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鹽的分齡教養金律:灌溉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樂觀自信與責任感
不夠好的父母有三種,你是其中一種嗎?
1.還未準備好就當父母
首先,父母必須從內心認同自己的新身分,從心理和身體上接納孩子的到來。那些認為自己還是孩子或者意外懷孕的媽媽,往往都會遭遇更多麻煩;還有一些媽媽在意自己的身材更甚於孩子,產後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恢復身材上,疏於與孩子互動交流。
對於與○到六個月大的孩子,最好的母子互動是抱持,如同西方繪畫中常見的聖母和聖子的姿勢。豐腴媽媽的身體感覺軟軟的、暖暖的,讓孩子有安全感。在孩子還是嬰兒時,媽媽給予更多愛的關注、更多抱持,孩子就會覺得從來不缺母愛。愛會讓孩子擁有自然生長的力量。反之就會對愛感到饑渴,這種感受將伴隨一生。
2.不懂如何做父母
父母心智成熟,與孩子對自我身分的認同和其成長息息相關。為人父母需要瞭解很多專業教養知識,例如:○到六個月的孩子需要「完全依賴」父母;七到十八個月的孩子需要「相對依賴」父母;十八個月以後的孩子需要「趨向獨立」。而孩子在六到十八個月期間,需要專業的母愛,需要母親對孩子的眼神、聲音等做出正確的判斷,理解並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小的時候,哭是他唯一表達的方式,哭就意味有需求。所以,孩子一哭,父母應該立刻做出回應。一方面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處在有人照顧的狀態,產生安全感;另一方面父母也能從與孩子的互動中判斷自己哪些是正確的回應,哪些是錯誤的回應,父母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理解孩子的需要。
3.不在場的「隱形」父母
孩子需要父母日常的陪伴和關心。然而現在很多父母因工作繁忙,常常缺少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幸福不等於物質豐富,也不等於位高權重,幸福是心靈的富足。在孩子小的時候,幸福還只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對他們來說,父母的陪伴越多,他們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多。要讓孩子的童年更加幸福、未來成長得更好,父母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陪伴越多,孩子體驗到的安全感、信任感就越多,所以,要在孩子○到三歲期間盡可能給予大量的陪伴,這樣孩子在三歲以後較能順利克服「分離焦慮」,從容離開父母去幼兒園,逐漸走向獨立。這種獨立是建立在安全感、信任感的基礎上。
第二,父親和母親給予孩子愛的方式不同,母愛是接納和慈愛,父愛是平衡和責任,充分的母愛讓孩子心靈正向成長,適當的父愛有助於孩子完成社會化。
第三,給孩子足夠愛的養分,幫助他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品德。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成長課題。身教重於言教,教育的核心不是刻意教導出來的,而是在孩子的內心自然產生的。就像一棵樹,要先往下扎根,根扎得夠深夠穩,樹自然枝繁葉茂。
讓愛回歸日常
愛應該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用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經常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堅持與孩子進行日常溝通與交流。
◆愛是看得到、聽得到的
美國食物教育專家莫里斯曾說,孩子如果每天都能跟父母在一起吃飯,哪怕只跟父母中的一人一起吃一餐,都不容易出現蹺課、撒謊、抽菸、酗酒、提早性行為、吸毒等問題,更容易養成良好的品格,並且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波蘭著名電影導演奇士勞斯基說,他回想自己的一生,發現自己得到最好的教育來自餐桌。這些觀點都反映出最好的教育應該採用一種自然、樸實、日常的方式。我們之前談的陪伴,也是這種方式最直接的體現。
