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何而生,為何而活:日本佛教大師的入世智慧
序
「我列出一張單子
左邊寫著活下去的理由
右邊寫著離開世界的理由
我在右邊寫了很多很多
卻發現左邊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寫的
……
是的
比起任何一個還要忍受飢餓、乾渴、瘟疫的同齡人
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福,但這是相對的
二十年回憶中真正感到幸福的時刻屈指可數
……
如果人死的時候可以許一個一定會實現的願望
我也許會許下
讓所有人更加快樂吧」
這是一名跳樓自殺的北京大學女學生留下的遺書。正值青春飛揚的年紀、身處名牌大學的校園,為何她卻感受不到人生的「快樂」和「幸福」,甚至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和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二○○九年針對二一二七名十五歲以上的人進行調查,有十九‧七%表示曾有認真想自殺的經驗,其中有十六‧一%會採取實際自殺行動,顯示有相當比例的人曾有自殺問題的困擾。另外,無論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迅猛發展的中國,還是早已躋身發達國家行列的日本,自殺率都超過世界平均數的兩倍。自殺人數的增加正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
現代人享受著幾百年前無法想像的豐富的物質生活。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增強了改善生活環境的能力,平均壽命也得以延長。然而,人們因此變得更加幸福了嗎?事實上,現代社會為恐怖主義、殺人、自殺等諸多問題所困擾,遲遲找不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方案。
科學的進步固然使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卻並沒有為我們帶來真正持久的幸福和發自內心的滿足。相反地,現代生活往往只是加深了人們精神上的孤獨、寂寞和空虛。
身體健康,生活富裕,為什麼心靈卻得不到滿足呢?
兩千五百多年前,印度的釋迦牟尼佛也是懷著同樣的疑問,開始探究人苦惱的根源及獲得幸福的真實之路。
他身為太子,自幼才華出眾,文武雙全。長大後又娶全國第一美女為妻,生活安定而富足。但是他並未因此感到快樂和幸福,反而終日悶悶不樂。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儘管此刻自己的確擁有健康、財產、地位、名譽、家庭、才華……然而終有一天,這一切都將會失去。這世上的任何幸福,都無法戰勝衰老、疾病和死亡。
了解人生的這個「實相」,他再也無法感受到任何的安心和滿足。為了追求真正的幸福,他在二十九歲時悄悄離開都城去山中修行。六年之後,他終於徹悟了所有人痛苦的根源以及獲得永恆幸福的真實道路,成為佛陀。
釋迦牟尼佛的答案是超越時代的真理。無論什麼時代的人,都會遭遇自己或者親人突患急病的悲劇,即使擁有熱中的事業或愛好,也會由於年老力衰而無法繼續下去。面對死亡的時候,更是不得不和所愛的一切分離。人生究竟有沒有永遠不會背叛自己、值得一生追求而無怨無悔的幸福呢?
