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看懂了!超簡單有趣的藝術指南

前言
藝術欣賞,要有所節制

現代藝術的觸角不斷地延伸擴張,早已進入人們日常生活之中。在報紙及其他媒體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關於藝術品在拍賣會上屢創天價的大幅報導或是受訪的藝術家一些居家生活的小故事。然而,我們可能不只一次有這樣的經驗:因為某家報紙的報導,而興沖沖地跑到美術館參觀一個評價極高的藝術展,而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展覽的會場上所擺放的只是一些再平常不過的、毫無新趣的圖畫與物件、充滿挑釁意味、被工具機鑽滿孔洞的薄板或是一些看來不禁令人做嘔的裝置品。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一天必須工作十二個小時,下班之後還必須趕場參加一個藝展的開幕酒會,只為了能在那樣的場合碰到商場上重要的生意夥伴,或是經營一些職場以外的人際關係,那麼,相較之下,我們在本書中為您整理出的藝術作品的分類與目錄,雖然篇幅不少,卻不會造成您額外的負擔。此外,這本書也是針對那些因為孩子想就讀藝術相關科系而大失所望的家長們所寫的;對於戀愛中的情侶而言,如果追求者想用藝術知識擄獲對方的心-關鍵字「智識的調情」(intellektuelles Flirten)-,自己本身卻甚少接觸藝術,本書將是一本很好的指南。對於那些正與藝術家交往或是曾經與之墜入情網的男男女女而言,他們可以藉由本書來了解他們的伴侶。此外,本書也是針對那些喜歡在週末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吃早午餐(brunch),並藉機向他們們炫耀自己剛收購的藝術品的人。不過,這本書最主要是為那些經常被現代藝術激怒、又不想不戰而降地棄守現代藝術這塊陣地的人所寫的。他們認為這方面的藝術根本言之無物,而且創作者總是存心要刁難觀賞者,刻意要讓他們看不懂作品!
    親愛的讀者!若您是藝術的熱愛者,在此我們必須鄭重地提醒您,要提防現代藝術!如果您還未被現代藝術嚇退,我們就必須再一次向您表達我們的看法:現代藝術展並不值得參觀。而且,如果相關的特展很熱門,場外民眾大排長龍、媒體已炒作得沸沸揚揚,有很多人在談論時,那麼一定要記得避開這類的展覽。請您相信,不到場參觀,真的不會錯過什麼。其實,就連規模盛大的藝術博覽會,您也可以很有自信地告訴自己不用去湊熱鬧!如果您非得參加藝術展的開幕式,我們也會教您一些招數,如何安然地度過當晚而不至於心靈招損。還有,我們不會鼓勵您購買或收藏藝術品。其實,您最好不要擁有這些玩意兒,而且,最好少去藝廊和美術館溜躂。如果您非要去看個究竟,那麼,也請您務必記得,別把厚重的展覽畫冊帶回家。因為,它們最後都被丟在書架上,而且會在下一次搬家時,成為您的負擔。在此,我們誠懇地建議您,不妨省下這些藝術消費,把這筆錢拿去泡電影院,或是換一部性能較好的車子。總而言之,親愛的讀者,請您牢記著:藝術不是人生的全部,它畢竟無法取代個人的幸福、慈愛的上帝或是美好的生活。
    「少即是多」,我們認為這是接觸現代藝術的基本原則。親愛的讀者!我們在此懇切地建議您,不要照單全收!要學會理直氣壯地幈棄不好的藝術作品與虛妄的超人氣特展,不要老是害怕會錯失什麼。因為,有些美術展不是非去不可,您不一定要跟大家一樣,一窩蜂地追趕藝術的熱潮。
為什麼現代藝術令人難以理解?

