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經濟就是這麼自然-聰明婆婆的經濟學講義
經濟原理就是這麼簡單 吳惠林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 Friedman)應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即NBA強隊馬刺隊的大本營)的三一大學(Trinity University)之邀,以「我成為經濟學者的演化之路」為題,親自講述他自己的生平事蹟。講到末尾,他下這樣的結論:「最後我要說,身為一位經濟學者,這是我生命中喜悅與滿足的泉源。經濟學是一門迷人的學問,最令人著迷的是,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簡單,只要一張紙就可寫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瞭解。但真正瞭解的人又何其稀少。」
若在一九八五年聽到、看到這種說法,我會半信半疑。但十多年來,我接觸過幾位純正自由經濟大師的作品,並在已故的台灣自由經濟前輩夏道平先生引導下,閱讀了奧國學派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海耶克(F.A. Hayek)兩位宗師的作品,也有機會讀了不少張五常教授的產權通俗應用作品,和一九九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寇斯(R.H. Coase)的著作,如今我是百分之百地高舉雙手贊同。
雖然我仍不知道傅利曼所說,簡單到一張紙就能寫完的「內容」是什麼,但就我個人的體悟,「市場供需」即可含括一切。我們知道,「教一隻鸚鵡學會說供給與需求,牠就是經濟學家」的揶揄說法早就存在,可見「供需原理」是經濟學的靈魂,古早以前就被認定。但既然是諷刺性的笑話,顯示這個簡單名詞其實並不被人瞭解,套句傅利曼的話就是「真正瞭解的人又何其稀少」。
市場供需是交易行為的表現,交易的發生落實在數量上,而它是受「價格」指引的。人們對於價格這隻「無形之手」早已耳熟能詳,「價格機能」和「市場機能」也能琅琅上口。可是它的實際內涵並不真的為人所知,畢竟它只是概念,只是原理、原則,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它是由參與市場的難以計數的「活生生行為人」的行為所牽引,而人的行為時時刻刻都在變,所以市場也變動不已,當然也不能被量化,不能被某一人或某一機構形塑、拿捏,更不能被當成機械般用數理模型來表現。
今天通行的經濟學雖然也以市場供需為分析基礎,也強調人的行為,但分析模式裡頭卻不是「有靈魂、會思考的人」,而是行為一致的機器人。特別是數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興起之後,這種處理方式成為主流,而凱因斯理論為政府政策提供理論基礎,以此建構的總體經濟學大行其道,更使此種認知所向批靡,隨之而來的各種數理工具逐漸喧賓奪主,終於形成當代經濟學術的象牙塔-經濟學變成「專家們的專利」,一般凡夫俗子望之生畏。一提到財經,人們雖然明知其影響生活至鉅,但卻退避三舍,直說不懂。
這種偏離現實人生的演變,海耶克早引以為憂,而「科學迷」則是他對將人機械化處理的經濟學家的稱呼。真正的經濟學家所分析的「人」,甚至與生物學家或動物學家心目中的「人」不一樣。經濟學家當然也知道,「人」具有一般動物的欲望、衝動和本能的反應,但更重要的是,「人」還具有異於禽獸的意志、理念和邏輯思考,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個體。就某一個人來說,對於自己都難以瞭解了,如何能得知任何其他人的想法,何況周遭的環境,包括人、事、物,都是變化不居的。原理原則是一般性的,但「具體」是什麼,可說根本無從得知,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去摸索、嘗試,或以別人的經驗當做自身決策的參考,在不斷失敗當中改進與學習,人際之間、人與自然間也因此持續演化出規則和秩序。
