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 完全愛藏版
大和和紀與《源氏物語》共度的時光——從一九七九年展開的創作幕後故事
《源氏物語》陪伴我的軌跡:在中學時代的相遇
當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因為覺得《源氏物語》是日本代表性的古典作品,而且古典文學課堂上也會教到,心想要讀讀看才行……所以曾經試著挑戰《源氏物語》的摘錄版,比起男主角光源氏,那時候的我反而對藤壺和紫之上這些女性角色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怎麼跟原來想像的不一樣呢?」「男人為什麼會這麼花心……」就是最主要的感想了。上了大學之後,我才接觸到與謝野晶子所翻譯的《源氏物語》,出社會後又興奮不已地讀完円地文子的譯本,那時的我已經能體會到光源氏這位花花公子內心的苦惱,戀母情節的部分更是深深打動我心,不論是華美精緻的衣裳和傳統儀式,宮廷中展開的戀愛故事與人性中的煩惱與痛苦……書中具備了所有讓女性著迷的要素,因為這樣,我從很早開始就認為《源氏物語》完全可以畫成一部少女漫畫。
《源氏物語》可以用佛教觀點或女性主義的角度來閱讀,最棒的一點是不管怎麼樣解讀都是行得通的,正如同《更級日記》中曾經提到的,不但作者自己讀《源氏物語》到不可自拔,連任職宮中的嬪妃與女官也十分熱中,我認為把這部作品視為當時流行的羅曼史小說來讀,也是沒問題的。
在《源氏物語》問世之前:一個契機
在昭和五〇年代前半,我以古代的女歌人額田王為主角,連載《天長地久》這部漫畫,作品有幸受到好評,編輯便提議下一部作品也來畫歷史題材吧。考慮過織田信長的正妻濃姬、妹妹阿市夫人或細川伽羅奢等人物,我卻遲遲無法定案。就在這時,正好接觸到田邊聖子的《新源氏物語》,書中沒有引用任何原文段落,卻能忠實傳達出作品本身的面貌,我不禁想:「對呀!這樣的創作方式,漫畫應該也能辦到,不如來挑戰一下《源氏物語》吧?」我又考慮到戰國時代的女性,結局幾乎都十分慘烈,畫起來心裡一定相當難受;平安時代和戰國時代不同,並沒有什麼打仗的機會,正合我意!再加上歷史題材的好處,便是不管經過多少年都不會褪色,故事如果反映的是現代的風俗民情,後來的讀者讀了可能只會覺得「原來以前有過這種事」,一開始就以古代為題材的話,就算故事年代久遠,反而能夠歷久彌新。每個人雖然都聽過《源氏物語》,當時最令我意外的是實際讀過作品的人倒是不太多,更讓我產生想要推廣給大家的想法,而且作品還有少女漫畫不可或缺的戀愛要素,在這些心情交織之下,最後我就決定以《源氏物語》為漫畫題材了!
名為「作畫」的奮鬥:苦心表現華麗的畫面
作品總算開始連載了,最辛苦的部份就是繪製細節了,畢竟背景的建築物、室內佈置和傢俱用品等,早已沒有現存的實物可以參考……例如,我從來沒有想像過十二單衣袖口的大小約莫到什麼程度,文章所描繪的几帳和御簾也必須查清楚實際形狀才行,這就是最辛苦的部份。因為必須在作品中畫出各個角度的十二單衣,於是拜託HAKUBI總合學院協助我實地穿上身,再戴上假髮、把臉塗白,還在額頭畫上「殿上眉」呢(笑)!再以這身裝扮,盡量擺出各式各樣預先設想好的姿勢,倒地、仰躺或是恭敬地行禮……就這樣,拍下大量照片來蒐集作畫的資料。
我除了手邊隨時準備《有職故實圖鑑》和《日本建築史圖集》這類值得信賴的參考資料,不清楚的地方便請教研究那方面的專家,一點一滴地開始學習,此外也專程到京都當地取材蒐集資料,跑了十多趟。找資料的過程當然充滿樂趣,除了京都御所,還探訪了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嵯峨野和宇治等地,我想故事中登場的景點大致都跑遍了吧?不過,就算實際來到京都御所,當時的樣貌也和現在不同,多虧有平安博物館(現在的京都文化博物館)的展示,那時在寬廣的大廳重現弘徽殿的部分御局,不只是几帳和御簾等等的擺設,還用穿著平安時代衣著的等身大人偶呈現出吹笛的男性和彈琴的女性,因為有人物作為對比,就能夠真實地了解到屋頂及屋簷的高度及格子窗的大小,讓我領略到原來是在這樣的空間、以這樣的距離感生活的啊。而能不能抓到這樣的感覺,在實地作畫階段可是非常要緊的呢!
