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就是大器:10個完整練習,帶妳活出女性優勢
第五章 放下好學生習慣
越來越多女性接受過高等教育,且許多測驗結果顯示,女學生在校的表現也比男學生出色。
女性進步了,得以進入教育環境並表現優異,這似乎是值得慶祝的事。不過,我多年來輔導受過教育的女性追求不凡的經驗告訴我,我們必須仔細檢視並提出疑問:女性從學校真正學到了什麼?我問的不是課本的知識或學業上的技巧,而是日復一日浸淫在學校文化中慢慢吸收的東西。將近二十年的學校教育教給女孩和年輕女性的成就定義是什麼?女孩們學到了什麼事可以贏得獎賞、什麼不行,而這又如何形塑她們成為怎樣的成年人?最重要的是,我們說女孩在學校很成功時,究竟是指在什麼事情上成功?
我之所以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是因為我一直是好學生:我很用功,總是拿高分,很驕傲自己有好成績,還進入聲名卓著的大學和研究所。但開始工作後,我發現以往所學──我認為是完成工作所需的技能──無法發揮作用。事實上,這些技能反倒阻礙了我。跟其他女性聊天討論時,我發現她們同樣把自己熟悉的「好學生」習慣運用在工作上,有時反而害她們畫地自限,陷於平凡。其實,要在事業上大放異彩,無論你要做優秀的基層工蜂,或舉足輕重的決策人士,需要的是跟學校教的全然不同的力量、技能與方式。
我開始想,女孩在校表現如此優異,會不會是因為學校要求的能力和行為,有許多都跟「成為好女孩」的要求相同,例如尊重與服從權威、謹慎遵守規則、討好別人、在外界強加的框架中成功?有較多女性取得高等學位,會不會有一部分是因為她們不覺得自己已經過充分訓練,可以開始領導了?難道說,學校的本質竟是讓女性在校發展了某些技能,卻也喪失了其他能力,導致她們只能在組織的中階位置成功,無法擔任更多領導、改革與創新的職務?
本章將探討的,便是學校教育中使女性做平凡小事的四種關鍵行為,以及讓我們自由追求不凡的新工作方式。
如果你屬於好學生和高學術成就者,也許特別感同身受,但所有女性都受好學生習慣影響,因為經過多年的學校生活,規範與慣例已經制約了我們。
當然,本章探討的是典型學校課堂中的規範與慣例。現在有許多新興的課程與變革提供了耳目一新的內容,例如指導人際能力、訓練領導技能等。但是,造就今日職場多數女性樣貌的,都是傳統的學校環境,因此女性必須拋掉過去學到的一些舊習。
關鍵行為一:適應權威vs.挑戰並影響權威
在學校,學生必須弄清楚每位新權威人士(老師)要什麼,然後調整自己的做法。老師會明確指出每件事的獨特要求,從作業簿上的名字要怎麼寫,到報告的架構為何,早年甚至連學生怎麼進教室與整理桌上的個人物品都有規定。當然,這些規定有實際益處,但它們教會學生的潛在技能是「如何適應權威人士的要求」,潛在教訓則是「要適應權威才能成功」。小學階段,這代表學生每年都要去適應每位新老師的新規定;到了中學青春期,學生則是一天之內必須隨著幾位不同的授課老師,轉換好幾次學習習慣與方法。
學生由此學到的核心能力是快速察覺、解讀及配合權威人士的期待。那麼,造就女孩在學校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她們更會遵守規則、調整自己、迎合周圍人士的偏好嗎?我們真想為此慶祝嗎?
