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是一本三十二歲的人寫給他兩歲兒子的書,有誰會想讀這種書呢?
有的,那就是二十年後的我,等我五十歲的時候,我會拿起來讀,看看自己二十年來觀念上有什麼進步。我也會把它拿給屆時二十出頭的兒子讀,告訴他,這就是老爸年輕時候的想法。
當然,我也想和正在這階段的年輕人,還有他們的爸媽分享這本家書。
為什麼兒子還不識字,就先想這麼多呢?
因為我才剛剛走過這段青澀、矛盾又充滿學習的時光,關於醫療、非洲、服務、求學、聯考、就業、抉擇、感情、生死、正面思考、夢想、光陰、學習語言、婚姻和人生等議題,我有一些自己的體驗想要和他分享;深怕等他大到可以聽懂時,我已經忘了現在的心得。或者,怕屆時的我,只會用過來人的老專家語氣來跟他談,因而充滿了距離,所以先寫下來;如此,二十年後他拿起來讀,書中的我才三十二歲,大他一點而已,把爸爸變成大哥,這樣感覺比較不會有代溝。
我也很好奇,他讀懂這本書的時候,到底認為這位書中的大哥老爸備感親切呢?或是認為這些觀念已經落伍二十年啦!
名作家Max Lucado在他的童書《你是我的孩子》(You are mine)中提到:「當你愛一個人,你比他更了解他的需要,有時候,連他都還沒想到,你就已經為他準備好了。」當了老爸,才更知道父母的偉大,也因此更認識那位幫世上每個人預備爸媽的天父。從父母的愛,讓我揣摩得知天父對我們的愛,祂也是這樣,比我更知道我需要什麼,而且預先為我準備好。過去,我在這方面的察覺力比較鈍,直到當了爸爸,才改善一些。
我和太太的共識,是生四個小孩,為了不想當高齡產婦,老婆向上帝禱告想生雙胞胎來趕進度,由於家族沒有這方面的遺傳,我也不期待事情真的會這樣發生;但天父比我們更知道誰該何時來地球,預計這本書出版之時,我們的老二、老三剛好出生,他們是龍鳳胎。
問題來了,二十年後,他們會不會抗議爸爸只有寫信給哥哥呢?很有可能。
因此,我期待自己繼續體驗人生,並且跟小孩、上帝、還有朋友們學習智慧,這樣,或許將來還有更多的故事與收穫,可以和弟弟妹妹分享。 老婆的話│高麗婷 想到要幫加恩寫序,心裡真是有點惶恐,總覺得幫自己的丈夫寫序,好像是在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感覺。可是如果不寫,又少了一個機會可以好好訴苦一下,不然都沒有人可以知道在這本書的成書過程背後,身為家人的我們有多少的委屈要申訴。
要加恩好好完成一本書,是件非常困難的工作,我想這種痛苦除了我體會到之外,最能感同身受的,就是出版社的編輯蕙婷了吧!從第一本《愛呆西非連加恩》到這本書的完成,已經事隔五年了,以五年的時間才寫好第二本書,實在是很漫長的過程。這中間我們老大已經兩歲了,而且眼看著老二、老三也即將出生,所以我總愛取笑他,我們生孩子的速度竟然比出書還快。
不過,能夠用五年的經歷來完成這本書,我覺得是很值得的。第一本書出版的時候,剛好是我們要進入婚姻,在這五年中,他從一個單身的熱血青年,變成一個有家庭、有妻小的年輕爸爸;從一個只是服替代役的醫科畢業生,中間經歷過非洲孤兒院的完成、公視到非洲拍片、回台灣後的住院醫生過程,還有許多到各地與人分享非洲經歷的機會;再加上孩子的出生,這段時間裡,看著他不斷的成長與成熟,我很慶幸自己能成為他的妻子,能夠跟他分享這每一段精彩的日子(雖然在婚姻中我們仍舊在學習如何相愛、如何成就彼此的夢想)。
因此這本書的完成,最期待的人應該是我了。書中收藏了加恩的人生經歷與成長,所以我很高興能推薦這本書,希望能藉由它和所有的讀者們一同分享這段豐富的生命歷程。如果它還能在這個不安定的年代,給人一點鼓舞的力量,我會更開心的! Letter 01 │為什麼我要去演講
親愛的兒子:
老爸為什麼常常去演講,是有原因的。從非洲回來之後,大部分的演講邀請,都是要我分享在非洲服務的經驗。
經過了這些年,我才了解到一件事,原來不只是學校週會、教會聚會才需要有人去說說話,全國各式團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在進行中,算一算每天的講員或來賓的需求量非常大,除了演講,我的email信箱不時出現不同活動的邀約,只要沾一點點邊都可以,例如:擔任大專服務性社團比賽的評審,志工表揚典禮的來賓等等。
