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生命的神祕配方:兩位治療師談人生的精采與安靜

配方1 擁有自己的味道

■哎呀!神祕配方!(哈克)

在外頭帶領工作坊,常常被年輕的朋友問到:

「大家都說,趕快定下來,這樣飄飄盪盪下去,不是辦法……」

「師長們都說,你再這樣下去,我跟你講你真的會很慘。」

我們,跟這些年輕的孩子一樣,總是在這些此起彼落的恐嚇聲中,一天一天的繼續努力,然後擁有自己的穩定長大。

擁有神祕配方的開端

幾年前,我的好朋友王理書,教會我一個神奇句子,用在別人威脅、討厭我的時候,跟自己這樣說:

「你可以這樣想,我知道我不是那樣。」

我非常喜歡這個說法,別人可以把我打叉,同時,我沒有要把自己打叉。即使身旁的人把我打叉的時候,我依然給自己一個空間。我沒有說就是要這樣任性的長喔,但是我沒有要打叉我自己。所以,這個自己,就有機會長,長長看,然後生命的下一個階段再做選擇,選擇看看我們要不要成為這樣的自己。

年輕的孩子跟我說:「我知道工作穩定很重要,可是,我好想試一試,我好想出去走一走看看這個世界……」

是ㄚ,是這樣啊,就是這樣一個一個聲音被聽見,長長看(成長、長成、變成某個模樣),於是,可以擁有自己的「偏好」。

等待小綠芽的冒出

諮商心理學的敘事取向裡,我最喜愛的,就是這個偏好(preference)的概念。偏好的意思,不是大聲猛烈的說:「你不對,我才對。」而是跟自己說:「這是我想要長的樣子,我想要試試看,我想長成這樣看看。」於是,先讓它有一個小綠苗冒出來,即使別人說這樣不好,給一個機會長長看,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我的生命這樣子好不好啊!那是一份神祕配方的開端呀!

有意思的地方是,生命似乎就是一種神祕的配方。每一個生命都有藏著獨特神祕的配方,沒有人可以告訴你,你怎麼配最美,同時,因為只有你自己會真切感覺到這個配方和那個配方的差別,所以,你也只能自己配配看才知道。

配方,是一種搭配,combination。如果可以,偷偷的、慢慢的、又真真實實的,讓自己有配那個配方的機會。

然後,配配看,長長看。

好像泡那個香草茶,薄荷啊,甜菊啊,自己配會特別有意思啊!如果自己的園子裡,沒有長出自己的迷迭香嫩芽,那怎麼知道綠芽的透亮柔嫩有多美呢!神祕配方,不是聽說的,不是別人園子裡長出的植物,因為那只是聽說的味道。

生命的神祕配方,是自己的生命啊,是自己的花園裡長出來的薄荷,新鮮摘下來。然後,會發現,春天摘下來的跟冬天摘下來就不一樣,它是很獨特的神祕配方,說不定,可以給自己機會,至少給自己一兩個機會,配配看。

聽說:「調配神祕配方時,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在配的時候,很怕配錯。」

呵呵,真的自己調配過神祕配方的人都知道,配錯,幾乎是必然。一開始,都會配錯,因為沒有配過。

我很喜歡看央視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看他們在釀造各式各樣的獨特醬料的時候,那個神祕配方是配過多少年的歲月才配出來的比例。花椒、菜籽油、秋收之後的稻花魚,要配多少,沒有人知道,剛開始的時候是沒有任何人知道的,於是,試試看,配配看,因為真的沒有人知道配怎樣最好吃。

於是,經過歲月才知道:「啊,我最愛這樣配!」

在生命的季節中,創造配方

秋天的魚,一年只有一季,這一年只有一次。於是,經過這一季,經過這一年,再試一次,然後有一天,微微笑又嘆口氣說了:「對了。對了。對了。」

二十歲那一年,我拿了「衝動」配「熱情」,開啟了諮商心理學的探索。

三十歲那一年,老天爺給了我「理想」,配上我自己的「拚命」,再加料「一次一次不放棄」,用心琢磨著設計著一場又一場的諮商訓練工作坊。

四十歲那一年,有了「溫暖」配上了「傳遞」,於是有了「好好給出這個和那個」,我的想法與體驗逐漸變成文字,寫書變成作家的趨勢已經隱隱成形。

四十五歲這一年,我一天一天的每天清晨做安靜練習,好好的問著:「什麼,加上什麼,配上什麼,是我最想創造的?」

聽說:

