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決定你的眼界
眼中所見的月亮雖然有盈有缺,
真正的月亮其實不曾有缺損。
人也是一樣。
人的本質自始至終都是完美無缺的。
<序言>
開啟美好人生的心靈之眼
首先,請看下面五個問題,各位讀者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
‧處於逆境時,會因此萎靡?或是會湧現力量面對?
‧即使做出成果,仍舊欠缺自信?儘管無法看到成果,依然保有自尊?
‧無法信任所愛的人?或是全心信任所愛的人?
‧把遇到的人都視為競爭敵手?或是視為自己的夥伴?
‧ 和五年前相比,沒什麼長進?還是猶如脫胎換骨?
檢視上述的五個問題,不難想像:「如果每題都是選擇後者,人生似乎就可過得幸福快樂。」然而,前者與後者的差異究竟源自何處呢?要成為後者的關鍵又是什麼呢?
關鍵在於「自己的意識集中在何處?」也就是「透過自己的心靈之眼看見了什麼?」
我們平日生活都是依賴一雙肉眼,因此容易被眼前所見的現象迷惑。而且,由於受到迷惑,更讓眼前看到的現象顯得糟糕。
但是,我們還有心靈之眼,因此能夠看出肉眼無法看見的事物。
舉例來說,就算是處於逆境之中,如果能夠透過心靈之眼看見自己掙脫逆境的樣子,這樣的人就能夠鼓起勇氣,積極地採取行動。
此外,孩子出現叛逆的行為時,如果父母能藉由心靈之眼發現孩子內在與生俱來的純真及美好之處,就可以全心地信任孩子,因此日後也能獲得孩子的信任。
我們能夠選擇將自己的意識集中於何處。而且,這樣的選擇正是左右我們人生的重要因素。
如此說來,自己的意識應該集中在哪裡才能實現幸福的人生?透過心靈之眼觀看的目標又是什麼?自己的心又該安置於哪?
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對於這些問題,相信各位讀者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而且,依序往下讀到的內容越多,各位讀者的心靈之眼應該也會不斷獲得提升。
再者,關於本書所要傳達的「智慧」,我希望讀者能夠盡量運用自己的感性去體會,而不是從理性的角度去詮釋理解。
請好好享受開啟心靈之眼後的感嘆和快樂。我由衷期盼,各位讀者閱讀本書之後,能夠享受越來越幸福的人生。
野口嘉則
<精彩篇章摘錄 一>
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存在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特別的存在,然而能夠自我覺察到這點的人,卻是出乎意料之少。
舉例來說,有人甚至抱持著相反的想法:「自己小時候不僅功課不好,又是運動白痴,現在工作也是平淡無奇,而且又不擅長交朋友。自己這個樣子,哪裡稱得上特別了?」
但是,無論是否有人抱持不同的意見,每一個人無疑地都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不管會不會讀書、工作出色與否,或是受不受人喜歡,我們人類的特別之處遠遠超過了這些條件。
每一個人特別之處已經脫離世俗常理的規範,甚至無法用言語清楚描繪。不過,我還是試著憑著自己的理解,稍微闡釋一二。
首先,我們要了解,「每個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項奇蹟」。
據說,即使聚集了全球的科學家,以及整個世界的財富,也無法創造出一個單細胞生物。生命體的存在就是如此神奇。
我們人類的存在更不用說了。成年人的身體是由多達六十兆個細胞構成,而且每個細胞各有各的功能,共同維持著整個身體的運作。
由此可知,人類的存在也僅有「奇蹟」二字可以形容。
根據國際基因研究權威村上和雄教授指出,人體光是一個細胞所含有的基因資訊,就得用多達三十億個化學符號才能記錄完成,足以編寫成一千本每本都厚達千頁的書籍。這樣的規模遠超過人類的能力。
如此精巧的生命設計藍圖絕非偶然形成,也不是我們的祖先可以描繪出來。
因此,我們只能推斷,這份生命的設計藍圖必然是出自於人類之上的存在。村上教授認為,人類之上有著一位「莫名的偉大存在」,並將之稱為「大能者」(something great)。
仔細想想,人類的生存絕非僅僅靠著自己的力量;而是得依賴大自然的種種恩惠,我們才能夠存活在世上,例如陽光、空氣、水源、大地、植物、微生物等等。
隱身於這些大自然秩序背後的,正是這位「大能者」。
或許遠自亙古開始,人類早已直接感受到這一位「莫名的偉大存在」,或稱之為神、或稱之為佛,或稱之為大自然的真知、宇宙的意志。
無論如何,每一個人都是存活在這種偉大智慧之中的一個奇蹟。
(一旦能夠深入地察覺自我的特別之處,自然會湧現出自信及感謝的心情。)
我們人類另一個特別之處,就是「每一個人都不相同」。
每一個人在這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綜觀整個人類史,絕對不會出現另一個自己。鑽石和白金的價格之所以昂貴,正是因為產地和產量都有限,無法大量開採,亦即具備稀有價值。然而,即使尋遍宇宙的各個角落,也只有一個自己而已,何止是「稀有」二字可以形容。
換句話說,每一個人都是宇宙間絕無僅有的個體。對於宇宙而言,每一個人都是無法取代、值得疼惜的「孩子」。
而且,在這個世上,每一個人都肩負著獨特的使命。
為了完成這項使命,每一個人生來都具備了自我獨特的才能,而這項才能即稱為天分(上天賜與的特性)。
