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和牛津.劍橋新鮮人一起思考:60個絕妙問題,激發你的創造力

Q11. 為什麼不能在太空船裡點蠟燭?

牛津物理系

太空船裡其實可以點蠟燭,但如果點的是普通蠟燭,你就蠢斃了。由於太空裡沒有空氣,太空船必須提供氧氣讓太空人呼吸。如果蠟燭燃燒氧氣的速度快過太空船供氧系統的速度,太空人將死於缺氧。即使太空船來得及供氧,任務時間也會被迫大幅縮短。

更慘的是,若太空船富含氧氣,點燃蠟燭將造成煉獄般的火災。一九六七年美國阿波羅一號的三名太空人因此喪命。地球大氣裡約莫有二十一%的氧,七十八%的氮,但在氣壓極低的外太空,大氣裡的氮含量相當高,可能導致太空人得到減壓症。減壓症,又稱沉箱病或潛水夫病,通常好發於潛水夫。當氮在血液裡形成氣泡,將導致麻痺,甚至死亡。所以太空艙只提供純氧。這麼一來,少了氮氣減緩反應作用,純氧因此極度易燃。不到一分鐘,星星之火就能將整個太空艙變成大火球。

後來的太空任務,太空人在升空時穿著注滿氧氣的太空衣,船艙裡則是六十%的氧氣和四十%的氮氣。一旦太空船度過危險的升空階段,進入太空,氮氣會排出去,艙內只剩純氧,這時太空人就能脫下頭罩。這個方法還是具有高風險。如果小小的電火花都能引起大火,更別說是蠟燭了。

為了預防減壓症,現在的太空船和太空站都比照地球的大氣濃度,大氣壓力也與地球相仿。所以,現在點蠟燭不會立刻引發大災難,但還是會急速消耗維生的氧氣。執行短程任務的美俄太空梭,液態氧槽即可提供足夠的氧氣。

太空站則必須自行製造氧氣,並盡量回收利用。風箱能使太空船的空氣不斷循環,並將空氣抽回導管,除去雜質。木炭會吸附氣味,精細的濾網除去浮塵微粒。類似冰箱冷凝器的冷卻板,將太空人呼出的空氣變成水,並存入槽裡。太空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比較麻煩,通常會用氫氧化鋰來吸收,然後排在外太空。

在美俄設計的氧氣生成系統上,新的氧氣來自尿液、廢水及冷卻板的生成水。透過電解作用,將水分解成氫和氧,氧氣用於太空人,氫則排在外太空,或與無用的二氧化碳作用,化合出甲烷和水,用於洗滌或繼續製造更多的氧。不過,這些供氧系統並不完全可靠,所以在長程任務裡,太空人的氧氣供給還是一個問題。所以太空站裡可以點蠟燭,但只會持續耗氧,而且燃燒蠟燭無法跟人類呼吸一樣,能製造可再利用的水。

不過,這個問題有個最後轉折。其實和平號等國際太空站,有種「氧氣蠟燭」,供緊急時使用。這種蠟燭以鋰或過氯酸鈉製成,燃燒速度很慢,過程中會釋放出鋰或氯化鈉、氧化鐵和氧。蠟燭可燃燒六個小時,國際太空站裡儲有三百五十組,足夠讓三個人整整呼吸三個月。因此,在太空船裡燃燒氧氣蠟燭不僅可行,還能救命!話雖如此,氧氣蠟燭也不全然安全。一九九七年,和平號的蠟燭燒到失控,所幸無人受傷,太空站卻因此毀損。更悲慘的是,二○○七年在北極海演習的英國核潛艦「不懈號」,據說因為氧氣蠟燭而產生爆炸,導致兩名海軍身亡。

Q12. 如果不斷地折一張紙,要折幾次才會碰到月亮?