春天,適合闖蕩

夏天,最愛飛翔

秋天,歡迎安靜

冬天,慢慢的來

每一個季節,都依然、仍然會出現這樣的疑問:「這樣選擇,對嗎?」然後,我們可以深呼吸,這樣問自己:「這個季節,來拿什麼,配點什麼,會很美好?」

■哇啊!香料市場!(錦敦)

調製自己的香料奶茶

讀到哈克這篇文章,看見標題裡「神祕配方」這四個大字時,我的鼻息裡幾乎同時聞到了香料奶茶的味道。

已經是第四年了,每天早晨只要有空,我就會在爐火上用一只小鍋子,放進多種香料、茶葉、薑、鮮牛奶,慢慢煮著一杯飽含異國風味的奶茶,用這氣味當作喚醒一天的通關密語。對我來說,香料奶茶就是一種來自神祕配方的滋味。

會煮這樣的奶茶,要說到二○一一年在尼泊爾旅行時,我發現很有意思的尼泊爾人竟能把這許多強烈味道的食材揉在一起,讓它們成為各自濃郁卻彼此調和的一杯飲品。因為那獨特的味道實在令人難忘,所以回國前我就央求奶茶店的老闆,賣給我一些他們調好的香料,好讓我能把這樣的味道帶回家鄉。

一個月後,帶回的香料已用罄。對這味道已經上癮的我,心裡就急了起來,想說:「如果以後喝不到這種味道怎麼辦?」因為實在太喜歡了,我就開始土法煉鋼研究如何使用台灣買得到的材料,來調配一杯香料奶茶。

牛奶,最簡單了,用全脂的就行。

茶葉,台灣茶種很多,但需要香氣十足且能與香料協調的茶種。經過一番嘗試,發現日月潭的台茶十八號能擔此重任。

香料,則是最重要的主角,那是味道關鍵的所在,但同時也是最難找的,因為這些味道並不是台灣人生活中所慣用的。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香料的調配上,豆蔻、小豆蔻、丁香、胡椒、肉桂、薑母……一樣一樣的嚐,既試配方,也調比例。

如此經過好幾回的嘗試後,終於調出我喜歡的味道,而這味道,早已和當年尼泊爾帶回的香料味道有所不同,對我來說更勝當初,也算是獨一無二的神祕配方了。

從調配奶茶的過程裡,我發現若要調出自己最喜歡的味道,配方,真的得自己為自己找,自己為自己嚐,那是食材和自己舌頭不斷對話的結果。所以當哈克在文章裡說著,每一個生命都是神祕的配方,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怎麼配最美,只有你自己會知道,所以你要自己配配看,我就很有感覺。

很明確的,若要調製出自己喜歡的味道,就不能拿別人的舌頭來嚐,這一切得要自己來。調製食物,是如此;對待生命,亦如是。

 

魔法的源頭:香料市集

在高度倚賴香料調味的國度裡,如尼泊爾、土耳其等,逛他們的香料市集其實是一件極其有趣的事。

二○一三年我到土耳其旅行,有天我鑽進當地的香料市場。在那裡,每個香料攤前都是滿滿的人,各式各樣的香料被堆成一座又一座的小山,擺在攤前。

紅的、黃的、綠的、褐的、紫的……各色香料,像走伸展台般的招搖於市。人們聚集在此,就為了尋找那心裡渴望的味道,而我則在一旁,像欣賞電影一般的看著人們尋找的過程。

店員挖起一小匙香料,遞送到顧客面前,客人身體微微向前、輕抬下巴,讓鼻子更專注的暴露在香氣的範圍內,然後閉起眼睛,深深的吸進一口氣。或是,用食指與拇指輕捏起一小撮香料,送進嘴裡,然後閉起眼睛好好感受。

我最喜歡看他們品嚐香料時的神情,或皺眉、或微笑、或驚喜點頭、或吐舌搖頭,你幾乎可以在第一時間,在他們開口說話之前就知道這些香料帶來的情感:輕巧的、濃烈的、厭惡的、層層韻味的。對於味道的感受,這些料理者絕對真實,一點都不虛偽做作。而我幾乎也可以想像,他們在嚐到喜歡味道的同時,就已經開始在腦海裡把氣味編織到食物之中,啟動調製配方的程式。