我們在學校裡還會讀到一些關於二十世紀初期現代藝術流派的介紹,所以,要概括瞭解這一時期的現代藝術,並不是件難事。只要能沿著時間的軸線熟記這些藝術派別出現的順序:表現主義、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就能在美術的課堂上出鋒頭,或是讓一些鄉下的親戚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現代藝術發展至今,其多樣性已雜亂到令人不知所措,而且,沒有一種流派足堪代表某個時代的藝術創作。此外,規範藝術創作的遊戲規則也早已消失。以前,藝術可以很清楚地劃分成三個領域:繪畫、雕塑與建築;而今,藝術家所能採用的風格、媒材和技術已多到難以勝數,許多從事跨界創作的藝術家自由地混合這些元素,其作品早已經超越了藝術暨有的三大分類。
    目前,全球約有兩萬家專業藝廊、一千五百家拍賣行、兩萬兩千個美術館、數十萬名從事繪畫、素描、照相、錄影與媒材的組裝與形塑的藝術家,此外,每年還有數十場藝術博覽會在世界各地舉行。我們幾乎可以這麼相信,這個世界已經成了創作者盡情揮灑的遊戲場。更棘手的是,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往往與藝術史上的名作以及某個時期藝術理論與風格有關,其中甚至牽涉一些非關藝術之專業領域。由此可見,觀賞者若不暸解作品之創作背景,根本無法掌握該作品真正的意涵。許多現代藝術的創作往往針對一些過去重要的作品,把其中一些藝術元素拿來加工,做出一些變化,並經常有挖苦的意味在內。只有熟悉藝術史的人才知道這些現代藝術家究竟在玩什麼把戲。特別是許多「概念藝術」(Konzeptkunst)涉及哲學問題,是否這樣的藝術表現能成功地表達創作者的哲學探討與意念?其實,沒有這方面足夠的專業知識,是無法下判斷的。
    對於一般的藝術愛好者而言,現代藝術是個陌生的異境,不過,只要保有個人自主的判斷力,還是可以自在地出入其中,不致於迷失。有些人則直接越過現代藝術,只接觸現代藝術出現之前的那些經過時間淘選過的經典作品。這些人往往陷於這樣的謬見:年代愈久遠的作品,愈容易被消費。其實,像林布蘭特、魯本斯與拉斐爾這些大師的大幅作畫裡,也是大有文章。雖然人們在觀賞這些畫作時,一看便能知曉這些大師在畫布上畫了些什麼(其內容為具象之物而沒有抽象元素之存在),可是,這些名作讓藝術消費者他們出糗的機會並不亞於現代藝術。例如,目前留存的林布蘭特油畫中,有很多並非出自林布蘭特之手,而是他的門生與一些仿製者努力描摹出的膺品。所以,有時我們站在這些名畫前,內心充滿感動時,那幅作品很可能就是一幅假畫。


觀賞者善意的言詞

「這讓我直接想起…畢卡索!」
所有的人都迷戀畢卡索,這位二十世紀多面向的超級藝術家。通常這句話對創作者而言,是很大的讚賞,但是,親愛的讀者,您在說這句話時,還是要小心,因為對藝術還有一點兒了解的人都討厭畢卡索!因為,這位藝術大師根本是個好色的老頭子,總是肆無忌憚地消費女人;他還是個藝術的投機者,不知自制地大量生產畫作。所以,認為藝術家的作品帶有畢卡索的風格,在某些人聽起來,可能是帶有惡意的讚美。

「這讓我想起…他叫什麼名字來著?我突然想不起來!」
這是意圖讚許一件作品,最後卻未果的嘗試!親愛的讀者,在此誠懇地建議您,如果您真的想不起藝術家的名字,那麼最好什麼都別說!

