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工作方式還能持續多久?:未來人的行動波希米亞式工作與生活
〈序章〉讓自己擁有「機動性」,無論到哪裡都能為你帶來「自由」
■現在的工作方式,不可能持續幾十年 (by本田直之)
這本書想要傳達的訊息非常簡單:
「不需要為工作而活,我們可以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想珍惜的事物)而活。」
然而,你即使手上有一大堆煩人的事,也無法毅然決然離開,還是繼續工作下去。所以,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這樣的工作方式,你真的想要持續幾十年嗎?」
本書一開始,首先想將下面幾件事傳達給回答「No」的人,以及希望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生活方式的人。
.像旅行一樣的生活,可以找回自己的時間。
.因為科技的進步,這其實已經成為任何人都能實現的生活方式。
.現在就該認真思考自己想在未來的十年過著何種生活。
每天早上必須在固定的時間到公司上班,等到下班時間才能回家。即使覺得某件工作明顯「沒有效率」,也必須囫圇吞棗地執行上司的指令。
我想,很多人即使希望「找回自己的時間」,依然覺得人生掌握在自己以外的「某些人」手上。
為什麼在公司上班,遇到的盡是一些煩人的事呢?
我自己在二十出頭剛出社會工作時,就覺得有哪裡不對勁,而且懷抱著這樣的想法過了前後加起來總共六年的上班族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只是為了讓我培養依靠自己想做的事活下去的能力。
實際工作時,我深切感受到自己只能在「公司」這個被局限的組織中活動。
而且,工作的時間、場所、內容、服裝都有規定。但是,我深深覺得這些規定無法幫助我工作得更順利。
所以,我再三「準備」,反覆「實驗」,希望能衝破所有的限制,獲得自由。
二十年前的我,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打破公司給我的那種不對勁的感覺。然而,當時的我也無法與抱怨工作的人產生共鳴,因為,覺得公司很煩只是把問題推到別人身上而已,不是嗎?
我當然會覺得「這樣的生活不合理」,但我無法判斷這是我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當時還不具備技能,在公司裡什麼也不是。既然如此,我自己一定也有問題吧?
與此同時,網路世界開始產生變化,科技有了顯著的進步,我們可以看見這個世界變得十分方便。然而,原本因為方便而減少的工作時間,卻又挪到其他工作上,如果最後勞動時間不減反增,那就本末倒置了。
所以,我在光抱怨自己不適合在公司上班之前,就已經開始考慮該怎麼做才能過著不被組織束縛的生活。我希望更具體地規畫怎麼做才能有效運用自己的人生。
★提點:
這個世界確實變得更方便了,
但勞動時間不減反增,卻是本末倒置。
■什麼是行動的波希米亞人? (by四角大輔)
我和阿直哥都曾經希望把「自己想做的事」當成生活的中心,不希望被公司與場所束縛。這樣的我們,是如何實現目前這種生活型態的呢?
「想過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這個強烈的渴望,是一切的開端。
譬如阿直哥曾有「住在夏威夷海灘」的願望,我則夢想著「住在紐西蘭釣場(湖畔)」。
我們首先考慮一個問題:如何兼顧自己的理想與「工作」這個現實?
因為,我們雖然確定了各自嚮住的地方,在當地卻沒有想做的工作。
於是,我們絞盡腦汁思考如何一邊在喜歡的地方生活,一邊從事喜歡的工作,並持續摸索,嘗試許多創意,次數多到我們幾乎快投降了。
最後,我們找到的答案是:習得高度的移動素養,將幫助自己行動的能力(機動性)提升到極限。
所謂的移動素養,指的就是「把行動科技當成武器的能力」。
我們很早就發現,想要隨時、隨地、與任何人在一起都能工作,熟練使用「數位裝置×網路(=行動科技)」就是不可或缺的技巧。
所以,我和阿直哥當時就徹底研究開始突飛猛進的智慧手機所帶動的行動科技。
我們毫不猶豫地將金錢與時間投入行動科技領域,比任何人都早一步購買新產品,並因此受到教訓,或是取得優勢。
在反覆的實驗中,兩人總是互相鼓勵,持續交換各種體驗及資訊,從中建構我們獨特的移動型態。
我們花了好幾年,一點一滴持續累積摸索出來的經驗,終於實現旅行一般的工作與生活。
最後回過神來才發現,工作已經成為我們「打從心底享受、最喜愛的事情」。
我這幾年的行程安排,多半採取紐西蘭六個月、日本三個月、其他國家三個月的模式。比方說二○一六年,我總共造訪了十九個國家、二十七座城市,這一年的工作與生活,正可謂名副其實的旅行。
提升幫助自己行動的能力,也就是機動性,可以讓我們找回「自己的人生」,實現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們這時才首度獲得令人感到解放、更高度的自由,而這才是「波希米亞人」這幾個字原本的意義。比起兩地生活時代、現代游牧族時代,這也是更高層次、更壓倒性的自由。
我們工作不只是為了賺錢或填飽肚子,而是把自己擅長的事、喜愛的事,甚至生活型態本身轉變為事業內容。
曾經是上班族的我們,十年前也無法想像自己可以過著「藝術家」一般的生活。
而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透過這種方式累積的移動素養,才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存活下去必需的生存技能。
「行動的波希米亞人」中的「行動的」,英文是「mobile」。不過,「行動的」只是「mobile」的眾多涵義之一,另一個涵義不用說,指的就是行動科技。
如果沒有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也沒有網路,我只是一名住在紐西蘭的釣魚愛好者,阿直哥也不過是個住在夏威夷的衝浪客吧?
