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跟家庭的傷說再見:與生命和解的故事療癒

有一種愛,可以支撐我們走過生命困境

或許上天是公平的,當你失去一樣東西,就會得到另一個東西做補償。

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我有勇氣活在「體制外」這麼久?為什麼我可以如此任性地「做我自己」?

如果有答案,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必定是來自我父親。

感謝上天,我有一個好父親。

是的,雖然我沒有一個好母親,但我卻有個好父親。

什麼叫「好父親」?「好」要如何定義?見仁見智。我想,只要有愛,發自內心愛孩子的,都是好父親、好母親吧。

一直以來,我都在說母親的故事。不明白的人,還以為我從小就是個受虐兒。呵,不是的,其實我有個溫柔的好父親。讓我也來說說父親跟我的故事吧。

小時候家裡很窮,父親是個節省的人,印象中他不曾去看過一場電影。但縱使如此,有一件事他絕對不會省,就是買書。

父親喜歡閱讀,喜歡買書。家裡有一個書房,牆壁是排一整面牆的大書櫃,父親的書起碼上千冊。記得每次郵差送來父親郵購的書籍時,母親便立刻開罵:「一天到晚買冊(書),冊可以吃嗎?」從小失學的母親,無法理解「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這很正常。

記得每個假日的午後,父親總是安坐在院子裡,安靜地看書,那是他一週裡最美好的時光。

而且重點是:父親自己愛看書,卻從不會強迫我們孩子看書。我真的很感謝他這點。我在想,如果當年他如一般父母一樣焦慮孩子的功課,一天到晚盯著孩子念書,那今天的我,絕對不會如此喜歡看書,甚至念到博士。

我喜歡閱讀,這大概來自父親的「遺傳」吧。父親身體力行,我從小耳濡目染,這樣的身教就是最有力量的教育。

父親對我的影響,不只如此。

念小學時,我功課不好,經常是全班倒數幾名。但印象中,父親從沒因為我功課不好而責備我。

記得有一次,大概是小一的時候吧,我數學很差,永遠搞不清楚:三個蘋果跟兩根香蕉為什麼加在一起要等於五,蘋果是蘋果、香蕉是香蕉,為什麼要放在一起算?就像雞跟兔為什麼要關在一個籠子裡般,叫人不解。

那時我的智力開發的很晚,可能因為當時家裡窮沒讓我上幼稚園的緣故,我老是跟不上學習。一天晚上,父親從餐廳工作回來,在客廳餐桌上教我算數。記得當時不管爸爸再怎麼教,我還是聽不懂,後來父親索性翻出口袋裡所有的銅板,一一數給我聽,如何加、如何減。他很有耐心,沒有一點不耐煩的情緒。倒是一旁的哥哥,早已失去耐心地說:「厚,真是白癡。」

小時候功課不好,父親並沒有少疼我一點。印象裡,我總是被接納、包容,那是無條件的愛。

父親的包容到什麼程度,我再說個故事。

上了國中,因一位好老師的鼓勵,我的成績突然間「突飛猛進」。考高中時老媽跟我說:「如果你念高中就要考大學,念大學要很久、要花很多錢,家裡恐怕沒錢給你念,如果你念大學就要自己想辦法籌學費。」

當時善良體貼的我,選擇去考五專,因為那時專科學校有所謂建教合作,畢業後就直接有工作。

但人算不如天算。考上五專第一志願,一進去,我馬上就發現:「這不是我要的。」我跟「電」根本不來電。當時我很不快樂,每天上學就像要被刑罰一般,痛苦不堪。

後來,我打電話回家,跟父親說我不想念,我想休學。父親聽了,沒說什麼,只回我:「那你就回來吧。」不久,我就休學了。在那個學校,我總共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回想起來,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經驗與印記。

這件事對我有兩個重要的意義:一是、我開始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做決定。當年的我,才十六歲。二是、父親很尊重我的選擇,這份「允許」與尊重,奠定了我日後「做自己」的本錢。

父親給的愛,不只如此。

後來我到北部念大學、研究所,每次放假回台中時,一進門,爸爸總先問我:「餓不餓?」然後二話不說立刻跑到廚房下麵條給我吃。每一回,一邊吃著父親煮的大滷麵,父親就在一旁看著我吃、跟我聊天,那個溫馨時刻,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回憶。

那時在家時光,父親叮嚀我的,都不是你要用功念書之類的話,而是你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作息要正常。你看,這樣的語言所給出的訊息、自然叫我明白一件事:原來,我「這個人」比我的「成績」還更重要。

每當我要離家回學校時,爸爸總會打開抽屜,從鐵盒裡拿出零錢給我坐公車,然後,爸爸會陪我走到公車站等車。這期間,我們沒多說什麼,父親只是反覆說著:「你要保重,注意健康」之類的叮嚀。但那樣的話語,卻一路溫暖我心回到台北。我猜,我生命裡某些安穩,是這樣來的。雖念到研究所畢業,但退伍後我並沒有做所學相關的工作,只因參加了義務張老師訓練,突然對心理諮商產生興趣,因此退伍後就找了一個性質類似教育輔導的工作。我是一個任性的人。但父親依然沒說什麼,他尊重我的選擇,那份信任,始終如一。

