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8法則【《僧人心態》作者愛的力作】:如何找到愛、維繫愛、放下愛
沒人想孤零零一個人,這點大家應該都同意吧。
多倫多大學透過一系列的研究發現,人在害怕孤單時,更可能委曲求全。更精確地說,是指即使這段感情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還是會因為依賴對方而不願分手。抓住一個對象看似是解決孤單寂寞的解方。人們不就是因為沒對象才感到孤單寂寞嗎?然而,對孤單寂寞的恐懼,卻會干擾我們對情感的判斷力。
我的客戶里奧,跟女友伊絲拉交往近一年時,女方因工作關係,從費城搬到了德州的奧斯汀。伊絲拉對里奧說:「你應該做對自己最好的選擇。我想跟你說清楚,因為我不確定我們有沒有未來。」里奧無法決定。然而,在伊絲拉離開後一個月,里奧搬去了奧斯汀。
「我的朋友大部分都有對象啊!伊絲拉不在身邊,我覺得自己跟單身沒兩樣。而且,我不想要一個人孤孤單單,所以就決定搬去她住的城市。」里奧的目的是避免孤單,而非搬家須面臨的利弊得失—他的工作該怎麼辦?離開了費城,他需要捨棄什麼?他在奧斯汀有認識的人嗎?他會喜歡那裡嗎?他搬去奧斯汀,對兩人的感情會帶來好處嗎?
里奧搬去奧斯汀的一個月後,伊絲拉提出了分手。
里奧搬家是為了逃避孤單。在奧斯汀他誰也不認識,從事遠距工作,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單。
要基於不安與心急選擇或維繫一段感情,還是要以滿足與喜悅為基礎?在孤單寂寞的驅使下,我們急於投入感情,或守著錯誤的對象,以為有比沒有好。
在單身時,或是有對象但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應該把握時間了解自己—自己的興趣、喜好,以及價值觀。學會愛自己,就能培養出慈悲心、同理心和耐心,這些特質都可以用來愛人。如此一來,即使一個人也不孤單,反而能自在且自信地做出決定、聽從自己的心、反思自身的經驗—這就是做好準備愛人的第一步。
獨立思考
我們養成不受他人想法影響的能力,學會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和認識自己。
獨處能幫助我們駕馭感官與自己的心。
獨處時,我們要處理的只有一顆心、一副思想。這年頭,一切都在爭取我們的注意力。我們的感官不斷受到過度刺激,不只是人,也包括大量未經過濾的資訊。置身於這些雜音,讓我們失去分辨重要事物的機會。俗話說,愛是盲目的,被感官刺激淹沒的我們是看不清楚的。感官會不斷把我們吸引到最新、最好、最炫的事物上,不給我們先思考一下的機會。
感官不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受到吸引沒什麼不對,但我們很容易被看起來誘人、感覺很好,或聽起來不錯的東西迷惑。
獨處能讓我們學會在感官刺激及明智抉擇之間創造思考空間。
如果我們不斷找一個人來愛,或一直把重心放在伴侶身上,就沒辦法專注在自己身上、好好地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就可能被伴侶的喜好和價值觀牽著走,無意間使伴侶的看法也成為了我們的看法。
我們或許會基於欣賞而接受某個人的看法,例如欣賞一位廚師的廚藝,因此欣然接受他的指點。但如果是因為不了解自己,而按照別人的意思來塑造自己,那可就不是我們想要的了。在諮商輔導的過程中,我遇過許多客戶,和伴侶在一起都二十多年了,才發現自己早已迷失自我,因為他們把對自己的認識「外包」給對方了。若是能表明自己的喜好,伴侶雙方才能有自信、有主見地結合彼此的喜好。
獨處時做的決定,讓我們為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愛與被愛的方式,訂下了自己的標準。有了一個人的空間,由自身觀點出發、寫自己的故事,我們就能漸漸擺脫電影、書籍、父母、監護人的影響,或伴侶的期望,釐清自己對愛的看法。