「波希米亞人」的語源是「(用來指稱像吉普賽人或流浪者一樣)活得放蕩不羈的人」。
而我為其加上如下的解釋:「不過分被古老習俗拘束,可以自由發想,擁有創造性思考的人」,或是「不隨波逐流,能夠遵循自己的想法與信念生活的人」。
在此我想再一次強調:
行動的波希米亞人這種生活方式,簡單歸納起來就是「盡可能延長保有自我的時間的一種方法」,也是「將工作、表現、生活品質提升到極限的思維模式」。
歐美也好,亞洲也罷,工作方式都因為行動科技的進步而變得更多元。愈來愈多人從大都市搬到小城市,或是從市中心搬到自然環境資源豐富的地方居住。這樣的轉變,將不斷帶來全新的生活與工作型態。
我們終於逐漸進入一個新時代,必須全方位且認真地重新檢視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方式。
如果總是受限於不必要的常識與成見,絕對無法展開新的挑戰。
將自己的人生依照「工作∕生活∕興趣」來「分門別類」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快要失去意義。
從睜開眼睛到上床睡覺為止的所有時間,就快要可以盡情運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而我們就站在這個未來的入口。
我強烈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像「藝術家」一般地工作,根據自己的意志控制時間,讓人生的所有時間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把自己本身當成內容來展現。
現在正是挑戰這種刺激生活方式的分歧點,所以我和阿直哥才寫下這本書。
我們在失敗與成功、痛苦與感動之間來來回回,才終於稍微往前走了幾步。所以,我們希望以過來人的身分陪伴在你身旁,盡可能透過親身經歷來解說實現這種生活的方法與步驟。
希望藉由這本書,能喚醒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
★提點:
行動的波希米亞人就是「盡可能延長保有自我的時間的方法」,
也是「將工作、表現、生活品質提升到極限的思維模式」。
〈第一章〉為何要在未來選擇行動波希米亞人的生活?
■我們已經從時間與場所中解放 (by本田直之)
行動的波希米亞人,指的是運用智慧手機之類的行動科技,拋開所有人的束縛,過得如旅行一般自由的生活型態。
為什麼我們現在想告訴你這樣的生活方式?為了幫助各位具體理解我和大輔這麼做的理由,先來複習一下我們生活的時代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關鍵字就是行動科技帶來的時間、場所、公司、收入來源這四種限制的「解放」。
我想你也逐漸感受到,拜智慧手機這項裝置及其附加服務急速發展之賜,大家對「工作場所」的認知正開始改變。
在此之前,我們的工作場所「固定」在辦公室。
依照過去的常識,無論是經營公司也好,在公司上班也罷,如果要工作,就必須走進擺著桌上型電腦的辦公室,在辦公桌前坐下來才能開始辦公。
但現在只要有一支智慧手機,不管身在何處都能處理工作。智慧手機與筆記型電腦的決定性差異,就是使用智慧手機時甚至可以邊走邊工作,連桌子也不需要。
換句話說,我們擺脫了場所的束縛,再也沒有從幾點到幾點必須進公司的必要。於是,我們首先就從「場所」中解放了。
擺脫了場所的束縛後,接下來也從「時間」當中解放。
「工作時間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每月工作四十小時」「從幾點到幾點必須待在公司」,這些是至今為止的常識。過去認為工作需要一段完整的時間,至少也要在公司待滿幾個小時,坐在電腦前面或撥出時間開會等等。
但現在拜智慧手機之賜,我們不管身在何處都能利用零碎時間工作,即使不撥出一段完整的時間也無所謂。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走在路上突然收到工作郵件,便抽出三十秒左右回信,解決一項工作。
這對我而言已經成為非常自然的行為。我會把跑步時突然想到的點子先記進記事APP裡,也曾錄下傳達指示的錄音檔,傳給團隊成員。我開公司的朋友也會將工作的指示或想法錄成語音訊息傳給他的團隊,現在無論是使用電腦或智慧手機都不再需要打字了。