在機構工作做了五年,充實又忙碌,一切看起來似乎都相當順利,但有一天,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快樂,這裡離我想做的諮商的路,越來越遠。於是,我遞出辭呈,離開了別人眼中收入好、環境佳的「好工作」。

離職一個月後,我才回家跟父親說,我辭工作了。父親依舊沒有擔心、沒有責備,甚至還說:「沒關係,不快樂就不要做了。」最後,父親還補上一句,這句話是讓我後來安心走上心理助人工作者的最大動力來源。父親說:「人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會快樂。人生,快樂最重要。

這就是父親這輩子給我最大的禮物──無條件的支持、包容與接納。這個背後,是很深很深的愛與信任,我知道。這份愛,滋養著我的生命、支撐著我的人生,讓我如今可以成為一個有生命力、有主體性的心理助人工作者。

寫這篇文章是想讓天下所有作父母的明白一件事:你為孩子所做的事中,唯一能留在孩子心中,讓他一輩子感恩不忘的,絕對不是你賺了多少錢,給孩子多少物質或你多有成就,而是,你曾經對他所做一件事、所說的一句話,那個看似「小小的善意與關心」,才是孩子心中最珍貴的寶物。

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裡,孩子領受到你的愛,這份愛足以支撐孩子,讓他走過人生的困境,這其實才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所有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就是這份愛與關心罷了。

可惜很多父母不明白,一天到晚忙不停,忙工作、忙賺錢,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最後根本無力好好陪伴孩子。這根本是本末倒置,真是可惜啊。

 

臣服、接受生命,但不認命

看了上面我寫父親的故事,我想有人不免心中悵然、若有所失,心想:「為什麼我沒有這樣的父親陪伴呢?」

每逢父親節、母親節這兩個節日,對有些人而言,簡直是災難。我完全理解。

 

對多數人而言,如果你有個愛你疼你的父母,在這個節日對父母表達感恩之情是多麼溫馨的事。但是,我真的明白,對有些人而言(我不知道是不是少數),過這樣的節日,簡直是「在傷口上灑鹽」。

每年此時,總要被提醒一次:「我沒有一個好父親、好母親」。看著別人家裡闔家團聚,買鮮花、切蛋糕,溫馨慶祝的畫面,心中真有如刀割。

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想跟父母溫馨過節?但是,人生就是這樣,很多事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

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父親(母親),很遺憾,我不想安慰你,但我想告訴你,這件事不是你能選擇的,這也不是你的錯。你只能:接受、接受、接受。請不要為難自己。

請不要把自己陷入一個「受害者」、苦命小孩的悲劇角色裡,請學會愛自己,這是你的人生功課。自哀自憐,絕不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更美好。

請相信,上天自有安排。學會臣服、學習接受生命,但不要認命。

沒有一個好父親(或好母親)不代表你的人生就完蛋、這輩子就注定永遠跟幸福絕緣,沒這回事。

如果,你有個好父親,那就好好感恩,趁這個節日告訴他,他曾做了什麼對你深具意義。你要說出來,他才會明白,才會「看見」自己作為一個父親的價值。

「說出來,讓他知道」,這就是你給父親最好的父親節禮物(不敢說、就用寫的)。這比起你送他昂貴的電動按摩椅、請他去高檔餐廳吃大餐都要來得實用珍貴。

當然,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父親(或好母親),那怎麼辦?沒關係。If not, then not,如果沒有,就算了。接受吧,不然能怎麼辦?

以後,在每年的父親節或母親節這一天,與其呆坐哀怨,不如好好陪伴自己,帶自己出去玩吧。如果父母從來沒帶你去坐過旋轉木馬、雲霄飛車,那你就帶自己去,讓自己玩得開心。

今天起,請你「自己當自己的好父母」。如此,你就擺脫了命運的捉弄。當你拒絕當一個怨天尤人的受害者時,你就成功超渡自己了。

 

不要繼續當受害者

如果你有一個不完美的父親、不完美的母親,

如果你有一個讓你痛苦的家庭,

如果你有一個辛苦的童年或創傷經驗,

記得,這些統統不是你的錯。

為今之計,

就是面對它、好好療癒自己,

不要讓別人在過去給你的痛苦,繼續延伸到未來,

不要讓別人的錯誤,成為你一生的負擔。

如詩人魯米所說:「當你接受你被給予的困難時,門就會敞開!」

通往天堂的路,就是打開祕密的傷口,勇敢迎向它。

不要讓自己一輩子活在「受害者」的框框裡,

每天自哀自憐、痛苦不堪,

不值得,

為那個傷害你的人,日夜折磨自己,絕對不值得。

 