若說,香料是那促成魔法的晶亮粉末,那麼,香料市場,則是所有魔法的源頭。對於想要調出獨特味道的人們,得走進這地方品嚐揀選才行。

常逛市場,挑挑,選選

二○一五年初夏,寫這篇文章的我,人正在新疆的伊寧旅行。這裡位於中國與哈薩克國界附近,是一座充滿綠意的小城鎮。我在這裡的青年旅館待了好幾天,遇見了幾位年輕人,有天早晨我們一起用餐時,其中一位年輕人說著這幾年在西藏徒步越過雪山,以及到雲南、新疆旅行的足跡。

我看著年輕人手機裡的相片,在一片滿是雪白的山裡,背著重裝走路,那一步一步在雪地踩出的深深腳印,心想,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接著我把視線從手機移到年輕人的臉上,問說:「你是哪時候開始這樣走路的?」

年輕人回答:「我本來是個很宅的人,不喜歡動,直到有一天,差不多是大學畢業不久的時候,我讀到了一位日本作家的書,書名好像叫作《不去會死》,不知怎麼的就很打動我。從那時候開始我就這樣徒步、旅行。」

原來,他的香料市場,是「閱讀」。「旅行」是他從書裡頭找到要加進生命的獨特配方,也因此改變了他的生命狀態。

聽著這個年輕人的話語,讓我的心裡頭暖了起來,常帶團體的我很自然的想在此主題上停留。我像一個團體的帶領者把視線移到另外一個年輕人身上,問說:「那你呢?你是怎麼開始旅行的?」

問對問題的時候,你從一個人的反應就會知道。

這年輕人睜著大大的眼睛,好像早就等著回答這樣的問題。他眼裡頭像點燃著火說:「我是看了一部叫作《轉山》的電影。黃大哥,我覺得你有空一定要看看,我就是看了電影裡的西藏風光,那實在太震撼人心了,心想怎麼會有這麼漂亮的公路,於是我就找了時間,騎著自行車沿滇藏公路走了一個月。」

原來,他的香料市場是「電影」。他從電影的畫面裡,放進了一趟自己原本無法想像的旅程。

接著,我轉頭看著這家青旅的老闆,她是個女生,安徽人,約三十歲上下。但我這次有興趣的不只是旅行,而是把焦點放在生命的轉折處。我問說:「那妳呢?怎麼會想跑到這麼遠的地方來開青旅啊!」

「這其實就要說到好幾年前我到台北旅行的經驗。我從小因為發生了一些事,不太信任人,直到幾年前我到台北自由行的時候,因為陰錯陽差沒有帶到足夠的錢,而我的提款卡那時在台灣也無法使用,青年旅館的老闆知道後竟說不跟我收錢,而只有一面之緣的另一位香港來的室友,竟然放心的借我旅費,等我在香港機場過境時提款還她。這件事情真刷新了我的世界觀,原來人可以這樣彼此對待。所以那時我就起了這樣的念頭:開一家青年旅館,讓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這位青年旅館的老闆,說著這些過往經歷時仍滿臉動容。她說她很喜歡現在正在做的事,這是她的夢想。

原來,為她人生帶來轉折的香料市場是當年的那一趟旅行。因為旅行中的體會,讓她為自己往後的生命做了一大盤好菜。

旅行,其實也是我一座很重要的香料市場。三十四歲那年,我帶著迷濛的心情,隻身出發旅行一個月左右,帶回了安穩。從那一次開始,每年我都會安排一場獨自的旅行,透過移動來碰觸各種可能,看看能為接下來的生活加進些什麼。

尋找自己的香料市場,是件迷人且重要的事。或許是一位睿智的長輩,或許是一場工作坊,也或許是大自然,也或許是某位導演的電影。我們確實可以好好想想:接近哪些人、透過哪些路徑,我們就更有機會和自己的神祕配方相遇?而我們又花多少時間在這些地方駐足停留?若你渴望的是香料調出的滋味,但最常逛的卻是名牌服飾店,那麼,是無法與這樣的味道相遇的。

如哈克所言,每一個生命都是神祕配方,那麼,我們要調配自己的生命味道時,就得要認真的尋找、創造屬於自己的一座座香料市場。

配方4 活出自由

■「無菜單料理」的人生之路(哈克)