人生首次的演講邀約,是一個國軍單位,某長官因為批改了一位抱怨役期太長、當兵太辛苦的阿兵哥之週記(我不知道軍中還有這種東西?),邀我去分享:「還有人當兵當得更慘的」,來安慰其他的人。
那次分享之後沒多久,某國際人壽公司,邀請我去參加一個上千人的激勵大會,我在台下,看著年度業績大賽得獎的人,一個個上台領比桌子還大張的支票,一面唱著「感恩的心」,大家一起相擁哭泣,哭完以後,就輪到我上台。主持人解釋道:「邀請連先生,是因為他的非洲經驗,可以激勵大家開拓新市場的精神,在逆境之中,創造更佳的業績……」我聽了之後,差點不敢走上台去,心想:「到底要怎麼講跟放非洲照片,和增加保險業績有什麼關聯呢?」
根據我觀察的結果,大部分安排演講的人,多半已經有他們想要對聽眾傳達的信息,因此希望藉由講者的演講內容,昇華成具教育性的啟示。若是在學校週會演講之後,主持的校長們或訓導主任們,多會以鼓勵同學多多關懷有需要的人來做結尾;在其他團體,則有更多自行發揮的空間。曾有一所醫院邀請我對員工演講,講完之後,院長接過麥克風,沉重地做了一個結論:「聽見世界上有人這麼辛苦,我們更應該惜福,因此,我在此奉勸那些嫌薪水不夠,而想要離職的人,要自我檢討!」
另外曾有一間博物館邀我對志工媽媽演講,講完之後,那位主管說:「非洲的小孩這麼可憐,大家在台灣這麼幸福,來當志工還要求館方給誤餐費,我感到很遺憾!」
當然,也有主辦人是自我反省的。某電子公司的團契負責人,在聽完演講之後,拿起麥克風一面哭泣、一面懺悔認罪當作結尾。他懺悔的內容是:「上帝啊!我最近為了小孩沒有抽到雙語幼稚園的名額而埋怨祢,請祢原諒我!」
兒子,你不要笑他,因為當老爸的,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他只不過忽然發現,天上的老爸給的,已經很好了!
比較有趣的,還是演講之後的Q&A時刻,一位含著淚光的婆婆緩緩起身問道:「請問連醫師喔,啊那個雞眼一直治不好的話要怎麼辦?」我強忍住爆笑,把演講瞬間變成「工商服務時間」來回饋鄉親。有一次,來到一間民風保守的國中,沒有人敢發問,校長說:「只要提問題就可以免校園服務一次!」瞬時間,一位同學舉手:「請問你對台灣黑熊的看法?」當著全校兩千名師生的面,我「晾」在那裡,不知道該怎麼辦好?我心想:「同學,你問的如果是雞眼,還算是我的本行,至於台灣黑熊,好像扯太遠了吧!」
另外令我開眼界的演講邀請,是公關公司打來的,他們包辦大企業的員工演講,往往劈頭就問:「請問連先生的演講報價多少?我們會盡力幫您爭取!」第一次接到這種emai真的有點傻眼,不認為自己有什麼行情,只有回答:「我不是靠這個吃飯的啦!只要不讓我倒貼車錢就可以了!」
超乎想像的,近兩次的總統選舉,都有不同陣營的人邀我去參加活動,聯絡的人通常都會強調:「這次活動絕對非關政治、非關選舉!」只不過我怎麼看都像是!兒子,讀到這裡,你一定有疑問:「去非洲當兵,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怎麼會變成什麼都可以參一角呢?」爸爸也是這樣想。
有時候,被邀請演講是為了替他們的機構募款,聯絡人會說:「連醫師,你來的話,一半的捐款給你的西非孤兒院,一半我們收。」我都會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在演講時募款,孤兒院的經費是來自親朋好友和我的教會。
老爸所作的演講,台下最多人在睡覺的,要算是大學配合政府卓越計畫辦的演講,它是一種「必修零學分」的服務學程。我曾經受邀到一所大學,校方要求大一全體的一半同學參加,因為是下班時間去,好幾排的人睡成一片,我要求學校把燈光打暗,以免吵醒同學。事後我才知道,這種服務講座只要簽到,就可免打掃校園一次,真是划算。
有一次,一個上萬人的宗教集會,法師預備了開示淨化人心之類的題目,他們邀我在法師上台前,用五分鐘分享在西非撿垃圾的經驗……天啊!兒子,你覺得老爸也像是可以開示人家的法師嗎?
