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
一雙筷子
有一次,我在台北一家百貨公司裡看到在賣一雙筷子,很漂亮的一雙筷子,德國雙人牌的,開價三千元。
三千元一雙筷子?我想,這大概可以買到五百雙台灣筷子吧?想著想著,一股憤怒的情緒漸漸從心裡升起──這難道不是台灣人應該做的事嗎?為什麼沒有人想到「筷子」可以做成這樣的文化創意商品?
為什麼是德國,而不是台灣?
台灣的製造業很強,從上游到下游的整個環節都很齊備。例如,我今天要生產一種命名為「包益民」的電話,只要找對人,沒問題,很快就可以搞定。我相信,任何在商品製造、生產上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但是,對於台灣輸出文化的能力,我卻不敢抱以相同的樂觀態度。
帶著「文化」的商品,經過適當的創意及包裝,常常都會成為賺大錢的利器。一想到這裡,我就想到日本出名的招財貓,早就站上了全世界商店的櫃台。但是,台灣的招財貓在那裡?
用「文化」來包裝的商品,基本上賣的是一種價值觀。我們看看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企業,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價值觀,但也有許多企業就是靠著「價值觀」在賺大錢。
以BMW汽車為例,他們標榜BMW的零件,有百分之七十五可以回收再利用。這代表BMW公司關心環境,關心資源,關心地球。而賓士汽車則在廣告中標榜,不管是富豪汽車的安全氣囊、BMW的防鎖死煞車系統……等,其實都是賓士的發明。但是,「有些東西太珍貴了,一定要和別人分享。」所以賓士無私地將這些發明和同業共享。
這些價值觀,讓消費者確定這些企業能越走越遠,規模越來越大。於是,消費者會信任他們,會願意購買他們的服務及產品。
但在台灣的文化及基本價值一天一天被摧毀的時候,我們能拿什麼去吸引人家?
巴西的嘉年華會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參加此一極具娛樂效果的文化饗宴,講到嘉年華,大家都要到巴西。但是,如果要過傳統中國式的節日,如中秋節、端午節、春節……,世界上有多少觀光客會覺得「我非要到台灣去過不可」?
文化產業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人怎麼生活」,但是,令人難堪的現實是──我們並不是生活的領導者。看看我們的生活環境,再來看看我們的社會,我們有什麼可以教人?事實上,除了「茶」以外,沒人拿我們的文化當回事,更不要說當做一種指標。
我曾經去日本參加研討會,令我驚訝的,雖然是商務性質的研討會,但會中大家認真討論的主題,包括:「個人對於社會的責任」、「人對於環境的責任」、「面對自己」、「誠實」、「如何珍惜傳統」……等充滿自省精神的話題。我終於了解,為什麼這個社會,會有人花了六十年的時間來研究做一碗拉麵,並且得到大家的尊敬;在台灣,這樣的行為會被當為白癡。因為,等他研究成功,附近的店家大概三個月就開始抄襲了,並且還打出「元祖」、「正宗」、「祖傳」……的招牌。
除了以「賺錢」為第一要事外,在台灣,似乎好像沒有其他的「美德」了。偏偏,誠實、正直、守信……的美德,以及具有世界觀的眼界及心胸,才是真正能替台灣賺大錢,將台灣從往谷底墜落的命運救起,再推往高峰的助力。
現在,能救台灣的,大概只有「教育」了!我想起自己從什麼都不懂,逐漸學到許多的觀念及知識,最後在Nike更學到進行世界級競爭的本事及條件─要誠實、正直、專業、天真、保持像孩子般的創意、與世界最好的人合作、努力工作……。
信心像往扁掉的籃球打氣一樣地充滿,如果我能在「競爭」的大游泳池裡,從完全不會游泳到成為一流的游泳好手,為什麼這些優秀的台灣青年不行?
踏出百貨公司公司的時候,心情逐漸回復開朗,我好像看到,阿宗麵線和珍珠奶茶取代了麥當勞和Starbuck,在世界開起一家家分店。每年到了傳統的中國節慶日,成千上百的觀光客從國外湧往台灣,享受傳統節慶帶來的娛樂及文化涵泳……。
想起在教室裡那些有著求知渴望眼神的年輕臉孔,我想,應該教給他們更多的本事和觀念,就像我的老師曾經教給我的一樣。
有一次,我在台北一家百貨公司裡看到在賣一雙筷子,很漂亮的一雙筷子,德國雙人牌的,開價三千元。
三千元一雙筷子?我想,這大概可以買到五百雙台灣筷子吧?想著想著,一股憤怒的情緒漸漸從心裡升起──這難道不是台灣人應該做的事嗎?為什麼沒有人想到「筷子」可以做成這樣的文化創意商品?