這種天分中,蘊藏著每一個人特有的才能。或許有些人在生活中已經發揮出自己部分的才能,有些人還未發掘出自己的才能,不清楚自己擁有什麼樣的才能。
但是,無論才能是否已經發揮,每一個人的身上都蘊藏著源源不絕的獨特才能,不但在等待著發揮的時機,也最能夠幫助自己完成肩負的使命。一旦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出來,每一個人都能對世界有所貢獻,同時也能打從心底感受到幸福。
藉由自己的理解,我試著闡述出「每一個人的特別之處」,因而寫下了上述內容。但是,每一個人真正獨特的地方遠超過語言所能表達的範圍。
透過自己人生的各種體驗,請親身去感受、品嘗自我真正獨特的地方,同時在每天的生活裡,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存在」,並且持續保有這份感動。
而實踐這些步驟的智慧,全都集結於本書之中。
<精彩篇章摘錄 二>
找尋適合自己的形象
人類總是懷抱著各式各樣的願望,例如「希望在事業上出人頭地」、「想要一個完美的戀人」,或是「期待獲得眾人的支持」等等。
然後,就去閱讀各種實現願望的工具書,並且一一加以實踐。然而,大多數的人還是會抱怨:「閱讀並且實踐了這些方法,願望仍然沒有實現。」
如果要讓願望成真,最根本、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找尋適合自己的形象」。
希望在事業上成功,自己要先成為符合眾人心中成功者形象的人;想要一個完美的戀人,自己就得先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期望獲得眾人的支持,自己就要成為眾人願意給予支持的人物。
換句話說,如果要實現自己的願望,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得將自我的人格提升到與願望相符。
如果疏忽了這點,只是一味地實踐專業知識或技巧,藉以讓願望成真,或是暫時能夠看到效果,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僅僅是做白工而已(隨著自己人格的提升,這類的專業知識或技巧自然而然會出現)。
拙作《三種真實》提到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矢口亮。他學到了成功法則,並且訂定了明確的目標,隨時在腦海裡描繪著自己的成功形象,努力地實踐正面思考。
換句話說,矢口徹底實踐著成功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但是,一堵高牆橫擋在他的面前,令他感到一籌莫展。
究其原因,矢口未曾提升自我的人格;也就是說,在他的目標中,不曾想讓自己成為符合眾人心中成功者形象的人。
我一直擔任多位企業經營者的諮詢教練,在培育訓練的過程中,多位經營者都察覺到提升自我人格的必要。
舉例來說,有些經營者會如此表示:「從以前到現在,自己都在學習最尖端的經營策略或溝通技巧,並且也一直實踐在經營之中,卻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現在總算弄懂了箇中理由。原因出在自己一直沒有意識到要提升自我的人格,讓自己符合身為經營者該有的樣子。」
影響許多成功者的知名著作《與成功有約》中,作者史蒂芬‧柯維博士寫下了這一句話:「光是靠著助人成功的技巧、手法或策略,並無法讓人獲得真正的成功。」
換句話說,無論是塑造形象的方法、人際關係的技巧,或是積極思考的法則等等,純粹憑藉這些技巧,將無法實現真正的成功。
因此,柯維博士指出:「如果想要成就真正的成功,獲得永遠的幸福,必須體會謙虛、誠實、勇氣、忍耐、勤勉等原則,並且將這些原則內化到自我人格的深層。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他將這種觀點稱為人格主義。
我們在看著蘋果樹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會是樹幹、枝葉,甚至在收成的季節還能看見果實。但是,千萬不要忘記,就在肉眼無法看見的地底下,還有「樹根」存在。
事實上,樹根與枝葉的關係正如同鏡子映照出來的景象一樣,樹根延伸得多廣,枝葉就會開展得多麼茂密。由此可知,如果要讓枝葉繁盛,結出許多的蘋果,首先必須讓地底下的樹根伸展開來。
我們的人格或品性都無法拿出來測量,也沒辦法用肉眼觀察,就好像是樹木的根部一樣。然而,這種肉眼無法看見的人格或品性越具有廣度、越富含深度,才能為人生帶來豐碩的成果。
現今社會大眾往往僅注重「肉眼可見的部分」,也就是只重視「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朵」和「能夠結出多少的果實」。如此一來,自己有時就會不知不覺地與別人比較起收獲的成果,感到焦燥心煩。
出現這樣的情形時,將意識集中於「肉眼無法看見的部分」,亦即「根部」,就能夠讓生活過得平穩踏實。
讓我們一起有意識地擴展根部的廣度與深度,並且提升自我的人格與品性。如果擁有這樣的意識,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夠為自己的成長感到喜悅。在這條充滿喜悅的道路上,讓我們一同並肩共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