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精裝版/1書+1CD)
〈新版序〉
絢爛歸於平淡——從主播、暢銷作家到分享者
方智出版社主編小良來信,要求我為《遇見未知的自己》十萬本精裝紀念版重寫一篇序文。坐在電腦前,回首來時路,一晃眼這本書已經出版四年了。回顧這四年來發生的點點滴滴,不禁感慨我人生旅程的豐富精采,更是對生命充滿了感恩。
《遇見未知的自己》二○○七年在臺灣出版,獲得不錯的好評,但是當時在大陸,卻幾乎沒有出版社表示有興趣。然而後來的轉變卻令人跌破眼鏡,這本書從二○○八年一月出版到現在,還是大陸各大書店的暢銷書,銷售量逼近一百萬冊,更不用說到處猖獗的盜版書和網上隨時可以下載的電子版了。
回顧我這四年多來的心態,一開始我是很單純的發心想和大家分享我學習靈性成長的心得,這是毋庸置疑的。而書出版之後,我關切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得到大家的認同,很在意書的銷量和別人的評價。記得當時大陸出版社不肯做任何行銷活動,我就自己掏錢宴請十幾個媒體記者吃飯,還到處送書給朋友,希望我的書能廣為流傳。也常常上網看排行榜和讀者的回饋,並且盡心盡力的在博客幾乎有問必答的回答網友的提問。同時我也接連的出了幾本書:《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今天我心想事成》《活出全新的自己》,並且翻譯了一些國外導師的著作:《一個新世界》《修練當下的力量》等。那一陣子忙得不亦樂乎,可以說是多產期。
這樣的汲汲營營到了一個最高點之後,突然我開始放下了。隨著書的暢銷大賣,我在大陸的知名度暴漲,被譽為「華語世界首席心靈暢銷作家」。而每次出門都會碰到很多粉絲,他們對我的恭維和仰慕之情(有些讀者看到我就會流淚),令我感到愧疚。心靈深處我覺得自己不配得這樣的愛戴,我開始經歷到很多的羞愧和罪咎感。而生命中發生的一件事,嚴重地挑戰了我的傳統價值觀,也讓我身心都沉到谷底。
在谷底的兩年中,我拒絕了大部分的媒體採訪,也很不願意公開露面,更不想和朋友們來往,幾乎把自己關閉起來。當然,在夾縫中,我還是做了一些「有為」的事:簡單的翻譯了一些書,介紹一些老師到大陸授課,並且成立了一個身心靈的入門網站「內在空間」(www.innerspace.com.cn),同時,也一直沒有間斷的上一些靈修課,看一些書。
這整個過程,就像我在《破碎重生》這本書(方智出版)推薦序裡面寫的:
我最喜歡其中(《破碎重生》書中)的一句話:「當緊縮在花苞裡終究比綻放更痛苦,時機就成熟了。」我們都希望生命是平穩順遂的,然而,就正是在人生的風浪顛簸中,我們才能重新定義自己,並且選擇要緊縮在花苞中,用安全模式運作我們的人生;還是願意破繭而出,享受綻放之後的美麗。
當從谷底慢慢爬出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更有力量,更能夠放下,看事做人都更有深度。但是,我低調的不願意去描述宣告自己現在的狀態,因為怕小我又重新回來掌控,讓我再度墜入谷底。不過,我對名利的淡泊,是已經到一定的程度了。有個小故事可以概述我的心態:
二○一一年春天,參加一個大陸的靈性課程,理所當然碰到許多粉絲。上課第二天,一個男士對我說,「德芬老師,昨天跟妳短短交流幾句,就給我很大的啟發。」 我很好奇,因為對他沒有什麼印象。我問,「我跟你交流什麼啦?」 他說,「我稱讚妳書寫得好,妳隨口回答:『沒什麼,東抄抄、西抄抄而已!』,我自己也在寫書,但是連你這麼成功的作家對自己的作品都是這麼的不執著,我應該要向你好好學習!」
其實還不僅如此,有的時候回頭看《遇見未知的自己》,我都會懷疑當時是不是通靈寫下來的,真的好像不是我寫的。有位好友在背後批評這本書是「讀書筆記」,話傳到我耳裡,我也欣然接受。碰到粉絲沒命的對我稱讚、感激不停的時候,我對他們給予的黃金投射(把自己隱藏的優點投射在另一個對象上)心裡表示感激,看著他們,我沒有愧疚,也不覺得不配得,只覺得他們在說的好像是另一個人,跟我無關。
現在的我,只想讓自己身體健康,愉快幸福,如是而已。而我要的「愉快幸福」,不是建立在與其他人的關係或是基礎上的,而是要自己一個人能夠自得其樂,過得開心。在看了《靈性煉金術》(方智出版)這本書之後,我對「拯救他人」的情結也幾乎完全放下了。如果我覺得有人需要我拯救,我就是在製造受害者,我就是剝奪了別人的力量和權益。當然,我還是可以做一些對他人有利益的事(像靈性公益網站),但是我不執著於過程和結果,因為我的身後,沒有當「拯救者」的驅力了。
從頂著「台視主播、名校畢業」的光環在紅塵中打轉,到汲汲營營成為暢銷心靈作家,被人視為「靈性導師」(在光環上又加上寶座啦,哈),現在的我,只想成為一名平凡的靈性生命的實踐者和分享者,如是而已。從絢爛歸於平淡,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然而,我還是非常感謝老天給我智慧寫出了《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讓它成為進入靈性殿堂的入門經典之作,幫助了很多人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人生,進而開始了靈性成長的旅途。但是這其中受益最多的還是我,不僅名利雙收,而且豐富了我的生命,也讓我知道,當有一天離開人世的時候,我留下了一些有意義的痕跡。人生至此,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