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想法,九成都能改變:日本企業改造師教你不強迫、不動怒,輕鬆發揮影響力
創造改變別人想法的環境
「有個合不來的部屬,真傷腦筋。」「話說得好聽,卻只會出一張嘴。」該怎麼做才能改變他人的想法呢?許多人一直在尋找各種問題的解答。
我的工作是擔任企業文化改造的顧問,透過與業界的先鋒者、亦為我的導師的柴田昌治先生討論,他讓我了解到「人無法直接改變他人,卻能塑造改變他人的環境」。我一邊驗證這句話的真實性,一邊做著企業文化改造的顧問工作。然而,提供能夠真心溝通的工作環境,讓彼此分享「心中真正的想法」,人們因此逐漸改變—那樣的場景多次在我眼前上演。
公司內彼此無法「真誠」相待,導致業務停滯不前、甚至因此斷送生意的例子,時有所聞。其實這些都不是技術問題、連絡窗口或是客戶等外部因素所造成,真正的原因大多出自職場內部。
要在職場中改變想法,必須提供一個讓主管與部屬間能「真心」溝通、彼此分享想法的環境。有了這樣的環境,就能改變他人的想法與行動。
即便創造一個能改變別人想法的環境,並不代表可以快速簡潔地解決問題,因為人除了自己思考並決定的事情以外,不會主動行動。大部分人都只想「改變別人」,往往一廂情願地將自己的想法塞給對方,或是把自己的主張強加在別人身上,最後反而被別人的想法弄得團團轉,消耗不必要的能量。愈是期待對方有所改變,當結果不如預期時,失落感會愈大。
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在於雙方的想法並不一致。必須誘導出當事者想要改變的心情,引導至自己與對方所期望方向的連接點。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個可以讓對方改變的環境。只要順利引導,對方就會自發性地產生變化。
經營管理顧問大師大前研一在《搶得先機的洞察力》一書中指出,為了讓自身發生變化,除了改變下面三件事情之外,沒有別的了:一為時間分配,二為居住環境,三為來往的人。而最沒有意義的就是「重新下定決心」。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堅強的意志力確實去執行自己下定決心想做的事。所以,比起凡事只依靠自己的精神論說,更讓人信服的是:改變「環繞著那個人」的環境,當事者也會隨之改變(請參考表1)。
讓你頭痛的部屬,可按類型一一破解
在從事企業文化改造或人才培育的工作時,經常有管理階層的人找我諮詢這樣的問題:「這種部屬真讓我頭痛。」我也曾管理過部屬,因此時有共鳴。但是,也有不少例子是只為自己方便,例如「若不改變成這樣的話,我會很困擾」或是「這都是為了對方好」,而不去思考部屬言行動機。若想將情況引導至自己期望的方向,必須從了解部屬的背景開始。接下來就介紹幾個管理階層曾經諮詢過的案例。
◎只做份內工作的「乖乖牌部屬」
先來談談,當主管分派工作時,總是回答「好!」卻只會做份內工作的「乖乖牌部屬」。我們因為忙碌而無法一一針對工作內容做出指示時,這種部屬會令人相當困擾。這樣的情況,表示員工並未了解到「指示工作以外的任務也要做」的真正含意,只有接到指示的工作才是自己的職務內容,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使員工「做不到」指示以外的事情。
這種類型的員工鮮少有自己做決定與行動的經驗,傾向於依附他人指示。因此,必須先從小事情開始,提供一個環境,訓練員工並讓他累積「自己思考,自己下決定」的經驗。當部屬向你詢問「該怎麼做才好呢?」的時候,就是訓練的好機會。若這項工作無論出什麼差錯你都能挽救的話,就跟你的部屬說:「這交給你判斷。」放手讓他去做吧,如此,部屬便會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開始思考。建議訂出完成期限,更可促使員工下決定。
一開始,員工可能會產生類似「不知道該如何判斷」的煩惱,這時,向部屬說明自己的判斷方法,供其參考,應是不錯的指導方式。重點在於不直接提供解答,要耐住性子等待。若馬上給予答案,部屬會變得被動,只等待解答。強迫部屬自己思考,部屬的想法自然會開始改變。