牛津物理系、哲學系

大概四十三次。你可以估算一下。已知地球到月亮差不多是四十萬公里,一張薄紙約○.一公釐,也就是○.○○○○○一公里的厚度。以二去乘○.○○○○○一,直到四十萬左右為止,或用二來除四十萬,一路除到○.○○○○○一左右即可。讓人驚訝的是,並不需要折太多次,因為紙的厚度以等比級數增加,每折一次,厚度就翻倍成長。沒有計算機幫忙,可能需要花點時間心算。但我剛好曉得一張紙折五十一次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而月亮比太陽近上四百倍,因而立刻可以知道,只要少折八次就能碰到月亮。如果不曉得這些資訊,只好多下點工夫自己計算了。

半個世紀以來,折紙一直是數學分析的主題。這個研究主題來自愛折紙的日本人。而折紙的數學原理或公理,由日本數學家羽鳥公士郎於二○○一年建立,以日裔義大利數學家藤田文章的研究為本,其中還包含多層次的折紙術及最簡單對折。

由於折紙的厚度以等比級數增加,通常認為對折的最高次數為七或八次。不過,二○○二年一月,美國女高中生布蘭妮.蓋利文證明並非如此,並因為這個計畫得到額外的數學學分。她成功將金箔折了十二次,但有些人認為金箔不是紙,但她後來也用紙折出同樣的次數。布蘭妮還因此推出一個公式,用紙的長度算出折紙的次數(t是紙張厚度,n是折的次數,L則是長度):

藉由這個公式,布蘭妮告訴我們,用長條形的紙朝同一方向可以多折幾回,但十二次已經是極限了。所以要折出離地面一公尺都不太可能,更別說折到能碰到月亮了。

Q19. 某甲看著某乙朝懸崖走去。某甲知道某乙眼睛看不見,卻因為不喜歡他,所以眼睜睜讓他從懸崖摔下去。

這算謀殺嗎?

劍橋法律系

以英國的法律來說,某甲的謀殺罪名不會成立,因為他並沒有真正想要殺害某乙的企圖。只預見某乙的死亡而袖手旁觀,並不構成謀殺。某甲必須有殺人的意圖,但某甲並沒有把某乙推下懸崖,也沒有鼓勵他朝懸崖走去,無法證明某甲想殺某乙。

乍聽這個故事,我們一定震驚於某甲的沉默。他怎能讓一個盲人摔下懸崖?太恐怖了。他一定有罪!但如果我們重新架構這個故事,你可能又會覺得他無罪了。假設某甲不喜歡某乙,是因為某乙是殘害無辜的黑幫大哥,而且還擄了一群民眾呢?這時某甲看起來不僅不壞,根本就是個英雄。當然,如果換成某甲是兇手,某乙是出面請求釋放人質的勇者,狀況又反過來了。這就是法律必須縝密規範的原因,法官和陪審團必須依照實際而非間接證據來定罪,我們更不能隨意猜測犯罪動機。

然而,某甲可能犯下了一個嚴重的罪行,只不過很難證實。以英國法來說,這叫過失致死。過失致死是指因為不小心、失職或嚴重疏忽導致他人死亡。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某甲也會面臨類似的過失致死罪,不過和一級、二級謀殺比起來,算很輕了。儘管疏忽的範圍很難界定,但在英國法律裡,沒有防止他人死亡的「不作為」也算其一。不過,要證明某甲犯罪相當困難,因為他有一堆無法警告某乙的正當理由。這時候就需要目擊證人指出他當時的行徑,但如果現場有目擊證人,他們為什麼不插手呢?就算監視器拍下某甲從某乙面前默默讓出一條路,也很難證明某甲有罪。

到頭來,某甲無罪釋放的機率相當大。但罪惡感的煎熬,會讓他無法問心無愧地活著,最後可能承受不了,從同一座懸崖跳下、了結一生……

Q38. 俄國作家契訶夫偉大嗎?

劍橋現代與中古語言系

是的,契訶夫可能還是近百年來最偉大的作家。在戲劇創作方面,只有易卜生和莎士比亞可與之齊名。而契訶夫的某些短篇小說,像《帶小狗的女人》屬於大師級的天才傑作。這位作家最擅長的是,在小說與劇本中表現出人物的內在生活。

在契訶夫之前,大部分的故事都是由一樁樁的事件構成的。在故事的人物身上發生了一些事,他們對事件作出的反應,然後有個高潮結尾:有情人成眷屬、朋友各奔東西等。但是在契訶夫的故事中,卻沒有發生什麼事。可能就要發生什麼,但不知怎麼地,角色就是無法行動。在《凡尼亞舅舅》中,伊蓮娜和阿斯特羅夫醫生快要有染,最後卻沒有;凡尼亞想要射殺妹夫,但後來也沒有。而在《帶小狗的女人》中,男主角古羅夫和女主角安娜儘管經歷漫長的等待,但最後還是不會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他的劇本和小說結尾總是淡淡的,好像我們錯過了什麼。教人滿意的高潮從來沒有出現,竟絲毫不減損其戲劇效果。那些沒有說的話、沒有做的事,比高低起伏、事件層出的故事更有感染力,更牽動人的情緒。