這種了解並回應權威人士期望的能力,在事業上有一定的作用。我們可以接收到老闆的訊息,知道他想要什麼,然後提供給他;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能取悅導師,然後如此行事。不過,如果想對自己所在的團體或組織做出重大影響或正面改變,我們需要的是一套不同的技能。我們必須有效地挑戰權威,而非只是適應它;我們必須影響權威人物,而非只是取悅他們。
你什麼時候曾在一個主題上被要求去改變老師的觀點且表現不錯,因此得到獎勵?我們有過這樣子的作業嗎?應該沒有。挑戰與影響權威並非傳統教育環境會教給我們的技能,然而,這正是追求不凡的關鍵能力。
學校環境的第二個問題是僅由一位權威人物,也就是班級老師,來評量學生的任何作業。如果由我來重新設計學校,以幫助男性與女性追求不凡,我會讓幾位老師各自獨立批改學生的報告,學生可因此取得兩個以上的評量結果,而非只有一個。他們可以看到這些評量的共同點,以及老師意見的歧異處。這很像我們成年生活的樣貌,尤其是女性踏上追求不凡的路程時,很可能會發現有些權威人士和具影響力的人很欣賞她們要做的事,有些人則不認同;有些人會看到她們的天賦,有些人則不會。這個方法也讓孩子學會成年後需要知道的事──反饋告訴你的通常是反饋者的偏好和其關注的重點,而非針對你的成果的客觀評量。
因為在學時已習慣單一權威人物的模式,女性進入職場後,便很容易相信老闆或導師的意見是絕對的或客觀的,而未能看到身邊可能有的各種意見,以及潛藏的盟友與導師。最重要的是,我們不習慣去分辨哪些權威人士是自己想合作的對象,而這是一項關鍵技能。如果想追求不凡,就必須評估哪些權威人士值得尋求並培養為盟友,哪些則可以遠離或不去理會。
關鍵行為二:事先準備vs.隨機應變
想在傳統的學校環境中表現優異,完全關乎「準備」:用功準備考試,先閱讀資料來準備明天的課堂討論,放學回家努力寫報告或計畫,繳交之後就能得到好成績。
如果老師要針對某個主題考試,卻從未在課堂上教過他或她要考的內容,課程大綱或教科書裡也沒有這個主題,一定會被認為不公平,因為一般人心裡認定的學校教育,是要「讓學生永遠有機會事先準備」。
這和現實簡直相差十萬八千里。在職場上,我們老是遇到需要隨機應變的狀況,尤其是職位越來越高時。我們會被問到困難或意想不到的問題,然後必須想辦法立即回應。各種挑戰總是以我們無法預料和準備的方式現身,而我們必須相信自己的因應能力。
這種「準備能力」的深度制約,對女性的影響尤其大。研究發現,女孩比男孩花更多時間準備學校功課。從小開始,準備或過度準備的現象在女孩身上就比男孩明顯。此外,成年女性也比成年男性花更長時間準備測驗或任務。潛在原因之一是偏見。不少研究顯示,因為這種隱微的偏見,女性必須比男性同儕表現更好,才會被認為一樣好。因此,女性通常比男性同儕更努力,花更多時間準備。換句話說,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學到,在女性常被低估的職場與學術界,盡己所能努力準備,是獲取成功的良好策略。問題在於,對許多女性來說,「認真準備」並不是她們在狀況發生時選擇的策略,而成了一種預設模式或習慣,使她們浪費許多時間過度準備,並逃避那些需要隨機應變的挑戰。
女性傾向過度準備與努力工作,也可能是因為比較無法仰賴其他策略。研究顯示,許多職場上有效的策略對女性的作用不如男性,例如經營人脈與自我宣傳。此外,有些女性無法自在地運用傳統晉升手段,例如玩政治遊戲與自吹自擂,因為她們不覺得自己值得晉升,或覺得那些手段不光彩、不用人唯才。在女性眼中,充分準備才是高尚、公平之道。
珍一直是很優秀的學生,從聲名卓著的大學畢業、取得工程學位後,從事管理顧問工作,之後接連在幾家企業擔任營運主管。職涯中期時,她追求自己長久的熱情,把自身企管專業用於社會公益領域,成為一個小型但充滿潛力的非營利組織的主管。
凡事認真準備的珍曾向我隨口提起,她花了四年研究非營利組織,讀了她能找到的每一本關於募款、董事會發展、非營利管理的書,準備在這個新領域找到自己的職務角色。珍如此謙遜地做準備,很值得稱道;但另一方面,珍是否因為她達成目標的預設做法是當個完美好學生,做好幾年功課與研究以知道任何問題的答案,而不必要地把自己踏上夢想之路的時間往後拖延更久呢?