「這件作品帶有許多的隱喻。」
這句話是在稱許創作者極為用心地構思該件作品,並且賦予其高度的象徵性,雖然,發表這句話的人對該藝術作品所影射的意涵不了解,或是根本不想了解。
提示:親愛的讀者!您若服用可讓人們產生幻覺的藥物,在看單色畫時,也會發現各種各樣的隱喻。特別是顏色方面,會產生驚人的效應!不過,這時在您身邊的人可能無法繼續與您對談。

「這個作品能釋放出真正的能量!」
這句話是個很大的褒獎!親愛的讀者,您雖然無法完全領略這句話的意涵,但是說這句話的人是個真正的鑑賞者。人們想藉由這個帶有物理學概念的語詞來表達一件具有正面能量總和的作品:這件作品能激發人心,能經久持續地帶來一些情緒性的衝擊,人們花錢買到了一個值回票價的藝術作品,就像從前人們會掏腰包買煤炭塊一樣…

「這個作品還有點兒內容!」
這句話有點兒麻煩,假若人們繼續追問所謂的「內容」是指什麼時,您就必須具體地表達和說明。如果您口才還不錯,偏偏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說話卻變得結結巴巴,這就表示您輸了!沒關係,這裡還有個應變的方法:您可以在講完「這個作品還有點兒內容」這句話之後,立刻轉身離開這個作品或是趕快轉換話題。就像您在參觀藝展時說,「我好像看出點兒什麼!」,情形是一樣的。

「我喜歡這個作品!」
如果您在逛藝廊時想買下一幅作品,就可以直接對藝廊業者這麼說,不然,這麼淺顯的一句話可能會讓人以為您不懂藝術的專業術語。換言之,如果您想讓自己表現得更出色點兒,不妨這麼說:「這個作品符合我的美感經驗。」

「這個展覽不啻是藝術家心靈極致的有形化。」
肅然起敬!您已經能純熟地掌握藝術的專業術語,已經可以拿到這方面的「瞎掰證照」了!

觀賞者無情的批判

「創作者在這件作品上的處理根本行不通!」
這句話帶有強烈貶低的意味:這位藝術家跟不上潮流,封閉而落伍,還停留在過往的藝術世界裡。

「創作者在這件作品上做了過多的處理!」
親愛的讀者,當您說這句話時,表示您已經擁有藝術專業的知識,而且已經觀察這位藝術家好幾年了!如果您不想花太多精神在字句的斟酌上,那麼這麼說也可以:「他/她以前的作品還比較好一點」。您若認為一位藝術家的舊作被高估,也可以用下面這句話簡單地做評論:「他/她已經不再追尋與探索,他/她的作品已不再具有動能。」

「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親愛的讀者,您忘了戴眼鏡嗎?切記,藝術作品不是現實的再現,您無法在作品中看到人、動物與風景。如果您到今天還對藝術有這樣的期待,那麼最好閉上尊嘴。

「這根本不是藝術!」
這句話最好別說。關於什麼是藝術,歷代的藝術專家與哲學家都做過這方面的探討,我們將在本書的下一章處理這個議題。

「這我也會!」
很顯然地,這句話是在批評藝術家的創作構想過於簡單或者缺少技巧的表現,不過,如大家所知,藝術的呈現手法也只是藝術作品的一部份罷了!無論如何「您就是不行」!

「這件作品會觸怒回教徒!」
這等於說出了您心中那套回教的律法(Fatwa)!很好!您可以好好地做準備,比方說,蓄著落腮鬍,並對某家藝廊連續發出充滿仇恨的電子郵件;或許還可以考慮在世界各地謀劃一些事端,包括燃燒旗子?萬丈高樓平地起,已故的伊朗領袖柯梅尼在回教世界的地位也是自己打拼出來的!

「天啊!爛作品!」
如果您不喜歡這個展覽,這句話已經表達得一清二楚。祝福您!

「救命呀!我討厭藝術!」
有時這句話已到了嘴邊,而您卻欲言又止,因為您認為,盡量不要把憂悶的文化悲觀主義表現出來,這在展覽開幕酒會的場合是很失態的。

「下流!」
親愛的讀者,這個評論絕不會令人產生誤解,您最好在展覽開幕會裡大聲地將它說出,而且還可以把一些邀請卡到處亂扔,不過,請您最好不要對與會人士做出身體的脅迫,萬一員警正在半路巡邏,那可就不妙了!此外,這句話也適用在戲劇系學生露天演出的排練。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