雖然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在尋求幸福,但幸福的內涵卻不是放諸四海皆準,只有回到活生生的「個人」身上,讓行為個人決定才是最適當的。市場、競爭、比較利益的決定主體,應該都是個別的行為人。也是在形形色色的行為人的互動中,才激盪出分工合作、市場規則,以及各種各樣的組織。但到了凱因斯經濟學和自然科學分析工具的出現,竟然逐漸演變成整體社會被置於一個可以擺弄的模式,而政府利用政策工具做「精密調控」,讓活在此模式裡的人都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儘管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不可思議,但現實世界卻一直這樣進行,縱然問題不斷,仍然無法改變。原因可能很多,而關鍵應在於,看似簡單的最微妙的基本觀念,無法被真正瞭解,此由傅利曼的感慨也可清楚明白。而寇斯這位現代隱士所說的「黑板經濟學」,最能傳神且一針見血地點出癥結。課堂黑板上所繪的圖、所演算的式子,只是概念,不能等同實際人生。
傅利曼說經濟學迷人之處在於原理簡單,而另一迷人之處則與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這也是當代經濟學最缺乏且為人詬病之處。不過,要將已然僵化的經濟學課本與書籍,回歸到至少像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那本描述實際世界、膾炙人口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那般生活化已經不易,若再想用小說或對話來呈現,更是困難!不過,現實世界裡卻有此種著作出現。
據我所知,一九八八年出版的《輕輕鬆鬆學經濟》(The Instant Economist),就是藉由一位MBA畢業生請教一位經濟學教授的方式展開對話,穿插了在教室、咖啡間的討論實況,交織成一幅動態畫面,在生動的戲劇性表演中,悄悄地將基本經濟知識輸入讀者腦中。
十三年後的今日,《經濟就是這麼自然》(The Nature of Economies)這本書以五位紐約客在品味咖啡時的交談,將經濟生活和自然發展以柏拉圖學派探討問題的對話方式呈現。本書與前一本書雖同樣以對話的方式輕鬆呈現,但前書的作者是兩位經濟學家,介紹的是包括總體經濟學在內(且以它為重點)的當代經濟學,而本書則是由一位高齡八十五歲,只有高中學歷的老婆婆所寫的。或許正由於作者沒受過正統經濟學程訓練,因此才能免於匠氣,並從豐富的生活歷練中,真正做到透徹且輕鬆的分析。作者強調人與人分工合作、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永續發展的人生境界,可說將經濟學返還至本質,也讓如今複雜、墮落、沈淪的現代人多一分憧憬和嚮往,短短兩百頁左右的篇幅,便能輕鬆自在地帶領現代人「返本歸真」。
(本文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 Friedman)應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即NBA強隊馬刺隊的大本營)的三一大學(Trinity University)之邀,以「我成為經濟學者的演化之路」為題,親自講述他自己的生平事蹟。講到末尾,他下這樣的結論:「最後我要說,身為一位經濟學者,這是我生命中喜悅與滿足的泉源。經濟學是一門迷人的學問,最令人著迷的是,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簡單,只要一張紙就可寫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瞭解。但真正瞭解的人又何其稀少。」
若在一九八五年聽到、看到這種說法,我會半信半疑。但十多年來,我接觸過幾位純正自由經濟大師的作品,並在已故的台灣自由經濟前輩夏道平先生引導下,閱讀了奧國學派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海耶克(F.A. Hayek)兩位宗師的作品,也有機會讀了不少張五常教授的產權通俗應用作品,和一九九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寇斯(R.H. Coase)的著作,如今我是百分之百地高舉雙手贊同。
雖然我仍不知道傅利曼所說,簡單到一張紙就能寫完的「內容」是什麼,但就我個人的體悟,「市場供需」即可含括一切。我們知道,「教一隻鸚鵡學會說供給與需求,牠就是經濟學家」的揶揄說法早就存在,可見「供需原理」是經濟學的靈魂,古早以前就被認定。但既然是諷刺性的笑話,顯示這個簡單名詞其實並不被人瞭解,套句傅利曼的話就是「真正瞭解的人又何其稀少」。
市場供需是交易行為的表現,交易的發生落實在數量上,而它是受「價格」指引的。人們對於價格這隻「無形之手」早已耳熟能詳,「價格機能」和「市場機能」也能琅琅上口。可是它的實際內涵並不真的為人所知,畢竟它只是概念,只是原理、原則,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它是由參與市場的難以計數的「活生生行為人」的行為所牽引,而人的行為時時刻刻都在變,所以市場也變動不已,當然也不能被量化,不能被某一人或某一機構形塑、拿捏,更不能被當成機械般用數理模型來表現。