珍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好幾個月後,發現她無法以自己希望的方式享受夢想中的工作,原因在於她的完美主義與過度準備的習慣。結果,她感受到更大的壓力,卻無法創造更多貢獻,跟她想要的不一樣。就在此時,她來參加「敢於成大器」課程。她知道自己需要接受一些內在改造,才能充分發揮才能。
她開始勇敢冒險,改變過去的工作風格。她解釋:「在最近的董事會上,我用新的方式處理事情。我們正考慮增加一些業務,讓組織可以提供更多新服務。過去的我一定要確切知道自己認為該怎麼做、需要什麼樣的工作人員、時程如何規畫,才會在董事會上討論。換句話說,我是以好學生模式準備了好幾個月,調查、研究、清楚知道事實,才會拿出來討論。但這次我跟董事會談的是大方向,以及我覺得決策評估流程該怎麼走。這樣做效果很棒,因為董事會對我們需要評估的一些關鍵問題提出見解,讓我們極為迅速地擬出正確計畫。我這次其實是跨出了自己的舒適圈,但整個團隊都同意這是我們開過最好的會議之一。」
珍擺脫了過去的「好學生模式」,建立更適合她資深職務角色的廣泛領導能力。現在她為團隊規畫了作業流程,決策時也會承認不確定性存在並提出正確問題,表現極為不凡。
關鍵行為三:由外而內vs.由內而外
我最想改變學校、讓學校協助女性追求不凡的一件事就是:學校的主要學習活動是從「外部」吸收資訊──無論是從書本、老師授課或網路上──然後加以內化。在現今教育體制中,每個重要的學習訊息都經過下列步驟一再強化:一,學生透過閱讀、研究及老師講課的內容獲取資訊;二,內化資訊;三,將資訊運用在報告、測驗或簡報。這顯示,針對某個學習主題我們可以展現多少成果,取決於我們吸收自外部的資訊。
可想而知,多年的好學生制約會讓許多成年女性再去尋求下一個學位、看更多書、做更長時間的調查研究,來替自己眼前的任務找到答案。然而,你要做恰恰相反的事才能追求不凡:運用已知事實、信任其價值並加以發揮。女性晉升至資深階層時尤其要這麼做,在那個位置上,你必須成為點子與思想領導的來源。
這對女性來說是個複雜的議題,因為幾乎每個專業領域的知識主要都由男性塑造而成。換句話說,變得有能力等於受過教育或訓練,受教育或訓練則等於學習並內化過去數百年來男性在專業主題上的言論。
在專業領域受訓練,無論是法律、工程、醫療或商業領域,都是在學習大多由男性創造的知識體系,依據的是男性的經驗與規範。女性想在某個領域成功,就必須依循該領域的知識行事,無論那些知識感覺起來多陌生、多不全面。這樣的教育或訓練過程對女性有何影響?如果幾十年的學校制約教導女性,答案源於外在,而非內心,我們如何期待女性提出她們的問題、觀點與工作方式,來豐富她們所處的領域?
如果學校同時傳授兩套技能,讓學生不僅學習來自外部的資訊,也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創意點子、洞見、經驗與已知的事,結果會如何?如果學校在開設某個主題的課程時,要求學生不只去學習那個主題的知識體系,也要找出該知識體系中不曾被問過的問題、不曾被測試的假設、遭到忽視的聲音與觀點,結果會怎麼樣?要讓學生學會創新與領導,就是要從這裡下手啊。
傳統的「由外而內」學習模式還有第二個問題:過於強調資訊。學校通常最注重學生吸收了什麼資訊及如何運用,但在職場上,「知道什麼」雖然重要,卻僅是一部分而已,同樣重要或更重要的是個人優勢,例如個人魅力、領導力、情緒智商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才是對事業有重大影響的特質。正如人資顧問柯琳達說的:「在與客戶開重要會議前,我常會擔心自己不夠了解大家要討論或我要簡報的主題。我覺得『怕怯』與慌張,告訴自己需要惡補、需要讀相關資料。但每次客戶提到他們為什麼跟我和我的公司長期合作時,都是強調我很坦率、擅長策略性思考、做事可靠。其實,如果會議中談到我不清楚的資訊,我只要去弄清楚再回報就好了。」
好學生制約讓我們假設自己主要的資產是腦中的資訊,低估了內在優勢的力量。現在該重新訓練大腦了:「我的價值不僅來自我熟知的資訊,也來自我這個人。」
關鍵行為四:只要把工作做好vs.把工作做好並讓人看見
我跟很多女孩子一樣,成長過程都聽過這樣的話:「在學校拿好成績,做事勤奮,以後你工作就會有好表現。」這種職場「功績主義」的陳述是我這一代與後輩接收到的主要訊息,而訊息來源是我們的母親與媒體。問題是,它忽略了事業成功的其他關鍵因素,其中一個就是自我宣傳──讓自己的工作成果被人看見。
「有好表現就足夠」的想法在學校強化、生根,因為在校表現良好並不需要自我宣傳,只要完成很棒的作業,交給老師即可。學校裡的女孩子不必經歷成年女性的辛苦,不必擔心成就太高會威脅同儕或不討人喜歡、沒女人味。在學校,女孩子儘管作業與測驗成績亮眼,但同學不見得會知道。是的,在某些課堂上她們也須舉手發言,但她們完全不必顯露自己的學業成就或宣傳自己。於是,學校完全契合女孩子的舒適圈──你可以表現突出而仍自謙。但進入職場時,我們卻毫不熟悉「讓自己的成就被人看見」這門藝術。跟在職場成功相比,女孩子想在學校表現傑出相對簡單,因為她們不必違抗女性規範,不必付出自我宣傳而不受人喜歡的代價。