家暴是很痛、很痛的家庭祕密

家庭暴力,是一個很痛、很痛,痛到叫人無法呼吸的祕密。沒被家暴的人,肯定不會懂的。

小時候,如果你曾經被打的很慘、被家人性侵、被冷落疏忽或被惡毒的言語攻擊,這些都算是家庭暴力。

在「家醜不可外揚」的文化裡,更加深了暴力的存在,很多被家暴的孩子、不能說、也不敢說,因為:第一、說了也沒人相信。第二、說了只會被打的更慘。第三、別人會認為:一定是我不乖,才會被打,活該。第四、他們也無可奈何,只會叫我忍耐。

於是,受暴者只能待在暴力關係,繼續噤聲、受苦,十分無奈。

遭受暴力的孩子,雖然痛恨父母,但有時更痛恨自己:「一定是我不乖、才會被打」。解離、自我扭曲、自我嫌棄,這大概是很多經驗暴力者的狀態與經驗。

日前,私塾裡有人勇敢「出櫃」(come out)了。

對我而言,「出櫃」不僅是同志性取向的出櫃,所有說出「不可告人、被壓抑痛苦經驗」的祕密,都是一種出櫃。

出櫃,是生命自我救贖的開始;出櫃,需要極大的勇氣。

當小蓮說出從小被家暴的故事時,大家睜大了眼睛,這情節簡直比電視劇的劇情更加驚悚。

從小她就經常無緣無故被父親打,沒有理由的。直到上高中,每天都還是「傷痕累累」的去上學。

有一次,同學憐憫她,鼓勵她向社工求助,於是小蓮鼓起勇氣打電話給社工。後來,社工介入了,打電話給小蓮的父母,但父母很會演戲,對社工說:「我們怎麼可能打小孩呢?她是我們的心肝寶貝、我們疼她都來不及呢。」小蓮在旁邊,嚇得直打哆嗦。一掛完電話,小蓮那晚就慘遭更巨大的一頓毒打,而且連續一週、天天被打。

後來、社工再介入,要爸爸不能打小蓮。結果、當然更慘。

爸爸對小蓮說:「不能打妳是不是?好,不碰你身體⋯⋯」憤怒的爸爸當場摔爛她的CD音響,讓她以後不能再聽音樂。你要知道,活在暴力中的小蓮,音樂是她唯一的慰藉。

不只如此,只要是小蓮喜歡的東西,爸爸統統摔爛、剪破,像是衣服、洋娃娃,甚至棉被。甚至,有一天她放學回家,一進房間,發現她房間的東西(衣物、書籍)統統不見了,統統被爸爸用大塑膠袋裝著,丟到資源回收了。

這是極大的暴力與虐待。故事聽到這裡,每個人都紅了眼眶。但故事還沒完。

小蓮說,爸爸經常會半夜突然踹開她的房門,衝過去不分青紅皂白的,就痛毆她一頓。因此,小蓮到現在還會經常半夜驚醒、全身顫抖不已。

她已經很久沒法安穩睡覺了。這幾年,她都是靠安眠藥、抗憂鬱劑在過日子。

你一定會說,這個爸爸簡直是變態!是的,沒錯。這個爸爸是頭受傷的野獸。他瘋了、生病了。但家人生病,吃藥的卻是小蓮。

昨晚小蓮勇敢出櫃,邊說邊哭,身體依然不時顫抖著,但即使再恐懼,也要把故事說完。那一刻,她是勇士。

說完故事,我不知道要如何回應小蓮,此刻,再多的言語、再多的安慰,都是多餘的。

於是,我邀請小蓮站到團體中間,對在場夥伴們說:「如果你曾經也遭受過被暴力經驗,可以同理小蓮的痛,請你站出來,好好擁抱小蓮,同時,順便也把曾經遭受過暴力的自己給擁抱回來。」

我特意強調:「這個擁抱,不是出於同情,而是出於愛與疼惜。」(請不要輕易去可憐別人,別人不需要你的可憐。)

接著,一個一個婦女紅著眼眶、含著淚水,在蔡琴優雅的歌聲裡,一一去擁抱小蓮,更去擁抱自己內在那個曾經受傷的小孩。在深深的擁抱裡,我們把過去受傷的自己給認了回來。

這是一個神奇的療癒之夜。在這裡,沒有多餘的安慰語言,沒有同情的眼光,只有深情的擁抱。在彼此的凝視裡,有著深深的理解與被理解,那是一種很深的「同理」。

接受完大家的擁抱,小蓮深深地跟大家鞠了三個躬,才回座。

回到座位,她緩緩開口了:「我從來沒有被父母擁抱過,就在剛剛大家的擁抱裡,我經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安。現在我感覺很平靜、很踏實,原來這就是被愛的感覺。」說這話的小蓮,臉上展露出前所未有的放鬆。其實她很漂亮的。

這一晚,在小蓮的故事裡,讓我們看見並擁抱了過去受傷的自己。原來,大家都受過傷,我們並不孤單。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