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萬物初始─重回創世記

閱讀聖經,一場與神的摔角

《創世記》中有許多引人深思的場景,雅各整夜與神秘的陌生人摔角、進而發現對手其實是神(三二:二四│三二)便是其中之一。當時雅各正面臨重重危機:離鄉背井二十年後,終於踏上回家的路,卻擔心第二天和兄長見面時會被他屢次欺騙的兄長以掃殺掉;他心中充滿恐懼,自覺無法承擔神指派給他的任務。當天晚上,雅各獨自在迦南地邊境的雅博河谷紮營,聖經的作者簡單扼要地告訴我們,在那兒「有一個人來和他摔角,直到黎明」。破曉時,那個人見自己勝不過雅各,就在他的大腿窩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就扭了;然而,雅各仍不放過對手,這是畢生顛沛流離的雅各第一次能主導大局。他明知對手不是尋常人,卻不曾要求對方給予他啟示或賜下神蹟,只是要求對方祝福他,神秘的對手同時為他取了新名字。這位陌生人說:「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了勝。」
雅各問他說:「請你將你的名告訴我。」那人說:「何必問我的名?」於是在那裡給雅各祝福,雅各便給那地方起名叫毘努伊勒,意思說:「我面對面見了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全。」(三二:二九│三○,譯註:本書聖經譯文採和合本聖經。)
希伯來聖經收錄這段故事的確頗出人意表,因為爾後雅各/以色列的後裔堅稱,一旦面見了神,人便不可能再存活。單是想像自己信仰的神祇以人的形貌出現在凡夫俗子面前,無論那容顏是何等莊嚴,都是對神的褻瀆。西元前五世紀為《創世記》定稿的編輯之所以毫不猶豫地將這段故事納入其中,乃是因為它生動地描繪出雅各/以色列的宗教經驗。所謂「根本究竟的啟示」是不存在的:神絕不會將他的名字與本質全然透露給他的子民。神是這麼一個偉大的真實存有,純粹人為的定義既無法道盡,人類的思想體系亦無法全然理解。因此,以色列人雖然知道自己蒙受祝福,神之於他們卻彷彿吉光片羽,僅能隱約瞥見他的容顏。超越世俗的真實存有碰觸了他們的生命,這種撲朔迷離的接觸給了他們力量與洞察力,讓他們勇於面對無常世界的挑戰。經過了與神遭逢的奇遇之後,雅各在破曉時刻跛著腳一拐一拐地離開毘努伊勒,此時他已做好萬全準備,能夠面對自己的兄長,排除萬難與兄長言歸於好。更重要的是,以色列人從中領略到「摔角」這個意象所代表的意涵,他們不會誤以為族中的宗教英雄能不費吹灰之力或如同佛教徒般在靜謐祥和中開悟;救贖是個艱辛的過程,因此「以色列」這個詞可以解釋為「與神搏鬥的人」甚至「攻擊神的人」。
雅各在雅博河畔的神秘打鬥也象徵人類艱苦奮鬥的歷程,而「奮鬥不懈」正是聖經對讀者反覆再三的叮嚀。幾乎在所有的文化中,宗教都是一種工具,男男女女藉以理解超越自身日常生活的某個向度。人們閱讀宗教經典並非為了求取資訊,而是尋求某種體驗,從中接觸真實的存有;這樣的經驗超越了人們一般的認知範圍,卻賦予後者最根本的意涵。人們為這種超越的存有取了各式各樣的名稱:或稱「婆羅門」,或曰「法」,或稱之「涅槃」,或名之為「神」。然而,無論如何敘述或詮釋它,它始終是人類生命中的一個事實;我們自始至終都察覺到,相對於周遭的世界,還有個理想境界存在。我們或許不認為這個境界是超自然的,因此寧可從藝術、音樂或詩歌中領會,而不願走入教堂內尋找;然而,人類確實始終鍥而不捨地尋找存在的某個面向,它看似十分貼近我們的生活,卻又遙不可及。宗教經典向來是引導人類進入至真、至善與至美世界的重要媒介,幫助身處無常世界的人們培養出一種持久絕對的恆定感。
不過,閱讀經典是需要方法的,而閱讀經典的過程有時就像雅各與神摔角一樣,有著無盡的茫然與痛苦。單是望文生義絕不可能全然理解經文的真正意涵,因為經文總是指向超越文字之外、任何文字與概念均無法道盡的真實存有。比方說,印度教徒相信,《吠陀經》經文的讀音與詞彙意義同等重要,因此「唵」這個音節雖然不代表任何概念,但只要開口吟誦,聆聽前後的空寂之聲,便能感覺自己已然發現通往天界的道路。佛教日蓮宗的信徒也發現,吟唱「妙法蓮華經」這五個字不僅可以讓他們了悟經文蘊涵的真理,更能感應到經文背後無法言傳的真實存有;就算不了解經文的文字,許多佛教徒和穆斯林依然可以從經文中獲得啟示。
這一點顯然和現代西方人的閱讀方式大異其趣,科學文化訓練我們要在字裡行間尋求微言大義,我們也總是期盼文字能盡可能清晰地傳達背後的思維。無論哲學或歷史作品,我們評斷作者的標準往往就是作者表達論點時的論證是否精準、前後一致,對於蓄意含糊其詞或似是而非、前後矛盾的作品,我們往往嗤之以鼻,許多猶太教徒和基督徒便以同樣的標準看待聖經。比方說,有些人主張《創世記》第一章是地球生命源起的真實記述,他們相信神確實在六天之內創造了宇宙萬物,所以堅持宇宙必須經歷數十億年演化才得以成形的科學家都是錯的。然而,我們必須了解這並不是聖經呈現真理的方式,閱讀聖經和欣賞詩詞一樣,都必須全神貫注、向內觀照、訴諸直覺;與經文摔角不僅是常事,到了最後更總是會發覺確切究竟的啟示仍舊遙不可及。
世界上有無數經典,即使它們未能以邏輯理性的形式傳遞真知灼見,卻依舊啟示了無數男女,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人類生命中存在著永恆的面向,《創世記》便是其中之一。和所有的經典一樣,《創世記》也指向一個超越文字的真實存有,只不過作者選擇了有別於印度教《吠陀經》和佛教經典的呈現方式,迫使讀者運用想像力努力思索。他們似乎意在言外地說,生活在這個處處缺憾、景況悲慘的人世間,必須歷經千辛萬苦才能認識那真實的存有││神。和雅各一樣,我們必須在黑暗中摔角,充其量只能隱約領略到瞬間即逝的祝福,而究竟堅定、源自於信仰的喜樂終究與我們無緣。我們甚至會發現,在摔角的過程中,我們早已遍體鱗傷。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