獨處讓我們了解到,無論是戀愛前、戀愛中、戀愛後,「自己」永遠在最前面,即使有人愛、有人陪,我們也能走自己的路。如此一來,當我們的故事和別人的故事交會,就不會根據一時的迷戀做出決定,也不會盲從別人對愛的看法,或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被動地任由事情發展下去。相反地,我們會慢慢表達出自己抱持的標準,看看彼此的標準是否合適。再次獨處時,我們還會繼續反思、繼續精進。
以完整的自己進入一段關係,不求伴侶來完整自己,彼此才能真正地相知、相愛。
以伴侶為師
道場裡往往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也就是上師。上師不只是老師、嚮導或教練,他們就像船長,以深不見底的慈悲和師徒之誼,幫助需要的人渡過波濤洶湧的人生之海。
在道場裡,上師會坐在課室後面聽弟子說話。教完課後,會請弟子分享心得。上師不是僧院指派,而是我們自己去找一位上師收我們為徒。我們選他為師、他也選我們為徒。在去僧院以前,我在學校很抗拒權威。或許是自尊問題,當時我總覺得自己被老師品頭論足、打分數。相形之下,我在僧院遇到的上師,都很富有同理心和慈悲心、為人謙沖自牧。
成為僧侶初期,我和上師拉德納特尊者在倫敦,住在寺廟附近的寮房,我負責照顧他的三餐及其他需求。每天,他看到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我面前跪下,並以額頭碰地。儘管他都快七十歲了,而我才二十二歲,是個初來乍到的菜鳥,他照樣向我的內在靈魂及精神力量致上敬意。
他不會說「你是徒弟,所以我說什麼、你就要做什麼」,他從不會打出上師這張王牌;我也不會說「你是上師欸,應該要為我解惑啊」,我從不會打出徒弟這張王牌。
我們互敬互重。
一段認真投入的伴侶關係也是互相敬愛的,只不過方式不同,因為彼此不是上師和徒弟的關係,而是互為師徒。
我們通常不會把伴侶想成老師或嚮導,但沒有人可以只憑自己看清自己或世界。
從獨處的反思中,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從不同的眼光與有限的眼界看待彼此和世界。
伴侶就像立在我們面前的鏡子。這面鏡子存在的目的不是、也不該令你難過,而是當你在別人面前無所遁形,能讓你變得透明、更清楚看見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你努力改進自己時,伴侶只是一面鏡子,沒有批判或強迫、只有支持與鼓勵。
你的伴侶應該是一個你想跟他「一起學習」、也想「向他學習」和「透過他學習」的對象,反之亦然。一起嘗試新事物、事後一起反思,這就是「一起學習」。伴侶和我們分享他的專業,或用他的專業來指導我們,這就是在「向伴侶學習」。
「透過伴侶學習」是最難的。
和另一個人的思想、心靈和能量共處時,我們透過觀察這個人對我們的表現來學習。我們要用心觀察,並耐心體會對方的行為,從中找出可以學習的功課。這在伴侶惹惱我們時尤其困難。我們會覺得都是對方不好,殊不知,伴侶的行為和我們的反應,正是能教導我們認識自己的教材。與此同時,我們對伴侶的言行舉止,也為伴侶提供了教材。這一段共學之旅,就是人生第二階段「家住期」的核心。
身為伴侶的上師,我們要思考自己的言行舉止將對對方造成什麼影響。上師帶給徒弟的是不帶論斷的指導、無私無我的智慧,以及不帶期待的愛。為伴侶扮演上師的角色,意思不是要灌輸知識、傳授智慧給伴侶(聽起來也不太舒服),但確實需要耐心、理解、好奇、創意,和自制。
我們無法憑空生出這些特質,伴侶是幫助我們學習這些特質的最佳人選。
僧侶之間的關係雖然不浪漫,但生活在共同的空間,意味我們在彼此面前無所遁形。大家都知道你有沒有保持個人衛生、人人都知道你有沒有好好打坐。長期穩定交往的伴侶關係也很類似,但伴侶之間比僧侶之間更暴露。無論好壞,伴侶都知道你的一切。
這一生遇到的每個人,都可能教會你一些東西,但並非每個人都是你的上師。
最好的朋友、最親近的家人、一起修行的道友(對有道友的人來說)不能幫我們學習這些功課,因為他們不像伴侶可以看到我們的一切。
同事可能比太太更欣賞我的工作表現,但同事從未見過我的父母和兄弟姊妹。
找朋友一起去看足球賽可能更合適,但我不想每天晚上回家都看到這位朋友。
像僧侶般生活在一起的室友,勢必會看到彼此大部分的優缺點,但室友可能沒有意願助我克服人生的挑戰。
親戚朋友對我的修行,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敬意,但只有拉蒂知道我今天早上有沒有乖乖打坐!