自從連著幾年的九月,都上了我的恩師吉利根博士(Dr. Stephen Gilligan)的工作坊之後,有一陣子了,心裡的清澈很乾淨,耳朵、眼睛、心,都比平常更通暢的接收著。好幾回在解夢工作坊裡,聽著成員分享,我總是閉著眼睛用心聽,然後,直直望過去,看著成員的眼睛,開口說一句簡單但真實的話語,說著我從他的故事裡的看見。那一剎那,眼前的心就在那裡綻放、觸動,而眼淚就流下來。

似乎,人生的道路,因為品質很高又沒有間斷的學習,開始走向新的路途了。在我的心裡,禮敬生命,不只是一個想要向那裡走去的隱喻,似乎有些時候,已經是生命本身了。謝謝老天爺,讓我的生命,走到這裡,這是我無法想像自己可以走到的所在……

感覺到自己走到了這個安靜的新狀態,有一個詞忽然跳了出來:無菜單料理。無菜單料理,是廚師的一種境界,說不定,也是人生活著樣貌的一種選擇。

我想起二○一四年的十月,那一天,和錦敦巡迴新書《陪一顆心長大》分享會,剛結束華山風潮的台北場,在轉場去花蓮璞石咖啡分享之前,我們落腳在好朋友阿紫工作的宜蘭礁溪,大漁日和民宿。

成為想嚐自己做的菜的廚師

 

大漁日和的女主人,美麗又溫暖,她的笑容,像一陣春暖花開的風,常常讓進門前,身上原本沾染的灰塵,瞬間滑落……

大漁日和的男主人,也是主廚文志,他活著的樣貌,令我嚮往!

還記得我自己一個人第一次去大漁日和的那次,剛入門,文志剛從魚市場回來,滿袋新鮮漁獲,我伸手要和文志握手,他有點靦腆的說,手都是挑魚時的魚腥味,等一下,要先洗洗手。

那一次,我有一個小時,就只是坐在木頭椅子上,看著文志拿著長長的白刃刀,極致安靜的,切著生魚片……

這一次,錦敦聽我說大漁日和的故事聽到受不了,說,這次去花蓮之前,半路一定要去大漁日和。所以,這個秋天的一開始,我們又來了。

有好朋友一起吃東西,真是加倍快樂,特別是能夠一起享受無菜單料理。這一個晚上,我們幾乎從頭罵髒話罵到尾(像是:幹!怎麼這麼好吃!),七點,吃到八點半,主廚文志拉了椅子,和我們一起坐著,一邊喝清酒一邊說話。

文志說,他堅持做無菜單料理,因為,只有這樣,他才會想嚐自己正在做的菜。我和錦敦,無敵好奇的,看著文志,當然希望他繼續講下去……

文志說,如果菜單上有固定的選項,像是紅燒小卷,那麼,冰庫裡,常常就會有一個月份的冰凍小卷等待被做。一樣的菜單,一樣的調味料,一樣是那一次捕獲的那一批小卷,於是,一天一天,做出來的紅燒小卷,味道都會一樣。所以,廚師,到了後來,不會想要嚐嚐自己正在做的這道紅燒小卷。

唉攸威呀~

我懂了一點點,原來,無菜單料理,正好是連鎖餐飲料理中,最強調的標準化程序(SOP)的相反邊。因為沒有SOP的流程,所以,不確定因素增加,所以,廚師要真的打開感官,活著,好好活著,然後好好活著的做著菜。

我想起剛剛吃到一半時,我問還在廚房忙著的文志說:「文志,我怎麼覺得,今天的烤魚,比上次我來的時候更好吃?」

「呵呵,因為你上次來,是春末,現在是秋初。秋天,魚肉特別香甜,脂肪分布特別美……」文志邊擺著現採的蔬菜在陶鍋裡,邊回答著。

是喔!

原來,因為沒有菜單,因為要看今天漁船帶什麼新鮮漁獲回港,因為季節更替,因為知道今天有客人懂得品嚐,廚師,要整個人整顆心都動起來,然後真的做菜。

這樣一來,整個人動起來,活著,動起來,活著做菜,那,怎麼會不感動人!我不禁接著這樣想:我們,如果可以這樣活跳跳的打開感官,動起來活著,那,怎麼會不迷人!

