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致富.最新實證版:史上最暢銷勵志書
●渴望
一切成就的起點
「想贏,必須擁有一種特質,就是對目標的肯定、對自身期望的認知,以及對達成的熱切渴望。」──拿破崙.希爾
渴望是一切成就的起點,對任何想獲得卓越成功的人都不可或缺。繁盛不會流向覺得目標無關緊要的人。一絲微風便能吹熄小火苗,但只要添加充足的燃料,細微的火焰也能夠轉為熊熊烈焰。
不過,多數人對內心最深處的渴望仍舊三心二意。「人類可以透過改變思想來改變生命」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啟示,代表我們需要對明確的目標抱持熱切的渴望。這份渴望必須強烈到近乎執著的程度,直到實現或獲得目標為止。同時也要了解,這份渴望必須指向讓你美夢成真所不可或缺的想法與日常行為。
我們的內在已經蘊藏著成功所需要的一切──隨著你閱讀本書,這一點將愈來愈明確。若我們能善用自己的能力,並朝著這明確的方向前進,必將獲得豐厚的回報;若我們屈服於怠惰,養成無關緊要的心態,終將因為播下劣質的種子換來貧瘠的收成,而這一切將顯化為貧窮、疾病與不幸。
謹慎留意你的心態,因為它會影響到你放最多注意力的事物。抱持負面思想的人,在生命中遭遇負面處境時真的不該抱怨,正如同隨時培養正面思想的人不應在好運降臨時感到愧疚。
現今的世界是歷史上最先進、最緊密連結的社會,巨大的干擾也隨之而來。別任由空洞、虛偽或荒誕的雜音擺布,反而應該調高你內在心聲的音量,堅持夢想直到實現。「渴望」是希爾的首要法則,若想讓它發揮效果,就必須仰賴毫不懈怠的行動與堅忍不拔的毅力,奮勇堅持到最後一刻。
為什麼許多人寧願接受生命帶來的遭遇,卻不願意花時間編織自己最遠大的夢想、擬訂追求成功的計畫,並且每天朝著明確的目標邁步向前?在你翻閱每一頁時,別忘了,確保成功不可或缺的心態,就是幾近執著的渴望。
◎不能走,就用飛的
──澳洲滑雪冠軍珍妮.雪普的故事
再次騎上雪梨郊外顛簸的藍山(Blue Mountains)時,珍妮.雪普(Janine Shepherd)感到腿部隱隱作痛。她雙腿顫抖、呼吸起伏,但她對勝利的渴望無人能比。在她身後的一小群自行車手早已習慣望著珍妮騎在前方的身影:每當他們迎頭趕上,她便會再加把勁讓自己保持領先。
雪普熱愛爬坡,她騎車的目標就是一路帶領眾人攻頂。在這趟六小時爬坡路程的最後半小時裡,她每踩一圈踏板,肌肉都會因乳酸堆積而痠痛;與多數人不同的是,每次抽痛都更加激發她的決心。對珍妮而言,疼痛代表進步,只有當她達成最遠大的目標──成為澳洲史上首位在冬季奧運贏得金牌的運動員──她才會停下腳步,而她希望今年就能到加拿大的卡加利(Calgary)實現願望。
珍妮咬緊牙關,再度加足馬力。當年懷抱著目標、年僅二十四歲的她──由於頑強的精神與好勝的鬥志而被暱稱為「機器珍妮」──並不知道自己生命中的難關正從滑雪場與自行車道之外悄悄逼近。
心不在焉的司機駛著不斷加速的休旅車,撞上這位全世界前景最看好的運動員。散發泥土味的蓊鬱美景、野生尤加利樹的芬芳、一覽無遺的鄉間景觀,轉瞬間消失無蹤。一陣碎骨裂心的撞擊後,珍妮的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強大的求生意志
在這十天中,珍妮發揮了強大的求生意志,遭受重擊的身體陷入癱軟與昏迷,卻仍保有清醒的意識;她進入了以往從未知曉的精神狀態。她事後回想:「我在肉體層面感受到極大的痛苦,但在精神層面卻擺脫了塵世間的煩憂,且毫無痛苦。」
在醫護團隊極力搶救(從不受控的大出血著手)的同時,珍妮的親友也被告知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因為撞擊太過劇烈,傷害又如此嚴重,連能活著送進醫院的機會都微乎其微。不過抵達醫院時,珍妮顫動的雙眼表示她的意識仍然清晰。由於情況依舊相當危急,醫生正研擬計畫,至少要讓她的身體外觀回復原貌。
