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真人真事真有事:那些課本沒有教的小故事、大歷史

●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一場比賽跑了半世紀

隨者營養與運動訓練的提升,足以展現人類體能極限的馬拉松紀錄不斷被挑戰及更新,肯亞的基普喬蓋已經締造兩小時內跑完的紀錄,但由於那是為了突破人類極限而精心設計過的非正式比賽,故成績不會列入國際田徑總會的紀錄。

現在奧林匹克競賽史上最慢的馬拉松比賽記錄,是由有日本馬拉松之父之稱的金栗四三,在一九一二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中締造的,或者說,在事隔多年的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一日,才以五十四年八個月六天五小時三十二分二○・三七九秒的時間完成比賽。

這場一百多年前在瑞典索倫蒂納市舉行的比賽,當天氣溫達到北歐罕見的攝氏四十度,六十四名參賽選手中有超過一半的人中暑,高溫加上旅途勞累及對當地食物的不適應,金栗四三在比賽中途失去了意識而昏迷,被當地農戶照料救起的他,醒來時已經天比賽結束後的第二天。金栗四三在沒有通知比賽官員的情況下返回了日本,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裡瑞典奧運會委員會皆認為他已失蹤,甚至已經不在人世,結果在一九六二年編回顧刊物時,意外發現金栗四三不但還活者,而且之後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都沒有缺席。姑且不論一九一六年的奧運會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取消,之後金栗四三又參加了一九二○年的安特衛普奧運會,並以兩小時四十八分四十五・四秒的成績完賽拿下第十六名,這位馬拉松傳奇還繼續參加了一九二四年巴黎奧運會,但這次已經有些年紀的他就沒有能夠跑完全程。

亡羊補牢的瑞典奧運會聯繫金栗四三,提供了完成那次比賽的機會,當時七十六歲的他欣然接受,並於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一日把五十五年前沒跑完里程做個終結。

當事人金栗四三怎麼看?他說這真是一條長路,這期間我已經有五個孫子了。

●曼德維爾「創造」出暢銷旅遊書

曼德維爾爵士一般認為是《曼德維爾遊記》的作者,這本書在中世紀是《聖經》之外最暢銷的幾本書之一,當年當然沒有可信的銷售統計或排名,然而它目前在各大保留古抄本的圖書館中還有三百本左右的庫存,不但涵蓋歐洲主要語言的譯本,連閱讀觸及率相較為低的丹麥及荷蘭和愛爾蘭文的版本都有,比同樣題材的《馬可波羅遊記》多了三倍以上就可見一斑。

這本書在當代實在太出名了,當中世紀的歐洲人提到遊記時十之八九都是指以曼德維爾為名所留下的這本,書中記述了作者在東方數十年的旅程紀錄,而且異於馬可波羅獨尊中國的經驗,這本晚了半世紀的著作還包括中國以外的中東、印度、爪哇島甚至遠達蘇門答臘島等地,在這些半幻想、半虛構的異國風情之外,遊記能夠如此受歡迎還是因為作者深諳讀者的期望,他以超越時代的科幻小說筆法投其所好所致,在當時歐洲被穆斯林和異教徒壟斷東進的絕望歲月中給了讀者希望,曼德維爾用大量篇幅描述遠在印度的一個基督教國家,該國統治者祭司王約翰是東方三博士的後裔,王國富庶得難以想像。他麾下有七個忠心耿耿的國王、七十二位公爵及三百六十位伯爵,都是毫無保留地為基督奉獻,他們每次出征都會帶者三個巨大的實心黃金十字架,各有一萬名種裝甲騎兵與十萬步卒捍衛,這隻忠誠基督精兵曾經大破異教徒軍隊,若不是底格里斯河結冰無法渡過就會直驅並收復聖地耶路撒冷,甚至傳說祭司王約翰本身就是當年耶穌的使徒,祂老人家就是擁有不老不死之身約翰本人。