契訶夫最厲害的是描寫人物內在情感的牽動,儘管他們沒說什麼、也沒做什麼。在《凡尼亞舅舅》的結尾處,舅舅凡尼亞和桑妮亞繼續他們日常的生活時,他們對話很少,只是繼續活著,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也不會有什麼即將發生。他們失去的,以及永遠無法逃離狹小生活圈的悲哀,卻觸手可及。契訶夫的故事在我們內心深處激起的回響,是看似宏大的故事難以企及的,因為契訶夫的故事是如此貼近我們對生活的感覺,我們內在都有更豐富的生活,也有更多的希望,儘管我們沒有表達或表現出來。

契訶夫相當敏銳,他意識到最深層的夢想無法被實現是如此荒誕、甚至帶點喜感。正因如此,雖然他描寫的都是失敗,或徒勞無益的人生,但是他卻把自己的創作歸結於喜劇。少有作家可以把人生的荒誕寫得如此精微,而不時湧現的心酸讓一切又帶著喜劇的色彩。

契訶夫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是,減弱主角的劇情,擴大配角的舞台。在劇本《三姊妹》中,滑稽的中學教師庫雷京的孤單和主角三姊妹的情緒一樣感人。在契訶夫的故事中,配角不僅帶動情節發展,更創造一個完整的內在世界,每一個人都因為有類似的期待而產生連接,卻又因為溝通上的鴻溝而彼此相隔。

在舞台上,不透過情節,而是藉由角色的內在生活來呈現一個故事,這是一大創新,開始時人們難以接受。十九世紀早期易卜生自然主義的戲劇,把背景從英雄人物的歷史情故事轉移到家庭中的爭執,已經是震撼戲劇界的大事了。但是易卜生的戲劇情節還是由人物說的話、做的事來帶動的。而契訶夫則是把舞台背景搬到了人們的內心,是戲劇的又一次大震撼,所以也需要全新的表演手法。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七日,《海鷗》在聖彼得堡的亞歷山大劇院首演,成績奇慘無比。用傳統方式表演,整個戲劇只有一群荒誕的人物,沒有劇情發展。觀眾發出噓聲,契訶夫決定不再創作戲劇。幸運的是,戲劇導演但欽科發掘契訶夫的潛力,說服俄國的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重新執導,計畫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

在執導《海鷗》一劇時,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發展出一種全新的表演手法,演員把人物沒有說出來的內在,表現「出來」,重點不在演員說了什麼,而是他們打算說什麼、他們的「意圖」。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想要打造一種舞台,舞台上的人物真實自然,心態也栩栩如生,觀眾在觀賞的時候,連小細節也要多加關注。契訶夫讓《海鷗》裡的暢銷書作家穿了一條格紋的長褲,雖然只在作品中提過一回,卻是一個演員解開角色個性的鑰匙。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重新導演的《海鷗》於一八九八年重上舞台,一炮而紅,契訶夫接下來創作了《凡尼亞舅舅》《櫻桃園》和《三姊妹》,奠定他在戲劇史上的地位。

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技巧後來在二十世紀很有影響力,也影響了美國的表演風格,讓演員把內心戲搬上大螢幕上。這樣細緻、自然風格的演出,拜電影特寫鏡頭之賜,讓觀眾見識了不少,但這都是源自契訶夫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發展出來的表演技巧。如果沒有這些創新,演員們還要像莎劇演員一樣,在舞台上慷慨陳詞。

契訶夫的作品中有一種簡練是非常迷人的。角色用平常的語調,說出非常通俗的話,故事也很瑣碎,看起來好像很容易寫。《蘿莉塔》的作者納博科夫評論契訶夫時,曾寫到:「混合著平庸、平凡與重複。」但是這些都是必然的,因為人物的生活就是困在平庸與平凡之中,因為契訶夫的詩意藏在沒有說出來的部分,在表面平庸下情感的織網。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無人能夠到達的境地。契訶夫的四部劇本和部分短篇小說,其心理上的真實,故事手法的幽深,無人能出其右。

Q41. 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嗎?