孩子的成長出問題,通常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孩子沒有跟母親生活在一起,缺少母愛而造成心靈匱乏與缺憾;第二是父親經常不在家,沒辦法給孩子更好的啟迪與影響;第三是當孩子犯錯時,沒有得到家長及時的糾正與調整。
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嘗試和糾正錯誤的過程,孩子每天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做對了,父母給予鼓勵,就會強化他朝對的方向繼續前行;孩子做錯,父母又能夠及時發現,進而得到提醒與幫助,也能讓孩子認識並改正這些錯誤。
我們對孩子的愛應該是具體可見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跟孩子生活在一起,讓孩子每天都能聽到父母的聲音、看到爸爸媽媽的笑臉,早上醒來時不孤單、晚上睡覺時不害怕,在父母愛的陪伴下成長。
◆慷慨地向孩子表達愛意
愛應該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
父母們總以為孩子那麼小,對很多事情沒有知覺;以為對孩子的愛沒必要表現出來,孩子心裡一定明白父母對他的愛。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沒有表達出來的愛就不會被看見、聽見和感覺。
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很多,其中兩種最基本也最重要:身體接觸和言語表達。
身體接觸包括親吻、擁抱、撫摸等,這些行為會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親密感與安全感,尤其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與孩子保持親密、頻繁的身體接觸極為重要。
我一位朋友曾感慨說:「這個肌膚之親,其實就是對愛的感知。我小時候很羡慕一個經常和我一起玩的女孩子,我不是羡慕她家境比我好,也不是她比我漂亮,而是她可以肆意地坐在爸爸腿上撒嬌,這是我一直渴望卻得不到的。我和父親之間一直保持著疏遠、嚴肅的關係。長大後我自我安慰:家裡孩子多,照顧不來是正常的。但事實上,這種肌膚之親的缺失和渴望,會延續至成年,嚴重的就是肌膚饑渴症。」
言語表達主要是指父母把對孩子的喜愛與鼓勵說出來。傳統的父母普遍不善於說愛,最多也就是在孩子成績明顯進步時,給予一些言語上的肯定。好在現今的父母在這方面做得越來越好了。
生活中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父母認為自己每天都有向孩子表達愛意,但孩子卻沒有感受到。這種情況往往是由於父母沒有真正傾聽、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和需求。我有一個朋友,家裡有好幾個孩子,除了最小的女兒外,其餘的都上學了。有一天,小女兒突然問:「媽媽,你怎麼不愛我?」朋友感到詫異,明明每天陪著她,每天都在愛她啊,為什麼孩子卻覺得自己不愛她呢?直到其他孩子陸續放學回家,一個個跟她大聲地招呼、擁抱、親吻時,她才突然明白小女兒的委屈。原來,小女兒那句話的意思是:「媽媽,你怎麼不像愛哥哥姊姊那樣愛我?」對於小女兒來說,媽媽跟哥哥姊姊的那種大聲招呼、擁抱、親吻是一種很特別的愛,自己每天待在家裡,卻從未享受過這樣的「禮遇」,所以她會感到困惑: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是不是媽媽沒那麼愛我?媽媽特地為此跟小女兒談心,小女孩聽完媽媽的解釋才釋懷。
◆堅持每天與孩子溝通
除了表達對孩子的愛,日常的溝通與交流也非常重要。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學後,對孩子的教育意識會隨之減弱,以為孩子上學後,教育的責任就可以完全交給學校了。殊不知,老師每天要處理很多繁雜事務,很難隨時隨地關注到每個孩子。所以,父母應該每天都問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與同伴交往、教師的評價等情況,多跟老師溝通,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們應該養成關注孩子在學校狀況的習慣,做到每日三問:今天在學校裡過得怎麼樣啊?有什麼特別開心的事情嗎?有什麼需要和爸爸媽媽說的嗎?尤其孩子上低年級時,「每日三問」的習慣更為重要。
從我的女兒一歲多開始,只要不是颳風下雨,或是孩子正好發燒生病,每天一吃完晚飯,就會帶她到樓下的社區公園玩耍。因為鄰居們天天都會看到她,女兒就成了社區裡最出名的小孩。在她上小學前,每個週末我都會陪她去公園玩。後來我參加了一個讀書會,有時候晚上讀書讀到淩晨三、四點才回家,儘管只來得及稍微休息一下,但到了早上我一定會送孩子上學。