釋迦牟尼佛明確指出什麼是永恆的幸福,並終其一生教導我們──唯有這永遠不會崩潰的幸福才是人生的目的,無論多麼痛苦,直到達成這個目的為止都要堅強地活下去。將這一教義之精髓在日本發揚光大的,正是開創了淨土真宗的親鸞聖人1。
然而今天,又有多少人明瞭這人生的目的呢?人們仍然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不明白生命的意義,不知道人生有必須完成的目的。人們苦苦追尋「活著的意義」「再苦也要活下去的理由」,卻由於找不到答案而陷入深深的困惑與焦慮之中。戰爭、殺人、自殺、暴力、虐待等一切悲劇,追根究柢,不正是源於這種困惑與焦慮嗎?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在於不懂得「生命的尊嚴」「人生的目的」,如果得不到明確的回答,恐怕任何對策都是徒勞無益的。
「人生到底有沒有目的?」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一片沉寂之中,唯有親鸞聖人如此明確地揭示出人生的目的,並勸導我們一定要實現這個目的:
「人生有目的,有一個萬人皆同的目的。那就是斬斷苦惱的根源,獲得『 生而為人真好』的生命喜悅,活在未來永恆的幸福裡。為此,無論遭遇多大的痛苦,都要堅強地活下去,直至達成這個目的。」
這就是親鸞聖人九十年生涯中始終一貫的思想。它恰似一束亮光,照亮了茫茫黑暗中的人類世界。
作為一名親鸞學子,我將在此書中透過親鸞聖人的教導闡明人生目的的真實存在。
在第一部中,將透過列舉一些文學家、思想家的話語,揭示人生的實態。
第二部將透過大量引用親鸞聖人的語錄,闡述亙古不變的所有人共同的人生目的。由於文中多處出現古文原文,恐晦澀難懂,所以逐一用現代文加以解釋。
衷心希望得到讀者的指正。
譯註:
親鸞聖人(一一七三~一二六三):日本鐮倉時代人。幼年時父母早逝,九歲即出家。先於比睿山修習天台宗,後於二十九歲時拜訪凈土宗的祖師法然上人,隨即入法然門下。三十一歲時為弘揚真實佛法,公然打破佛教戒律食肉娶妻,因此備受責難。其生平詳見第二部開頭的「親鸞聖人簡介」。
◎幸福如此輕易地崩潰
「你給我滾出去!」
母親從樓上跑下來,一邊捶打父親一邊叫喊著。她的聲音至今還迴盪在我的耳際。我戰戰兢兢地呆立在一旁。父親默默地從我面前走過,再也沒有回來。
那時,我還在上小學。幾個月以後,我知道了「離婚」這個詞,這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任何預兆,幸福的生活就這樣輕易地崩潰了。
不管看上去多麼牢固的幸福,最終都有破滅的一天。世事難料,誰也不知道何時會發生何事,如此變幻無常的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人,為什麼活著?
當美好的生活毀於一旦,人們在現實面前驚愕萬分的時候,就迫切地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那些描述拒絕向不幸的命運低頭、堅強地面對生活的勵志書籍相繼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書中都在呼籲:
「把每一天都看作是一種鍛煉,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得到幸福。」
「絕不能灰心氣餒!」
「人要有目標,不論什麼樣的目標都可以,只要沿著自己選擇的路走下去。」
似乎大家都期待著一種鼓勵:不要怕慢,一步一步往前走……
然而,朝什麼方向走?終點在哪裡?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弄清楚了嗎?
◎任何行為都有目的
任何行為都有目的。例如乘坐計程車,不管多麼沉默寡言的人,他都必須先告訴司機要去哪裡。因為如果司機不知道目的地,就不知道該往哪裡開。如果任由司機隨便開,只會浪費時間和金錢。
如果有人問「為什麼要學習?」你大概會回答說「因為明天要考試」「因為要考取資格證書」等等。如果有人問「去哪裡?」你大概會回答「去買東西」「去散步,換換心情」等等,人的行為都有目的。
那麼,如果問你「為什麼活著?」又該如何回答呢?