關於這部最早是以法文撰寫的遊記,其實不只內容有些光怪陸離,作者自稱的經歷其實也很不可信,曼德維爾在書中自稱是一位英格蘭的騎士,他從聖奧爾本斯出發,途經君士坦丁堡,接著走入聖地耶路撒冷及耶穌出生的迦勒底,足跡還包含非洲的基督教國家伊索比亞與神話中的亞馬遜(不是南美洲那片同名雨林),最後抵達印度洋群島和中國,歷經了三十四年才返回故鄉。這樣的情節橋段是套用當時盛行的騎士文學公式,而書中所有遇上試煉到化險為夷的經歷,都與基督教神蹟和教義牽連是典型套路,如果多看看幾本同期的創作(真的只能稱做創作)就知道整本遊記幾乎都是從他暢銷書抄過來的大雜燴,才會出現調侃作者最遠的旅途只是去了離自家最近的圖書館之酸性反應,然而話說回來,撇去通篇絕大多數的亞洲見聞,像是長了狗頭的女性、睪丸垂到膝蓋的男子以及生孩子供自己食用的野蠻人等怪談不說,也拿掉祭司王約翰的文學創作章節不予討論,再忽略操弄信仰想要多賣幾本的不良初衷,遊記作者還是參考(抄襲?)中世紀所有東方紀行堪稱權威的重要著作,詳實記錄下當時歐洲人對東方的認知。

雖然書的內容現在看來是荒謬了,然遊記一書還是因為極高的流傳性留下影響力,公推當時歐洲最聰明的達文西就是這部遊記的忠實讀者,而探險家哥倫布也自承受到本書的啟發,這位曼德維爾的信徒就是看了這本書才堅信地球為圓的,往東往西最後都可以走到同一個地方。

●史上最性感的生日快樂歌

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九日,性感的瑪麗蓮・夢露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民主黨餐會上,風情萬種地向現任總統甘迺迪獻唱世界名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其實偽壽星甘迺迪真正生日是十天後的五月二十九日,然想來現場是沒有人在乎這個美麗的誤會,夢露一身膚色的晚禮服合身地展現出完美曲線,只聞她以慵懶低沉卻又無比誘惑的嗓音娓娓唱出祝福,沒有刻意的修飾,只有這位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女神,有本事把這個形同兒歌的世界名曲唱得這麼性感。

全世界各地都能派上用場的生日快樂歌,大概是最容易琅琅上口的英文歌,這首旋律簡單,歌詞也不深奧的作品其實起源眾說紛紜,到現在原作到底是誰也講不清楚,唯一確定的是一家叫「桑米」的公司在一九三五年於登記版權,依據立法的精神,如沒有支付版稅,就不能以營利為目來演唱這首歌。

六十五年後,唱片界重量級的華納音樂以一千五百萬美元收購桑米公司,其中這首〈Happy Birthday to you〉的版權價值被估為五百萬美元,保守估計每年光是這首歌就可以有兩百萬美元的使用費進帳。

這執行上勢必會引發法律糾紛,果然就出現版權的集體訴訟,纏訟幾年於二○一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定讞,洛杉磯聯邦法院判定桑米公司一開始就沒有擁有歌曲的版權,後來併購的華納音樂自然也沒有,世人可以繼續唱免錢的。

所以,夢露當年這個場合不宜、時間不對、對象不妥但依然顛倒眾生的演出,也跟其他無數人的祝壽一樣,沒讓桑米公司拿到任何報酬。

●大平洋戰爭中移動的人造島礁

一九四二年二月,日本海軍開始進攻荷屬印度尼西亞,負責爪哇島的是今村均中將,及其所率領兩個師團約四萬人的兵力。日軍大本營可能挺瞧不起荷蘭海軍,只派出了兩艘妙高級重巡洋艦和兩艘川內級輕巡洋艦,外加十四艘驅逐艦和若干輔助船,由高木武雄少將率領,來給登陸部隊護航。

荷蘭海軍的指揮官則是多爾曼少將,由於得到了英國和美國海軍的增援,多爾曼手裡有了兩艘重巡、三艘輕巡和九艘驅逐艦,他覺得可以正面和日本艦隊較量一下。

然而一打起來盟國海軍很快傻眼了,由於盟國艦隊是拼湊而成,而且荷蘭旗艦「魯伊特號」和美國旗艦「休斯頓號」的電臺先後出現故障,導致幾乎整個海戰過程中多爾曼始終無法有效的指揮陣型。而日軍此戰使用了射程驚人的九三式氧氣魚雷,盟軍艦隊根本不知道日軍有這樣先進的武器,所以誤認為附近有日本潛艇編隊埋伏,搞得風聲鶴唳。

經過七個小時的海戰,盟軍兩艘輕巡和三艘驅艦逐被擊沉,一艘重巡「埃克塞特號」被擊中鍋爐導致起火,帶傷退出戰場。整場戰鬥日軍僅傷亡三十六人,盟軍則有兩千多人葬身魚腹。