接女兒回家的路上,是我們父女之間最美好的對話時間。我每天都會問她:今天學校裡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嗎?今天有沒有覺得不太愉快的事情呢?今天有什麼特別需要爸爸說明的事情嗎?孩子就會很興奮地跟我聊班上大大小小的事情,有時候實在沒有什麼事情要跟我分享,孩子就會為難地說:「爸爸,今天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
這樣的時刻,對我瞭解孩子非常有益,更重要的是,我和孩子之間建立起牢固、親密又美好的親子關係,這是父母一生的精神財富,也是孩子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後來,我這樣描述這段美好的時光—
清晨,
霪雨綿綿,
破舊的自行車上路了,時鐘般的,
或者遵從唯一的時鐘,
車的後架上是珍貴的女兒,
穿過一段從生命中流逝的道路。
曾經有一位教師朋友和我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故事。她說凡是她答應孩子的事,一定堅持做到。比如她答應孩子每天晚上要唸睡前故事給他聽,有時候剛好出差,就會事先打電話給孩子說明:「今天媽媽可能晚點才能到達目的地,那個時候你可能已經睡著了,今天晚上我就不唸故事了。」有一年她到新加坡進修一個月,也堅持每天晚上打國際長途電話為孩子唸故事。很多人可能會想,國際長途電話多貴啊!有必要這樣做嗎?一個月不講故事,有那麼嚴重嗎?但是這位媽媽覺得所有父母對孩子做出的所有承諾都得當真,並且嚴格遵守,才能讓孩子學會重視自己的承諾。同時,每天打電話給孩子,孩子就不會覺得媽媽離開他了,即使媽媽在外地,也覺得自己跟媽媽在一起,這種母子之間的親密感才不會受到損害。
孩子的習慣是一天天慢慢形成的。一件有意義的事中斷一個月,後果相當嚴重,之後想讓孩子繼續這件事,可能就需要費更大的心力了。如果一件事情不時被中斷,孩子就不會重視這件事情,之後父母無論再怎麼跟孩子講這件事的重要性,都很難再說服孩子。
教育是一個常態化的過程—用最平常的方法教出一個正常的孩子。這種常態化要求父母要把對孩子的愛和教育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父母堅持這種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長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就算遇到波折,最終也都能安然度過。
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心理會出現一些波動,這時父母也不需要過於擔心,只要繼續堅持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等孩子上了高中,成長進入穩定期,之前那些讓人不安的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我不是未卜先知,我只是相信,只要一個家庭一切正常,這個孩子最後也一定是正常的。
真正的天才是擁有持續工作的能力
當孩子找到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時,就會持續關注,發展出巨大的優勢。父母應當立足孩子的未來去思考,保護孩子的天性,讓他們有自由的環境發展自己的興趣。
◆孩子的興趣,會變成巨大的優勢
有一次胡適先生的一個學生問他,做什麼最難?胡適想了想說:「做出一種味道最難。」因為味道都是持續累積形成的結果。在《壽司之神》這部紀錄片中,最讓我感慨的是,片中的老爺爺小野二郎有一天得意地說,他終於搞清楚每次給客人上的二十道壽司,順序應該是怎樣安排的。他經過十年的研究才弄清楚這二十道壽司的順序。真正瞭解食物、瞭解壽司的人就會發現,壽司的順序安排是非常講究的,客人先吃和後吃的壽司彼此之間的味道不能互相衝突,先吃進去的不能影響到後吃進去的,只有按照完全合理的順序進食,才能讓客人享受到最美味的壽司。
所謂的天才,指的是擁有持續工作的能力,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特別著迷的事業時,能夠一直做下去,做到精緻,做到極致,做到前無古人。法國文學家沙特有感而發說,像拿破崙這樣的人,古今就此一人,也許大部分人都是你我這樣的常人,我們一生所從事的事業,跟拿破崙比較,都是一些小事業。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這樣的小事業裡做出大格局。若能如此,也可以被稱為天才了。因為他一輩子就為這一件事而努力,這件事既是他的職業,更是他的事業。最後,這件事就成了他的志業,他也因此把自己的生命放大了無數倍。