活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剛剛突破了升學的難關,又要面臨就業的困難,在裁員的壓力下辛苦地工作一生,最終還要與疾病和衰老抗爭……除此之外,還可能遇到人際關係的煩惱,或者遭受事故、災害、公司倒閉等種種不測變故。
為什麼要克服諸多困難堅持活下去?這個最重要的問題──「人生的目的」不明確地揭示出來,而只是一味呼喊「不畏艱辛」「活下去」「好好活著」「不能死」,那就如同督促人們在沒有終點的圓形跑道上不停地奔跑一樣。
◎沒有終點的圓形跑道
《伊索寓言》中有一篇故事叫〈螞蟻和蟋蟀〉,說的是螞蟻夏天辛勤地工作,到了冬天,就可以高高興興地遊玩。但是,人卻無法這樣。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人都不得不辛苦地工作。
有人這樣鼓勵道:「只要堅持活下去,一定會變好的。」然而,實際的感覺卻是「沒有變化的生活日復一日」。《自殺指南》一書這樣描述這種感覺:
你的人生大概是這樣的:在家鄉一邊上小學和國中,一邊補習,強化應試教育,然後進入高中和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公司。如果是男性,一般在二十五到三十歲之間結婚,第二年有個孩子。在公司裡,經過幾次部門調動和提升,做到高層主管,六十歲退休。以後的十年或者二十年,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然後死去。人的一生大概不過如此。而令人絕望的是,這還是人們普遍認同的最讓人放心的理想人生。
──鶴見濟《自殺指南》
沒有「活著真好」的滿足感,只是每天重複著「吃飯、工作、睡覺」的三部曲──這樣的人生,就像在沒有終點的圓形跑道上奔跑一樣,既沒有接近終點的喜悅,也沒有到達終點的激動,腳下又怎會產生力量?只有明確了目的地,才能精神飽滿地跑完全程。人生道路也是如此。
◎明確了人生目的,一切就都有了意義
明確了人生目的,學習、工作、保持健康……一切行為就都有了意義,因而會從內心感受到生活的充實。即使因為疾病而痛苦,即使因為人際關係問題而沮喪,即使因為競爭失敗而苦惱,也會產生活下去的動力:為了達到人生目的,一定要克服這些困難!
尼采在《道德的譜系》中說,如果明確了人生目的,「人就希望苦惱,甚至會主動地尋求痛苦*」。只要方向正確,跑得越快,就能越早到達目的地,所以任何付出都不會是徒勞無益的。如果是為了實現人生目的,無論花多少時間、體力、金錢,都將百分之百地發揮作用,不會白白浪費掉。
人生總是不停地經歷痛苦,但是對於知道為什麼活著的人來說,所有的辛苦終將必有回報。有人說人生美好,也有人說人生空虛,這種差異究竟源於何處?歸根究柢,就在於是否明確了真正的人生目的。
◎人生的大原則:活著=好事
為了營救一個遇難者,甚至會出動一支救援隊。這是因為人的生命重於一切的緣故。如果否定了「活著本身是好事」這個大前提,那麼以延緩生命為目的的醫學,以及政治、經濟、科學、藝術、倫理、法律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會分崩離析。因為它們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如何讓人們活得更長久、更舒適」。
解決因裁員、看護病人造成的不安心理,使大家能夠安心生活,這是政治、經濟的功能。科學技術的發展則使生活變得更加輕鬆方便──以前洗衣服都使用洗衣板,彎腰搓洗,使勁擰乾,簡直就是一種耗費體力勞動;如今卻只要按一下洗衣機的開關。倫理和法律可以消除人際關係中的摩擦糾紛,使大家能夠友好相處;而藝術和體育則是使每天忙於工作、身心疲憊的人們變得精力充沛。
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使我們快樂地度過痛苦的人生。所謂對人類的貢獻,其實也並沒有超出這些「生活方式」的範疇。
◎延續生命,是為了得到幸福
在醫療領域,醫護人員每天都在為延緩生命而努力奮鬥。進行日本首例腦死移植手術時,三所大學的醫生集中會診,使用直升機和飛機空運冰鎮的人體器官。尤其是心臟,必須在四個小時之內移植進體內,完全是分秒必爭的戰鬥。從斷定腦死到手術後的護理,據說費用高達數百萬元。
然而,如此努力延緩必將消逝的生命,又是為了什麼呢?一個男性患者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他在回答記者「今後想做什麼」的問題時說道:「想喝啤酒,看棒球比賽。」還有一位患者,在許多人的善意資助下,到美國進行移植手術,獲得成功。但他回國後卻遊手好閒,整天沉迷於賭博,這讓大家十分失望,有的捐助者憤怒地說:「捐錢給這種人,簡直就像傻瓜!」
生命得以延緩原本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卻感到心中無法釋然,這不正是因為延緩生命的目的模糊不清的緣故嗎?人們往往只是關心器官提供者是否自願、如何保護隱私、判斷腦死的標準等這些次要問題,對「移植器官也要活下去的目的是什麼」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卻似乎漠不關心。
頑強地與病魔進行鬥爭,忍受種種痛苦活下去,其目的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是為了獲得幸福。「要不是那次治療使自己活下來,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只有感受到這種生命的喜悅,醫學才能體現出真正的價值。
人們只是一味高喊「好好活著」「努力活下去」這些口號,卻誰也不去思考、研究、談論「再痛苦也要堅持活下去」的理由。
人世間還有比這更難以理解的事情嗎?