故事中登場的人物:大量的出場角色令人苦惱,但也是種樂趣
這麼評論作品的主角實在有點不好意思,但光源氏還真是讓人困擾啊(笑),有這樣的朋友可能充滿了樂趣,不過一旦成了自己的老公或戀人可就麻煩了。只是,作者要是討厭自己的主角,作品恐怕就畫不下去了,所以我一直努力告訴自己要喜歡上他,也特地構思出源氏那段可憐的童年時代,如此一來,讀者就會同情他了,畢竟這傢伙接下來還會越來越過分嘛(笑)。光源氏在其他女性身上尋找母親的身影,卻對自己戀母情結的傾向沒有半點自覺,是這個人最無可救藥的地方,因此他所犯下的罪過,就是害得自己周遭的女性變得不幸。角色要是過於理解自己的潛意識,故事就說不下去了,他的無可救藥之處,應該也是本作品的一大主題吧?不過源氏依然有許多優點存在,我最中意的就是他的親切體貼,或許是怕寂寞和老好人的個性所造成的吧?
在描繪眾多女性角色時,其實我思考了很久,以花朵來表現角色形象應該是最有效的吧?於是,我又配合每位角色來設定代表她們形象的花朵,紫之上的畫面灑滿了櫻花或單瓣薔薇等粉紅色系的花,至於她的情敵明石之上,我選擇的是象徵知性與冷靜的菖蒲和白百合,花型較高而且窈窕,而藤壺妃子就是盛放的淡紫色藤花了;六条御息所是萱草這些花朵較大,但形狀稍微有點嚇人的花,末摘花我則是半開玩笑地選擇了大朵薔薇……還有,為了深入刻劃角色,身為作者的另一個小遊戲是想像她們喜歡的食物,像是雲居雁喜歡草莓奶油蛋糕、花散里愛吃大福麻糬、明石之上是米果;六条御息所討厭甜食,但又鍾愛白酒,朧月夜則是偏愛當時最流行的點心等等。
不管是哪一個登場的角色,只要描繪這個人的心情,就能找出角色的優點,不過要是問我「最喜歡的角色」是誰,雖然不是什麼主要角色,我想應該是為大家帶來歡笑的近江之君吧(笑)!
邁向未來:發現屬於你的《源氏物語》
現在,《源氏物語》有各式各樣的白話文譯本,由於譯者不同,呈現出來的《源氏物語》更存在微妙的差異,《漫畫版 源氏物語》裡頭有些地方是我刻意更動的,像是為了不讓讀者閱讀時覺得艱澀難懂,故事開場我運用原作本身的設定來畫出原創的情節,畢竟原作不會寫出所有細節,因此除了調整過故事整體的台詞,談情說愛的綿綿情話和光源氏調情示愛的告白也重新構思過了,換言之,漫畫版的《源氏物語》就是在《源氏物語》本身加上少女漫畫的濾鏡。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創作出來的漫畫所呈現出的樣貌和實際閱讀原作的感受大有不同,我想或許是因為這表現出我個人對於《源氏物語》的解讀,或者是我個人希望能如此解讀的緣故吧!只要讀完這套漫畫,就能夠掌握故事大致的內容,這麼一來,即使沒讀過原作,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徹頭徹尾讀完原作的現代白話譯本,相信大家能夠發現完全不同的源氏,如果每位讀者心裡都有位活靈活現的源氏就太好了,畢竟,《源氏物語》正是日本的瑰寶呢!
--------------------------------------------------------------------------------------------------------------
後記 猶如一夢的《源氏物語》千年紀念
二〇〇八年,是《源氏物語》誕生的千年紀念,依據《紫式部日記》中的記述,考證出國寶級的古典文學作品《源氏物語》已經問世一千年了,為了慶祝並同時重新審視日本文化與經典名作,在全國各地舉辦了盛大的紀念活動。
一開始,我雖然接收到「源氏物語千年紀念」的消息,但仔細想想,慶祝一部文學作品的誕生,而不是偉人的誕辰,在世界上還是挺少見的吧……如果是藝術家或偉人,確實常見到○○誕生□□年、辭世□□年的紀念活動,至於紀念一部小說問世……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這也意味著,《源氏物語》已成為日本人心靈的寶物,作品的生命仍不斷地延續下去吧?
因此,今年我收到不少單位的演講或活動的邀約,畢竟漫畫版《源氏物語》這套作品完成至今也超過十五年了,難免遺忘了不少細節,回想作畫當時的心情,我不禁意識到當時勇氣百倍地挑戰這部偉大的古典文學作品,還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
漸漸受到原作的深度吸引
我第一次接觸《源氏物語》,是國中時代在學習雜誌附錄贈送的書摘版讀到的……光源氏是花花公子的代名詞吧?我原本這樣認為,越讀越覺得源氏彷彿就是追尋亡母身影的可憐王子,和故事中登場的眾多美麗公主發展出讓人心痛,卻又甜美動人的戀愛故事,因此留下了《源氏物語》意外地比想像中還要有趣的印象。
高中時代的古文課程讓人傷透了腦筋,同年齡的人都對西歐文化懷抱著憧憬,我卻自顧自地認為日本的美、日文的文化實在是太棒了!
