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遠離財富的關鍵因素之一,來自於一個我們沒有認出來的信念:有錢是不好的。
就像有些人對窮人抱持偏見一樣,有些人也對富人有偏見。
我支持「占領華爾街」運動(譯注:2011年,占領紐約金融中心華爾街,藉此反抗大公司的不公和社會的不平的運動),因為在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對於經濟正義的保障已經瓦解了。但是我發現,在我遇到的參與者之中,有些人的熱忱似乎不在於讓所有人都有權參與經濟繁榮,而是反射性地抨擊已經擁有此權力的人。但事情並非如此。這個運動要傳達的訊息,並不是人不應該變得富有,而是這個競爭的環境應該達到真正的公平,讓每一個夠努力的人都可以變得富有!此外,金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不應該有辦法收買我們的政府。
無論再怎麼努力想在經濟上變得富裕,如果我們反對那些富有的人,我們追求金錢的過程就會變得非常辛苦。如果老是說一套、做一套,我們永遠都只能得到令人困惑的結果。很多人雖然非常努力工作,卻發送給宇宙矛盾的訊息,讓自己落得一敗塗地—因為宇宙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想要錢。
「我想要錢,但是我不應該要,所以我不是真的想要。但是說真的,我想要錢,但我不想承認我想要。」—這類想法就點出了其中的矛盾。這種模糊又令人困惑的想法,將不可避免地帶來讓人困窘的經驗。許多人之所以沒有辦法致富,正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他們認為自己不應該有錢。
那些人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們被灌輸了一個觀念:「貧窮是神聖的」,很有可能因此認為有錢人就是不神聖的。還有些人被灌輸了「財富是一種有限資源」的觀念,因此他們認為,要讓自己變得有錢,就得拿走別人的錢。無論這些人的理由是什麼,他們都認為渴望財富是不好的。如果你否認自己對金錢的渴望,實際上就是在切斷自己和金錢的關係。
本書探討的不只是如何吸引奇蹟,也包括我們如何迴避奇蹟。妨礙我們有奇蹟般的突破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批判。如果我們批判某人富有,也等於是在無意識地破壞自己的富有;如果我們認為當窮人比較純潔,那麼我們就很有可能成為一個貧窮的人。
我曾經收到一位署名茱蒂的女子的來信,她開了一家叫「喜悅咖啡」的店。她告訴我,她意志消沉,因為她的店快要收掉了。她欠房東錢,而且附近的店家還占用她的空間。她的信是這樣寫的:
我們努力了四年,讓這家咖啡店得以繼續經營下去。這個地方真的很特別,如果失去這一切,我一定會很挫敗。我們不只提供健康的食物,還打造了人們口中一個美麗、安詳的地方。我們還創造了一個社群,並且支持、集結了一批藝術家、鄰居和工作同仁,這個地方對鄰居來說,成了一個非常獨特、重要的地方。我們之所以這樣做,從來都不是為了賺錢,這家店的重點永遠是人們之間的情誼和身體的健康。因此,我覺得很難過,也很疑惑,為什麼這一切會離我們而去,而且最令我難過的是,我們要把這個空間讓給那些只不過是比我們有錢的人。
後來,我和茱蒂面對面聊天。我很喜歡她的熱忱和對咖啡店的遠見,但我同時也注意到她對於金錢、生意和整個資本主義抱持一些有趣的態度。身為老闆,她必須賺取利潤才能讓生意維持下去,但是她卻說了一些話,明顯表達出她一點都不喜歡為了生意所做的努力。談到利潤的時候,她總是隱約帶著不屑。不管她是否願意承認,身為一個小生意的經營者,她就是一個資本家。但是,她似乎又投射出一個想法,認為所有資本主義企業都是在對社會上其餘99%的人進行不道德的掠奪!