早在距今十五年前,人們就因為筆電的普及,逐漸開始從工作的時間與場所中解放。後來隨著智慧手機的進化,這樣的解放更是一口氣加速。
或許現在只靠智慧手機處理工作的人還是少數,但我希望各位回想一下,使用筆電的人直到十五年前也一樣是少數,但不過五年左右的時間,這樣的人就已經變成多數,現在筆電甚至成為工作時不可或缺的工具。
出現在高鐵或飛機等交通工具上的景象,是最具象徵性的畫面,大家可以試著想像一下。
幾年前,還可以看到許多商務人士一在座位上安頓下來就打開筆電工作的身影,但這樣的景象已經愈來愈少見了。現在反而有不少人拿支智慧手機在手上,用智慧手機收信、找資料。
我使用的智慧手機iPhone在二○○七年問世,但當時的規格還不到可以用來工作的程度。後來智慧手機持續升級,二○一○年之後裝置與網路環境也急速進化,因此,「隨時都能工作」才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狀態。
人們一旦了解全新的價值觀「更方便」「效率更好」,這些新的價值觀就會像洪水一樣,吞噬過去的常識與習慣。
至於「移動手段」,也因為廉價航空的出現,包含金錢在內的障礙愈來愈不成問題。
從「全球化」的觀點來看未來十年,不僅移動成本降低,移動時間或許也會縮短,國境的概念想必也將變得愈來愈模糊。至於語言能力,現在大家雖然高聲疾呼其重要性,但日後或許也會因為科技的協助,而不再像現在這樣成為一大障礙了吧?
說得極端點,出國的感覺會愈來愈像去隔壁城市。擁有私人飛機需要數億元,但在即將來臨的時代,即使不花那麼多錢,移動對任何人而言依然輕鬆無比。
★提點:
搭乘高鐵時,你會打開電腦嗎?
你的行為是少數,還是多數?
〈第三章〉如何從上班族變成行動的波希米亞人?
■3 善用「小眾媒體×社群網站」的傳播力——製作獨一無二的內容 (by四角大輔)
介紹了過著旅行一般的生活不可或缺的「從金錢的魔力中解放」,以及「學會兩種技能」後,接下來就需要「傳播力」了。
首先從社群網站的追蹤人數開始。
到二○一七年三月為止,我的Twitter約有一萬八千名追蹤者,Facebook有一萬六千名,Instagram則有六千名。阿直哥更多,分別是三萬人、兩萬八千人、一萬一千人。
我個人的感覺是,追蹤者超過五千人左右就能獲得極大的迴響,超過一萬人就能有堪稱「自媒體」的影響力。
如同阿直哥在上一章所說的,現在的行動科技讓人可以將自己最喜愛的事物與生活型態相乘,轉化為內容,最後變成事業。
過去科技還沒有這麼發達的時代,興趣很小眾的人只是單純的怪胎,而他傳播出來的內容也不具備市場價值。
但現今這個時代,愈是小眾,品牌與內容的價值愈高。鑽研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透過社群網站或媒體傳播資訊,就能逐漸形成獨一無二的內容,對這些內容感興趣的人也會現身。
這在網路問世之前的世界是不可能發生的。
我的社群網站也不是一下子就有數千人追蹤,但吸引追蹤者的具體方法是存在的。這個方法就是讓「小眾媒體」與「社群網站」相乘。
小眾媒體的特徵是使用者人數雖少,卻都是狂熱粉絲。從這些使用者只有幾千到一萬人左右的媒體開始建立追蹤者,其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以我自己為例,我從上班族時代就在飛蠅釣專業雜誌上一點一滴累積文章。當時這本專業雜誌的發行量,恐怕只有幾千份。
接著,我考慮進軍戶外或登山等市場稍大的領域,於是每個月都買下當月發行的所有專業雜誌,鉅細靡遺地仔細閱讀。因為我希望移居紐西蘭之後,也能從事戶外相關活動。
話雖如此,這些都只是小眾雜誌,發行量頂多就是一萬到兩萬份,絕對稱不上多。
在移居紐西蘭的三年前,我就開始製作徹底研究這些雜誌的企畫書,然後一次又一次將這些企畫書推銷給各大出版社,要求他們「請讓我寫這樣的文章」「請讓我針對這個主題寫連載文章」。
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從事「個人推銷活動」。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那樣推銷自己正是決定我人生方向的重要挑戰。