孩子的興趣所在,這正是他們可能持續投入關注力、向天才邁進的起點。
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父母不能以成年人的功利眼光看待。哪怕他喜歡昆蟲,都可能因為持之以恆的喜好,而成為與眾不同的人。愛孩子就要鼓勵他去做自己的事業,跟從自己的興趣走,也許就能走出他自己的人生了。
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跟表妹一起寫童話故事,但在她們三年級之前,表妹寫的童話都比她寫的好得多。當時我心想,我跟我太太兩人都是中文系的,按理說,我女兒應該在寫作上更有優勢。但我們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說過類似的話,我們總是鼓勵孩子多讀多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女兒四年級時,有一天我在書桌上看見一首寫得很潦草、塗了又改的詩,起先我並沒有注意,只是把那張紙直接擱在一邊。第二天我發現,這張紙又擺在我工作的位置上了。接連兩三天之後,我拿起那首詩很認真地讀了一遍,相當驚訝,因為寫得很美妙。太太看完後也十分驚奇。但我們都很懷疑,這詩是女兒寫的,還是從哪裡抄來的。我問那首詩是她寫的嗎?她立刻紅著臉,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是啊,我隨便寫的,爸爸你覺得怎麼樣呢?」我說:「寫得好極了,爸爸媽媽都非常驚訝,沒想到你會寫出這麼好的詩來。」接著我又對她說:「要是你能堅持這樣寫,也許等你小學畢業時就可以出一本書了。」孩子非常幸福地說,那她一定要好好寫。
幸運的是,女兒遇到了一位好老師,總是鼓勵她自由寫作,經常拿她的文章在課堂上當作範本朗讀。老師甚至告訴她,如果有些課覺得沒意思,可以看自己的書,寫自己的文章,只要不影響別人就好。女兒小學畢業時,出了她第一本書《在夜空中飛翔的精靈》;國中時又出了一本小說;從高中到大學,也一直都有書出版。
說實在的,當我們第一次鼓勵女兒的時候,真的沒有想到這份鼓勵最終能產生這麼大的效果。我只是堅信,鼓勵孩子,一定會產生好結果。對孩子感興趣的一切給予鼓勵,是我們對孩子最基本的態度。哪怕有時候還不能接受孩子的某些想法,但也要努力不去損害她的熱情。
◆真正立足於孩子的未來,就不會矛盾
但是有時候孩子的某些興趣,也會造成父母的巨大壓力。寫作特別有天分的孩子,不見得在現今的考試制度下就能考高分。父母經常會處於這樣的矛盾中—到底該尊重孩子的天分,還是讓他適應現今的考試制度?這需要父母有勇氣作出對的選擇,即使對父母來說是一種巨大的煎熬。但孩子的興趣往往會發展為巨大的優勢,那是上帝為孩子開啟的一扇窗,如果我們把它關上了,孩子的生命可能就此暗淡無光。
正像美國一位教授說的,孩子身上到處都有亮點,但有些父母為了適應現實需要,往往是看到哪裡有亮光,就把哪裡的亮光給按滅了,最後孩子就變成了一個暗淡無光的人。最糟糕的是,這樣的孩子可能再也沒有興趣喜好,再也沒有生命的熱情。人生最終變得索然無味,哪怕他們有閒暇,也不知道如何享受閒暇;即使有很多財富,這些錢財也不能為他們帶來高品質的精神享受。
父母要成為一個學習者,從以前的經驗裡走出來,給孩子更全面、更有前瞻性的教育。比如以前我們經常會說「苦盡而甘來」,但如果苦吃得太多,等有機會享福時,或許也不知道該如何享受了。
教育要立足於對孩子未來的思考,要從孩子的一生來規畫他今天的生活。這樣一來,父母就會發現,孩子身體健康、合群、容易快樂有多麼重要,遇到挫折時能夠自己調整、改善有多麼重要。當然更重要的是,孩子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那會是他生命中最珍貴的種子,如果得到良好的灌溉,就會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不但造福自己,也造福人群。
◆獲得父母肯定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所有孩子的心目中都有一個潛在而強烈的願望,就是得到父母的認可,進而得到自我肯定。
這種渴望會得到兩種回應:好的父母,會回應孩子的渴望,他們打從內心相信孩子會成功,這種相信會在無形中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產生自信。同時,他們還會經常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正面行為,成為孩子自我發展的動力。這是一種非常積極正面的親子互動關係。