接下來就該輪到本文的主角「克林森號」登場了,爪哇海戰失敗後,日軍登陸部隊很快攻占爪哇島全境,盟軍下令所有倖存的艦船撤往澳大利亞。「克林森號」僅僅是一艘近海掃雷艦,航速只有可憐的十五節,所以在撤退的隊列中它落到了最後。

荷蘭船員們焦急萬分,要知道日軍飛機每天都在附近海域打轉,而自己只有兩門雙聯裝二十釐米的厄利孔高炮,防空能力近乎無,如果被日軍飛機發現,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會被炸成一堆廢鐵。此時船員們想出了一個奇葩的辦法,他們首先讓船靠岸,然後在附近的島上砍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樹枝和野草,把整條船包裹了起來,就像一個綠意盎然的小島。

荷蘭船員們每天晚上前進,天亮了就找個島嶼附近拋錨,偽裝成一座礁石,這樣航行了幾天,日軍飛機竟然真的沒有發現他們。斷斷續續爬了將近半個月,終於回到了澳大利亞。它也是整個艦隊中最後一艘安全撤退到澳大利亞的艦艇,這個故事成了荷蘭海軍的一個傳奇,戰後該艦繼續服役到一九六○年退役,然後成了荷蘭海軍博物館的一座收藏品。該艦現在還停在登海爾德的荷蘭海軍博物館碼頭內,如果有去荷蘭旅遊的人,可以去瞻仰一下這艘祥瑞之船。

●百事可樂曾是軍事強權?

一九五九年的夏天,美國在莫斯科舉辦了場「美國展」,會場中介紹了美國各種產品及公司,包括了迪士尼、IBM電腦以及百事可樂等等。

唐納・M・肯德爾,當時百事可樂的國際部行銷總裁,知道與會的最高層級是當時還是副總統的尼克森,而蘇聯當時的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也會到場。唐納在美國使館中請尼克森一定要請赫魯雪夫喝一杯百事可樂,而尼克森做到了。

根據赫魯雪夫兒子的形容,當時一起飲用的蘇聯軍官覺得百事可樂聞起來很像鞋油,但是對這個味道印象深刻,持續到整個會展結束。

這成為當時最紅的活廣告,那後來呢?唐納六年後成為百事可樂的執行長,並且成功的抓住蘇聯市場,成為一九七二年到一九八八年獨家的可樂供應商。

一九九○年,百事可樂跟蘇聯簽了張更大、價值三百億美元的合約。百事想順勢把旗下另一品牌「必勝客」一舉推銷,成為稱霸蘇聯的飲食集團。

無奈一九九一年就遇到了蘇聯解體,這張世紀大合約隨即瓦解。從原本只要跟蘇聯談生意,瞬間要對付分崩離析的各個新國度:運輸船是烏克蘭做的,必勝客需要的起司要從立陶宛進口,百事可樂改成的塑膠瓶的原料又要跟白俄羅斯談……

百事可樂力挽狂瀾的把訂單拼湊起來,發現整個飲食架構要穩住,竟然是個橫跨十五國的貿易體系。一九八九年蘇聯跟百事可利簽署了協議,繼續進口百事可樂的濃縮原漿,但盧布又非國際通行貨幣。蘇聯決定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來履約,百事可樂同意接收十七艘舊潛艇、一艘護衛艦、一艘巡洋艦以及一艘驅逐艦。

所以曾經有短暫的一段時間,百事可樂成為全球軍事強權之一(雖然事後這些艦艇都被當廢鐵賣了)。當時的百事可樂總裁唐納,曾跟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開過一個玩笑:「我們解除蘇聯武裝的速度,可比美國老大哥快多了。」

事後唐納也在這個時間點安全下莊,順勢退休。

火上加油:可口可樂趁機進攻解體後的蘇聯,短短幾年,就成為俄羅斯最受歡迎的可樂品牌。二○一三年,普希金廣場大大的百事標誌被撤了下來,象徵百事的時代結束。

早知如此,百事可樂當年是否乾脆運用拿到的軍艦,直接用武力來幹掉可口可樂會比較快?