她不只比別人更常見到我,也比別人在更多的場合見到我。沒人比她更有資格幫助我變得更好。
伴侶關係是用來成長的
如果你選擇一個可以一起成長的伴侶,那他就總有東西可以教你。
心理學家亞瑟.艾融和伊蓮.艾融提出「自我拓展理論」,指出人際關係—尤其是伴侶關係—可幫助我們拓展自我,以豐富、擴大我們的人生。
根據自我拓展理論,如果這個人可以為這段關係帶來我們本來沒有的東西,例如不同的技能(你居然會通水管!)、不同的個人特質(你是派對上的靈魂人物!),或不同的觀點(你竟然是在國外長大的!),就會促使我們想要跟這個人在一起。
伴侶拓展了我們的自我,因為他擴充了我們能取得的資源。
大家對伴侶最常有的抱怨,本質上就是他不做我要他做的事(「她都不分擔家事」「他對我爸媽很沒禮貌」「他從不稱讚我」「他忘了我的生日」)。
但如果你認為伴侶就該在你要他做事的時候去做你要他做的事,那麼我想改變你看待伴侶的方式。
這樣的關係不是伴侶關係,而是從屬關係。從屬關係建立在支配之上。這絕不是我們想和伴侶互動的方式。良好的伴侶關係是互相的。互相配合是人際相處的一部分。一起擬定時間表、協調彼此的責任、平衡雙方的生活。
但理想的伴侶關係不只要互相配合,還要一起成長。
愛不只是服從或交換,愛是一起克服挑戰。
當你們了解彼此、看著彼此成長、並肩共同成長時,生活會很愉快。我們經常說想一起變老,卻忘記了一起成長的重要性。
互為師徒的互動關係,會讓彼此感覺是一體的。必須為一段關係付出努力,才能從關係中得到回報,但伴侶關係不是自動販賣機,不是只要付出就能保證立刻獲得回報。
付出必須真心誠意,而獲得的東西也將帶來啟發。
以個人目標為優先
人們美化了為他人犧牲奉獻的精神,誤認為以他人為優先是愛的表現。
確實有許多很美的方式可以為人付出,但我看過將自己的目標擺一邊的人,犧牲奉獻了幾年後,只覺得迷失自我或受到誤導。
他們後悔自己的決定、怨恨伴侶沒支持他們以自己的目標為優先。會有這種心情很合理—我不是說後悔、怨恨沒關係,但如果你的伴侶有辦法眼睜睜看著你放棄自己的目標,那就不叫愛。
你必須將自己的目標擺第一,你的伴侶也必須把他的目標擺第一。追求自己的目標將為你們帶來正面的能量和穩固的自信,彼此才能帶著各自的能量與自信在一起。
或許你會納悶,為什麼要在一本談伴侶關係的書中,討論尋找自己的目標?
事實上,即使有人相伴,這也是我們要獨自摸索的事。就像先前談到的,獨處有助我們帶著自我認識進入一段關係,知道自己的目標也有助我們維繫和發展一段有各自目標的感情。一方面,我們不放棄個人目標;一方面,我們也支持伴侶追求個人目標。
每段感情裡其實都有三種關係:彼此的關係、自己與自身目標的關係、伴侶和他的目標的關係。
這三種關係都需要我們的注意。聽起來好像很難,但這樣其實會讓生活更容易。
想給一個人真正的愛和最好的你,那你就必須成為最好的自己。
如同心力交瘁的父母很難給孩子好的照顧,不顧個人目標的人,也很難支持伴侶的目標。顧好自己,才能做好照顧別人的準備。
就像婚姻家庭諮商師凱薩琳.道倫.迪瓦絲告訴《赫芬頓郵報》的,最幸福的伴侶,是那些能超越最初對彼此的迷戀、優先考慮自己的追求與目標的人。
「當一對伴侶只靠彼此滿足全部的情感與社會需求,這種『結合』只會扼殺健康的個人成長,或導致彼此互相拖累。」迪瓦絲更補充道,伴侶關係中的雙方都必須保有個人身分認同,而不是讓這段關係定義自己。
當雙方皆積極追求自己的目標,兩人關係將在許多方面受益。