還有一種父母的做法正好相反,他們可能因為無知或自身的心智成長有問題,不知道鼓勵對於孩子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對孩子非常苛刻、嚴厲,平時總喜歡打擊、控制孩子。父母的這種行為通常會產生兩種結果:
第一種,很多孩子會產生一種「我要證明給你看」的心理:你們貶低、打擊甚至詛咒我,我要證明給你們看你們是錯的。他從這種打擊教育裡產生了更大的力量去證明自己,最終得到一種正向的結果。從表面上看,這些孩子的成功似乎比那些備受鼓勵的孩子的成功更耀眼,但是這種報復性質的努力與成功,只是表面風光,其實內心苦楚,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
第二種更糟糕,孩子聽父母說他不行,他就會順應這種打擊變得越來越差。這些孩子的父母就是屬於有害的父母,讓孩子真的變成了人生的「失敗者」。因為生活的種種失意,會怨恨甚至仇恨父母,並把這樣的仇恨從父母身上延伸到其他人身上,最後演變成難以控制的情緒。
在親子關係裡,我堅持以鼓舞為核心。在孩子遭受人生困難的時刻,內心最渴望的是父母的安慰與鼓勵,無一例外,這是一種自然的情感需求。如果父母都能知道這一點,在孩子需要幫助和支援時給予鼓勵、信任,孩子就會幸福一生。
強勢的父母背後,可能站著懦弱的孩子
父母容易情緒失控的,孩子往往容易情緒不穩、懦弱,甚至做出危險行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犯錯時,採用文明的教育方式,給孩子自我反省的機會。
◆合格的父母,應有自制力
在我看來,父母因孩子犯錯而情緒失控的原因有三點:第一,父母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傷害、挫折、不滿沒有得到治療,內心產生不平衡;第二,父母對自己人生的某種強烈不如意產生情感轉移;第三,父母相信打罵教育。
打罵教育本身就蘊含著危險性。第一次打孩子往往是最有效的,當孩子再犯錯,再以同樣的方式打罵時,效果就減弱了。很多父母為了達到效果,都會選擇不斷「加碼」,加重懲罰的力度與程度,如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最後會造成極其嚴重的惡性循環。我以前住的樓下有一個男孩經常被他父親打。他父親認為自己是一個懷才不遇的人,所以對孩子要求特別高,稍不如意就非打即罵。孩子開始很順從,漸漸就開始反抗。結果父親經常打著打著就失控了,孩子也常被打得鬼哭神號,場面非常可怕。那年孩子因為高中考得不理想,居然就騎著自行車投河自盡了。
有些人自己心智還不成熟就做了父母,其實是有風險的。一個外國朋友曾跟我開玩笑說,你們很多父母失控的原因就在於太早當父母了,自己的青春期還沒過完,還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還沒有堅定的意志要做一個有耐心、有自制力的父母。
◆後天懦弱的孩子更危險
有些父母把因自己挫折、失敗產生的糾結、沮喪轉嫁到孩子身上,經常對孩子的一些行為小題大作,使孩子生活在恐懼與無所適從之中。在這種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往往情感特別容易波動,特別不穩定。
其實有些看起來懦弱的孩子更危險。懦弱的孩子往往會對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恥,當被逼到極限時,經常會出現驚人的爆發力。如果父母過於強勢,孩子往往就會特別懦弱沒有主見。很多事情哪怕已經想通怎麼跟父母溝通,但只要在父母面前就會變得毫無主見,連說話都結巴。此外,如果母親特別暴力,女兒往往也會特別暴力。所以我常說,一個懦弱的男孩背後,往往有一個強勢的父親;而一個暴力的女孩後面,往往有一個暴力的母親。
有些孩子天生比較膽小、害羞,不善於與人相處。但我們這裡講的懦弱,通常是後天造成的—每當遇到強勢的人就會變得懦弱,每當需要承擔責任時就會退縮,特別沒有主見。
◆相信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幾乎所有悲劇都跟親子關係惡化有很大的關聯。每個人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其實都是家庭教育的結果。那些性情溫和、待人誠懇、樂於與人合作的人,跟家人的關係通常都特別親密。而且這種親密會持續到終生。
我有時候也會從上一輩的教育中反省自己。童年時,我跟母親的關係較密切,跟父親的關係就有些問題,主要原因是他經常打我。我並不覺得父親打我都是對的或有道理的。因此這種衝突造成了我們父子之間總是有隔閡,很難親近彼此。等我自己為人父母後,也遇過煩躁失控、束手無策的時候,但每當此時我總是會想:除了打之外,難道沒有其他管教方式了嗎?