換言之,茱蒂對宇宙發出了含混的訊息。她的意識說的是一套,但潛意識聽的卻是另一套。我和她進一步談過後,知道她主修社會工作,而且曾經在非營利組織工作,並具備傑出的商業技術。如果好好整合她的學經歷,她過去的各種經驗可以在理念和實務上完美地結合。但是,這兩者卻在她心中交戰。換句話說,茱蒂和她自己起了衝突。沒錯,她是老闆,但她似乎對這個事實引以為恥。她似乎不想對自己承認,為了維生,她做生意就是得賺錢,因為這樣可能會讓她的投資看起來不神聖或不純潔。
茱蒂要面對的挑戰是:承認她的咖啡店需要利潤,然後和這個事實和平共處。要做到這一點,她只能更深入地去探討為什麼她會認為自己不應該賺錢。
「我一直都不想要比別人擁有更多。」她這樣告訴我,因為她認為如果比別人擁有更多,就可能會讓別人擁有的比較少。對金錢世界抱持這種理解的人,會假設世界上只有一定數量的蛋糕,如果拿走其中一片,別人能夠拿的蛋糕就變少了。這就是所謂的零和遊戲。如果我認為要求你付錢給我,就是在剝削你,那麼我當然會覺得收你錢是一件有罪惡感的事!這樣的想法會把宇宙的設定搞糊塗,然後讓我偏離了自己的富足。
但是,如果我覺得自己是在提供你誠實的服務,然後請你反過來支付我對等、公平的報酬,那麼我會覺得這是一次美好的交換,因為我是在增加彼此的富足。公平的交換不只是一種商業原則,也是一種靈性原則。只要我們正正當當地賺錢,我們不僅會收到祝福,還能把祝福傳給別人。
靈性的宇宙不是依照零和遊戲來運作的。靈性的領域裡有無限的富足,我的創造力並非取自你,事實上,我的創造力會讓你的創造力得到加乘的效果。我藉由某項服務或產品提供能量,你透過支付金錢提供能量。透過對等的交換,我們雙方都得利。
茱蒂告訴我,她祈禱自己能從一切抗拒賺錢的想法裡解脫,而在談話的過程中,我們一同深入探討她抗拒的原因。如果埋在內心深處的核心信念導致某問題,當我們祈禱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時,這些信念並不會像魔術一樣馬上從我們心中消失。當我們祈禱的時候,這些信念會被帶到意識層面,而我們的責任就是把它們交出去,並請求聖靈將它們除去。聖靈只會帶走我們想要釋放的東西。
茱蒂提到她習慣告訴顧客:「感謝你的支持。」甚至把這句話寫在菜單上!當我聽到她這樣說時,歪著頭問道:「妳怎麼不說『謝謝你的光臨』?」。
然後,茱蒂終於開始了解自己到底在抗拒什麼,那是一些她沒有覺察的信念,例如賺錢是不公平或不義之事。一方面,她需要賺錢才能讓生意變好,也很清楚地知道她和員工都很努力工作,並為社區提供了美好的服務;另一方面,她對於獲得財富有一種矛盾的感覺,而她內心掀起的這場戰爭波及了她的咖啡店。
讓我再說一次:我們在世上經驗到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們自身思想的反射。如果你羞於慶祝自己賺大錢,就別奢望錢來為你慶祝。如果你賺的錢是靠掠奪別人的東西而來,是靠剝削或詐取別人皮包裡的財物而來,那麼身為一個正直的人,你一定會覺得不好過,也不應該覺得好過。
但是,茱蒂的咖啡店本來就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應有的樣貌,她實在沒有必要為此覺得可恥(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不同的工業化社會裡,資本主義其實有不同的面貌。批評一個企業沒有良心,不必然等於批評資本主義本身)。
我問茱蒂,為什麼她覺得自己有必要同情客人,好像他們都是《孤雛淚》裡的孤兒,而不是富有的大人。以經濟平等之名把客人當成可憐的孩子,這樣做真的是為他們服務嗎?身為社工,茱蒂曾經接觸過許多落魄潦倒和需要協助的人,也許她是把過去用來擔任社工的能量,帶進身為咖啡店老闆的角色之中,但這種能量或許適合用來擔任社工,卻不適合出現在咖啡店老闆身上,因為這些客人不是來尋求茱蒂的協助,而是來喝她的咖啡!
