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導演說:每個人的心中如果有一個人可以記一輩子,是幸福的;而如果能成為別人心中那個記一輩子的人,更是無比幸福。
於是,他在每一次謝幕時都分享了一則他生命中的小故事,關於在他記憶中一輩子沒忘記的人事物。
每一場故事都不一樣,你來,聽到的都是獨一無二。
《人間條件》的六個故事,也是源自吳導生命中無可取代的經驗所組成。然而戲劇效果的感動,不僅對於各年齡層,甚至突破至對岸中國。在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新書講述「台灣品牌」時,就舉「人間條件」造成的狂潮為例,這些首先能感動台灣人民、來自原鄉台灣的能量,經過細緻的操作,就一步一腳印的累積「台灣品牌」的精彩內容。
綠光劇團的團長羅北安曾說:「吳念真最厲害的就是拍三十秒的廣告,用幾個畫面就讓你去買東西,你現在給他兩個半小時演《人間條件》,不得了啦!」團長笑說,「怎麼可能不感動。」
相隔五年、八年,再次重演的《人間條件三:台北上午零時》,自然每一回都能讓台下觀眾感動落淚。八年前還不到十歲的小觀眾,八年後初次進戲院看《人間條件》,即使那是她未曾經歷的4、50年代辛苦的歲月,依舊能沉浸在戲中,感受戲劇的情緒。我們圓神也有同事深愛吳導的戲,八年來跟著戲一起成長,在戲裡得到共鳴,在戲裡重新原諒、重新認識自己。
對於演員來說也是如此。羅北安飾演的山東仔,他從中國來到台灣,回不了家,滿懷心痛思念他的父母、妻子。面對政府將徵收他僅存的歸依處,他頭戴白布條,拿著菜刀嘶吼「大陸土地那麼多,有種反攻大陸!為什麼要來拆我的房子啊!」八年前演的是一種心境,八年後羅北安的父母親過世,他說「再演這個角色,很多情緒都不一樣了。」
柯一正接受〈新新聞〉專訪也提到,他在戲中飾演一位檢舉貪汙,卻遭到陷害入獄的牢友。八年前,是牢友這個角色走向了柯一正,「因為以前的我很畏縮、很鄉愿,不喜歡衝突。」;八年之後,卻是他走向這個角色,「我走上街頭參與社會運動,我在做的事情,跟我自己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這會影響到我的下一代。」
導演、演員、觀眾,各自在戲裡埋進青春。
「故事一直在那,只是我們變了。」
坐看《人間條件》,過去所經歷的一切都會是未來的養份。
很多人都「聽說」吳念真的《人間條件》很厲害。演員蔡燦得多年來聽聞吳導的舞台劇賺人熱淚,直到今年《人間條件三》再次重演,總算進了戲院一睹風采。
她在自己的部落格寫到,「序場大概演兩分鐘吧?就在序場一結束的那個暗場,我就大哭了。」
人間三裡的主要角色,都在文中第一張照片裡。50年代,3個少年郎從下港來到台北打拼討生活,整天遭受粗魯刻薄老闆的虐待,3個人只能互相扶持互相鼓勵,培養出如親兄弟般的感情,卻也同時愛上麵店打工的女孩,在朋友義氣與青澀愛戀之中,少年郎做了選擇與犧牲,他們走上不同的道路,唯有真心依舊。
另一頭,是一個善良的大老粗,經歷過八二三炮戰的軍人,國共內戰後跟著國民黨來到台灣。她跟麵店的老闆娘阿秀,同是天涯淪落人,也是相見恨晚的知己。阿秀對自己的外甥女阿玲當成女兒般疼愛,他們全是真心。
蔡燦得看著劇情,回憶也湧上心頭。「可以完全真心把自己攤在他們面前的人去哪了?」她說,「離開學校,正式踏入社會之後,這樣的人幾乎不再存在。每次講到以前的念書時光,總是感歎著人心不再單純。忙著感歎著的我們,根本來不及思考其實一開始便是自己不再讓自己相信『單純』這件事的。」
《人間條件三:台北上午零時》裡那些有人情味的朋友們,喚起了蔡燦得和每一位觀眾久違的「真心」「單純」,懷念起以前,以前心上也是有這樣的人的。
就像謝幕時吳念真導演說:「每個人的心中如果有一個人可以記一輩子,是幸福的;而如果能成為別人心中那個記一輩子的人,更是無比幸福。」
「別再聽說《人間條件》很厲害了。」蔡燦得說,快去看吧(拭淚)。
《人間條件》目前已出版六集的劇本書+全劇 DVD 收藏
人間條件1 這一幕:阿嬤跨越陰陽兩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他,向他說出「謝謝。」,也將埋藏心中已久的話說給他聽。完成心願的阿嬤,最終離去前,告知眾人千萬要「堅強、平安、幸福」。
人間條件2 這一幕:1947年的春天,淡水河邊,她為他們念著:「身軀放乎軟,阿母把你脫衣,若知道路,再遠也要回去。你們現在自由了,不再流血,不擱疼痛,不用驚惶了。」
人間條件3 這一幕:阿秀16歲就到台北努力生活。她對自己的外甥女阿玲當成女兒般疼愛,也對三個從故鄉來到台北打拼的年輕人照顧有加。這麼一個善良卻苦命的女子,餘生值得擁有許多愛……
人間條件4 這一幕:妹妹聰明、漂亮,畢業出國留學,進入外商工作。姐姐跟妹妹相反,忠厚、樸實、處處為別人著想,總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回報。生活與價值觀的衝突,姐妹的情感還能存在嗎?
人間條件5 這一幕:一場中年夫妻的離婚談判,一對事不關己等著看戲的兒女。韌性媽媽氣急敗壞,任性爸爸從此踏上離家自由之旅。不論多老,男人啊,心中永遠住著一個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