◎總是不按指示行動的「可是可是部屬」
不按照指示行動,無論說什麼馬上就回嘴「可是⋯⋯」的「可是可是部屬」。這種類型的部屬大多有自己的想法,可區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為「老手匠人」類型,在某個領域的經驗豐富,工作的直覺與感覺佳,但常不顧慮周遭的人就展開行動,反而成為主管困擾的來源。因經驗豐富,在工作第一線備受信賴,使之更加我行我素。缺乏實際經驗的主管若有這種部屬會相當苦惱,這種時候,只要了解對方的想法,尊重其自主性,事情會意外地順著你的方向走。這樣的人如果成為夥伴,會為主管增加信心。因而,第一步就從讓對方成為你的夥伴做起吧。
另一種類型是「理論優先於行動的年輕人」類型。最近的年輕人在尚未理解之前就不行動的傾向愈來愈強。會變成這樣是可想而知的,因為學校與公司不斷要求「再深入思考!」菁英教育與就職活動的環境造就了這類員工。首先,將現況當作是「理所當然」接受;反過來思考,這樣的人也代表著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現在的年輕人成長於不得不思考的環境之中,已是我的年代無法相比擬的。
主管若能試著撕掉理論優先於行動的標籤,一開始先和對方一起思考到底是哪裡無法理解。如此與部屬一同思考,無論最終是否能夠理解,部屬也會逐漸開始信賴主管。
◎一旦斥責就會一蹶不振的「愁眉不展部屬」
大部分人都不喜歡被責罵,特別是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比以往更無法接受。時空背景轉換,父母與學校斥責孩子的情況已不再,這是現今的實際狀況,先接受這樣的事實吧。
另外,大多數主管其實也不喜歡斥責部屬。如果可以不必斥責就解決事情,誰會想要發脾氣呢。然而,克服這樣的想法,認為是為部屬好而嚴格指導,換來的卻是不斷增加的「愁眉不展部屬」,有些部屬甚至一被斥責就辭職,可能因此影響到公司的名聲,導致一些主管乾脆不再斥責部屬。因此,若有「總是無法狠下心來斥責⋯⋯」的困惱,是正常的感覺,請放心。
另一方面,年輕人的心中其實也有著「想要狠狠地被罵一頓」的願望,甚至有不少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表示「都沒有人願意斥責我」。實際上,當他們真的被斥責時,自然也會沮喪,但請認知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在斥責之前,先預告「接下來會好好斥責你一頓」也是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斥責之前先這樣做開場白:「我知道被責罵一定會感到沮喪,因此我也很猶豫是否要這樣做。罵你是為你好,希望你能好好理解。所以,請你不要因此一蹶不振,之後也繼續努力。」在斥責之前先打一劑預防針,讓部屬可以做好心理準備,應可減少不必要的沮喪情緒。
◎毫無團隊合作精神的「自我中心部屬」
有兩種情況可能會產生只考慮自己的「自我中心部屬」。第一種類型是個人的工作成果會被評比的情況。只要公司的制度不是與工作成果連動關係大的「無底薪的純獎金制」,都可透過環境改善狀況。這種類型的人比較沒有與他人合作、與團隊共享喜悅的經驗,或者可能曾有被夥伴或團隊背叛的不愉快經驗。為這樣的部屬提供一個能切實感受團隊合作好處的環境吧。首先由你支援部屬,創造出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的關係。這樣一來,部屬這種「只要自己好就好」的想法會逐漸消失。具體方法於後面的章節會詳細說明。
第二種類型是有能力卻不願意發揮的情況。這樣的部屬抱持著「反正說什麼也沒用」「說了損失的是自己」的想法。有的人可能曾經因為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卻被夥伴孤立,如果有這樣的部屬,請去了解部屬過去發生過的事情,例如詢問:「以前發生過什麼事情?」「那個時候的感受是什麼?」等。了解他們言行背後的原因,是改變部屬的必經過程。