神聖補償法則能為茱蒂帶來她需要的一切奇蹟:好好和房東把事情處理好的辦法,以及讓咖啡店重新開張的方法。茱蒂最需要的是讓自己的想法符合宇宙的自然模式,於是我們為此祈禱。她採取了不同的態度,並且重新敞開自己,迎向新的開始。
我曾聽過一個說法:與其說禱告為你改變了環境,不如說是禱告為環境改變了你。禱告之所以能夠改變你生命裡的「果」,是因為它在「因」的層次上改變了你。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說,當觀察者改變,被觀察的事物也會改變。茱蒂有了新的態度,意味著她過去不曾體驗過的機會,現在都會一一出現。這是事實,而不是比喻。
如果茱蒂一直想著:「討厭,糟糕透了」「我好討厭我的房東」「隔壁的老闆真是該死」「現在一點希望都沒有」,只是繼續把事件加入她的「受害經驗清單」裡,而宇宙絕對會繼續印證她的受害者想法。如果我們讓自己相信一切已毫無希望,我們的潛意識就會刪去任何可以證明事實不然的證據。
絕望和負面的想法可能會為茱蒂帶來許多不同的事物,例如沮喪、焦慮、苦澀、憎恨、憤怒、受害者情緒,以及許多其他形式的痛苦,這其中沒有任何一項會有奇蹟。畢竟,如果她繼續這樣想,對她來說房東仍然是個混蛋,鄰居依舊很缺德,而之前咖啡店的顧客都在占她便宜。只要她選擇這樣想,就會卡在很多地方,而那些地方都存在著恐懼。
但是,茱蒂想要奇蹟,也準備好要接受奇蹟了。《奇蹟課程》說,我們可以選擇發牢騷,或選擇擁有奇蹟,但不可能兩者兼得。無論有多困難,茱蒂的任務是療癒自己心裡的錯誤信念、憤怒和憎恨,並且要記得《奇蹟課程》說的:「奇蹟沒有難易之分。」。她孜孜不倦地做自己該做的。她看著過去造成的錯誤,敞開自己去修正那些錯誤,並且準備好要帶著更高層次的心態往前走了。
茱蒂需要放棄的另一件事,是她對形式的執著。她總是執著於特定的地區和特定的咖啡店空間,但是宇宙永遠都不會支持我們執著於形式。我們總說:「我要我的益處以這種特定的方式呈現。」—透過這筆金錢、那份工作、這個地方、那個人等方式出現。但是,愛不是形式,而是內容。上主承諾的不是讓我們永遠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是讓所有事物最後都充滿愛。
宇宙反映了上主的天心,想要讓你自我實現,有時這表示不讓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目的是讓你明白就算沒有那個東西,你還是可以好好的。這種違反直覺的狀況,會為你鋪設一條吸引到那樣東西或更美好的事物的路。
宇宙投資的不是茱蒂的咖啡店,而是茱蒂的開悟。自我實現需要的是超脫,而不是執著於形式;自我實現是認清形式有限,心靈卻是無限的。這就是我們應該放下的原因:讓自己放下對形式的執著,這樣宇宙本體才能重新安排一切。於是,我們可以這樣禱告:「親愛的上主,我願意臣服。我曾試圖掌控局面,盡我所有的可能去做了,但現在一切都分崩離析了。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奇蹟出現。請指引我的思考至一個更高的境界。阿門。」就靈性來說,這樣的禱告不是終點,而是新的開始。
當醫生說:「能做的我們都做了,現在只能禱告了。」這句話聽起來真有意思,因為那好像是在說上主只不過是我們最後的手段,我們只有在所有真正有用的方法都宣告無效時,才需要去找祂。畢竟,和我們的科學與技術等事物相比,宇宙的無限力量到底是什麼? 當某個念頭一出現,我們便透過禱告啟動自己的靈性力量:
親愛的上主: 願我這個生意上的想法,可以為所有人帶來更多的好處。 如果這個想法不能善用我的天賦,請將它從我的腦海裡除去吧。 如果這個想法能善用我的天賦,請幫我鋪好通往成功的道路吧。 請指引我所有的想法和行動。 阿們。
每天都禱告,祈禱你的工作能夠用來療癒這個世界:
親愛的上主: 願在我這裡工作的人和被我們服務的人,都能因為我的生意而受惠。 願我的生意能帶來並吸引豐盛和愛。 阿們。
請記得,你要求的不是靠某種外在力量神奇地改變你的外在環境,你是在請求你內在的神聖指引去改變你思考的本質。當你的生意出了問題,請這樣說:
親愛的上主: 我知道祢比我生意上的問題還要宏大許多, 而我自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所以請指引我的思考,打開我的心,然後給我奇蹟。 阿們。
那天茱蒂離開我的公寓之前,我們走到公寓外面的陽台,看著眼前的城市。當我們遠眺時,我們可以看見她咖啡店所在之處,但同時也看到了其他街道和地區。至此,道理已經再清楚不過了:上主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
然後,當她的想法有所改變,並且開始結出果實時,改變就出現了。後來,茱蒂沒有花太多時間就找到完美的新地點來開咖啡店,也和舊房東圓滿地解決紛爭。此外,一位親戚很賞識她努力工作和正向的態度,提供她經濟上的協助,讓她搬到新的地點,而其他形式的支持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這一切讓她再度充滿能量,笑容重回她的臉龐,進而讓她再度產生她很愛的那個把咖啡店用來服務社區的想法。茱蒂個人內在的富足,例如她願意努力工作、她的正直、她對使命的愛、她對自身思想的覺察,以及她的信心等,都啟動了神聖補償法則。那些曾經在她生命裡缺席的事物,現在都以更美好的方式回到她的生命。
我們的環境會改變,而且經常變動,然而上主的愛卻是固定不變的。愛對於任何匱乏或局限的補償回應,早已內建在宇宙的模式裡。無論我們的問題是什麼,宇宙都一直在關照它。茱蒂承擔得起她的損失—或說得更明確一點,是聖靈為她承擔起損失。
本文出自《更豐盛:工作與財富的奇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