牛津人文科學系

這是一個大哉問,答案各異。現在地球上的人口自然是比以前多出許多。截至二○○九年七月,全球人口大約是六十七億七千萬,而且每一秒鐘,就有三到四個新生命加入我們。這樣龐大且快速增長的人口,讓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有災難預言家會說,當世界人口超出地球的有限資源時,就會爆發毀天滅地之災。

人口過多的問題早在十九世紀初葉,英國人口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就已提出。馬爾薩斯認為,地球人口很容易超過地球資源可以供給的數目,只要達到成長極限,災難便隨之而來。馬爾薩斯提出的時候,世界人口還不到十億,之後工業革命導致人口迅速膨脹,到一九六○年代時,已經超過三十億人口,也沒有發生任何災難的前兆。

但是這時又有幾位經濟學家提出警告。生物學家埃利希寫了一本暢銷書《人口爆炸》,預測不久的將來就要發生大饑荒。與此同時,由歐洲科學家組成的「羅馬俱樂部」發表了一份名為〈成長極限〉的報告書,裡頭羅列很多數據,做出同樣悲觀的預測。幾十年過去了,他們的預言並沒有實現。現在擠在這個世上的人口是埃利希寫作時的兩倍之多,遠遠超出了他預測災難的人口極限。

為什麼預言的災難始終沒有發生,其中一個原因便是農業革新,大大提升全世界的糧食產量。儘管還有十億人口吃不飽,但並非食物總產量的問題,而是分配問題。雖然人災導致世界末日的論調,是沒有新意的老生常談,但是人口總有超過地球資源負荷的一天。

科學家和經濟學家近來討論地球的「承載能力」。大多認為最大值落在一百億人到兩百億人之間。美國人口普查中心最近預測,大約四十年後,我們就要達到這個上限了。所以,就算現在世上沒有人口過多的問題,但很快就要面臨了。不過也有科學家提出,地球承載能力的問題是個偽命題,人類的創新會找出辦法,養活更多人口,畢竟之前每一回的災難預言都失敗了。

現在的世界面臨種種潛在危機,而這些問題都可以歸結於地球資源的緊繃。比方說,恐怖的全球暖化,歸因於人類行為給地球帶來相當大的衝擊,很多地區的水資源和食物資源也正處於危險的極限狀態。此外,動物被人類趕出適合居住的環境,面臨大量絕種的困境。這些問題都真實地存在著,而且越來越糟。但這就意味著地球人口已經太多了嗎?也不盡然。

問題不僅在於人口與資源的簡單關係,更重要的是資源的使用。就拿全球暖化來說,過去五十年來,隨著人口增長,能源耗用問題也日趨嚴重。問題癥結在於能源的使用,而不是直接與全球人口數有關。事實上,已開發國家的少數人耗用大量能源,才讓能源消耗的球越滾越大。而全球其他地區的大多數人口,在暖化問題上角色的分量很低。即便世界人口遽減,也未必會緩和暖化問題,除非那少數人改變他們耗用能源的模式。因此,世界人口增加,未必會讓全球暖化變嚴重。

當然,一個安靜、沒有壓力的世界: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宛如天堂,這樣的景色是容易想像的。人們常常帶著後見之明,回想過去的日子,那時英國的人口還不過幾百萬,如果有著現代化的舒適加上那時的地域廣闊,該有多麼幸福。那就不需要綠帶(綠帶是指圍繞在鄉鎮或城市邊緣的地區,被控制甚至禁止開發,因而可以防止城市無限蔓延。但是某些綠帶也面臨開發壓力,也可能被侵占或成為犯罪現場。)來延緩城市開發,每個人都可以有大房子,還有大庭院。但是,科學、科技、民主、藝術、生活水準等,這些人類進展的美好產物,都是因為人口增長而發展的。它們是文明的果子,來自城市的發展、充滿活力的都市文化,以及人類聚集下所帶來的繁榮。

想像自己擁有更大的空間、享有更多資源是非常吸引人的。但有誰會嫌自己是多餘的呢?多數的人,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珍貴無比,沒人會嫌自己是多出來的那個人。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善待他人與世界。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