經驗值很少,這會影響你對自己的接觸和同理的深淺度,例如很快地跳開感受自己,把自己當成問題和麻煩,同時用各種轉移方式作為安撫,讓情緒只能自顧自地發生,卻始終是你最無力、最困擾和最想迴避的來源。那麼事實上,即使你現今已成年了,你仍是難以統整,真正地以情感善待和關懷自己,更不用說要能善待和關懷自己。
然而,當你已經成年了、無足夠被關懷和照顧的經驗來滋養你成長茁壯,而是帶著一身的匱乏和空洞進入成年期,想找到一個萬無一失、十全十美、理想美化的人來照顧你、餵養你和滿足你時,那麼你將會退化成為過往沒有得到情感安撫和滿足的孩子,嗷嗷待哺,這樣是無法有能力和健全的身心來和另一個人建立正向有意義的親密關係的。
完成分化,才有機會成熟,才能勇於親密
關於建立親密關係的任務,較妥當的情況是,一個人成長過程經歷過愛與關懷,得到適當的照顧和引導,具有健康的自我觀感和自我認同後,肯定和欣賞自己,並視自己為一個有能力、有價值參與社會的人,對自己有基本信任和愛,那麼這樣一個具有能量和健康的個體進入親密關係後,才能在真誠一致、身心健康不缺失的情況下,和伴侶相互尊重和欣賞、平等對待和相互支持;而不是因為內在的匱乏和偏失缺陷,去利誘及操控另一個人來滿足個人的無盡欲望和生存需求。
雖說個體化完成是一輩子的事,但完成基本獨立能力,不論生理或心智年齡都訂在二十歲,那麼一個二十歲的人,要進入屬於自己的生活世界前,他需要經歷一連串身心和原生家庭分離的過程,這一段身心分離是確認一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其獨立的系統和運作過程。身體方面,我們不可能永遠待在子宮裡、不離開母體。我們要成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在孕期結束後就需要離出母體,透過自己的身體機能運行,靠自己呼吸、吸收養分、成長茁壯。即使在嬰兒時期還無法自行行動、打理生活,但身體還是無法一直依偎在母親身上,母親總有放下我們的時候,因為母親也有她自己的身體需求必須照顧和滋養。因此,我們慢慢學會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善用及關照自己的身體,畢竟身體是我們成為獨立自我的重要載體,沒有健康且活力充沛的身體,一切的願望、計畫和行動都將變得渺茫。
心理也同樣需要分化的歷程,從父母灌輸及建構的運作模版中出離,重建及獨立化自己的心智運作系統。你的心智不是附件,也不是永遠作為子系統,你要獨當一面,要能建構自己內在的生存安全感,這些都需要你的獨立思考和情感運作系統發揮功效,能積極有行動力地和外界合作、連接和共享。
一個在心智上時常將「我爸爸說」「我媽媽說」掛在嘴上的成年人,無法把自己視為一個能為自己所言所行負責的成人,他仍然坐在孩子的位置上,需要將父母權威放在內心的領導中心,作為自己的指導來源。他不太敢運作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因為一旦啟動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都可能和父母的價值觀與行事作風不同,那麼他的不同,不僅會被自己視為背叛,也會被父母視為不忠不孝。因此,一個要把自己當作永恆孩子的成年人,是無法真正成熟的,也無法獨當一面、在方方面面透過自己的身心磨練和探索鍛鍊自我,成為一個有能力也有承擔力的成人,能真正地照顧自己,也能開始貢獻於世界。
當一個人在心智上、心態上,都不願意承擔自己的獨立運作,仍想依附在父母或任何權威者身上時,勢必會阻礙他的成長和發展,在要與另一個生命建立和經營深度的情感關係時,也會形成障礙。當他無力和另一個體建立關係、培養默契和創造安全的關係品質時,就會像一個受挫的孩子,轉頭又去尋求父母的保護和撫慰。即使父母權威給予的是負面安撫(責備、謾罵、羞辱、批評),還是會讓這類停滯在孩子心智狀態的人感到熟悉而安心。
學習「平等尊重」的能力
要和另一個「人」真正建立關係並不容易。我特別把「人」引號表示,是因為多數人在建立親密關係前,並未真正地領會自己要和另一個活生生的人相處,不僅容易將對方物化,把對方當作理想化的對象來期待,還容易設定對方應該負責滿足自己哪方面需求,接受自己所投射出各種未滿足的匱乏。