◎存在的空虛──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
「人生太美好了!」能夠發出這樣的感嘆,覺得生活充實,對未來滿懷信心的人究竟有多少呢?新科技迅速發展,精神生活卻日趨貧乏的二十世紀被稱為「不安的世紀」。雖然現代人物質生活極其豐富,表面上沒有什麼不足之處,但內心卻感受不到真正的滿足。一種茫然的不安和空虛正在蔓延。
「唉,真沒勁……」你不曾發出過這樣的嘆息嗎?
日子還算快樂與充實,但又總覺得一種空虛無聊縈繞在心頭。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如果你是公司職員,當一天的工作結束,拖著疲憊的身體擠在電車裡,不由得嘆一口氣的時候;如果妳是家庭主婦,在家務勞動和養育孩子的忙碌中歇一口氣的時候,本來應該覺得日子過得繁忙而充實,卻不知道為什麼,時而有種空虛的感覺突然襲上心頭。於是你會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的感慨:
「這就是我的人生嗎?」
「難道就是這樣一直到死嗎?」
「一天又一天,同樣的日子周而復始,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諸富祥彥《「空虛」的心理學》
被譽為二十世紀最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弗蘭克1指出:現代人一旦從繁忙中解放出來、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往往會一下子感覺到人生空虛,毫無意義。退休者無所事事,大學生一到週末就酗酒,很多人每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發呆。
弗蘭克進一步指出:許多現代人之所以感覺空虛,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他將這種狀態稱為「存在的空虛」。這種「存在的空虛」時常成為自殺的原因。而現代社會日益蔓延的憂鬱症、依賴症等疾病,也是只有認識到這種「存在的空虛」,才能夠真正地對其有所理解。
有人尖銳地指出,感覺不到人生意義和自我價值的人與日俱增,正是導致社會各種事件和問題頻傳的原因。
◎不知生命可貴,更不會尊重生命
輕視人命的惡性事件接連發生。日本愛知縣的一個高三學生殘忍地殺死一名六十五歲的家庭主婦,對其連刺四十多刀。第二天他去自首,說殺人的動機只是為了想體驗一下殺人的感覺,毫無反省之意。在美國,學校槍擊犯罪事件不斷發生。二○○○年的統計數字顯示,成為這種槍擊事件犧牲品的未成年人每天竟達十四人。
二○○四年,中國發生一起震驚全國的殺人案。在雲南省某大學學生宿舍的衣櫃裡發現了四具大學生的遺體,而兇手則是這些遇害者的同班同學。經查,犯罪的起因是打撲克牌的時候別人說他作弊。這樣的小事,為什麼會導致有預謀地殺死自己親密的同學呢?各界專家都在分析其中的原因,但最後犯人被執行死刑了,其真實原因依然不明。
據了解,犯人曾對他的姊姊說:「現在我對妳講一次真心話,我這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我不懂人生的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一百年後,早死晚死都是一樣的*。」在拘留所裡,記者問他:「你對生命有過敬畏感嗎?」他回答說:「沒有。沒有特別感受。我對自己都不重視,所以對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視**。」
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可貴,也就不會尊重別人的生命。「死了也不在乎」的無知,往往會轉化為「殺人也無所謂」的謬論。
「人的生命重於一切」,即使試圖用這句話來喚醒他們對生命的重視,也是無濟於事的吧。因為只要對方反問一句「為什麼重於一切?」恐怕誰都難以回答,就連哲學家們也無言以對。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菲利帕‧福特在《道德的相對主義》一文中說,在他所知道的哲學家中,沒有一位能夠闡明「生命為什麼寶貴」這個道理。可見,即使讀幾百本哲學書籍,也無法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