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職場才知道,學這些最有用:創造身價、脫穎而出的學習法
不久前,我到韓國演講,重訪久違的首爾。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許多韓國年輕人的英語很好。而且,他們會到美國或加拿大工作(擔任會議的口譯,暫時被調回韓國)。其實就在不久以前,我觀察到的現象並不是這樣。旅居紐約的知名小提琴家鄭京和,英語不能說是非常好。而現在,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與我同世代的韓國人還無法使用英語表達意見,但下一世代的韓國人,英語能力卻有很大的提升。
俄羅斯人的英語也變好了。與我同世代的芭蕾舞者,例如流亡的馬卡洛娃、蘇聯瓦解後移居美國的柯爾巴可娃,其實英語都不太靈光。但是現在,俄羅斯的芭蕾舞者都可以流利地使用外語。而且,他們不留在俄羅斯國內發展,而是活躍於外國的芭蕾舞團。當今紅極一時的馬林斯基劇院藝術總監暨指揮家格吉耶夫,也是活躍於世界各地的舞台,他的英語簡直就和美國人沒兩樣。
由於芭蕾或音樂不牽涉到語言,許多人往往認為不必使用外語,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蘇聯瓦解之後,俄羅斯人得以到外國去發展,使用外語的意義就提高了。
俄羅斯的情形,顛覆了外語必要性的觀念。八○年代之前,世界上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其人民的外語能力都不好(日本、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是典型的例子)。因為國家人口眾多,只使用本國語言就足以進行經濟活動(相比之下,歐洲的小國若只使用本國語言,經濟就無法成立,所以幾乎所有歐洲人的英語能力都很強,無論到哪裡都可以使用英語)。不過,只要是與專家有關的領域,就不是那樣了。
不只韓國和俄羅斯的年輕人在改變,中國也正在改變。只要會說英語,就算不會中文,也可以在中國找到相當多的工作。至於在東南亞,更是很久以前就可以只用英語在當地工作。企業的共通語言是英語,在現代世界是極為普遍的情況。重點是,必要的不是當地的語言,而是英語。
與此相較,日本可以說是世界上的異數,遠遠落後。這是因為日本的初中、高中並沒有施行充足的英語教育。
在英語被視為世界語言的這個時代,日本是孤立的。在國際會議上,日本代表向來被認為不太表達意見,這種情況到現在也沒什麼改變吧。參加國際會議,正式會議結束後的台下交談更是重要,但日本代表在這方面更加落後於人。日本代表被排除在密切的溝通之外,這是使日本國家利益蒙受損害的原因。
◆為什麼企業改以英語為共通語言?
樂天和UNIQLO宣布以英語為企業內共通語言,引發了話題。對此人們的反應多半是:「只雇用日本員工的企業並不需要英語。」不過,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如果以英語為共通語言,就可以網羅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使公司得以發展。企業若想發展,這樣的決定是沒話說的,尤其若想活躍於海外市場,更是當然之極的事。過去以來只用日語,才是不可思議的事。
我曾一再重申:「身為專家,在工作上使用英語是必要的。」而且也寫了《「超」英語法》這本書。不過,日本的企業還不太認同英語的必要性。
我對此感到切身之痛,是開始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教書時得到的經驗。在開學的第一堂課上,我向學生表示「這堂課要用英語授課」,竟招致學生的強力反彈。我原以為學生會表示歡迎,因此大感意外,但想了一想後,我就明白原因何在。學生來唸研究所的目的,是為了取得碩士學位,並不是來提升實力的,因此才會有「盡可能以最少的努力取得碩士學位」的想法。不過,正如第三章所述,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既然以前沒使用英語就可以工作,今後也不必使用英語」。但這個想法也是錯的。用日語學習金融,可以發揮的場合是有限的;如果想要以金融專家之姿一展長才,無論如何都必須以國際為舞台,那麼就一定要能使用英語。第一章提及野村控股公司的「全球型社員」,英語就是必備的條件。若是有心在亞洲地區推展金融業務,使用英語工作絕對是必要的條件。
學生反對教授用英語上課,似乎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用日語講解都已經很難聽懂,若改用英語說明,可就全部聽不懂了」。會有這種狀況,是因為英語被翻譯成日語來理解的結果。教授使用英語授課,學生就必須直接以英語來理解。以金融方面的英語來說,文法並不困難,而且專業用語或專業措詞才是重要的(其實並不限於金融方面,任何專業領域都是如此)。
遭到學生反對的我,決定退而求其次,以「英語和日語雙語上課」。後來,我更說服學生,逐步增加英語的部分,最後是英語和日語各半。學生們開始了解,「試過以後,聽老師用英語講課也並不那麼困難」。
◆只學一千五百個單字不夠用!