即便一開始都是負面言論,多詢問幾次之後總會敞開心胸的。給予被接受的安全感,部屬就會開始改變。從順利探問出部屬的過去,讓雙方產生共鳴開始。
「變動」會依不同的進化階段而改變
我在外商顧問公司工作時,前輩教導了我一件事情。
「想讓孩子去登富士山的話,並不是帶他去,而是讓他想去。跟他說關於富士山的故事,給他看富士山的照片,傳達富士山的魅力,讓孩子自己想要去。」
孩子一開始對富士山完全沒有興趣,處於安定狀態。「世界上有這麼有趣的事情喔」,試著跟孩子說說富士山的事情,孩子會開始覺得「好像還滿有趣的」,萌生小小的變動。然後,「想要知道更多富士山的事情」,開始改變想法,想收集富士山的相關資訊,行動也有所改變。再往下思考,這次激發出「想要登富士山」的新變動,更進一步,想知道更多登富士山的資訊。知道那些資訊後,可能會思考「很危險,可能登不上去」「但是想要去」,對於是否要登富士山,內心搖擺不定,遲遲無法下定決心。一旦決定「去登富士山吧!」,就會向父母提出請求,說不定在內心搖擺不定時,也會跟父母親一起討論。實際去爬了富士山之後,則可能產生「想要再去」或「再也不想去了」的變動。
像這樣,人會在反覆變動之中進化,然而變動的性質不盡相同,是如同螺旋階梯般往上提升。這種過程的思考方式,我稱之為「變動進化階段」,與前述的「變動進化循環」一併稱之為「變動進化論」。
第一個階段為「感受」的狀態。此時尚未啟動變化的基礎,是嶄新的狀態,開始感受無法順利用言語表達感覺的階段。「這是什麼感覺?」「總覺得有種不協調感」或「覺得非常興奮期待」,開始出現這樣的變動。
在那樣的狀態繼續往前進,便會進入第二個階段—「好,試著思考看看吧」的「思考」階段。到了這個階段,就讓對方徹底深思熟慮地思考,有時也可以與對方一同思考。面對不協調感與興奮之情時,應該會引起「這樣下去真的好嗎?」「其實更想這樣做!」的變動。
走到這一步,要再往前進時,應該會出現必須下決定的場面。「好,就這樣決定了!」決定好主題,調整好往前邁進的姿態時,就代表著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決定」。在這個階段會面臨最大的變動。
大部分人都不喜歡進入這個階段,因為做決定的同時也伴隨著責任。此時會出現「這個決定真的是正確的嗎?」「即便決定了,有辦法堅持下去嗎?」等重要的變動。然而,只要能跨過「決定」階段的變動,便會成長與變化,因此,在這個階段好好地引導對方,創造出不得不下決定的環境,對方就會確實地產生變化。
下決定之後,便進入第四個階段—「行動」。一旦進入這個階段,也會遇到很多變動,像是「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嗎?」「持續這樣的做法真的沒問題嗎?」「真的有辦法持續嗎?」等,只要進化的基礎夠扎實,這個階段所有的變動都會是學習過程。反覆試驗,不斷摸索,從失敗中學習即可。
如此,變動的階段隨著如螺旋階梯般往上爬升,會更有具體性。如果想改變對方的想法,使用這個階段的思考方式,守護對方,確保對方是否逐步往前邁進,不要讓他在第一個或第二個階段迷失、打轉,給予回饋與意見是最有效果的。
辦公室外會議
在職場製造出改變別人的土壤,其技巧之一為「辦公室外會議」,也就是「輕鬆地談論嚴肅話題的場所」。這是提高連繫關係的品質、改變人與組織的有效方法。
會議一般而言是「嚴肅地談論嚴肅話題的場所」,其中一定要是正確的言論,必須簡潔地講述結論,非提出證據不可。在這樣的氣氛之下,難以輕鬆地說出自己的感覺。已有結論且有效率地談論,經常代表著彼此的溝通僅止於表面,便結束了。
溝通時,有不少新點子是在偏離主題的討論之中產生的,但過於嚴肅的會議無法創造出這種機會。「提出意見也不會被接受,不必說太多。」「反正老是決而不行,說再多也是白費工夫。」「總覺得應該不是這樣,但笨拙的發言反而會有損自己⋯⋯」心中這樣想的人並不少。
另一方面,吸菸室或下班後的餐會,可說是「輕鬆地談論輕鬆話題的場所」。即使聚餐的成員跟會議相同,聚餐時可坦率地談論各種話題,說出在會議上很想講卻無法說出的話。這個時候也是話家常或一吐工作怨言的放鬆時光,不只是訴說心中的不滿,也說出真心話,有時甚至會孕育出新奇的點子—在會議中說不出口的獨特意見,在餐敘中被熱烈討論,好像真有實現的可能。