某天,我終於遇到一位對我感興趣的編輯,願意在戶外雜誌上給我一塊版面。雖然一開始只是小篇幅的文章,但我終於有了幾次在這本雜誌登場的機會。
結果,另一家公司的總編輯讀了這一連串的文章後,主動向我邀稿:「我們準備發行新的登山雜誌,你要不要來寫寫看?」
於是,我開始頻繁出現在登山雜誌上,不久之後有了連載,最後甚至登上封面好幾次。
同時,我也獲得在其他戶外、登山、釣魚、冒險等專業雜誌中出場的機會,在釣魚雜誌與戶外雜誌上也有連載。雖然還是局限在這個人數不多的領域,但我的知名度確實逐漸上升了。
而我採用的方法,就和在唱片公司擔任製作人時捧紅無名歌手的手法完全相同。
像這樣拿出真本事鑽研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喜愛的事,最後讓你獲得曝光機會的舞台,必然是專業雜誌之類的小眾媒體。
電影或漫畫經常描繪「突然被提拔進入主流媒體」的奇蹟,但遺憾的是,只有極具天賦的一小撮人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這是我在擔任音樂製作人的十年中學到的事。
現在無人不知的大牌歌手,當初首度登場的舞台幾乎都是專門介紹某類音樂的深夜廣播節目,或是音樂專業雜誌等小眾媒體。
而最初的推銷工作,就是我這個製作人要做的。
即使他們一開始就有機會在擁有數十萬名使用者的主流媒體登場,也很有可能被大家看過就忘,或者最後變成「一片歌手」。
因為,大型媒體的使用者幾乎都是喜新厭舊、看到資訊只會隨意掃過去的「被動型粉絲」。
相反地,小眾媒體的讀者、觀眾或聽眾人數雖少,卻多半是狂熱的主動型粉絲,閱讀資訊時鉅細靡遺,一定會給出某種回饋。
像這樣一次又一次在小眾媒體累積不起眼的演出、一點一滴增加關注者的手法,稱為「建構核心粉絲」。無論是打造歌手,或是建立自己的品牌,這樣的手法都非常重要。
然而,在媒體上的演出如果只是「單純出場」也沒有意義。只有當你能夠引導訊息的接受者做出「反應」,誘發他們展開討論時,意義才會開始顯現出來。
這時的重點就是一定要活用社群網站帶來的相乘效果。
我當時就巧妙運用了剛在日本登場的「Twitter」。
出現在同一本專業雜誌的其他作家幾乎都還沒開始活用社群網站,但我在這方面的追蹤者人數、粉絲成長速度,都勝過名氣高過我好幾倍的人。
除了有刊登我的文章的專業雜誌發售日之外,我也會頻繁透過Twitter發表寫成文章之前的取材現場、文章的撰寫過程等,而雜誌讀者或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人就會幫我轉貼,或是透過留言回應我。現在這些已經成為理所當然的事,但當時在釣魚或戶外活動領域,還很少人這麼做。
許多專業雜誌的讀者都對流行與新事物特別敏感,而且渴望傳達給他人—用現在的話說,他們就是所謂的「微型意見領袖」。
我想,當時我有發表文章的幾本專業雜誌發行量合計大約四萬份;換句話說,大約有「四萬名對新事物高度敏感的人」閱讀了我的文章。這四萬名讀者中,只要有「特別敏感的幾百人」成為我的粉絲,我就成功了。
於是,我以擁有微小傳播力的他們為起點,逐漸增加自己的粉絲人數。等到我確定在某個專業領域的社群網站中,取得粉絲數領先的地位,就能看見下一步的行動。
因為,更主流的媒體,例如流行雜誌、文化雜誌與商業媒體等,會從高密度的粉絲,以及他們當中的微型意見領袖身上看見傳播的潛力,而主動找上門來。
任何領域都一定有小眾媒體。
想必你也有非常喜歡、一直沉迷其中的領域,希望你也能開始試著以客觀的眼光,仔細研究專門介紹這個領域的媒體。
接著,請為了登上這個媒體擬定縝密的戰略、製作企畫書、上門推銷自己等,持續鍥而不捨地行動。
專業雜誌雖然只是小眾媒體,進入的門檻其實非常高。
所以,我在唱片公司擔任製作人時,才會為了出道前的歌手,或是為了我自己「上門推銷」。這些時間是一定要花的。
無論是站在個人立場,或是製作人的立場,我都貫徹「基本上不跑業務」的方針,但即使這樣的我都認為,在「出道之前沒沒無聞」的時代,「推銷」是必要的努力。
只有在這個關鍵時期可以勇於接受挑戰的人,才能把握機會。
「小眾媒體×社群網站」培養出的「獨特內容」,將在不久之後產生化學反應,為你帶來美好的機會。
★提點:
無名小卒在社會上出名的方法,
就是「向專業媒體推銷」,以及「透過社群網站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