日本社會也終於變得能認可英語的必要性了,不過,人們追求「輕鬆學習法」的傾向,卻一點也沒改變。
舉例來說,有人提倡「全球語」(英文記為Globish,由global和English 兩個英文單字合併而成)的想法,也就是只用一千五百個英文單字來進行溝通。因為「如此一來,說英語就會變得簡單吧」。
確實,如果只是單方面傳達自己的意思,只用一千五百字並不是不可能。不過,在商場上使用英語與人溝通時,並不是自己單方面傳達就能成事。首先,對方應該會有質詢或反問,這時我們可不能拜託對方「請用那一千五百字說明」。
此外,通常聽對方講話的機會比自己說話的機會來得多。事實上,以留學生來說,坐在教室裡聽講的機會更是比自己發言來得多。在這種情況下,講者要使用什麼樣困難的語言,我們是沒辦法控制的。因此,聽英語這件事是困難的。
在商場上,情況更是嚴苛,因為只要稍微聽錯或誤解對方的意思,都有可能涉及重大損失。
況且,就算你能在一千五百字的範圍內傳達自己的意思,卻是冒著被對方評價為「字彙少、能力低的人」的風險 1。如果是這樣,還不如沉默不語比較安全。
「一千五百字應該可以應付」這樣的想法,是對於「工作實務上使用英語時是怎樣的場面」有了錯誤的假設。這種錯誤的假設不只發生在商業界,在一般英語的應用上也一樣。
還有人表示:「世界各地使用的英語,不是只有標準正確的英語。尤其在亞洲各國,使用『菜英文』(broken English)是很普遍的事。」這是事實。不過,若因此認為「說英語是簡單的事」可就錯了。其實完全相反。
「我自己用菜英文說,沒關係啊!」這麼想的話,確實開口說話比較沒壓力。但是,如果交談的對方也是說菜英文,我們就必須聽對方說菜英文,而這是非常吃力的事(每當我聽到印度人冗長而快速地說英語時,感覺身體好像要扭曲起來一樣)。為什麼很多人只想到自己要說,卻沒考慮到也得聽別人說呢?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我甚至會認為,這些人是不是從來不曾在工作上實際使用過英語呢?
一般來說,標準正確的英語容易聽懂,但不標準或不正確的英語是非常難懂的。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比較能聽懂別人說的菜英文。換句話說,在使用菜英文的世界,反而必須具備高度的英語能力。
話說回來,我認為「全球語」的構想也不是完全沒意義,把它當作學英語的起點也不錯。若能先脫離「完全不會英語」的狀態,進入「某種程度上能理解英語」的狀態之後,接著就可以藉著看電視或電影,使英語的學習自然而然地進步。不過,我們都是從初中開始就學英語,早已不是從頭開始學習的狀態。「用有限的單字說話」這種方法,應該是用在英語以外的語言學習比較適合吧。
「全球語」的另一個效用,是讓人比較不害怕說英語。日本人並不積極,在課堂上也不常舉手發言。如果利用這種方式可以讓人開口、克服不說英語的狀態,那也就有其意義存在。
學習這種程度的英語,可以在網路上收聽「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的廣播(上網搜尋「VOA」即可)。美國之音的節目只使用基本單字慢慢播報,最適合初學者。不過,這種程度的英語並不實用,這件事我會一再提醒各位注意。
◆實務上用的英語,跟學校教的不一樣
工作實務上必要的英語,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呢?它和我們在學校學的英語有什麼不同呢?
商務場合上實際使用英語時,多半不是把聽到的英語翻譯出來,也不是把日語譯為英語。職場上必要的英語,是例如在用英語舉行的會議中,聽取其他成員的報告、報告自己的工作,或者針對事業方針發表意見;換句話說,英語是作為職場上溝通的工具。
這裡所謂必要的能力,往往和在學校英語考試中得高分的能力不同。首先,「聽得懂」英語的討論是絕對必要的,而且討論不一定是以放慢速度的方式、發音標準的純正英語進行。亞洲人說的英語很多都是這樣,印度人的英語就是典型的代表。我們也必須設法理解那樣的英語。
這種實務上接觸到的英語,跟學校教我們的英語是不同種類的東西。考試時,重視的是文法正確的英語、正確的發音等,弄錯的話就會被扣分。至於實務上的英語,可以使用該領域的專業用語,往往遠比文法與發音完全正確更加重要。此外,準備學校的考試時,完全不必理解印度人說的英語,但在實務上卻往往很重要(不可能要求對方「請用英國式的發音慢慢講」)。這樣的英語能力,在學校教育不一定學得到。因此,即便在學校考試或多益考試中得高分,到了實務的層面卻完全派不上用場的情形是非常多的。
◆商業英語注重的是專業用語
工作上必要的英語,是專業用語或專業的表達方式,這些和一般的日常用語或表達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不懂專業用語,就無法與專家們對話。反之,如果連專業用語都懂,就具有與專家同儕溝通的相當厲害的英語能力(需要怎麼樣的語言,依領域不同而異)。
這不僅適用於商業人士,也適用於專業人士。在會議中若需要同步口譯,事先一定會先討論,確認要使用什麼樣的表達用語。在專業討論的會議上,應該聘請專精於該領域的口譯人員,而即使如此,也必須事先進行討論,就算是再老練的口譯員也一樣。如前所述,專家使用的是特殊的表達語言,是在普通英語會話中不會出現的單字或措詞。
然而,英語會話補習班或電視、電台的英語會話教學,對於「專業用語的重要性」認識極為淺薄。說得極端一點,很多時候「你好嗎?」或「今天天氣很好噢!」這樣的問候或對話都被視為英語會話。
不過,只用這樣的英語,並不能與專家同儕溝通意見,也無法推動工作。這樣的英語就推動工作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與人寒暄時若想給對方好印象,擺出笑臉遠比用英語問候重要多了。
英語會話補習班應該也知道這個情況,但是找不到能指導專業英語的老師(因為專業英語因領域而異,需要極為多數的老師,就成本考量是划不來的)。
問題是,日本人並沒有意識到「在工作上使用的英語是必要的」。我們要擺脫「只要會講一般問候等情況派得上用場的英語就好了」這種籠統的想法,確實理解在工作上必需的英語是什麼,是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