那天夜裡,九點半了,其他客人都回房休息了,我們還在一起,喝著主廚文志珍藏的日本古酒,然後,文志繼續說著,無菜單料理需要彼此信任。錦敦和我,聽到這個詞,瞬間眼睛都亮了起來!文志這樣說:「無菜單料理,品嚐食物的人,要信任廚師。而廚師,除了要信任自己以外,也要信任品嚐食物的人真的吃得出那一份用心。」

深呼吸的我,很觸動。

人生,不也是這樣?如果,我真的信任我自己,信任我看見的眼前的生命,信任我可以給出的,即使只有一點點,都是真心款待,那麼,我們,會不會更真正的,一起,都真的在這個交會的時刻,活著。

於是,我開始走入山林,無菜單的生活。

於是,可不可以,傾聽一個人的生命故事時,無菜單,沒有要走那個流程。

於是,寫書寫歌,等待內在訊息的跳出,也可以無菜單,等待流動的時刻到來。

無菜單料理

親愛的你,想在哪裡,這樣活?

無菜單料理

親愛的你,想和誰,這樣彼此信任?

二○一四年秋末的這個早晨,我寫下了這一年我自己最喜歡的一篇文字……

■有條件住宿(錦敦)

自由裡,住著美麗

讀著哈克這篇〈「無菜單料理」的人生之路〉時,我腦海裡就浮現那天晚上和哈克、文志用餐對話的情景。那一餐,我從食物裡感受到了季節、海洋,還有料理者的質地,都鮮美得令人難忘。

對我來說,無菜單料理最美麗的部分,就是「自由」。

因為沒有固定的菜單,沒有特定的做法,料理師傅的全身都可以伸展開來,不用綁手綁腳的被拘束在某個框架裡。這樣做出的料理,就會撒進自由的粉末,味道的可能性就會變得最大。

這就如同即興舞蹈一般,透過人和音樂當下的碰撞交織,沒有固定的舞步,人如水般的流動,如風般的吹拂,這種美麗,非來自精準到位的控制,而是源於內在自由的揮灑。我總覺得,人有一種非常好看的樣子,其實是來自於這種狀態。

自由會帶來美麗,不只在料理,繪畫、音樂、舞蹈、旅行,甚至人生,都是如此。活得自由,常令人的生命充滿驚喜,美麗且迷人。

就如哈克在文中所說的:「活著,動起來,活著做菜,那,怎麼會不感動人!我們,如果可以這樣活跳跳的打開感官,動起來活著,那,怎麼會不迷人!」

吹涼涼的風

在「無菜單料理」的隱喻裡,自由,是來自打開雙臂,不設限制,流動的迎接各種可能。而在這篇文章裡,我將以另一個隱喻——「有條件住宿」,來說另一條活得自由的路徑。

這幾年,只要有空有心情,我就會到台東的都蘭走走,那裡的自然與充滿創意的生活氛圍,是我很喜歡的。

在那裡有一家很特別的民宿,叫作「來吹涼風」。這家民宿是道道地地的綠建築,背倚著都蘭山,前望著太平洋,屋前有片綠意草皮和幾棵大樹,擁有絕對的自然味道。它屋如其名,即使在九月的夏夜裡,不開冷氣,只要吹著涼涼的風,即能一覺到天亮。

因為對這家民宿的喜歡,我和哈克在二○一五年的春天選在這裡合開了一場工作坊,想藉此讓更多的朋友體驗到這裡的自然味道。在工作坊的前兩週,有天我打開電腦,收到行政幫手寄給成員們的行前通知,裡頭放著相關的課程時間、地點、交通等訊息,其中也包括了「來吹涼風」的網頁連結。那天,我點了連結,打開了網頁。

認識自己,從脈絡說起

 

網頁裡,先映入眼簾的是上頭民宿的幾張照片,綠意、藍天和舒服的建築,讓人心曠神怡。網頁的右上角則寫著「緣起」兩個字,我順著內容往下讀:

家裡經營套房出租已有二十年

我曾在台北做廣告業

回鄉後發揮所長整理家業

處理居住空間算是有經驗

跨足民宿業主要是興趣

為生命找些挑戰

完成了夢想中的建築

想與喜歡台東自然生活的人分享

體驗東海岸的山水.都蘭的生活。

我一讀,心裡「哇!」的一聲,這真是一篇很棒的緣起。從家裡出租套房、做廣告業、為生命找些挑戰,到完成夢想中的建築、想與人分享自然生活……這短短的幾行字,民宿主人已從生命脈絡說著自己如何一路走到這裡。