今天通行的經濟學雖然也以市場供需為分析基礎,也強調人的行為,但分析模式裡頭卻不是「有靈魂、會思考的人」,而是行為一致的機器人。特別是數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興起之後,這種處理方式成為主流,而凱因斯理論為政府政策提供理論基礎,以此建構的總體經濟學大行其道,更使此種認知所向批靡,隨之而來的各種數理工具逐漸喧賓奪主,終於形成當代經濟學術的象牙塔-經濟學變成「專家們的專利」,一般凡夫俗子望之生畏。一提到財經,人們雖然明知其影響生活至鉅,但卻退避三舍,直說不懂。
這種偏離現實人生的演變,海耶克早引以為憂,而「科學迷」則是他對將人機械化處理的經濟學家的稱呼。真正的經濟學家所分析的「人」,甚至與生物學家或動物學家心目中的「人」不一樣。經濟學家當然也知道,「人」具有一般動物的欲望、衝動和本能的反應,但更重要的是,「人」還具有異於禽獸的意志、理念和邏輯思考,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個體。就某一個人來說,對於自己都難以瞭解了,如何能得知任何其他人的想法,何況周遭的環境,包括人、事、物,都是變化不居的。原理原則是一般性的,但「具體」是什麼,可說根本無從得知,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去摸索、嘗試,或以別人的經驗當做自身決策的參考,在不斷失敗當中改進與學習,人際之間、人與自然間也因此持續演化出規則和秩序。
雖然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在尋求幸福,但幸福的內涵卻不是放諸四海皆準,只有回到活生生的「個人」身上,讓行為個人決定才是最適當的。市場、競爭、比較利益的決定主體,應該都是個別的行為人。也是在形形色色的行為人的互動中,才激盪出分工合作、市場規則,以及各種各樣的組織。但到了凱因斯經濟學和自然科學分析工具的出現,竟然逐漸演變成整體社會被置於一個可以擺弄的模式,而政府利用政策工具做「精密調控」,讓活在此模式裡的人都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儘管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不可思議,但現實世界卻一直這樣進行,縱然問題不斷,仍然無法改變。原因可能很多,而關鍵應在於,看似簡單的最微妙的基本觀念,無法被真正瞭解,此由傅利曼的感慨也可清楚明白。而寇斯這位現代隱士所說的「黑板經濟學」,最能傳神且一針見血地點出癥結。課堂黑板上所繪的圖、所演算的式子,只是概念,不能等同實際人生。
傅利曼說經濟學迷人之處在於原理簡單,而另一迷人之處則與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這也是當代經濟學最缺乏且為人詬病之處。不過,要將已然僵化的經濟學課本與書籍,回歸到至少像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那本描述實際世界、膾炙人口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那般生活化已經不易,若再想用小說或對話來呈現,更是困難!不過,現實世界裡卻有此種著作出現。
據我所知,一九八八年出版的《輕輕鬆鬆學經濟》(The Instant Economist),就是藉由一位MBA畢業生請教一位經濟學教授的方式展開對話,穿插了在教室、咖啡間的討論實況,交織成一幅動態畫面,在生動的戲劇性表演中,悄悄地將基本經濟知識輸入讀者腦中。
十三年後的今日,《經濟就是這麼自然》(The Nature of Economies)這本書以五位紐約客在品味咖啡時的交談,將經濟生活和自然發展以柏拉圖學派探討問題的對話方式呈現。本書與前一本書雖同樣以對話的方式輕鬆呈現,但前書的作者是兩位經濟學家,介紹的是包括總體經濟學在內(且以它為重點)的當代經濟學,而本書則是由一位高齡八十五歲,只有高中學歷的老婆婆所寫的。或許正由於作者沒受過正統經濟學程訓練,因此才能免於匠氣,並從豐富的生活歷練中,真正做到透徹且輕鬆的分析。作者強調人與人分工合作、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永續發展的人生境界,可說將經濟學返還至本質,也讓如今複雜、墮落、沈淪的現代人多一分憧憬和嚮往,短短兩百頁左右的篇幅,便能輕鬆自在地帶領現代人「返本歸真」。
(本文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