對了,兒子,其實大部分的演講邀請,爸爸都沒有去,因為上班的時候,我得乖乖待在醫院裡。
至於為什麼我要去演講?有人認為這是為了支付西非孤兒院一百多個院童,每個月大約台幣十來萬元的開銷,而不得不到處募款。其實,對我來說,這些演講的目的,就是用照片讓暫時沒有機會去的人,體驗一下撒哈拉以南黑暗大陸的光明面,當那些遙遠的、微弱的聲音的代言人;讓大家覺得去第三世界住一住,作一點點小事,是這麼有趣的事情,簡而言之,就是把「去第三世界服務」這件事情「去悲壯化」。
若有一天,孩子,你們這一代的人,去了更多遙遠的地方,發生了更多有趣的故事,使得我的這點經歷,一點都不值得拿出來分享,那麼我這幾年的演講才可以算是成功了。或者,因為這些演講,發現這世界還有很多驚奇等待被挖掘、很多閒事可以管,相信人生充滿無盡的可能性;本來有自殺念頭的人,因此改變想法,那麼,這些年來「軋」了這麼多事,就顯得很有意思了。 Letter 08 │為什麼我們要生四個小孩
親愛的兒子:
你知道爸媽為什麼想要生四個小孩嗎?爸爸不需要因為走家醫科就得以身作則,來推廣生育,也不是因我的科有高齡醫學的業務,所以我得增產報國,盡一己之力來對抗高齡化社會。當然,更不是因為爸媽待過非洲,所以接受了平均生六個小孩的文化。
爸媽想多生,是證明我們覺得活著真好、相信人生可以很精采、很有意義,因此想要更多人,一同分享人生的豐富。
另外,我們也認為人丁旺盛,對許多事情都有幫助!(讀到這,你覺得很奇怪,我們不是住三合院,也沒有田可以耕種,為什麼老爸有這麼古老的觀念?等一下再告訴你)。
很多人不相信「養兒防老」這種老祖宗的觀念,甚至說:萬一生了一個逆子,就算不被活活氣死,也要幫他背負卡債。在爸媽的時代,這種情境的連續劇標準對白是這樣的:「早知道會生出這種小孩,出生的時候我就會把他掐死。」更進一步說,有許多人也漸漸不相信婚姻的誓約,認為那不過是張不牢靠的紙。
然而,爸媽相信婚姻、家庭、還有世代傳承的祝福,那是因為老爸相信上帝仍然眷顧且賜福給這個祂親自設計、設立的架構。
有人計算,養一個孩子到大,平均要花一千萬台幣,因此少生一個,就多存一千萬,爸爸可能數學不好,不知道這是怎麼算出來的,現在兩歲的你,所帶給我們家的快樂,其價值已經超過一千萬了。當然,麻煩也已製造了不少,放心,那部分爸媽不會向你索賠。
「孩子越多,花費越多」這話絕對沒錯,我們生活在一個質能守恆的宇宙,東邊多用一點,西邊就會短少一點,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但是幸福卻會,恩典也會(這是為什麼爺爺要把爸取名叫加恩),所以,爸媽就憑著對上帝的信心,相信養得起你們了。
你出生不久之後,爸曾和一位同學聊天,他問我:「養小孩會不會很累?下班之後,可以保有多少自己的時間?」之類的問題,我告訴他:「照顧小孩,有時候比在醫院值班,照顧一整個病房的病患還累!」這位同學驚訝的繼續問:「你難道不覺得,從現在算起十五年內,是好好打拚,佔得在醫界學術地位一席之地的時候?拿去照顧小孩,將來不會遺憾嗎?」
「將來會遺憾?」「那要看你講的將來是什麼時候?」老爸想到自己在安寧病房照顧的臨終病患,不乏大官、名醫、大企業家,根據我的觀察,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沒有任何人會在意自己履歷表長達多少頁?成就過多少豐功偉業?他們最關心的,多半是:「哪個孩子今天怎麼沒來看我?」遺憾的,常常是當初沒有多陪陪家人。若要走到那一刻的人來幫我們上人生課,成功的定義會是什麼呢?