●凡事講究的英國為何食物不講究

法國人最喜歡嘲笑英國人的烹飪技能,最常掛在他們嘴邊的一句話是:「所有人都知道牛在英國就是會被宰兩次,第一次是在屠解過程取其性命,第二次就是在烹調時再以拙劣的廚藝褻瀆,徹底奪其尊嚴。」

大家都知道英國人的食物並不若他們的研究那麼享譽國際,這個國家還從維多利亞時期就這樣教育孩子,英國人自古就普遍相信難吃又乏味的食物,才是對靈魂最好的滋養,這可是自幼就開始灌輸的觀念,傳統的育兒指南是這樣建議的:「離乳食應該要單調且難吃,為了心靈健康,必須給孩子身體討厭的食物。」為此美食從來都不是現今驕傲的大不列顛子民追求的目標,對英國人來說,從嘴巴出去的東西,像是睿智的嘲諷與刻薄的訕笑,價值要遠高於送進嘴裡的輸入。

Google一下英國的代表性美食,即便有全球搜尋引擎龍頭的助力,還是只能公推就連氣炸鍋都可以輕易駕馭的炸魚和薯條,在料理難度上,可能僅勝過泡麵及冷凍食品加熱,難怪英國人在食物論戰中總是落水狗。

你知道嗎?英國伊莉莎白一世即位後對宗教進行許多改革,重新建立其父亨利八世主導的英國國教,並摒棄了天主教星期五不准吃肉改吃魚的齋戒。

英國人為了力挺王室而身體力行,後來甚至簡化成「不吃魚」,且用來形容忠於政府的人,連英國少數可以吃的東西都能捨棄,他們真的很愛戴自家王室。

為了確保龍體安康,其實英國王室成員還不太怎麼食用蝦蟹等貝殼類海鮮,這是為了避免過敏和食物中毒。

已逝的伊莉莎白女王也不吃大蒜,這個氣味強烈的食材甚至禁止在白金漢宮出現,推測是為了防止女王打嗝時有大蒜味道,有損大英國協的光榮,應該不是皇家專屬的任性與挑食。

●格陵蘭和冰島名不符實?

在國家的名稱中,為了強調而置入「人民」或是「民主」之類的,往往都名不符其實,不過這種事關政治信仰的與價值認定有關,這樣的結論的確有時不太公平,多少會流於各自表述的觀點,然而有些涉及大是大非立場還是不容和稀泥,像是「格陵蘭」這個領土有八○%被冰雪覆蓋的國家,還叫「綠地」(greenland)就過分了,這個國名是由丹麥語古語「Grønland」而來,其字面的意思真的就是「綠色的土地」。

格陵蘭這片土地在發現時,就是一片蒼涼,根據北歐神話史詩的記載,紅鬍子艾瑞克在冰島殺了人而待不下去,被放逐的他,朝西北航行後在這個全球第一大島落腳,為吸引更多的同胞來耕耘這片土地,艾瑞克趁該島南端峽灣夏天草地還勉強能存活的現象為名,用「綠地」這個華麗的名字誘拐了四千名移民來一起拓荒,這群上當的苦主大都來自冰島,雖然以農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大小懸殊的島嶼都是不毛之地,不過名稱看起來比較吸引人的格陵蘭,顯然是更糟糕的選擇,受洋流庇蔭的冰島有溫和些的生活條件,所以早一步在該處生活的居民低調不願張揚,反而將這裡稱為讓人聞名生畏的「冰島」,對應起明顯廣告不實的格陵蘭,這兩處的住民都算不上光風霽月的坦誠,縱然出發點完全相反,最後取名字的做法倒是殊途同歸就是。

「雷克雅維克」是目前冰島最大的城市,這裡據說也是這個島首個建立的永久定居點,因地熱長年瀰漫著水汽而命名為「冒煙的海灣」,「雷克雅維克」就是這個意思。傳說當時的移民向索爾大神許願,他們從船上拋下兩支樹枝並承諾漂到哪就在哪裡紮營,最後這樹枝帶大家到了雷克雅維克,然這個故事應該是編出來的,因為在一九七四年,冰島人慶祝雷克雅維克建城一千年時如法炮製,結果海拋百餘支樹枝,沒有一支漂到該城附近。

你知道嗎?足球雖然是格陵蘭的國家體育項目,也是這片土地上居民少數的精神寄託,但格陵蘭並不是國際足球總會FIFA的成員,FIFA要求會員國必須有最低標準的天然草皮球場供國際比賽使用,而格陵蘭的氣候條件根本不可能擁有符合標準的天然草皮球場,就算用上綠色大地的國名來先聲奪人也無法呼攏過去,反而是一樣名不符實的冰島做到了。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