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娜在「叢林旅行社」服務超過十年,這個旅行社不像其他旅遊業者,他們專門蒐集世界各地發生的災難,並將其商品化,進而推廣「災難旅遊」。不幸地,在尤娜工作看似已安穩甚至有些枯燥時,她成為慣性騷擾職員的上司金的目標。不願被視作「性騷擾受害者」的她只好選擇噤聲,拒絕與其他受害者集體伸冤。
或許她可以姑息上司作為,卻難逃自己早已被盯上的命運。儘管尤娜最終選擇辭職,卻被上司用「以出差名義旅行休假」的要求打發,而尤娜被指派的旅行處,正是公司旗下負責的一個旅遊專案——美奈,一座以「沙漠中的天坑」作為賣點的遙遠島嶼。
韓國小說《災難觀光團》(밤의여행자들)構築著一個遊走虛構與真實的世界,作者尹高恩(윤고은)是韓國文學獎常勝軍,也跨足電台節目主持人,她以本書獲頒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翻譯匕首獎(CWA Daggers),更是獲得該獎的韓國第一人。
故事中,抱著度假和檢視專案執行狀態啟程的尤娜,與旅行團中的其他旅客一同體驗著這座島嶼的災難歷史。在一次不小心脫隊的意外後,她卻察覺整趟旅程的詭異之處——不良於行的老人突然站了起來,要觀光客徒手挖的水井又被埋了起來……先前看到的所有事物頓時變了樣。她的員工身分被當地人發現,也無意中向當地人揭露這個專案即將終止的計畫,卻只是將一切推往更深、更暗處。她意外發現關於災難的巨大陰謀,看似天然災害的背後,其實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外界卻一無所知。
為了讓美奈持續被顧客青睞,更大的災難才正要發生,有無數人即將被犧牲,尤娜也被迫捲入這個故事裡。
韓國各大文學獎常客,作家尹高恩以《災難觀光團》一舉奪得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的翻譯匕首大獎,是韓國小說家獲得此獎項的第一人。2022年,再以本書入圍都柏林文學獎。
災難是否能被精良設計,被量化生產?
經歷多變的這幾年,世界變化之大,病毒帶來的「災難」幅度與時長也超乎想像。此時此刻與《災難觀光團》這本小說相遇,彷彿是個微妙時機。虛構故事背後,作者大膽提出這個問題——當一個人的災難變成另一人的娛樂,那麼災難是否能在精良設計之下,量化生產?
事實上,這種災難旅遊——又稱「黑色旅遊」(Dark Tour)——並非新鮮事,例如,近年來台灣揭露白色恐怖時期的「不義遺址」、歐洲遍布各地的二戰時期納粹集中營旅遊,或是我曾在英國愛丁堡參與暗黑歷史徒步旅行,由當地嚮導帶領我們走回許多災難現場,同時講解過往幾世紀來發生過的殘忍歷史,如獵巫、屠殺等。我一向推薦朋友參與這種災難旅遊,因為它讓現代人們「生理上」重回現場,比起閱讀文字或透過任何媒介了解歷史,親臨現場是最具教育性與震撼力的。
然而本書則以另一種諷刺的角度切入,描述在極度資本主義社會的體制下,這些規劃災難旅遊的公司為了營利,與災難成為「互利共生」關係,顯然又是另個故事了。
奥斯威辛-比克瑙德國納粹集中營(Auschwitz II-Birkenau, Oświęcim, Poland)/圖:Unsplash
對於災難的浪漫化想像
有些城市的災難只用幾個句子當作整節播報時段的點綴,轉眼間就被世人所遺忘;有些城市卻獲得了更高度的關注與捐款。靠著生動的照片記錄下城市遭摧毀的殘破樣貌,以及與照片相關的、令人動容的故事,關注度就這樣提昇上來……
人們之所以會想找新聞來看,目的一方面是想見識災難的駭人程度,但另一方面也是想找到在滿目瘡痍之中綻放的感人故事,因為這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遺忘的。
——《災難觀光團》
乍聽荒唐,但不也切中現代人對於災難一種荒謬的浪漫化想像?當追求內容到了極端,看一個遙遠國度災難的心態,很多時候成為填補自身虛榮的方式,而非帶來省思。此般病態導致人們需要愈來愈多,愈來愈高漲的情感刺激才會投以關注,彷彿悲劇也有門檻,災難也得先被評量——死傷多少人?多少人流離失所?悲傷需要行銷,災難等待包裝,即便有幸成為關注焦點,社群熱潮過後,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
現實中案例不勝枚舉,敘利亞內戰、黎巴嫩貝魯特大爆炸,一直到近年的緬甸政變和阿富汗政府垮台……人們消費速食內容,如書中所言「換取一種我依然倖存下來的優越感」,然後將頭別過去。只是,問題依舊在那兒,什麼也沒解決。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圖:Unsplash
離我們從來不遠的崩壞
尹高恩觀察社會入微,結合對資本主義、全球化貧富差距和生態環境的諷刺,描繪出一樁荒謬的懸疑犯罪故事。在畫面感十足的文字下,彷彿將想像力具象化,讀者能看見美奈的樣貌,聽見此起彼落的尖叫聲,閱讀體驗也隨之變得立體。前段是警世寓言,後段則如驚悚片,一層接著一層剝開內裡,並在戲劇性十足的筆觸,喚起讀者的不解、焦慮和驚詫情緒。
災難的可怕,不在災難本身,而是我們置身其中而不自知。書中的醜陋、荒唐與那些難以見底的慾望,其實從來離我們不遠,關鍵只在——我們是否有意識到呢?
UDN鳴人堂專欄授權
書評人:彭紹宇 Peng ShaoYu粉絲專頁
1997年生於台中,政治大學外交系、國貿系雙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國際政治經濟碩士。評論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亦書寫國際局勢和時事觀點,盼藉文字帶來改變。