許多女性在職場上延續了在校的行為:勤奮做事,交出好成績。我們假設自己仍處於功績主義的環境,有人會獎勵我們。女性議題專家卡蘿‧弗勒林格寫道:「症狀包括:埋頭苦幹,交出卓越的工作成果,期待別人會注意到,最後在你頭上放一頂皇冠。」
研究顯示,男性會試圖在職位面試與初談薪資時證明自身能力,要求更高的薪水與頭銜,而女性則要求較少,想藉由工作證明自己。女性多半是後來才慢慢發現自己的優秀並不會帶來升職或加薪,因為好表現並未持續且充分地被那些組織中的獵才或職務決定者看見。我們這才開始了解:「喔,在這個職場中,我必須表現良好,並且讓對的人看見。」但學校並沒有教我們怎麼做。
轉個念頭,這樣思考「自我宣傳」
女性覺得自我宣傳很困難,有幾個原因。研究顯示,女性自我宣傳招致的社交成本太高,周遭的人(尤其是其他女性)會覺得她們不討喜。然而研究也顯示,完全不宣傳自己的女性無法被認為是有才能的領導者。所以,要找到微妙的中間地帶確實很困難。
第二,許多女性排斥自我宣傳的想法。我常聽到女性這樣說:「自我宣傳是老套的狗屁組織政治的一部分,我不想和它有牽連,不想玩這種遊戲。」我認識的女性很少聽到自我宣傳這個詞時會對自己說:「耶!我需要多做這件事。這聽起來正符合我的風格,正是這個世界需要的,應該有更多人多做自我宣傳!」對許多女性來說,自我宣傳意味著自我膨脹、勉強而彆扭的舉動,以及拚命想受人注意。
第三個問題是,許多女性覺得自我宣傳很「男性」,所以建議她們多多自我宣傳,等於要她們「更男人一點」。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回應是:想像一個活力旺盛、嘰哩呱啦的五歲小女孩,她剛做了一件讓她超興奮的事——或許是編了一首很喜歡的歌,或許是學會如何數到三十,或許是跟爸爸一起照顧的花園有花兒開了,讓她覺得很自豪。她會怎麼做呢?她會驕傲地談論自己的成就,會想要讓別人看到。她還沒學會壓抑自己,不去談論自身成就,也不知道有人認為這種想分享的直覺是自私或不對的。
當然,你不可能用五歲小女孩的方式分享成就,但她會幫我們想起: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創作、想法和成功,並非男性專利,而是人人都有的自由權利。分享成就很愉快、有趣,我們都是樂於分享的,只是有一部分人後來被教導不能這麼做。
以下提供三種思考「自我宣傳」的方式,或許能讓你感覺不那麼低劣、不自在或不利他人,且更能符合你的價值觀:
1.忘掉「自我宣傳」,思考「可見度」。你的才華、成就與點子如何讓你所在組織或領域中有影響力的人、決策者或目標群眾看見?想著「可見度」時,你會發現這不只關乎自己,而是要讓你的成果與點子供人運用。
2.把焦點放在「服務」上。問問自己:「我要怎麼讓目標群眾、有影響力的人與決策者更能看見我的工作成果,好讓我觸及想服務的對象?」你講述自己辛苦得來的經驗或想法的TED演講或社論文章可以幫助別人;你在公司內部網路刊登文章,或是舉辦午餐研討會討論你的團隊採取的創新過程,不僅可以提升你成就的可見度,也能讓其他團隊受益;分享你認為自己工作的醫院可以如何改進流程,不但能展現你優異的思維,對你服務的病患也會產生正面影響。
3.這是說出全部的實情。關於自己的成就,女性撒了很多小謊──節略型謊言。對很多女性來說,請她們想著這是「說出全部的實情」,而非自我宣傳,應該有所幫助。你曾以下面任何一種方式「說謊」嗎?
.總是把功勞歸於團隊其他成員,不承認自己扮演的角色。
.提及你計畫裡的不足之處,卻避談成功的地方。
.從不提起你額外花在某項計畫上的工夫或下班時間。
.不強調過去的成就、學歷和獎項,即使它們非常重要。
.合理化地貶低過去的成就、學歷或獎項,例如說:「反正那個獎有點蠢。」「學位在這裡不是那麼重要。」「我在上一份工作被特別任命,是因為他們需要有人馬上去補位置。」
.把「不在乎外在地位指標」的個人職涯選擇,跟「貶低個人成就」混為一談。例如,離開公司法領域,轉換到社會公益單位服務,就不再提起自己曾是知名法律事務所合夥人的卓越成就;或者,個人藝術創作走向非商業化路線,就貶低作品曾刊登於大型雜誌封面的事蹟。
能自在面對「自我宣傳」是件好事,因為想要取得專業上的成功,自我宣傳非常重要。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它的深層意義:直率談論自身成就如何讓女性認識自己的成就,並把那些成就整合進自我觀感裡。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從未聽過自己承認我們曾克服、創造、培育或完成些什麼,如何知道自己擁有能力、長處和韌性?我們願意談論自己的什麼、不願意談論什麼,將如何影響我們的自我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