辦公室外會議,就是汲取會議與下班後聚餐的優點,刻意創造出來的「輕鬆地談論嚴肅話題的場所」。要塑造出這種能輕鬆交談的環境,有幾個條件。首先,是參與者的心理狀態。
「須各自意識到,這是一個輕鬆地談論嚴肅話題的場所」,將此一前提告知參與者,且雙方意見一致後才開始進行。事前說明規則,準備好環境再開始討論。
彼此確認好三個基本規則後,再開始進行會議。
基本規則1—認真傾聽對方的話。
基本規則2—用自己的話真誠地講述。
基本規則3—站在同一陣線,一起煩惱、思考。
就像是在下班後的聚餐,即便不是正確的言論、沒有根據、沒有結論,直接把想到或感受到的說出來也無妨。即便是你覺得「我的想法對大家應該沒有什麼價值吧」的事情,也當作是輕鬆的話題與大家討論看看。將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感覺與情感,慢慢地化為詞彙說出來。有不少案例,就是從那些言詞之中找出事物的重要本質。
確立辦公室外會議的重點方法之一,為基本規則1「認真傾聽對方的話」。當對方真誠傾聽時,說話的人也會放心地講出更多的東西。要有意識地建構出這樣的環境。談話之中,若出現煩惱或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模糊感覺時,就與大家一起思考直搗真心的對話。在那樣的環境下,參與者也會敞開心胸的。不必做出如會議一樣的完美結論,任其自由發展,靜待結論的成形,即便話題走偏也不要緊,直接把想到的事情說出來就對了。
意識到是自己做的決定,便會自主行動
想要改變別人,最大的理由究竟是什麼呢?應該就是「希望對方自動自發展開行動」吧。促使部屬自主行動的好方法,應該就是讓部屬意識到那是「自己做的決定」。
即便你沒有這樣想,但當你對部屬單方面提出建議或意見時,部屬容易把你的話當作是「指示、命令」。結果變成因為主管指示,只好照做的被迫心態。另一方面,因為是自己做的決定,就會視工作為自己的事情;一旦變成是自己的事情時,伴隨而來的責任感與期待感,將有天壤之別。
因此,引導部屬意識到那是「自己做的決定」,便可塑造讓部屬積極、不須別人督促就會自己行動的環境。
然而,問題是多數人小時候並沒有太多「自己做決定」的經驗。因為「自己做決定」的同時,也伴隨著「自由與責任」「動力與壓力」。
一般沒有自己做決定與自主行動經驗的人,通常會盡可能地避開責任或壓力。因為「請對方幫我做決定」既安心又有保障,有藉口可以說出「那不是自己的錯」,是推卸責任的好方法。但是,這樣的行為持續下去,只會變成依賴型的部屬。因此,必須在對方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讓他做出決定。
某位公司的管理階層跟我說了這樣的故事:有一位接近三十歲的優秀部屬,能有效率且正確地執行主管指示的任務,是主管相當看重的人。為了提拔這位部屬,主管認為該是讓他自己做出重要判斷的時候,因此要求他思考自己所屬的部門未來的方向,做出決定並執行。「了解!」部屬充滿朝氣地回答。一開始,這位部屬充滿幹勁地進行了各種分析,之後卻從未回報過狀況,主管向他詢問後發現,原來他一直感到苦惱,不知如何下決定。
那位部屬從小就擅長完美地執行別人賦予他的工作,鮮少有自己做決定的時候。因此,決定權一旦落到他手上,總是很精明能幹的他竟然感到慌張且掙扎,不知如何是好。這絕對不是笑話,而且還是常見的例子。
突然要求從未練習過「有意識地」做決定的人,針對大事做出判斷,無論再怎麼催促,對方一時之間也無法果斷地做出決定。
針對這種部屬,先別要求他負責緊急且重大事項的決策,而是準備幾個「小事項」,反覆地訓練部屬自主決定,累積經驗,讓部屬親身體驗、學習自己做決定的方法。凡事只要反覆練習,總有一天會熟能生巧,「做決定」亦為相同的道理,透過不斷地練習就能學會「做決定的能力」。因此,關鍵在於提供部屬「反覆練習做決定的環境」。
另外,認知到那是「自己做的決定」會萌生責任感,同時也會讓人產生「幹勁」。促使對方主動展開行動,讓他理解失敗的經驗是成長的糧食,只要不斷前進,自己的決策能力就會逐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