為什麼是德國,而不是台灣?
台灣的製造業很強,從上游到下游的整個環節都很齊備。例如,我今天要生產一種命名為「包益民」的電話,只要找對人,沒問題,很快就可以搞定。我相信,任何在商品製造、生產上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但是,對於台灣輸出文化的能力,我卻不敢抱以相同的樂觀態度。
帶著「文化」的商品,經過適當的創意及包裝,常常都會成為賺大錢的利器。一想到這裡,我就想到日本出名的招財貓,早就站上了全世界商店的櫃台。但是,台灣的招財貓在那裡?
用「文化」來包裝的商品,基本上賣的是一種價值觀。我們看看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企業,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價值觀,但也有許多企業就是靠著「價值觀」在賺大錢。
以BMW汽車為例,他們標榜BMW的零件,有百分之七十五可以回收再利用。這代表BMW公司關心環境,關心資源,關心地球。而賓士汽車則在廣告中標榜,不管是富豪汽車的安全氣囊、BMW的防鎖死煞車系統……等,其實都是賓士的發明。但是,「有些東西太珍貴了,一定要和別人分享。」所以賓士無私地將這些發明和同業共享。
這些價值觀,讓消費者確定這些企業能越走越遠,規模越來越大。於是,消費者會信任他們,會願意購買他們的服務及產品。
但在台灣的文化及基本價值一天一天被摧毀的時候,我們能拿什麼去吸引人家?
巴西的嘉年華會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參加此一極具娛樂效果的文化饗宴,講到嘉年華,大家都要到巴西。但是,如果要過傳統中國式的節日,如中秋節、端午節、春節……,世界上有多少觀光客會覺得「我非要到台灣去過不可」?
文化產業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人怎麼生活」,但是,令人難堪的現實是──我們並不是生活的領導者。看看我們的生活環境,再來看看我們的社會,我們有什麼可以教人?事實上,除了「茶」以外,沒人拿我們的文化當回事,更不要說當做一種指標。
我曾經去日本參加研討會,令我驚訝的,雖然是商務性質的研討會,但會中大家認真討論的主題,包括:「個人對於社會的責任」、「人對於環境的責任」、「面對自己」、「誠實」、「如何珍惜傳統」……等充滿自省精神的話題。我終於了解,為什麼這個社會,會有人花了六十年的時間來研究做一碗拉麵,並且得到大家的尊敬;在台灣,這樣的行為會被當為白癡。因為,等他研究成功,附近的店家大概三個月就開始抄襲了,並且還打出「元祖」、「正宗」、「祖傳」……的招牌。
除了以「賺錢」為第一要事外,在台灣,似乎好像沒有其他的「美德」了。偏偏,誠實、正直、守信……的美德,以及具有世界觀的眼界及心胸,才是真正能替台灣賺大錢,將台灣從往谷底墜落的命運救起,再推往高峰的助力。
現在,能救台灣的,大概只有「教育」了!我想起自己從什麼都不懂,逐漸學到許多的觀念及知識,最後在Nike更學到進行世界級競爭的本事及條件─要誠實、正直、專業、天真、保持像孩子般的創意、與世界最好的人合作、努力工作……。
信心像往扁掉的籃球打氣一樣地充滿,如果我能在「競爭」的大游泳池裡,從完全不會游泳到成為一流的游泳好手,為什麼這些優秀的台灣青年不行?
踏出百貨公司公司的時候,心情逐漸回復開朗,我好像看到,阿宗麵線和珍珠奶茶取代了麥當勞和Starbuck,在世界開起一家家分店。每年到了傳統的中國節慶日,成千上百的觀光客從國外湧往台灣,享受傳統節慶帶來的娛樂及文化涵泳……。
想起在教室裡那些有著求知渴望眼神的年輕臉孔,我想,應該教給他們更多的本事和觀念,就像我的老師曾經教給我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