沒有自己的目標要追求時,麻煩就來了。
有時,你以為是兩人之間有問題,但那份不滿的根源其實在於雙方或其中一方沒有自己的目標。
艾咪對伴侶馬可十分不滿。
馬可是一名吉他手,他們的樂團剛開始嶄露頭角。馬可總是跟著樂團到處巡演,但當他特地縮短行程來陪伴艾咪,她又內疚得沒辦法享受馬可的陪伴。艾咪體認到,解決兩人問題更好的辦法,是自己也得找出想努力的目標才行。艾咪本身是名畫家,因此她開始在朋友家的車庫教繪畫。她很期待之後能舉辦一場聯合畫展,展出他們最好的作品。馬可也確認自己可以向樂團請假來參加畫展的開幕式。馬可去到畫展的時候雖然艾咪很忙,但她對自己努力的成果很自豪,也很高興可以和伴侶共享榮耀。
即使是在看似理想的家庭(工作和居家生活都沒什麼不好),只要伴侶其中一方不知道,或沒有積極追求自己的目標,個人內心的空虛就會影響兩人的關係。沒有目標的伴侶可能會嫉妒另一方的發展,如此一來,雙方就將錯失兩個有目標的人可以帶給彼此的喜悅、能量,及滿足。
如果伴侶當中有一方很迷失,可能就會覺得較為忙碌、充實的那一方不關心自己。而較為忙碌的一方,又會擔心另一方除了這段感情就沒有自己的生活,或許會認為自己有義務幫助對方排遣時間,或幫對方找事情做。到頭來,兩人都可能因為另一方度過自己時間的方式而怨恨對方。
在伴侶關係中,雙方都必須小心不要丟失了自己在乎、看重的事,以及讓你覺得忠於自己的事。
不是雙贏就是雙輸
「衝突」有個壞名聲。
跟人起衝突顯得我們像壞人—不管是在自己還是別人眼裡。
我們想和伴侶成為一對互相了解、從不吵架的佳偶:「我們這一對很特別,跟其他人都不一樣。」但無論一對伴侶有多契合,活在零衝突的狀態中不是愛,而是逃避。剛開始幾個月要粉飾太平很容易,因為熱戀期的吸引力模糊了感情基礎的裂痕。
但保持零衝突的狀態,意味停留在淺層的交往,一切看似美好,雙方卻從未深入了解彼此。
迴避衝突的人,表面或許看起來很平靜,內心往往並非如此。
他們不敢談負面的感受,因為自己或伴侶可能會生氣。他們藏起自己的感受,以免惹麻煩。維持表面的諧往往將以誠實和理解作為代價。
反之,建立在誠實與理解之上的愛是深刻且令人滿足的,卻不見得平靜。迴避衝突的伴侶,無從了解彼此的優先考量、價值觀,或掙扎。
每對伴侶都會吵架,或都該吵架。
聽起來有點反直覺,但藉由常常吵架,我們可以避免一發不可收拾的衝突。一出現分歧就加以處理,就比較有機會在說出無心的話、讓彼此的感受更糟糕但卻沒有解決問題之前化解衝突。
伴侶第一次將髒襪子丟在地上時,你可能覺得有點不高興,但只是默默將襪子丟進洗衣機。第二次,你提醒伴侶要將襪子收好,但這件事已經變成了一個問題。第三次,你可能會問他,要怎樣才能讓他改掉這個習慣。第四次,你可能會說:「好,我們需要談一談襪子的問題。」亂丟襪子變成了一個引爆點,這些襪子被丟在地上的次數越多,它們製造的紛爭就越多。
如果我們以隊友的態度看待衝突呢?
衝突就像妖魔鬼怪,也像海裡的浪濤。當衝突靠近時,浪捲得越來越高,場面越來越嚇人。但與其轉身假裝沒看見,你們可以兩個人一起面對逼近的浪濤。你們可以將頭部保持在水面上嗎?還是浪濤會當頭劈下?關鍵在於明白你的伴侶不是那道浪濤。雙方意見不合之處才是那道浪濤。
如果你們兩個人一起迎上前去,朝同一個方向踢水,彼此加油打氣,你們就可以肩並肩游過去,共享化解衝突的勝利。
這個轉念改變了我的人生,它也可以改變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