醫療團隊策畫期間,珍妮躺在雪梨亨利王子醫院的加護病房,持續與摧殘著她殘破身軀的劇痛搏鬥。她的頸部、六節脊椎骨、五根肋骨與鎖骨骨折,右臂與雙腳也有多處斷裂。因為撞擊力過於強大,她的頭皮必須縫合再重新貼回顱骨,下背部與臀部也有大量血腫。她的血液幾乎流光,腰部以下癱瘓;此外,腹部與右腿還有大面積的撕裂傷,傷口中仍布滿碎石。一度身為澳洲史上女性運動員最大攝氧量紀錄保持人的機器珍妮,如今得咬緊牙關、下定決心,才能戰勝這一切並存活下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珍妮的病情逐漸穩定。隨著身體竭盡全力康復之時,她躺在一張薄而堅固的床上幫助穩定脊椎,身上插著十幾根輸液管與監測病況的感應器,並藉由嗎啡點滴緩解疼痛,外加一具限制頭部活動的支架。包括神經外科、整形外科與復健科醫師在內的醫療專家相繼前來巡房,這也成了住院期間排解無聊與挫折感的唯一管道。珍妮最後轉移到急性脊椎傷科病房,與另外五位患者同處一室。因為行動不便,這五位病患很少真正見上一面,但仍然相談甚歡。在如此真誠的時光內共享同一個房間,為患者帶來從未體驗過的真誠、豐盛又緊密連結的感受。可是當談話一中止,珍妮唯一能做的便是透過掛在病床上方的小鏡子來眺望世界,祈禱噩夢早日畫下句點。
事與願違,某天在珍妮的父母來探病時,其中一位醫生突然來到病床旁,手上拿著不甚樂觀的脊髓X光片。掃描顯示她的背部發生粉碎性骨折,大大小小的骨骼碎片擠壓著她的脊髓。她需要盡快進行手術,以減輕脊椎的壓力並清除骨骼碎片,同時進行融合植骨手術,好讓脊柱再次變得堅固。在身體如此脆弱的部位進行這麼複雜的手術必然伴隨巨大風險,但如果她還想要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手術將無可避免。若不動手術,她就永遠無法再次行走;動了手術,至少還有一線希望。
直到後來,當珍妮細想布隆(Blum)醫師與她父母之間的對話,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病情有多麼嚴重。在此之前,這位職業滑雪好手仍滿懷希望,認為只要離開醫院病床,就能恢復成原本擅長運動的自己,甚至按照計畫在當年參加卡加利冬季奧運會。但如果再也不能走路或滑雪了呢?運動員不只是她的身分,更是她的一切。
噩夢不但沒有結束,還持續惡化。被悲慘處境吞噬殆盡的珍妮大喊,「拜託,誰來救救我!」一位護士立刻上前伸出援手。珍妮倒在僵硬的病床上大哭,懇求著解答,「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此時,鎮靜劑逐漸生效。
脊椎手術結束整整十二週後,這位澳洲最優秀的滑雪選手只能無助地躺著,不但無法行動,也不知道手術是否成功。接著,預後報告出爐。醫生解釋:「手術如預期的順利,我們已經盡可能清除妳脊髓中的骨頭。但這是永久性的損傷,妳的情況就是我們所謂的半身癱瘓──妳的腰部以下失去知覺,頂多只能恢復一○到二○%的感覺。妳往後都必須使用導尿管,若奇蹟發生,妳就能再次行走,不過還是需要撐腿架跟助行器。妳需要重新思考生命中的一切。」
為什麼不會是我?谷底才是最好的起點
六個月後,父親用輪椅推珍妮出院,意外發生後,她首次感受到陽光照在臉上。她從不曾對單純的陽光如此心懷感激,然而,眼前還有許多事需要調適。回到家中,頻繁襲來的憂鬱打壞了她回歸正常人生的所有計畫。她回憶道:「我想奪門而出,重拾原來的人生,恢復原本健康的身體。」她暴瘦至八○磅(約三十六公斤),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簡單工作,如今都成了艱難的任務。珍妮吃力地應付這一切,不但要理解身體發生了什麼事,還要面對心力交瘁的心理掙扎。她朝母親大吼,「我失去了一切,為什麼是我?」
某個特別難受的日子,她將自己推到床邊,接著摔到地上。她擦去淚水,雙手緊握著逕自禱告,祈求著,「上帝,求求祢給我一條路,或指引我方向吧。」
珍妮想起至今仍然在脊椎病房住院的朋友瑪麗亞(Maria)。當時她與珍妮交情甚篤,這個女孩在一場車禍中昏迷,並且在十六歲生日當天甦醒,得知自己已經四肢癱瘓──頭部以下無法動作。這位少女總是很開朗、面帶微笑,且從不怨天尤人。