因為在醫院看多了單身老榮民的辛苦,面對同學的問題,爸爸當下壞心的想:「你不想生孩子,等我老了,病了,我要住你隔壁床,到時候,來探訪我的人要把你吵死,讓你知道什麼叫做子孫堂。」
兒子,讀到這段,你不要以為老爸真的這麼壞,生你養你是為了照顧老了的我,或者只為了向沒有孩子的人炫燿。其實,許多人因為不同的因素而沒有後代,那絕對不是他們的錯。你應該用另一種正面的角度想,現在養小孩的人,算是很無私的。因為根據經建會的數字,等你到了老爸現在的年紀時,台灣會有超過23%的人是老年人;屆時像你們這種有生產力,可以賺錢工作,繳稅給政府的人卻相對減少;老爸生你養你,讓你將來努力工作繳稅,可以去照顧那些躺在老爸隔壁床的病人。
爸爸的一個朋友因不孕的問題,接受泌尿外科黃醫師(就是爸爸帶你去他們家玩小狗的那位)的幫忙,順利生下了小孩,爸寫信給黃醫師的太太──小兒科楊醫師,和她分享這個喜事,並請她代為轉達謝意。這位楊醫師回了一行字,讓爸印象深刻:「每當我看到願意生孩子、養孩子的年輕人,就會產生一種感動和敬佩。」原來,在小兒科醫師的觀點來看,願意生小孩,是會令人感動的呢!
爸爸猶記得和同學們剛踏入醫院當見習醫師之時,雖然不會看病,就受到很多病人的歡迎。原因是許多住院的老人家們的子女多半在上班,當他們看到年輕面孔走進病房來探望他們,像是好不容易找到知己一般的,可以把心裡的孤單一古腦地傾吐。等到你長大,路上的所見的年輕人會是現在的一半,到時候,你若是走進醫院,可是大家的寶,高齡醫學病房的醫師們,可能會希望你陪他們的病人,從第一床聊到最後一床。
等你大了,爸爸鼓勵你去當義工,去照顧自己沒有小孩的老人家。
讀到這裡,你有點迷糊了,到底爸爸為什麼要生四個小孩呢?根據上文好像一下要到病房照顧老人家,一下又說為了工作繳稅。其實,爸爸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派來地球的小天使,可以解決問題、改變現狀、祝福別人,這些天使的工作,爸喜歡用一個名詞形容「Agent of change」,然而因為改變世界這個工作太繁重了,爸媽一輩子只能完成拼圖的一小塊,需要別人接手,而生四個小孩,代表我們離開世上之後,我們家所貢獻的改造人力,可以增加一倍。需要人丁旺盛是為了這個。
最後一個原因,爸爸有點不好意思講,所以放到最後面。那就是爸媽覺得,來當我們小孩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朋友,而這機會千載難逢,因此要開放多一點名額,你生出來之後,名額只剩三個了。也許,你會問說,爸媽怎麼知道當別人的小孩不會更幸福呢,傻孩子,既然當了爸媽,就應該要有這種驕傲和把握,若是爸媽覺得自己做不到、做不夠之時,就請上帝幫幫忙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