由於我們在原生家庭時,即可能是這樣被單方面對待:當完美小孩的期待和要求,拚命要達成父母的設定和家族的任務,至於我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有什麼感受、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價值觀或信念,甚至我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都不重要,也沒人關心和陪伴,當然也無從談論和對話,更不用說能被傾聽和好好回應。於是,我們很容易覺得掌握關係的主導權之後,就有權力可以複製這種任意對待另一個人的方式,單方面期待和要求,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和各種需求,就像父母要求我們符合和服從一樣。
然而,親密關係不是如此。親密關係是人生少有的特殊緣分和情感,具有一開始的激情,到後來的相互承諾和共創親密感的過程,這樣的情感關係不是在隨便、滿不在乎、不用心就可達成的,反而需要攜手共進、滾動式溝通和調整,還需要雙方同時具備意願和情感投入的能力。
沒有敞開、付出自己的意願;沒有開放、認識另一個人的意願,所謂的親密關係就有可能只停留在表淺、激情的階段,各自失去熱情和動力後就散了。因此,雙方究竟有沒有真誠以待的心,是否有意願共同為關係付出和彼此支持,就會成為親密關係品質走向的變數。
另外,關係是很容易牽扯權力和地位的一種情境,只要人在關係中,不自覺地就會啟動階層高低及權力鬥爭的模式,畢竟我們在家庭的塑造下太熟悉這種運作,一不注意就忘了初心,迷失要建立親密關係的初衷是什麼,反而在親密關係中逞凶鬥狠、彼此挫敗和相互攻擊,為了證明自己的自尊勝過另一方、權力大過另一方,直到兩敗俱傷、不歡而散為止。因此在關係裡,我們需要注意到自己的「心理地位」狀態,也觀察對方的「心理地位」是如何影響兩人的互動歷程。
「心理地位」(出於人際溝通交流分析理論)常是生活中一個人對待自己和對待別人行為態度和姿態的出發點,有幾種類型:
1「我好,你也好」的人,能夠自重也尊重他人,懂得合宜舒適地對等互動,創造共好互惠的合作關係。知道自己的優劣勢,也知道他人的優劣勢,能在自我接納中也接納他人的不完美。因此,能自我鼓勵也鼓舞他人,一同合力分工,創造互相扶持和貢獻的生活目標。
2「我好,你不好」的人,常在關係中把對方放在比自己低下、差勁、沒用、弱勢、鄙視的位置上,以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態,去要求、指責、批判和糾正別人。因此,讓關係處於緊張、壓迫和控制的情勢中,剝奪和耗損別人。屬於千錯萬錯都是別人錯的類型。
3「我不好,你好」的人,則是把自己壓低,把別人置放在高等、優越、權威的位置,以崇拜、順從、討好和依賴的姿態,想求得上位者的提攜或照顧,或是能減少對自己的批判和指責。然而,因為心理地位的卑微,時常產生內疚和自責。別人還未說什麼,就開始批評和質疑自己,屬於千錯萬錯都是我不好的類型。
4「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人,則是對自己充滿負面感受和評價,同時也厭惡他人和環境。對自己極為不滿,也覺得他人十分可惡。因為內心受過許多的痛苦及負面影響,感受不到任何可以改變和接受的地方。這樣的情況,不僅造成自我厭惡,也會時常埋怨周圍他人,覺得周圍的人處處都令他失望和厭煩。
心理地位高低遠近的距離狀態,除了影響我們的自尊、自我認同,也影響我們和環境互動的姿態和行為,更會影響界限的設立──是否能順利建立一個具獨立性自我能力的人。若能意識到自己「心理地位」習慣性的擺放狀態,不論是否會不自覺投射別人的地位高低,以及預設自己的地位高低,都可以試著在心理意象上,先平等看待兩人的「價值」,減少關係看低或抬高的防衛模式,而把焦點放回到人與人的價值上:我們都是平等的,也都有各自的價值和優勢劣勢。
你可以時常練習平視的心理角度,既站挺自己、不矮化自己,也不抬頭看他人,免得總不自覺地仰望別人,而讓別人有權利對你頤指氣使,使自己莫名就在關係中採低姿態、卑躬屈膝,造成他人不顧後果地任意踩踏你。能安穩自己價值的人,才能不自主啟動以高低視角來看待自己或別人的防衛性互動。
因此,雖然我們都知道在親密關係中要建立平等尊重的共好關係,但實質上,我們內在運作因為受到自動化制約的影響,和未充分覺察的心態,甚至從未認真面對自己的早年關係創傷和陰影等,都可能累積成巨大的阻礙,讓人無法跨越自我的邊界,走向外在的真實世界,去遇見另一個真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