我心裡想,這與其說是民宿的緣起,更像是民宿主人的自我介紹。一個人要能寫出這樣的緣起,其實得夠認識自己,才能用短短的幾句話對人們說:我是怎樣的人,我如何走到這裡,我懷著怎樣的理念和夢想做這些事。

因為喜歡這段緣起,我就在心裡也問起了自己:「我呢?如果是我用這樣的格式寫自己的緣起,會怎麼寫?」

順著這樣的心思,我打開了一個新的word檔,開始敲打鍵盤,寫下我自己的「緣起」:

父母都是踏實的人,重視信仰

他們一輩子踏實的做小生意,也算是自由的人

我跟著他們的腳步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也算是有脈有絡

我有活得自由

但不敢忘記踏實

我雖然沒有進入宗教,但也常擦拭靈魂之窗

走入心理治療,主要是對人的興趣

帶工作坊、寫書,這些都是我連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

我這十年,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迷人之處

想與有共鳴的人,一起分享

寫下這段文字後,我心裡就有種安穩出來。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知道承接了家裡的什麼、知道自己現在喜歡待在哪裡、知道自己是誰,這樣的敘說,真為自己帶來了一種清晰。

限制,原來也是特色

寫完我的「緣起」後,我繼續讀著「來吹涼風」民宿的這面網頁。在「緣起」的下頭,還有一欄「特色」:

1.採用最環保節能燒材式的熱水器,喜愛古早味的人請來體驗。

2.床單被單以陽光高溫殺菌,有自然香氣。

3.純棉布不加以人工燙平,會有些皺。

4.有廚房、用具全,可以自己下廚,有洗衣機可洗衣服。

5.沒有冷氣,非冷氣不可的朋友請注意。

6.露天星光淋浴間,洗澡可以看星星。

我看了,哈哈大笑!心想,這是什麼「特色」,根本是一篇「有條件住宿」的說明嘛!

這傢伙因為夠清楚自己,也夠接納自己,所以就在這段文字裡大聲的宣告:我這裡有什麼,我這裡沒有什麼,不論是有的或沒有的,都是我的「特色」(沒有的並不是缺點喔!),也因此,我知道這裡可以歡迎怎樣的人,無法照顧怎樣的人。

這是多漂亮的「特色」說明啊!沒有討好,沒有拒絕,只是說清楚,這裡可以有什麼,而喜歡的,我展開雙臂歡迎;不喜歡的,請小心別靠過來讓彼此難受。

知道自己,然後在自己做得到的範圍內,打開迎接,這樣的「有條件住宿」說明,創造了一種自由,對民宿主人與入住者都是。它讓人在相處時可以多了更多的自在與真實。

從無菜單料理到有條件住宿,我們可以發現這是兩種活出自由的可能路徑。

無菜單料理談的是打開雙臂,「不設限制」的迎接各種可能;有條件住宿則是透過「說清楚自己的限制」,讓自己在與人連結時仍能保有自己。這兩種路徑,都能撐開空間,讓人活得自由,但其中運作的方式卻有所不同。前者,來自對自己的信任,信任自己能面對很多的可能;後者則來自對自己的接納,接納自己的有所不能。兩者不同,卻都源自於同一個重要的基礎:要能擁有足夠的自我了解。

我的特色說明

那天,我讀過了這篇民宿的「特色」後,我就想著我的工作坊,也依著他的樣,畫起了我的葫蘆,寫了一篇「錦敦工作坊」的特色說明:

1.沒有奢華風格,沒有精采絕倫。喜歡對生命實在認真的人,可以來體驗看看。

2.我自己常常採用陽光高溫殺菌,也算是有自然的香氣。

3.我自己不喜歡被人工燙平,所以常有些皺,但也因為如此,我不喜歡燙平別人。

4.關於人,這裡有容器裝載,有冰箱保鮮,想要把自己變得更美味,歡迎自己下廚。

5.沒有噱頭,沒有特異功能,喜歡看連翻二十個筋斗才過癮的朋友請注意。

6.露天日光湯屋,很多人都沒穿衣服,但有些人會穿一些,這些都好,重點是,你可以在這裡好好的呼吸。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也要寫一篇自己的緣起,寫一篇自己的特色說明,那你會如何下筆呢?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