就讀短期大學時,我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漫畫家,為了將來的創作打底,我開始廣泛地閱讀形形色色的世界文學作品,也試著挑戰與謝野晶子所譯的《源氏物語》,翻閱著圖書館裡無人問津的陳舊書本,卻敗給了舊式的假名標記,才讀到一半就裹足不前了……
當上職業漫畫家後,我忙於工作,每天唯一的調劑就是聽搖滾樂,還有閱讀各種推理、科幻、奇幻及歷史的小說。就這樣,我接觸到円地文子翻譯的《源氏物語》,一口氣讀完後,我不由得驚嘆真是太了不起了!這本來就聞名遐邇的譯本,完成度這麼高的長篇小說,竟然是一千年前創作出來的,西歐與中國(以口耳相傳的文學居多),或許也會有這樣的作品,但在那麼久遠的時代,日本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文學成就,真是不簡單啊!
《源氏物語》不但高明地描繪出每位登場人物複雜的心理狀態,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糾葛,作者以戀愛為主軸,刻畫出一部深入探討人性的精采大戲,就算來到今天,日本或許也找不出凌駕《源氏物語》的小說吧?
勇氣十足的我,挑戰偉大的巨作
那時候,我完全沒想過自己會把《源氏物語》畫成一套少女漫畫,就像平安時代《更級物語》的作者在少女時代,曾經不分晝夜地沉浸在《源氏物語》中,感嘆「連皇后的寶座也無法相提並論」,我也被故事的魅力深深吸引了。
日後當我有幸開始創作漫畫版的《源氏物語》,就決定要以自己當時的解讀來繪製成漫畫。當時,除了專攻《源氏物語》的學者以外,幾乎沒有太多人從頭到尾讀完原作(至少我身邊幾乎沒有這樣的人),這麼美妙有趣的故事,竟然只被歸類為古典學者的研究對象,或是在文化中心的授課活動讓媽媽們欣賞,未免太可惜了吧?我希望能讓更多人理解《源氏物語》其實一部是讓人興高采烈、心跳加速,還會又哭又笑,還感動不已的精采故事……基於這樣的念頭,我開始著手繪製漫畫。
沒有全力以赴就無法實現
屈指數來,我和《源氏物語》你來我往地奮鬥了十五個年頭。開始創作時,我缺乏資訊,相關知識也嫌不足,只能地毯式地大量閱讀有關《源氏物語》的各種讀物。例如円地文子、谷崎潤一郎和田邊聖子的現代白話文翻譯,還有村山リウ的朗讀錄音帶,以當時的發音朗誦作品的原文……連亞瑟•偉利(Arthur Waley)和唐納•基恩(Donald Keene)的英譯版本也約略讀過一遍(順帶一提,唐納•基恩在翻譯《源氏物語》那段期間記下的日記,實在很有意思)。總之,最後搞得我對「源氏」一詞非常敏感,連看到《源氏鷄太全集》時,都忍不住伸手翻閱呢……
原作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最後忍不住搭配譯文,大聲朗誦著原作的字句來,咦?不可思議的是,眼前忽然浮現昏暗的房間內,燈火映照出緋紅色褲裙的景象……引領著我,一步又一步地深入平安時代,在神遊之中,慢慢地將故事中的一幕幕場景,以少女漫畫這個濾鏡轉化為畫面……這就是創作本書的過程。
過去,我曾經創作出不少漫畫作品,但或許沒有別的作品像《源氏物語》這樣耗費莫大精力,堅持到連自己也難以置信的程度。那是因為意識到,像《源氏物語》這樣的經典,恐怕是沒有全力以赴就會挑戰失敗的偉大鉅作,更別提作品延續千年不息的吸引力了,這樣的影響,或許可說是某種不可思議的魔力吧?
由於《源氏物語》充滿魅力,吸引形形色色的小說家、研究家嘗試翻譯為現代的白話文,還有眾多藝術家選擇用《源氏物語》這個題材來創作,正因為如此,許多讀過作品的人都心有所感,也才會有這麼多信奉《源氏物語》的信徒(?)出現吧。令人吃驚的大批民眾,特地趕來參加千年紀念的相關活動,讓我不禁有這樣的感受。
我的《源氏物語》,獨一無二的漫畫版
此刻,當我重讀這套《源氏物語 完全愛藏版》,回想起當年作畫時苦苦奮鬥的往事時,漫畫裡頭多的是過去少不更事的青澀痕跡,坦白說,讀起來還真有些難受呢!也忍不住會揣想,如果是現在的我,或許能畫出截然不同的作品來吧……
然而,作品也有所謂的「一期一會」,以那時候自身的力量和情緒,打造出當時才能創作出來的作品,因此我的《源氏物語》,就是這一套獨一無二的漫畫版了。據說紫式部在一千年以前開始寫作《源氏物語》時,其實和我繪製漫畫版的年紀不相上下……現在這個時代,就算人類全體似乎都有低齡化的傾向,回過頭來反省自己時,更覺得作者紫式部果然是個成熟的大人,不愧是誕生在日本的偉大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