正常的孩子都擁有自我反省和改善的能力。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在懲罰孩子時,孩子往往已經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這時如果父母能和他講道理,孩子也會欣然接受。反之,如果父母不問青紅皂白就拳腳相向,只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敵意與叛逆心理,有些孩日後就會以一種病態、更具破壞力的方式表現出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難免犯錯,這些問題可以透過父母的提醒和教育獲得改善,也可以透過孩子自身的覺悟得以調整解決。對孩子過於嚴厲的教育,只會使他喪失自我反思力,到頭來還是害了孩子。
◆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補償
有位政治家曾開玩笑說,不打孩子比讓世界上沒有戰爭還要難。幾乎所有父母都會在教育孩子無效時產生打孩子的衝動,我在講座時也經常會問現場朋友會打孩子嗎?很多人回答:「會打。」
我做過多次問卷調查都顯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父母打過孩子,有的是經常打,有的是偶爾,還有的是實在太生氣才動手。大家打孩子的理由五花八門,但都認為是為了教育孩子。
有研究發現,父母本身小時候很少挨打,成為父母之後也較少打孩子;夫妻之間關係良好,也比較少打孩子;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耐心陪伴他成長的父母,則更少會打孩子,因此結論是:經常打孩子、動不動就怒氣衝天的父母,更應該自我反省,因為問題的根源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有的父母之所以對待孩子特別嚴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自己就是在苛責與打罵之中長大的。上一輩的教育方式,常不自覺地就會被下一輩承襲,並且他們會下意識地用在對下一輩的教育上。這種複製既包括一些好的家庭教育傳統,也包括一些不好的觀念和思想。
有位作家小時經常挨打,由於家裡環境較差,完全沒有隱私可言,每次一挨打,街坊鄰居就人盡皆知,讓他感到雙重痛苦,他發誓自己當了父親後絕不打孩子,但是等到他自己真成了父親後才發現,要做到這一點太難了,原因在於有時候他的怒氣幾乎是無法控制,他覺得父親好像活在自己身體裡,影響著他的一舉一動。有一次他和我談及這些時說:「克服父親帶給我的狂暴情緒將會是我一生的工作。自我掙扎、自我平衡雖是艱難的工作,但我還是做到了,一想到孩子的記憶中再也沒有來自父親的狂躁與羞恥,我就感到無比欣慰。」
有學者認為,一個人內心所受到的傷害與挫敗感,需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讚賞與鼓勵才能彌補,「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才能使一個孩子再次恢復內心平衡」。我們有時也許會有打孩子的衝動,但在動手前應該要思考,是否因為對自己失望,因為童年的傷痛沒有得到治癒,是否真的除了打孩子之外已別無他法?能夠控制怒氣,學會自我療傷,意識到要用別的方式宣洩憤怒的父母,才是成熟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