想想自己的處境,這位全國滑雪冠軍恍然大悟,這份生命並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生命;這不是她的痛苦,而是所有人的痛苦。這番覺悟為她留下單純的選擇──無論生命有何遭遇,都要繼續為人生中的金牌而奮鬥,或是閉上嘴巴接受命運的安排。珍妮說,「瑪麗亞給了我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那就是接納。」
帶著從灰燼中浮現的一絲頑強韌性,機器珍妮重新塑造了她的境遇。她問自己,「為什麼不會是我?或許谷底才是最好的起點。」
從癱瘓到成為飛行員
「我要報名飛行訓練!」這位女性滿腔熱血地說。接待員盯著她身上的石膏以及勉強撐起靠在櫃台上的脆弱身軀,結巴地說,「好……好的,妳能走路嗎?」同時向一旁招手,尋求協助。
「不行。」珍妮回答,「但我覺得既然我不能走路,那就用飛的。」幾分鐘後,珍妮便搭車來到班克斯頓機場(Bankstown Airport)的柏油跑道上,被抬進駕駛艙裡,坐在飛行教官安德魯(Andrew)身旁。
「妳想滑行看看嗎?」教官問,「只要用腳控制踏板就好。」
珍妮回答,「我的腿不能動,但我可以用手。」
當引擎轟隆作響,索卡達(Socata)製的多巴哥(Tobago)教練機(機身上漆著顯眼的紅、藍、白三色)沿著柏油跑道搖晃前進,隨即起飛衝上清澈蔚藍的天空,背景襯托著雪梨如畫般美麗的天際線。真是驚人的一天。教官指著遠方的山脈,接著要珍妮接過駕駛桿往其中一座山峰飛去。「在我緊握操縱裝置的同時,我感覺脊椎病房離我萬里之遙。」珍妮回想著,「我當時立刻知道我會成為飛行員。」隨著飛機翱翔,飛越鄉間,這位二十四歲少女發現他們的目標是藍山──也就是她這趟非凡旅程的起點。
因初次飛行感到興奮不已的珍妮,找到了加快復建腳步的動力,就像以往的運動員生涯一樣,她開始在鍛鍊日誌上記錄每天的進度。她說,「在心情低落的日子裡,我會翻閱日誌,提醒自己已經進步了多少。」珍妮設下具挑戰性的目標,每次完成後都會驅策自己繼續邁進。在矯正手術與復健訓練之間,她也盡可能鑽研航空學的各項知識。終於,在最微乎其微的機率下,珍妮通過了飛行員體檢並獲准飛行,最後取得飛行員執照。她後來興奮地寫下,「巨大的成就感更勝以往我感受過的一切,遠勝過贏得滑雪比賽、登上鐵人三項完賽獎台、成為奧運參賽者的期盼。這並非我原本的規畫,但這一刻的感受就好像贏得奧運金牌一樣。」
珍妮對嶄新的目標感到雀躍,繼續拓展飛行技術與資格。離開脊椎病房十八個月後,珍妮以教官的身分回到飛行學校訓練其他人飛行。
破碎的身體不等於破碎的人
這位原本連生存都希望渺茫的女性,如今成為勵志演說家巡迴全世界,分享她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帶來充滿希望的核心訊息:破碎的身體不等於破碎的人,藉此提醒大家,任何時刻的任何決定都可能改變你的人生。這位原本得知自己永遠不能再走路或生小孩的女性,儘管仍被歸類為半身癱瘓患者,現在卻能夠獨自行動,並成為育有三名子女的自豪母親。意外發生的八年後,她推翻了醫學建言,再次從事越野滑雪。
「當別人告訴我辦不到某些事情時,我就是聽不進去。」珍妮堅定地說。即便她的雙腳沒有任何感覺,對於飛行的熱愛仍舊讓她獲得了商業飛行員執照,成為訓練有素的特技飛行教官,也是澳洲民航安全局的首位女性理事。
珍妮除了眾多傑出成就外,也撰寫了五本書、完成大學學位、在二○○○年傷殘奧運擔任聖火傳遞者,並因為對於社區的服務、帶給大眾的啟發及喚醒對於脊柱研究的意識,獲頒澳洲最高公民殊榮──澳大利亞勳章。她的TEDx演講「破碎的身體不代表破碎的人」(A Broken Body Isn't a Broken Person)已高達數百萬瀏覽人次。
在重視形象的數位時代,珍妮.雪普分享了她的訊息,表示人的精神遠比任何身體形象更加重要:「有件事我相當肯定:我的身體並非我的全部,你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